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_分节阅读_第154节
小说作者:柠檬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4 KB   上传时间:2025-09-10 16:44:37

  采购员也很冤啊,“当时我问是不是金川林场来送货的,他说是,等我知道的时候钱都给完了。”

  经理才不信,要只是这样,他能一口气订一千斤?忽悠谁呢?

  他当即就扣了对方半个月工资,“要么卖,要么退,你自己想办法,不然店里这笔损失就算你头上。”

  这可是一千斤,三千多块钱,杀了他他也赔不起,采购员当时就想哭了,更想去弄死红石林场那帮坑货。

  回去他就找上了红石林场那帮人,结果人家根本不认,我们这就是比去年便宜啊,我们哪知道金川林场今年也卖三块四?

  两边在电话里就吵起来了,气得采购员直拍桌,“你到底给不给我们退?不给我们退我就写举报信,举报你们挖社会主义墙角!”

  这罪名可就大了,红石林场那边最终还是让了步,但退是不可能退的,只把价格又狠狠往下降了降。

  不降也不行,自从听说联营商店那边也有木耳卖,比这边好比这边大,还和这边一个价,蔬菜副食商店的木耳就卖不出去了。

  这年代都穷,主妇们的消息也就格外灵通,哪儿东西好哪儿东西便宜,差一分钱都一清二楚。

  一开始价格降到三块二,还是卖不出去,后来又降到了三块,总算有人买了,买的时候还要挑剔两句。

  而且让这事一闹,蔬菜副食商店的名声都臭了,最近谁提起来,都要说他们以次充好。

  反观联营商店那边,因为是县里唯一一家卖正宗金川林场木耳的,还多了不少客流量,多卖了不少东西。

  蔬菜副食商店想了想,干脆给金川林场打了个电话,想从金川林场也进一批,一起卖,好歹把以次充好这个事过了。

  顺便卖卖惨,讲讲他们也是被人骗了,根本不知道那不是金川林场的木耳,这不赶紧把金川林场的进回来了?

  结果电话打过去,金川林场说他们销售员不在,送不了货。问人去哪儿了,去省城跑销售了。

  “我们今年产量大,一个长山县肯定卖不了,总不能让东西砸手里了吧。”

  郎书记这可没说谎,刘卫国的确去省城跑销售了,已经走了有几天,而且不知道哪天才能回来。

  挂断电话,过来串门的宁场长忍不住问了句:“县蔬菜副食商店的?”

  郎书记点头,“估计是吃亏了,啥货都敢当成咱们林场的卖,这要不是小严想到了前头,名声都给咱们搞臭了。”

  宁场长也觉得严雪做事谨慎又周密,“我都没想到她能想到这一层,还专门让刘卫国跑了趟联营商店。”

  说起蔬菜副食商店这事,就难免要想到红石林场,郎书记不禁摇头,“这个老赵。”

  赵书记这个人吧,做事还真挺让人无语的,以前就是,有好事上赶着抢,要干活一推四五六。

  宁场长也知道,“小严在联营商店一卖,他们那木耳肯定卖不出去了,要么降价,要么退,估计得损失不少。”

  “自找的。”郎书记说,“你瞅瞅他们都办的啥事儿?那么小一个基地,还搞个负责人不参与生产。”

  严雪他们当初可都是奔着把试点做好去的,红石林场却全是奔着分钱去的,结果自然不同。

  正说着,办公室里电话又响了,郎书记放下扇子接起来,一听就坐直了,“对,我们是江城市长山县澄水镇金川林场……原来是省城蔬菜副食商店的同志,你好你好……”

  一听是省城蔬菜副食商店,宁场长也竖起了耳朵,果然郎书记接着就道:“你们要订木耳?可以!要两千斤是吧?”

