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大的,收拾了不少从山里挖来的野货,一家人挑担抗袋,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若是别的地,他们还会犹豫要不要这么做,但这一回集会地点是长日村!
长日村啊,可是那位罗东家居住的地方,春耕前夕,谁不知道这罗东家花了大手笔让南州各村买牛?这事儿在辰州出了名,据说是她不希望手下干活的人因为春耕落了手中的活,这才出钱买牛的。
辰州人不由得感慨罗东家的大手笔,她手底下得养多少人做事,才会想到用牛代人耕地的法子?!
更别提大伙儿都认得的游方货商,他们从罗东家那儿进了不少散装菜油来卖,据说他们每次去长日村,还能获得一张食堂饭票!
食堂是什么,饭票是什么,大伙儿不太明白,但光听名字,大概也能猜到跟吃的有关。
大部分人都去县里、镇上找过活,自然知道良善的富贵人家会为做工的提供大锅饭,这罗东家手底下那么多人,甚至还为此开了所谓的食堂,这岂不是意味着,只要他们能把野货带去长日村,就算没法卖给别的人,也可以把东西卖给食堂,不会出现带着货物原路返回,空手而归的情况?
东州、西州胆子大的以为自己很精明了,进了南州以后,看到各村出行的板车上垒满了要在大集会上出售的东西时,才惊觉自己亏了。
南州的人瞧着他们大包小包,还贴心地为他们指路道:“老弟,你们这些东西分量不小啊,这光靠走,得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到长日村?诺,瞧见那边的骡车没,三口人只需要花一文钱,货物小于三十斤的还能免托运费。”
东州、西州的听他们这么一说,不由得瞪大了眼,要知道他们进城的板车可是按人头收费的,这南州,三口人才一文钱?
人少货轻还机灵的觉得划算,早一点到长日村,就能早一点把带来的货卖出去,一文钱换数十上百文,傻子才不干!
而人多货重的就为难了:“老哥,超过三口人的怎么办?”
指路的人问他:“你们来了多少人?”
“家里全来了,不算娃儿有九口哩。”
“啧,人是有点多,那你们货肯定也超三十斤了吧?”
“是啊。”
“那你们坐车的花费可不便宜,三口人一文钱,你们怎么着也得花三文钱吧?还有你们的货,啧,瞧着起码五文钱起步。”
“我家穷,这坐车的钱太多,就只能走着去了。”
指路的看着这一家老小,心中不忍,摇摇头道:“你们人多,我劝你们还是早点到长日村的好,早点到,摆地摊的人没那么多,手上的货也好卖些……我们南州的罗乐车队运营没几天,你们不如去那边问问,看看九口人能不能便宜点。”
这家人听指路的那么说,心里是不抱希望了的,不过当家的哪能把丧气话挂在嘴边,只安慰家里人道:“南州的大路好走,坡也不大,再说,咱们来的时候也没打算坐车不是?”
而骡车车队的听见他们这么说,笑道:“那你们要走好久咯,要是中午才到长日村,那不巧了,听说今天学校的学生们中午要出来摆摊哩,不早点去,你们的货怕是要卖不出去咯。”
这家人一下子慌了:“怎……怎么会卖不出去?”
骡车车队的瞥了一眼他们背着的打包小包,摇摇头道:“学生们的货便宜,你们能卖三文钱,他们只卖一文钱,除非是冤大头,不然谁买你们的货?”
这家人心中一沉,忍着肉疼问车队,他们一家十三口要花多少钱。
骡车车队道:“要是按正常价,这两个小娃儿算一个人,加上你们的货……超十斤托运费加一文,总记十文。”
十文!
这家当家眼前一黑,差点当场表演被钱吓晕。
好在这车队的不是在吓唬他们,好心建议道:“不过你们人多,又是一家人,我建议你们直接包车过去,诺,那边,只需要三文钱,还不收托运费的。”
这家人没想到还能峰回路转,抬头看过去,只见车队指着的那边排着不少驴车,驴车旁边整齐排列着不少两个大轮子的奇怪木疙瘩。
最前头摆着一个桌子,桌子周围聚集着不少人,一半凶神恶煞,腰间挎着刀,瞧着像山寨的。
还有一半瞧着面嫩得很,男女都有。
她们身前身后都有一个大大的图案,辰州人都认识,今年年内凡吃过烧烤的都认得,是罗东家手底下的人。
看着熟悉的‘乐’字图案,这家人内心瞬间安定了下来,旁人或许会坑害他们,但这罗东家手底下的员工一定不会!
