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_分节阅读_第141节
小说作者:柠檬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4 KB   上传时间:2025-09-10 16:44:37

  果然她家小的静悄悄没动静,八成是在憋屎;小的他爸静悄悄没动静,绝对是在憋坏。

  没两天,林场都听说严雪生了,各种打着来看孩子的旗号的人又开始上门了。

  跟严雪关系好的,没啥其他目的的,祁放就放了进来,严雪并不想见的他直接就拦了。

  这里面就包括之前想给严雪塞傻子的潘大高媳妇,自从知道试点的长期工分了多少钱,她妯娌又找她吵了一架。

  别说她妯娌了,她自己都想跟自己吵一架,闲着没事把彩霞往那塞干嘛?彩霞还能有她自己家重要?

  这要是严雪真记恨上了,以后都不用他们家人,他们家不是亏大了?

  于是她特地准备了不少鸡蛋,上门来看孩子,顺便跟严雪赔礼道歉,让严雪消消气。

  结果却被祁放拦在了外面,“严雪刚睡了。”东西也没要她的,“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家里鸡蛋已经放不下了。”

  这可不是托词,别说其他人送的,光二老太太今年养那些鸡,鸡蛋他们就吃不完。

  潘大高媳妇哪能死心,还想再问问严雪什么时候方便见人,祁放就看了眼她,“她最近心情不太好。”

  至于为什么心情不好,招待所一直有个人缠着她让她回老家,她不放心试点。

  更多的祁放没说,但正因为没说,才给了人脑补的空间,潘大高媳妇当时就想多了。

  虽说严雪是嫁过来了,但要真有个啥事一回老家好几个月,他们林场这试点还能正常干吗?

  而且要不是有这人搞事,搞得严雪心情不好,说不定她刚才就进去了,这事就解决了。

  潘大高媳妇最近正上火呢,满心懊恼后悔也不能冲着自己发,立马就去招待所找了薛永康。

  薛永康都没反应过来,劈头盖脸就被骂了一通,骂他吃饱了撑的,有事自己不会解决,非得缠着严技术员。

  周围人本来都在看热闹,一听还涉及到严技术员,立马问起是怎么回事。

  潘大高媳妇哪知道是怎么回事,小祁师傅又是出了名的不爱说话,干脆添油加醋,自己编了一些。

  然后不知道谁发散了一下思维,“他这么缠着严技术员,非让严技术员回老家,不会是听说严技术员能种木耳,也想种吧?”

  离真相简直十万八千里,但传言这东西之所以能越传越离谱,就是有人愿意传,还有人愿意信。

  于是薛永康这下惹众怒了,一群天冷了没啥事干的老娘们儿围着他,给他这个胆敢抢人的来了个集体炮轰。

  他爸以前是族长,后来又当了村里的支书,他从小就受到了不错的教育,哪招架得来这个,当时就被气得满脸铁青。

  然后这事才过去,又有人找茬跟他吵了一架,真的是找茬,开头就是你瞅啥,但关键他根本没瞅对方。

  薛永康实在受不了了,找人打听了一下为什么都管严雪叫严技术员,这才知道严雪搞了个试点,今年一年就赚了一千多。

  这八级工也没有她能挣,难怪她看不上家里那点家底,说什么也不肯让她爱人回去。

  既然都打听严雪了,他也就顺便问了问严雪的爱人祁放,然后又听到一堆事迹,彻底死了心。

  这要是他,他也不回去,白送也就算了,还得去给人磕头摔盆,确实不值当。

  薛永康歇了继续劝严雪两口子的心思,反正人他来找了,也想办法劝了,劝不动又不是他的问题。

  临走他还又去看了严雪和孩子,随了礼,话也说得很好听。毕竟人家两口子有本事,交好总比交恶强。

  看到薛永康,祁放就又想起严雪生父家那个小酒坊,想起自己心中种种疑惑。

  但一抬眼,襁褓中的小婴儿睡得正香,严雪靠着孩子眼皮也直打架,他还是暂时压了下去。

  先这样吧,他和严雪的关系这才刚好一些,严雪也还坐着月子。

  祁放帮母子俩拉了拉被子,又去检查了下烧着的锅炉,确定屋里足够温暖,才洗了手重新回去。

  这一边岁月静好,那一边镇林业局里却远不是这样,甚至有点炸锅。

  郎书记带着钱和账本到局里汇报成绩去了,瞿明理当时就召集众人开了个会。

  一听说是金川林场试点的事,众人心里全都打了个突,感觉这个试点今年肯定没赔。

  不仅没赔,估计还赚了,不然瞿明理往下压还来不及,哪可能大张旗鼓叫他们开会。

  这里面脸色最难看的就属刘局长,毕竟要不是他被瞿明理和郎书记联手演了,这个事都未必能成行。

  唯一能让他心里有点安慰的是,试点的产量应该不高,不然这才阳历十一月份,东西就全卖完了?

  刘局长沉着脸,决定不管一会儿瞿明理和郎中庭说什么,都鸡蛋里挑点骨头出来。

  然后郎书记就拿出了足足两沓多大团结,足足两千多现金。

  会议室内一静,所有人目光都落在那些钱上,忘记了自己之前想要说什么。

  主要是之前无论想好什么现在都没用了,金川林场交上来这些实在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最后还是刘局长先开的口,“这是你们试点今年的销售总额?”实在不太愿意相信心中那个猜测。

  郎书记一听笑了,“那哪能啊?这是今年交给局里的20%,账本我也带过来了。”

  他一递过去,刘局长就迫不及待接了过来,打开一页一页往下看。

  确实是三千多斤,卖了一万多块,他们试点才投了几个钱,用了几个人,就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吗?

