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桃梨不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16 KB   上传时间:2025-09-18 16:53:29

  她反而开始劝徽音:“二姐姐,我劝你也不要裹脚了,母亲说了,长期裹足对身体很不好的……”

  徽音忍不住露出惊讶的表情,“三妹妹,你现在满口都是母亲……”

  佳音一愣,沉默下来。

  半年前新母亲进门,两个小姑娘私下里都很是不安,还偷偷表达过对继母的警惕。

  但是现在……

  “母亲救了我的命。”

  佳音心里有些背叛姐妹的愧疚,但还是小小声说道:“我觉得母亲很好。”

  “……”徽音张了张口,没有说出话。

  她感情上不想认同,却也没有办法反驳。

  等回了房,徽音一直在想这件事情,晚上躺在床上很久也没能入睡。

  守夜的蒋奶娘听到她翻来覆去的声音,开口问道:“姑娘身体不舒服?”

  徽音犹豫了一会儿,没忍住跟蒋奶娘道:“妈妈,我今天去见了三妹妹,她说她觉得母亲很好……”

  蒋奶娘听完,见徽音一副不安的模样,不禁在心里叹气。

  新夫人不是个坏人,二姑娘心思细腻,不

  会感觉不出来,但余妈妈总是在二姑娘面前说些有的没的,惹得二姑娘心情这样矛盾。

  她想了想,对徽音道:“三姑娘跟二姑娘您不太一样,她要在嫡母手下讨生活,能这么想,总比仇恨嫡母要好。”

  徽音似懂非懂。

  蒋妈妈柔声哄道:“姑娘先不想了,时候不早,姑娘快些睡吧。”

  “你说想找女塾师,让佳音上学?”

  正房里,解瑨听完汤婵的提议有些诧异,“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

  自己什么德性,汤婵自个儿再清楚不过,让她教孩子,大概率是误人子弟。

  那怎么办呢?当然是给孩子找老师啦!

  “以前在杭州的时候,文风盛行,不少人家里,姑娘是跟着兄弟一起读书的。我这几天打听了一下,京中也有这种情况,女塾师应该不会很难找。”

  她见解瑨一副沉吟的模样,心生警惕,提醒解瑨道:“您之前说过不插手的。”

  解瑨回过神,知道汤婵误会了,“我是在想,也该让徽音一起。”

  汤婵一怔,确实,两个小姑娘都是解瑨的女儿,不好厚此薄彼。

  不过太夫人会愿意吗?

  “母亲不反对女子读书,”解瑨说道,“大嫂当年便以文采扬名闺中,德音有许多书还是太夫人送的。”

  既然解瑨这么说,汤婵就尝试将事情跟太夫人提了提。

  结果果真如解瑨预料,太夫人思忖片刻,就应了下来。

  不仅如此,太夫人还继续道:“既然姐妹俩要一同上学,不如以后就像小时候一样住在一起罢。”

  啊?

  汤婵闻言愣住,太夫人见状不禁笑了笑。

  “姑娘家还是要有母亲教导才好。”

  这次佳音出事,太夫人反思了很多,也意识到之前处事的不周全之处。

  缠足这件事,太夫人之前没有反对徽音这样做,是因为她以为缠足可以陶冶性情,并没有什么坏处。更重要的是,如今世人对女儿缠足愈发看重,虽然也有人家不在意这个,但缠了足,择婿时的范围会大上不少。

  可段姨娘为了给女儿搏一个好前程,竟给佳音用上那般残害肢体的缠足办法,使得佳音命悬一线,太夫人心惊之余,不由想到了汤婵早先的话。

  汤婵说长期缠足会对身体不好,太夫人本来没当一回事,可这次佳音的事,不由给太夫人敲了警钟,让她思索起来。

  以往认定没有问题的习惯,是真的没有问题吗?

  除此之外,这件事还透露出另一个让人不安的事实——段姨娘是在主母明确反对的情况下暗度陈仓。

  太夫人知道,汤婵为了避嫌,对儿女都不是很亲近,许是这般情景给了段姨娘错觉,觉得可以不拿汤婵的话当回事。

  这样的结果,太夫人觉得自己也有责任。

  距汤婵嫁进来已有小半年,太夫人自认已经差不多了解她的为人,孩子交到她的手上,太夫人完全可以放下心来。

  赢得太夫人如此信任,换了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苦尽甘来,汤婵却不太能高兴起来。

  她忍不住吐槽,怎么一个没完,又来一个……

  不过转念一想,赶一只羊也是赶,赶一群羊也是赶,好像也没什么区别。反正有下人在,汤婵更多时候就是动动嘴而已。

  第二天一早,趁着解瑨还没走,汤婵把徽音跟佳音叫到跟前,跟她们说了搬家跟上学两件事。

  徽音没有料到,奶娘刚跟她提过佳音要在继母手下讨生活,结果一转过头也要轮到她了。

  不止如此,她居然还要同佳音一起上学。

  佳音身体已经好了,只剩脚伤要慢慢恢复,汤婵叫人寻了个轮椅,让佳音没事就多出来晒晒太阳。

  她听说这个消息,好奇地问汤婵:“可我是女子,女子也要读书吗?”

