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柠檬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4 KB   上传时间:2025-09-10 16:44:37

  好在这时候小炒肉热好了,严雪夹了几筷子到祁放饭盒里,又去看红烧小排。

  红烧小排她料放得足,光看那金黄的色泽就让人很有食欲,再一加热,糖和酱油勾的料汁就滋滋冒了出来,随着肉香四处飘散。

  祁放接过去自己拨,反而给她饭盒里夹了两筷子肉。

  这意思明显是叫她也吃,严雪没和他争,刚低头扒了一口饭,便听男人淡声道:“以后危险的地方少去。”

  这是关心她,还是单纯不想让她到处乱跑?

  严雪抬起眼,男人却并没有看她,始终半垂着眼帘。

  她觉得应该是前者,也不想随便敷衍对方,认真沉吟了一下,“我尽量。”

  林区这个环境,她也说不好哪里危险哪里安全,更不可能不上山。

  这让男人抬眸望向了她,空气一时安静,也就在这时,黄凤英洗完衣服回来了,“这边洗个衣裳可真费劲儿。”

  严雪立马起身让位置,“我们正吃饭呢,大娘也坐下来吃点儿。”

  “不用,我在家吃两顿饭。”黄凤英摆摆手,有操不完的心似的,又去把父子俩的床铺整理了一遍祁放也就看了严雪一眼,没再多说。

  回去的时候没有内燃机可蹭,严雪和黄凤英是走回去的,足足走了两个小时才到。

  这时严雪就很庆幸自己当初选了跟梁哥一起上山,虽然梁哥人有点不好说,但总比跑断腿还找不到地方强。

  进门刚坐下,郭大娘来了,手里还拎着个灰毛兔子,“刚才刘大牛他爸过来,让我把这个给你,说是你下的套子。”

  “我下的套子?”严雪着实有点惊喜。

  她还以为自己那几个套子全军覆没了,没想到今天老爷子上山,竟然有收获。

  郭家小孙子就跟在郭大娘身后,眼睛亮亮的全是好奇,严雪忍不住逗他,“铁蛋儿想不想吃兔子肉?”

  “不想。”小家伙竟然认真摇头,“兔子是姐姐的,姐姐吃。”表情特别严肃。

  他们这个辈分也是够乱的,严雪叫孩子奶奶大娘,孩子爸爸哥,孩子却坚持叫她姐姐。

  郭大娘很满意孙子的懂事,摸摸孙子的头,又拿出一封信,“上午送过来的,你没在家,我帮你收着了。”

  严雪猜应该是老家那边寄过来的,赶忙和对方道谢,接到手里一看还真是。

  看信表面倒是看不出什么,只觉得字写得一笔一划,不算好看,但挺工整,看到里面的内容时严雪忍不住笑了。

  这竟然是严继刚自己写的,里面有好几处都写错了,还有实在不会写的,干脆用她教的拼音代替。说实话看起来有些费劲,但严雪觉得很欣慰,至少继刚没把她教的功课荒废,还知道用来给她写信了。

  她去抽屉里找了笔,直接把那几处错别字圈出来,在旁边写上正确的。

  写了拼音的她也添上了相应的字,决定等回信的时候把这封也寄回去,就当给继刚批作业了。

  都改完,她才认真又看了一遍。

  信上说那一百块钱已经还了队里的欠债,家里挺好,他和奶奶都好,叫她在这边好好过,别担心,也别着急。

  也不知道他和奶奶是不是真好,离这么远她着实鞭长莫及。

  严雪提笔就要写回信,想一想,又去外面拿了块冻上的狍子肉。

  老家农村吃得还是太差了,尤其继刚和奶奶一个小一个老,鲜肉虽然弄不过去,做成肉干说不定可以。

  严雪记得上辈子有一种特别干的牛肉干,里面几乎没什么水分,放在外面也不会坏。

  但具体是怎么做的,她也不是很清楚,只能都试一下,看是用油煎,用锅烘,还是用火烤。

  她把狍子肉挑出来一块大一点的,全都切成小拇指粗的长条,用调料腌上。第二天早上吃过饭,就开始一样样尝试。

  用油炸虽然可以做到很酥脆,但是太油腻,尤其是放凉了之后。

  用火烤很难掌握火候,可能还没烤干就先糊了。

  倒是用锅烘,只要控制着火候别太大,就跟烘花生一样,做出来刚刚好。

  严雪咬了一口,狍子肉已经有些脆了,先开始尝不太出味道,毕竟太干,但是越嚼越香。

  她把每样都拿了一条,出去找正在院子里玩的铁蛋儿,“帮姐姐尝尝哪个更好吃。”

  听说是帮她尝,铁蛋儿倒是没像上次那样拒绝,几乎是刚咬下第一口眼睛就亮了,“好吃!”

  再尝第二个,又是一亮,“好吃!”

  尝到第三个,那双大眼睛已经跟灯泡似的亮了几亮,“这个也好吃!”

  最后犹豫来犹豫去,小手还是指向了第三个,“这个吧,奶奶说油不够吃,不能多放。”

  这年代肚子里油水还是太少了,有时候炒个菜,只舍得拿筷子头蘸上一点。

  “那就第三个,”严雪将三根肉干都给了他,“谢谢你帮忙。”

  铁蛋儿那嘴眼见就笑开了,拿着肉干有点想往兜里揣,比划了两下又想起什么,跑回屋里,“奶奶,我给你尝个好吃的!”

