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桃梨不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16 KB   上传时间:2025-09-18 16:53:29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傻愣愣地问:“那怎,怎么样,你才会不痛?”

  德音眼睫一颤,抬起眼睛,结结巴巴地说:“你,你会听我的?”

  她心里七上八下,唯恐杜怀岳鄙夷她不庄重。

  不过随即,德音就尽力定了定神。

  小婶婶说了,若他敢嫌弃她不庄重,或者不愿意按她说的做,那就立马和离!

  可杜怀岳哪会嫌弃,他整个人都被这样的惊喜砸傻了。

  德音愿意跟他尝试,别说只是听她的话,杜怀岳现在高兴得上天给她摘星星都愿意。

  “自然都听娘子的,”杜怀岳站起,一把横抱起德音,大步走向床榻,“还请娘子教我……”

  “等,等等!”德音挣扎着阻止,“我去让人备热水,你,你把汗味洗干净了才可以上床!”

  德音嗅觉比杜怀岳灵敏,她不说,杜怀岳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身上有汗味。

  糟了嫌弃,但杜怀岳没有丝毫不悦。

  娘子这般仙女下凡似的人物,怎么精致讲究都是应该的。他颠颠儿地就下床往净房去了,“我这就去。”

  德音长吁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心跳得厉害。

  她指尖揪着锦被上的鸳鸯刺绣,好像……确实没那么糟糕?

  杜怀岳根本等不及热水烧好,正好如今天暖,他直接用常温的水上上下下好好洗了一遍,直到身上带了皂角的清香,才回到了正房。

  朱红锦帐已经被放下,同外界隔绝出一个小小天地,烛光明亮,依稀可见帐内一抹倩影。

  杜怀岳不自觉放轻手脚,悄悄闯了进去。

  很快,锦帐中传出喁喁私语,再过了一会儿,帐摆流苏由缓至急地颤动起来。

第76章

  “德音派你来送东西?”

  艳阳高照,蝉鸣阵阵,京城正式进入了盛夏。

  汤婵迎来了一位访客,来者是德音身边的妈妈。

  她把一扇刺绣台屏呈给了汤婵,笑着应道:“是,这是大姑奶奶亲手绣的,要送给夫人,她不好总回娘家,就派老奴走一趟。”

  “有劳这位妈妈了。”

  汤婵接过仔细一看,台屏尺寸不大,但制作很是精致,上头绣着喜鹊登梅图案。

  喜鹊登梅是再好不过的意头,想来这是德音给她送信,一切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汤婵心里一松,不禁微微一笑。

  送走婆子之后,将绣屏摆到了案几上。

  案几上还摆着一个白瓷花瓶,里头插着两支盛放的槐花,散发出甘甜淡雅的清香。

  这是徽音跟佳音小姐俩送来的,两人院里有一棵槐树,这个时节开得正盛,姐妹俩就各自摘了一支给汤婵送来。

  如今汤婵渐渐品出了养小姑娘的乐趣,香香软软的小女孩,可以随意给她梳妆打扮,而且又听话又贴心。

  “夫人,姑娘们来请安了。”

  说曹操曹操到,到了姐妹俩放学的时辰,二人回家后来给汤婵问安。

  姐妹俩一同进了屋,二人穿着新裁的夏日衫裙,梳着双丫髻,穿着打扮几乎一模一样,远远看上去跟双胞胎似的。

  汤婵把行礼的二人叫起来,让她们坐到小锦杌上说话。

  “你们上学也有一段时间了,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

  徽音佳音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不过二人却有别的请求,佳音说道:“母亲,新来的琴艺先生说如果我们想,也可以向她学习。我们可以修习琴艺吗?”

  汤婵闻言微微惊讶,“陆夫人这么快就已经找到新师傅了?”

  之前授课的冯琴师听说是出身不大光彩,为人诟病,主动请了辞,没想到陆府这么快就找到了新老师。

  孩子有兴趣,汤婵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正好学堂明日休息,汤婵就带着姐妹俩,来到京城最好的一家琴行选购古琴。

  看姐妹俩略带兴奋试琴的模样,汤婵眼中带笑,不自觉回想起了一点往事。

  小时候她被养父母呆去市里游玩,曾经路过一家卖古筝的琴行。

  隔着玻璃,汤婵看到里面一个与她同龄的小姑娘正在试琴,她手指上绑着义甲,坐在古筝前弹琴的姿态特别好看。

  父母见汤婵的目光停驻不动,便带她进了门。

  筝声明亮灵透,行云流水,当时汤婵心中十分艳羡,也生出想要学古筝的想法。

  但她知道,乐器价格不菲,请老师上课更是昂贵,家里没有经济条件供她学习这样的课外爱好,所以在父母询问的时候,汤婵摇了摇头。

  她在心里想着,以后有了机会一定要学。

  然而汤婵一直没能等来这个机会。她上学时没有条件,后来工作了以后实在太忙,下班时常常已经是半夜,连周末也要加班,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爱好。

  忙忙碌碌到三十多岁,汤婵越来越觉得这种生活似乎没什么意思。幸好这些年的打拼不是一无是处,汤婵看着足够她在老家小县城躺平的存款,决定提前退休回到老家,放慢节奏好好生活。

  她列了许多退休后必做清单,学一样乐器也在其中。

  然后她就穿了……哎,往事不提也罢。

  如今这年头,清单上许多事项已经作废,但学乐器这项并不受影响。

  想做就做,回家之后,汤婵就准备给自己寻摸一位老师。

  想到这儿,汤婵突然想起什么,再次把万能的宛姨娘召唤了出来。

  瘦马出身的宛姨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道有没有空闲教教她。

  等宛姨娘过来,汤婵把想学琴的事儿同她说了。

  宛姨娘先是有些怔愣,夫人居然这样有闲情逸致?