  “你是女子,但也一样是人。”汤婵对她说,“人生来愚昧,可死时却不能依旧无知。”

  一旁听了这话的解瑨一怔,他心情震动,不由得看向汤婵。

  佳音似懂非懂,“所以母亲喜欢读书吗?”

  汤婵想到自己那些不务正业的杂书以及各类颜色读物,那些怎么不算书呢?

  遂她理直气壮地点头,“自然。”

  佳音面露崇拜,决定要跟母亲一样。

  同样在一旁,但知晓内情的双巧:……

  跟两个姑娘宣布了这个消息,汤婵让她们做好准备,说完后就让她们回去了。

  结果没过一会儿,解瑨走了,余妈妈来了。

  最近余妈妈的日子不太好过——都是段姨娘那个不争气的惹出来的祸事,太夫人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给桓哥儿又指了个嬷嬷。余妈妈忙着跟新来的妈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就没有第一时间关注徽音这边的消息。

  结果徽音这头一出事就是个大的,太夫人要把徽音送回到夫人膝下抚养,不仅如此,夫人居然还要给姑娘们找女塾师!

  余妈妈听闻之后,不由大惊失色,连忙来找汤婵。

  “夫人,还请您三思。”

  许是上次宛姨娘的事情汤婵显得太好说话,余妈妈的语气不自觉带上了指责的意味:“身为女子,哪里需要读书呢?针黹女工、德言容功才是重中之重……”

  汤婵神色淡淡地看了余妈妈一眼。

  真有趣,这话汤婵耳熟得很,类似的话她从小听到大。

  汤婵在一个闭塞的小镇长大,她自小读书名列前茅,养父母虽不富裕,但花钱给她买教辅书、让她上补习班时毫不犹豫,还笑着跟汤婵说,只要汤婵想读书,不管是大学还是硕士博士,家里砸锅卖铁也会供。

  她时常会听邻居一些大妈对父母道:“哎呀,女孩子读这么多书做什么啦,总归要嫁人的,找个好老公才是正经……”

  父亲不喜与人争执,只笑笑作罢,但母亲每每听到,就会很生气地反驳,“女孩子怎么了?女孩子就不是人了?我们家婵婵可比你们儿子出息多了!”

  回想起父母的音容笑貌,汤婵眼中浮现出一丝暖意。

  劝女孩子不要读书这种事,还真是贯穿今古。不过因为让她回忆起了父母,汤婵罕见地对余妈妈生出几分耐心。

  “余妈妈。”

  汤婵温和地道:“这件事情,太夫人她老人家都未有异议,余妈妈是以什么身份,来这样上门教我做事呢?”

  她话里没有一点火气,却比疾言厉色更可怕。余妈妈表情一僵,“夫人误会了,老奴怎么敢教您做事……”

  “那就好。”汤婵对余妈妈笑了一下,“我以为您知道,后宅里姑娘的前程,是全数握在主母手上的,您说对吧?”

  她话里敲打的意味太重,余妈妈的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

  说来余妈妈能一直照顾着徽音跟桓哥儿,纯粹是因为上头俩顶头上司不计较。太夫人怜悯徽音姐弟俩小小年纪没了生母在身边,想着有生母留下的人照顾,也算慰藉;汤婵则是根本懒得沾手,这才让余妈妈一直主理着姐弟俩的事。

  然而从段姨娘身上,不只是太夫人,汤婵也学到了教训。

  孩子还小,身边照顾的人对他们来说影响极大,太夫人决定派一个自己人到桓哥儿身边,汤婵则是好好敲打余妈妈,叫她想清楚自己的身份。

  说到底,余妈妈几个只是已经失了靠山的奴仆,哪里能跟上头的掰手腕?

  余妈妈不蠢,很快就理解了汤婵的意思,脸色越来越白。

  汤婵知道余妈妈

  需要时间想清楚,就让她告退了。

  等余妈妈浑浑噩噩地离开,汤婵指挥丫鬟婆子,开始收拾两个小姑娘要住的地方。

  想着俩姑娘以后可能会经常来正房,甚至借用她的书房,汤婵就打算把书房理一理。

  正经书就算了,某些读物可不能让小孩子看见。

  汤婵把这些书收好,其中有一本她正在看,还没看完,就把其他的先收起来,正在看的这本放到了榻边。

  时辰已经不早,汤婵看看天色,准备去净房泡个澡,打算回来再看。

  ……

  解瑨回来的时候,汤婵还没从净房出来。

  他有事想问问汤婵,就坐到榻上等她,正好瞧见了汤婵放在榻边的书。

  想起早间汤婵对佳音说起的“不愿死时依旧无知”,解瑨忍不住好奇,拿起来打开准备拜读一番。

  一段文字映入眼帘,“……却见一双大手扯开幔帐,惊得俏寡妇娇呼一声,汉子急不可耐地凑上前去,道:‘好姐姐,你我好生快活一番,保管姐姐忘了你那死鬼丈夫’……”

  “啪”地一声,解瑨立刻面无表情地把书合上。

  居然是这般……这般淫-秽之物,竟然还有图画……简直成何体统!

  汤婵洗完澡,穿着中衣就出来了,一眼就瞧见解瑨拿着她的书。

  “……这就是你跟佳音说的喜欢书?”

  解瑨板着脸问她,脸上满是严肃,但仔细瞧就能看出他的不自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在古代,躺平开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