  严雪做了大概两斤的狍子肉干,这才把回信投进邮筒,包裹还要等邮递员来了托邮递员带到镇上去寄。

  投完正准备往回走,又有两个包着围巾的中年女人来寄信,边走还边在说。

  “今年咋回事儿,家属队这么早就开始上山了?”

  “谁知道,今年春脖子长,我还以为得晚点儿,结果他前天就来通知,我家儿媳妇还在娘家没回来呢。”

  “那你可得赶紧点,这耽误一天得多少钱……”

  严雪都走过去了,又转了回来,“阿姨您好,请问你们说的是家属队季节工的事吗?”

第21章 工作

  前天就开始通知了,可直到今天,严雪都还不知道这件事。

  不过她也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在家,确定自己没听错后就回去问了问隔壁郭大娘,这几天有没有人过来找她。

  倒不是觉得郭大娘会故意隐瞒,主要是防着个万一,万一郭大娘年纪大了,不小心给忘了呢。

  结果并没有万一,这几天就没人来找过她。

  第二天,依旧没人来找她,林场的通勤车却开始往山上运人了。

  严雪不动声色,等到晚上通勤车回来,确定车上多是些女人,偶尔有几个男的也是非常年轻的面孔,像是这两年上山来的知青,才寻机往林队长家里去。

  林场的知青也属于临时工,目前挂在家属队,跟家属队一样分农业队和季节工。

  还没走到林队长家门口,严雪就听到了林队长的咳嗽声,这都十多天了,他的咳嗽居然还没好。

  严雪敲了敲门,出来应声的是林队长媳妇,大概也是才回来,两手袖子都挽起来了,在准备做饭。

  她一出来就对严雪歉意道:“我家老林这病又厉害了,刚吃了药,有啥事儿你就在这说吧。”

  门打开的瞬间的确飘出来一股药味儿,林队长媳妇身上也有,严雪顿了顿,“林队长不要紧吧?我能进去看看他吗?”

  “老毛病了,以前上山采伐受过伤,留下的病根,冬天一冷就开始犯。”

  林队长媳妇苦笑,“不然他这个岁数,咋能这么瘦?还转到了家属队,他这样也没法儿说话,你还是跟我说吧。”

  严雪看看她,又看看里屋,没再坚持,“那也行,我就是看其他家属工都开始上山了,过来问问我怎么没收到通知。”

  “这个……”林队长媳妇犹豫,很是为难的样子。

  “是通知的时候把我漏了吗?”严雪问,一双眼睛清凌凌的,能清楚看到人的倒影。

  林队长媳妇叹了口气,“也不是,主要你报名太晚了,家属队暂时用不上这么些人,就没通知你。”

  这回严雪垂下了眸,半晌没说话,似乎很是失望。

  林队长媳妇只好安慰她,“也不是一直都用不上,说不定过两天就有活了呢,到时候一定通知你,你先别着急。”

  又柔声道:“实在不行,不是还有农业队吗?下个月农业队也要开始有活了。”

  “真不用人了吗?”严雪还是不死心地确认。

  林队长媳妇点头,“要是缺人,早就通知你了,你不都在老林那登记了吗?”

  “那行吧。”严雪很勉强地笑笑,不太高兴地走了。

  林队长媳妇目送着她走远,才关上门回屋。没发现严雪一转过身,脸上那点不高兴就变成了平静。

  就是太平静了,隔壁郭大娘见她回来,仔细看了半天她的脸色,也没看出什么来,“咋样了?”

  自从严雪来找她问过,她就上了心,通勤车这事还是她早上看到跟严雪说的。

  严雪笑了笑,“林队长媳妇说现在用不了那么多人,所以没通知我,让我继续等消息。”

  “那也有可能,你别着急,不行不是还有农业队吗?”

  郭大娘也安慰了严雪几句,严雪笑听着,一回屋,却带上之前做的肉干去了刘家。

  刘家几个小的正在炕边写作业,确切点说只有刘家二女儿刘春妮在写作业。

  刘春彩正在旁边指导她,“答案是15,肯定是15,你听我的。”

  刘春妮咬着铅笔皱着眉,小小声,“可我觉得是1.5。”

  “我都上初中了,小学数学题还能算错?15,你赶紧写上,咱们好出去玩。”刘春彩坚持。

  刘家小儿子刘卫斌已经穿上了新做的旱冰鞋,就在屋里来回滑,“对啊二姐你赶紧写,我们都搁这儿等你半天了。”

  刘春妮还是觉得不对,铅笔顶端包橡皮的马口铁都快让她咬变形了。

  “妈叫你不许咬铅笔,埋汰!”刘春彩提醒她。

  刘春妮赶忙放开,但这孩子跟其他兄弟姐妹性子不一样,腼腆、内向,还固执,她觉得不对的,别人说什么都不肯写。

  最后她只能看向刚进门的严雪,“严雪姐,这道题你会不会算?”

  “我看看。”严雪接过来,稍微一心算就得出了答案,“1.5。”

  “怎么能是1.5?”刘春彩不信。

  严雪没说话,拿过刘春妮的演算纸把计算过程写了下来,清晰明了,的确是1.5。

  这回刘春彩有点挠头了,刘春妮倒是彻底放心,把这最后一道题的答案写在了作业本上。

  刘卫斌个墙头草,立马又反过来说自己大姐,“姐你不是上初中了吗?咋连小学数学题都不会做?”

  刘春彩可不是刘春妮那性子,一眼瞪过去,“我不会做咋啦?又不考状元,将来还不都一样上山下乡?”

  这就是这年代的普遍思想,学习好与赖,都得上山下乡,还费那个事干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6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1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