  刘局长实在不想相信,把账目递给旁边财会出身的副局长,让对方看看。

  副局长一看就知道这账没毛病,但还是仔细看完,才点点头,“确实是该交给局里的20%。”

  这下刘局长不说话了,办公室里其他人也都陷入了沉默。

  毕竟这事当初让他们甩了出去,办砸了跟他们无关,现在办好了他们也沾不上半分。

  说到底这还是刘局长带的头,当初要不是他,他们也想不到还能撇清关系……

  众人嘴上不说,但已经有人偷偷看刘局长了,看得刘局长脸色愈发难看,手都捏紧了搪瓷缸子。

  当初可是他们自己选的,他又没逼着他们跟自己一样撇清,这帮人……这帮人……

  这帮人又不是都跟他一条心,当初是怕担责任,现在既然事情可行,还前景大好,立马就有人转了口风。

  “我记得之前说木耳种一年能收三年,那咱们明年就算不种,是不是也能有这个产量?”

  非常会问了,瞿明理也就朝郎书记点了点头,郎书记立马道:“明年的产量会比今年更高。”

  他拿出一张纸,“这是严技术员去年试种那批今年的产量,明显比今年新种这批要高。”

  众人接过去一看,还真是,也就是说哪怕他们明年不投入什么,也能有最少一万多块的收益。

  别觉得这一万多块少,和林业局每年上交给国家的木材比起来确实不值一提,但和参地比呢?

  参地又要用地,又要用人,人参成长周期还长,哪像木耳用的都是采伐的边角料。

  澄水下属一共七个林场,要是都能把这些采伐的边角料用起来,每年又能额外给局里创造多少收益。

  立马有人心思活络了,“我觉得这个事情确实可行,还可以再扩大一下规模。”

  其他人也有跟着附和的,“这个还是我们澄水林业局率先搞的,大可以成为我们澄水一大特色,把它做大做强。”

  只要真能搞起来,那就是源源不断的政绩,对他们澄水林业局每一个人都有好处。

  没想到一直没说话的刘局长也说了句:“这个确实可以搞一搞。”

  众人都露出了意外,然后就听他接着道:“金川林场也别吝啬自己的技术,多带带其他林场。毕竟都是一个局里的,是在为局里做贡献,为国家做贡献。”

  原来在这里等着呢,让金川林场直接把成熟的技术拿出来,给局里用,给其他林场用。

  这样等其他林场也搞起来了,金川林场可就没什么不同了,他再想收拾给自己挖坑的郎中庭还不容易?

  但偏偏金川林场还不能不拿,现在可都是一份图纸好几个厂用,不拿就是他们不愿意给局里做贡献,不愿意给国家做贡献。

  已经有人拿同情的眼光看郎书记了,也有人眼观鼻鼻观心,作壁上观,倒是郎书记脸上没太大变化。

  郎书记脸色不仅没变难看,反而还笑了,他发现严雪这丫头做事还真是缜密,连可能会碰到这种情况都提前想到了。

  郎书记拿出了另一份资料,“我们林场本来也没准备甩下大家,独自进步,我这里还有一份计划,大家可以看看。”

第89章 格局

  郎书记拿出来的计划当然不是严雪交给他那份,是他修改润色后的,还删去了里面部分内容。

  但也足够众人吃惊了,金川林场这才吃到一年的甜头,就愿意把东西贡献出来了?这么无私的吗?

  然后打开一看,哦,他不是要把技术分享出来,是要把菌种卖给其他林场啊……

  都不等刘局长质问,郎书记已经道:“不是我不愿意把技术拿出来,是现在拿了其他林场也用不了。”

  他脸上露出无奈,“这个菌种培育很麻烦,必须前一年就把孢子提取出来,现在都这个时候了,上哪儿提取孢子去?”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现在都十一月份了,天寒地冻的,哪还有什么新鲜木耳?

  刘局长显然不太死心,“晒干的不行吗?晒干的又不是煮熟的。”

  “这个我们严技术员也没试过,”郎书记说,“要不我回去和她问问提取的方法,您试试?”

  话说得很客气,话里的意思却没那么客气,您难不成还比我们严技术员更懂?

  刘局长当时就被噎了下,他发现这个郎中庭现在真是胆子大了,仗着有瞿明理撑腰,连他的面子都敢不给。

  郎书记却是清楚得很,自己早就上了瞿明理的船,给不给刘局长面子其实都一样。

  见刘局长没说话,他也就接着解释:“菌种的培养还需要专门的培育室,现在都快十二月份了,其他林场也没法建啊。”

  这也是个问题,现在土都冻实了,哪还可能盖什么房子,来年再盖也来不及了。

  而且这个菌种的培养一听就很麻烦,就算其他林场有培育室,也得他们真能培育出来。

  刘局长不再说什么了,其他人就更不可能说什么,别的林场明年要是也想种木耳,还真只能从金川林场买菌种。

  这可真是,技术没让人家拿出来,反倒给人家又添了一笔生意,刘局长很是气闷。

  “那郎中庭同志的这个建议,大家有没有意见?”瞿明理还是问了众人一句。

  刚才被狠狠打了一回脸,谁会在这个时候唱反调?众人全都表示自己没有意见。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但紧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到底让哪个林场搞?总不能所有林场都搞吧?

  金川林场今年能有这么好的产量,是因为用了三个林场的木头,就算今年采伐任务比去年重,也顶多还能再开两个点。

  有人沉吟起来,“不是说金川林场去年要了三个林场的木头?要不就从这三个林场里面选?”

  算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这三个林场都很响应局里的号召,配合局里的工作,完全可以优先考虑。”

  “也不是其他人就不配合局里工作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金川林场后来不是不要了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6页  当前第1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1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