果然,得知他们是去长日村赶集的,面嫩的男女热情地为他们介绍起了租车方案:“一、二……十三,你们十三口人都是一家子?那确实得租车,三文钱单程,五文钱包天,要是选择三文钱单程,得先付款。选择五文钱包天的话,可以等你们回家的时候再付款。”
这家人里有几个脑子灵活的,立马道:“我们选包天。”
总之,人先过去,过去以后他们不要包天不就得了?
反正人已经到了长日村,还能把他们丢下山不成?
正在为这家人介绍的学生嘴角微勾,继续道:“我们得提前为几位说明一下,选择包天,意味着对我们授予了你们的肖像权,如若没有按时付款,你们将会上我们的黑名单,被拉入了黑名单,往后凡是以‘罗乐’命名的所有作坊、烧烤线的工作都没法做了哦。”
这家人脑子灵活的还以为这些学生在吓唬人,但看到她们身后的人用根木头刷刷几笔就把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的长相都画了下来,瞬间老实了。
这些人画出来的画像跟官府的通缉令完全不一样,若说官府的通缉令与本人神似,那么这些人画出来的画像简直是把人脸拓印在了纸上!
想当年,罗东家还亲自烧烤的时候,手下就有能人异士为烧烤店的顾客们画全家福,这家人还亲眼见过那栩栩如生的画像,这下谁还会质疑这些人不是罗东家的人?
罗乐烧烤线在辰州地界是出了名的,且不说员工福利,光是每日一文钱的炒饭宵夜,就足以让他们这种家庭趋之若鹜。要是真被拉进黑名单了……
这家人老老实实交了三文钱,就当给买路钱了,怀着不安的心情坐上了学生们的车队。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三文钱交得实在太值了!
三辆驴车稳稳行驶在大路上不说,车前车后还分别有一个骑着两个大轮子的、腰间跨着刀的人护送,若遇上了路上行走的人,那骑着轮子的人就会敲响手中的小铜锣,非常响亮的锣声仿佛在示意行人避让。
他们从来是避让车马的人,哪里会想到,竟然还有坐在车上看行人避让他们的一天?!
等到了长日村的坡脚,他们这辆车的三头驴还会更替成耐力更好的骡子,连车都不用下,山坡都不用爬,坐着车就到了长日村的路口!
路口有两户人家,前一户院子紧闭,看着就不好惹。后面一户就不一样了,没有院落,屋子大咧咧敞着,外头还有一座连廊,连廊里头有一个冒着热气的炉子,走近了还能闻到充满油脂味的鲜咸肉香。
察觉到他们的好奇,学生道:“这是我们东家的住所,别看没院子,诺,瞧见屋子周围闲聊的人没?那是各大山寨留在长日村保护我们东家的人,他们手里头的刀子不好惹,你们赶集就赶集,别一个好奇跑去看我们东家的屋子,当心被人当做不怀好意的贼砍了!”
这家人听闻,纷纷缩了缩脖子。骡子车慢慢驶过,他们忍不住回头,却对上了一双双颇为友好的眼睛。
这家人:?
他们都是被各山寨吓过的人,这笑眼比怒目更让他们胆寒!
等等,山寨的人能这么友好吗?
山寨的人友不友好另说,但来罗乐住处蹲人的山寨头头,表现出来的态度一定是非常友好的。
旁敲侧击得知罗乐去山顶别墅躲清闲后,这些山寨头头决定先逛逛长日村,看看这里究竟有什么迷人的东西,竟然让他们手下的村子宁可对他们花钱消灾,也要跟上长日村的脚步!
现在还未至午时,长日村里已经有不少摆地摊的人了,但令人诧异的是,来长日村看热闹的人,远比摆地摊的人要多得多!
听他们的口音,不太像辰州人!
山寨头头们耳力惊人,还真没听错,这些来看热闹的、口音不是辰州人的人,正是之前修铁路的那帮人!
辰州与南诏的百姓本就同源,修铁路之后,两边私交就变得更加密切了。不过辰州和南诏的这两帮人,一边心向罗东家、另一边心向他们的郡主,一来二去就有了攀比之心,现在听说长日村的罗东家又有了新动静,哪里会不来看热闹?
长日村的地面水泥通铺,村子的中央院坝里还有一个阶梯井,据说这阶梯井不是用来用的,而是长日村的摆设!
南诏的觉得奇了怪了,井不用来打水,长日村的村民们平日里怎么用水?
明明去修铁路的人大部分不是长日村的,可提起长日村的自来水,他们骄傲极了!
第200章
“嗨呀,这年头谁还自己打水,不都用的自来水?”
“就是,我听说啊,有点条件的人家,还能把自来水接入家里,冬天连家门都不用出,可方便了!”
南诏的听他们这么一说,一半羡慕,一半不以为意,这跟他们住的地方有关:离辰州近的,冬天也难;而远一些的,四季如春,觉得打水而已,就当锻炼身体了。
不过,他们向来看不得辰州这些人得意的嘴脸,便有意无意地问道:“你们都是长日村的?”
