许清珞离开局长办公室,局长看着她离开的背影,默默叹了口气。
这么好的人才,公安系统可得留下来啊!
希望市里的领导们可以给点力。
许清珞下班回家后就接到了许爷爷的电话。
许爷爷对她接下来的打算十分重视。
许清珞把自己这边和局长的谈话告诉了自家爷爷,许爷爷得知后也开始默默出力。
他孙女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能力如何他比谁都清楚。
去读大学四年,着实是浪费时间和才华了。
“我可以找京都大学校长举荐你。”
“不过你是打算继续留在公安局?”
“还是转到别的岗位?”
许清珞是打算回家开放后,开一家自己的心理治疗所。
所以调任到京都公安局任职,她是不考虑的。
“我想以后开一个自己的心理治疗所。”
许爷爷听到自家孙女的话心中欣慰。
他也不希望孙女一身好本领,被局限在了同一个地方。
世界那么大,还是要多看看,多接触一些别的人,对她的未来更加有好处。
“那就转岗位,去培养人才。”
许清珞听到自家爷爷的话笑了。
她也是这样打算的,她爷爷和她真是心有灵犀。
“我也是这样想的。”
“爷爷,我们真是心有灵犀。”
许爷爷在电话那头听到自家孙女的话笑的开怀。
他孙女果然跟他最默契。
“哈哈哈哈哈哈!就你嘴甜。”
许爷爷挂断电话后就开始去拜访老友。
雪城公安局局长也打了不少电话去市领导办公室。
市里领导很看好许清珞,打算把许清珞调任到京都公安大学去当老师,培养更多人才。
许清珞去帮忙培养人才,公安系统帮她解决学历的事情。
这对双方来说,是最好的办法。
可市里领导这一打算,却没得到京都公安系统的同意。
虽然许清珞有了一定的名气和贡献,可京都公安系统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她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虽然有了贡献,可价值还是低了。
价值低,京都公安系统觉得没必要把资源在一位新人身上。
资源很珍贵,要是得不到回报的话,岂不是浪费了公安系统的资源?
许清珞得知这一消息也在意料之中。
毕竟她的能力和京都那些大佬相比,不值一提。
市里领导和公安局局长心中无比可惜。
要是许清珞同志愿意留在雪城,他们也不用这么愁。
可京都那边不是他们这些小喽啰可以插手进去的。
他们也只能听命令行事。
他们心中再觉得可惜,也只能帮忙写推荐信,让许清珞拿着推荐信,去找京都大学的校长。
京都大学校长能不能同意她直接通过大学四年的考试,顺利拿到毕业证,只能看缘分了。
“许顾问,市里领导和我都很看好你。”
“只不过京都人才多。”
“他们对你的实力也没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只能看给你写推荐信了。”
许清珞笑着接过两封推荐信,对此没有什么抱怨。
京都公安系统不愿意帮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毕竟谁都不想把资源浪费在一位新人身上。
这年代资源,比什么都要珍贵。
第343章 曹嫂子来看院子
“局长,我都明白的。”
“多谢您和市里领导的认可。”
有许爷爷那边的周旋,现在又有两封推荐信。
她也能有多一些说服京都大学校长的筹码。
京都公安系统那边不看好她,她想调任去公安大学任职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了。
许清珞只能提交了离职报告,把手上的工作交接给了程顾问。
在离开岗位前,她请同事们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饭。
她在雪城公安局工作的这一年多时间,和同事们相处还是很愉快的。
“许顾问,祝你前途无量。”
“许顾问,祝你成功考上大学!”
同事们拿起汽水,纷纷祝贺她有个好前途。
许清珞不舍得看着同事们,收下了大家的祝福。
“谢谢各位。”
有些人,注定只能一起走一段路,是一段路的同行者。
剩下的路,要自己走!
......
......
“小珞,你工作的都交接好了吗?”
周母这段时间已经把家里能收拾的东西都给收拾好了。
她就等着儿子和儿媳妇工作交接结束,一家人回京都。
“都交接好了。”
周母知道她想考大学,他们还有一个星期就要回京都了。
等许清珞一家四口回到京都,把户口转回去,也能来得及报名参加京都的高考。
“那就好。”
“对了,明天有人来看房子。”
许清珞家的小院子位置靠近菜地,又有单独的水井,院子里种着花,收拾的好看又亮堂。
原本一些喜欢住筒子楼的家属,私下没少对许清珞家的院子心动。
眼下他们一家要离开,这院子不知道被多少人惦记着呢。
部队按照家庭情况重新安排了一番。
最后这院子分配给了隔壁团的一位团长家。
明天曹团长媳妇儿会来看房子,等他们一家离开后,就会搬进来。
“好。”
小满小圆对于要回京都这件事情十分期待。
他们一家人要回京都找爷爷了,以后再也不用和爷爷奶奶分开了。
所以这几天在托管所,每天都会上演一场离别大戏。
孩子们这几天又哭又笑的,搞得小朋友的家长们都有些无语了。
第二天曹嫂子一早就敲响了许清珞的家门,她迫不及待要看房子。
曹嫂子家里孩子多,筒子楼地方小。
地方没有院子这么宽敞,她早就想换到院子里来了。
“周团长媳妇儿,我来看房子。”
“曹嫂子,进来吧。”
曹嫂子应了一声,跟她进去看房子。
看到院子里开着的鲜花以及客厅和房间里的吊扇,别提有多满意了。
这鲜花她倒是没那么中意,雪城的天气不适合养这些玩意儿。
也就是周团长媳妇儿有这耐心和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