  郎书记当时就拽过纸笔记了下来,“好的好的,一定尽快发货,放心都是一样的品质……”

  挂了电话才看看宁场长,宁场长也看看他,“刘大牛这儿子挺能跑啊。”

  县蔬菜副食商店才从红石林场那订了一千斤,就差点砸手里,他倒好,第一单就是两千斤。

  不过想想省城的人口,这个数字也还算合理,估计一分下去每个分店也就几十斤的量。

  正说着,那边电话又响了,郎书记赶忙接起,这回是省钢厂,要了八百斤。

  省里这个钢厂可是有上万职工,和他们澄水林业局一样,有自己的中小学,有自己的医院。

  八百斤干木耳看着不少,可放到钢厂的食堂,还真不一定够他们消耗多长时间。

  这一下就是近三千斤,都快赶上去年卖的总量了,果然还是得走出去,走出去才有更广阔的天地。

  宁场长看着郎书记挂断电话,干脆站起身,“行了,你在这守着电话吧,试点那边我去一趟,跟他们说。”

  这么大一笔笔订单,办公室里确实得有个人守着,郎书记也没和他客气,“那就你过去一趟,别人我也不放心。”

  要换了以前的于场长,场长他也不是很放心,这么一想,老于提前病退了也挺好的。

  消息传到试点,试点众人脸上都难掩笑容,还有人调侃周文慧,“你家刘卫国挺能说啊。”

  听得周文慧脸有些红,人却不像以前那么爱不好意思,“那也得严雪能想到往省城卖。”

  这倒是实话,早知道往省城卖都是这么大的单子,谁还在本地纠结那一两百斤啊?

  严雪亲自将宁场长送出试点,回来见大家面有喜色,也笑了,“单子都拿到了,准备准备发货吧。”

  入伏前的春耳产量大,试点这些天每天都能有个一两百斤的产出,整合一下,先把省城蔬菜副食商店那一单发了没问题。

  正好现在刘卫国就在省城,之前也给他们发了招待所的地址,接到东西直接跟省城那边算账。

  发货那天严雪亲自去的,先用内燃机拉到镇上,再用马车从森铁车站拉到火车站,称重之后走零担。

  零担指的是火车运输的一种铁皮箱,长两米多,宽一米多,前方有两扇双开的门。

  东西装进去,直接用专门的工具打上铅封,一旦中途被破坏,铅封无法复原,还是很安全的。

  这种零担一般能装个一吨多,严雪一开始还以为是单位的单,发货单打出来,才知道是挑担子的担。

  当然东西装好,并不能马上发货,还得等凑够一车皮,大概五六十吨的货物。取货单则会先一步走邮局发到相应的人手上,到时候凭单子去车站取货。

  回去准备第二单,第三笔第四笔订单也来了,加一起刚好能再凑一个零担。

  就是东西还没晒出来,省城蔬菜副食商店那边的加单来了,说东西好卖,想再加两千斤。

  刘卫国定了时间,每三天去邮局给林场打一个电话汇报工作,严雪接到电话时,都忍不住问了句:“你到底跑了多少地方?”

  刘卫国听了嘿嘿笑,“也没去多少地方,主要就是蔬菜副食商店,省城几个国营饭店我还没去谈呢。”

  说着又道:“你不知道,省城这边不产木耳,以前都是收购站收了过来卖,量又小,又贵。我拿着你那份报纸去一说,再留下点样品给他们试吃,过几天去问,八成都能谈成。”

  交通不便利,商品流通性自然也差,何况以前的木耳还都是野生的,全靠当地居民自己上山去采。

  而省城那边没见过这么便宜的木耳,一开始销量肯定很好,等后续习以为常了,就会慢慢降下来,但这还是太多了。

  至少单这六千斤,金川林场短期内就不可能拿得出来,四千斤都勉强,何况后面还有几个国营饭店没谈。

  严雪放下电话,忍不住按按眉心,被郎书记笑着看了眼,“以前愁卖不出去,现在又愁不够卖了?”

  “人不都是这样吗?”严雪弯起眼,想了想又问:“您能不能帮我联系下望山林场和小金川林场,看他们那有没有多的?”

  “你是想?”

  “先问问吧,”严雪说,“也得看看他们东西的品质。”

  望山林场和小金川这两个林场还是很会做人的,从他们这买了菌种,学了技术,就不抢他们的生意。

  别管是不想抢,还是知道抢不过干脆不抢,都比红石林场强出不知多少倍。

  电话打过去,两个林场果然卖得没那么快,望山林场的书记一听,甚至骑着自行车就来了。

  大夏天,人骑出了一身汗,进门也顾不上擦,直接问:“你们这木耳不够卖的?”