辰州的暗道不好,心想长日村的今天会有空站在这儿跟你摆龙门阵?虽赶忙转移话题。
“唉,我们可比不得长日村的哟,人家今天得了我们东家的差事,家里有摊的要摆摊,没摊的要维护长日村的治安,诺,是不是看见好多人往里头走?里头虽然是田坝,但听说在田坝上面铺了一条又宽又阔比咱们这中央院坝还要大的水泥路,专门修来大集会摆地摊用的!”
“我说怎么村里瞧着没多少人摆地摊,原来是换位置了?”
“村里头的地摊也不是谁都能摆的,我听说啊,只有坐了包车的可以拿到村内地摊许可,这些人过来一趟不容易,家里人来的多,东西也多,贺村长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意,特地把村里头的地留出来给他们的!诺,看见旁边支小吃摊的没,现在不显,中午的时候咱们再过来,你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走,咱们去田坝,那边有不少玩的,听说还有学生们摆的套圈摊,一文钱二十个圈,摆的奖品最少价值三文钱,划算得很!”
南诏的被忽悠得点点头,跟着辰州人一块儿左看看、右挑挑,顺路还从地摊上买了一些小玩意儿。
自从他们南诏王定下了继承人后,那利民政策是一套接一套的往下发,做白日梦突然暴富不太可能,可只要肯干活,比如去给王室特意修建的学堂当帮工,一个月攒个二百来文还是比较容易的。
南诏的心头热啊,别看现在这些政令都是南诏王下的,可他怎么不早点下,非要等郡主来了之后才下?故而他们私下里都觉得,这些政令都是郡主要做的,不过是照顾南诏王的面子,把这些功劳都让给了他。
南诏王年纪也大了,还能活多久?他们郡主就不一样了,年轻啊!他们这些人活到郡主继位不是问题,到那时候,真正的好日子不就来了?
人嘛,有了钱,对未来就有了希望,耳边还有辰州的一直说什么来都来了,这也买一点,那也尝一点,稀里糊涂花去不少钱。
故而等南诏的回过神来,才惊觉他们都被辰州的忽悠瘸了,立即神秘兮兮把正在玩套圈的辰州的拉到一旁。
“刚才那套圈还没玩完,你干啥?”
“我突然想起来,你不是长日村的吧?”
“哈?”
“那你家有自来水吗?”
辰州的:?
兄弟?
正玩得起劲诶,你突然打断不说,还问这种泯灭人性的问题?!
这一圈辰州的听见南诏的问这种话,瞬间觉得自己手里头的圈儿不香了,而南诏的瞧见辰州的吃瘪了,觉得自己在大集会上花的冤枉钱可太值了。
日头渐高,一转眼便到了午时,听着长日村敲锣打鼓的声音,就知道里头摆的吃食摊正式营业了。
主要摆摊的不少,除了长日村的,离得近的下林村和临河村的也把摊位摆了过来,摆地摊的田坎水泥路靠近红云村那边也有摆吃的,但不知是不是大家的心理作用,总觉得还是长日村的吃食好一点,故而大部分人虽然会试一试红云村这边的小吃,但真要吃饱,首选还是长日村里头的。
好在在摆摊前,红云村的钱村长就在罗乐的提醒下给他们村的村民们提前做了心理建设,这一回大集会是水泥路建成后第一次集会,买吃食的人会很少,但只要他们的态度好,日后回头客一多,日子自然而然会越过越好。
都是溪虎山的,谁家不想像长日村那样,背靠罗乐拿工钱,还能再家门口摆摊赚零花?
故而大部分红云村的不管心里头有没有自己的小九九,表面上都老实极了,甚至还悄悄组建了探查小队。
这探查小队是做什么的?
当然是看长日村里头都做了什么,他们做什么,他们也照搬。
只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长日村的竟然那么奢侈大方!
预防来大集会的人中暑,午时小吃摊摆开后,长日村的村口,也就是罗乐家门口设了一处发放祛暑汤的摊位。
她家烤鸭炉隔一个时辰开一炉,烤鸭的香气就萦绕在进入长日村的村口,进村的不想注意她家都难!
若是乘坐了公交车、或是包车过来的,可以从车夫处免费获得一块兑换祛暑汤的竹片,若是自己走过来的,也能有免费的凉白开喝,不过,没坐车过来的若想喝祛暑汤,得花一文钱买。
不少省钱步行过来的懊恼极了,虽说凉白开和祛暑汤都需要排队,但很明显,排凉白开的人明显要比祛暑汤的人多得多,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一回事,大老远来长日村赶集,就为了喝一口凉白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