  不过随即她反应过来,也对,府中最耗费时间的杂事都是由她跟紫苏处理,夫人只要把关就好,每天可不就有了大把的空闲。

  宛姨娘若有所思,是不是也该到了让紫苏独当一面的时候?

  汤婵不知道宛姨娘也起了退休的心思,她问道:“琴太古雅,我这么个俗人怕是学不来,你觉得筝怎么样?”

  宛姨娘回过神来,她善琵琶,琴和箫也算熟悉,但还真不太会弹筝。

  思索片刻,宛姨娘如实说了,随后试着问道:“不如我给夫人推荐一个人?是我的一位老友,如今嫁做人妇,她在音律上天赋异禀,演奏堪称大家。”

  汤婵闻言,自然应下,宛姨娘笑道:“我这便给她送信。”

  冯纨到家的时候,儿子徵哥儿正在做饭。

  他今年将将七岁,个头没有灶台高,踩着小凳子站在灶前,动作熟练地放菜翻炒。

  “娘回来了?”

  徵哥儿扭头看了一眼冯纨,动作不停,接着道:“娘您稍等一会儿,饭菜马上就好了。”

  冯纨听得心里一暖,随即又是一疼。

  她的儿子乖巧懂事又能干,小小年纪便贴心得不得了,简直像是来报恩一般,就是她没什么大能耐,孩子跟着她真是受苦了。

  “我买了烧鹅,”冯纨举了举手里的荷叶包,从橱柜中拿了个干净的碗,将烧鹅装盘,“等会儿你多吃些。”

  徵哥儿问:“哪里来的?”

  冯纨笑着解释道:“今日去试用新活计,东家特别满意,给了不少赏钱。我记得你爱吃这个,就顺便去鸿兴楼买了一份回来。”

  徵哥儿却是没有想象中的高兴,沉默了一会儿问道:“您又去了茶楼?”

  有些茶楼的客人觉得光喝茶单调,

  便会叫人唱曲或演奏助兴,娘亲辞去上一份活计之后,去茶楼卖艺是一个办法。

  然而茶楼迎来送往,客人鱼龙混杂,娘亲这样的年轻女子,很容易受到纠缠,徵哥儿很难不担心娘亲的安危。

  冯纨却笑道:“那间茶楼是庆祥侯府的生意,同一般的茶楼不一样,我不是给某个客人单独演奏,而是在台上弹给楼里全部人听,很是安全,你不要担心。”

  “这样么?竟还有这样奇怪的地方。”

  徵哥儿听她这样说,这才算是点了头。

  冯纨莞尔。

  话说着,徵哥儿做好了饭菜。

  不过徵哥儿再厉害,此时也只是一个小孩,年龄的限制在这里,他做不了太多菜,也做不得太精致的,这顿饭只有一菜一汤,外加冯纨买的一份烧鹅。

  但这对二人来说足够了。

  母子俩一起把饭菜盛好,端着菜出了厨房,摆到厅中的饭桌上。

  冯纨家里不大,屋中家具也不多,虽不至于家徒四壁,但看着很有几分清贫,收拾得非常整洁干净。

  其实情况本不至于此,冯纨叹了口气,她的丈夫之前生病,耗尽了家中银钱,他们甚至变卖了不少家当,可惜最后依旧是没能将人救回来,丈夫撇下她跟徵哥儿,撒手人寰。

  徵哥儿还太小,冯纨一个妇道人家,不得不抛头露面,出门养家。

  她运气很好,因着乐技出色,很快就被聘作陆家女学堂的琴师,教学堂的女学生抚琴。

  这对冯纨来说是最体面不过的活计,酬劳也很是丰厚,冯纨很是用心。

  谁知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学堂里就流传起冯纨出身不干净的消息。

  很可惜,这则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冯纨确实不是良家出身,她嫁人以前的经历不知怎么被人知晓,并且传了出去,冯纨无可辩驳。

  冯纨的学生们都是大家闺秀,学生的长辈们听说竟是这样一个低贱之人给自家姑娘上课,哪里能够接受?不由纷纷跟聘用冯纨的陆夫人商量,想要辞退冯纨。

  陆夫人虽然还未行动,但为了避免主家为难,冯纨选择主动请辞,离开那个是非之地。

  只是再想找到一份类似的活计就不容易了,冯纨只好打起卖艺的主意。

  虽然期间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冯纨为宽儿子的心,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来,直到今天,新活计有了眉目,冯纨的脸上总算带了几分真实的轻松笑意。

  等吃完饭,冯纨赶着徵哥儿去睡午觉,自己则是收拾完碗筷,点了小火炉熬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在古代,躺平开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