  “确实不太够。”郎书记实话实说,“我们林场的小刘拉了几笔大单子,还缺个一两千斤。”

  望山林场的书记一听立马表示,“我们那有啊,凑个一千斤出来没问题。”

  他还以为得慢慢卖,卖到今年年底甚至明年年初呢,结果人家金川张嘴就是还缺个一两千斤不够卖。

  望山林场的书记反正是酸习惯了,听说还要看东西的品质,也不在意,“你们严技术员过去还是我带过来?”

  那当然是严雪过去,他们要的量大,必须保证所有货品都能符合金川林场的标准。

  不过比起红石林场,望山林场这个基地搞得就用心多了,因为离得近,还经常来金川这边取经。

  同样是金川这边教的晾晒方法,红石那边晒得乱七八糟,一看就是偷懒了,望山这边却严格执行,晒得很是整齐。

  严雪过去看过,觉得挺不错,当即就把他们目前的存货都订下了,一共一千三百斤。

  望山林场的书记很是高兴,也不白用他们的渠道,按斤数许了一定的提成。

  等严雪从望山林场回来,落后一步的小金川林场书记已经等她半天了,直接截住她,用摩托卡拉去了小金川。

  东西运走后,看着空了一大半的仓库,两位书记都觉得,红石林场的老赵大概是傻,闲着没事得罪金川林场干啥?

  好好处着,技术随时有人可以指导,东西卖不出去还有人帮着卖,难道不好吗?

  反正刘卫国在省城这一待就是一个多月,等回来的时候,金川林场已经发走了四次零担,天也开始凉快了。

  他身上揣着好几万块钱,一千块用牛皮纸一捆,足足有二十多捆,全夹在换洗衣服里,从上车就没怎么敢合眼。

  等到了澄水镇车站,看到来接他的严雪和周文慧,他才松了一口气,“可算是回来了。”

  “先别忙着歇,望山林场和小金川林场的两位同志还等着呢。”严雪提醒了他一句。

  至于等着干什么,严雪不说,刘卫国也能懂,立马打起精神,和两人一起去了镇上的银行。

  望山林场和小金川林场的会计早到了,两个林场那一份也都是提前分好的,刘卫国直接给了他们让他们点。

  点一份,清一份的账,确认无误后,两边写了单子按了手戳,钱直接就存进了银行。

  这年代储户少,银行的工作清闲,平时没事干的时候一人发一张纸,就坐在窗口里练习打算盘。

  今天正打着,先是来人存了三千多,一看就是哪个单位的。才点完,下一个又存了近五千。

  刚送完,又有人过来,直接往台上放了个重重的提包,“同志,我存钱。”

  去年一年总过来存,银行的职员对他们都有印象了,一看吃了一惊,“这么多?”

  去年年底他们提走的都没这么多,今年这才几月份,就一万多块了?

  十几捆大团结,那职员自己也数不过来,干脆叫了其他同事帮忙,将这一万多块存上。

  存完才算是彻底轻松了,刘卫国归心似箭,一下小火车就直奔家里,抱起正摇摇晃晃学走路的闺女,“爱蓉你看谁回来了?”

  就要亲一口,小闺女却拿两只手抵着他,脑袋也直往后躲,见躲不过,甚至“哇”一声哭了,“奶!”

  黄凤英赶忙过来抱过孙女,“爱蓉不哭,咱不哭。这不爸爸吗?你不认识了?”

  小爱蓉听完看了看,又把脑袋转过去,指着外面,“弟弟!姨姨!弟弟!”

  意思是要去姨姨家看弟弟,这几个月天暖和,她也在家待不住了,黄凤英时常带着她去严雪家串门。

  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刘卫国一个多月不在家,他闺女真不认识他了……

  祁放倒希望他儿子也能不认识他,这小子越大,盯他这个爸爸越紧,就怕他跟严雪亲近。

  有时候自己在炕上玩得好好的,一见他回来,立马爬过去坐严雪怀里,把严雪占上。

  祁放看他,他还无辜看祁放。不过这小子最近学精了,看了会儿,竟然递了一个玩具给祁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6页  当前第1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4/1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