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_分节阅读_第133节
小说作者:九牛一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5 MB   上传时间:2025-09-08 12:59:55

  岳展更是新设了多位农官岗位,请专业的农官走进田间地头,免费为百姓讲解农业增产增收的知识,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

  本来在山地上种植庄稼遇到的问题就多,山地土壤贫瘠,养分不足,拿到土地先要改良土壤,合理施肥。刨去土壤改良,如何选择水稻作为良种,如何种植,如何灌溉。

  还有山地气候复杂,若是遇到极端天气比如干旱洪涝如何处理都是摆在农人面前的难题。这些都需要农官做指导。

  同时建立巡察机制,招募一批武艺高强的高手组建一支专门的队伍,在全县境内进行日常巡察,发现有烧杀抢掠者杀无赦。以此保证辖区百姓的安危。

  岳展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这些人的俸禄都是顶格发放。本来也是要干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儿,于情于理也不能亏待。同时为了免去这些人的后顾之忧,提前约好,若是他们中有人因此丧命或者失去劳动能力,父母由朝廷赡养,孩子由朝廷供养到成人。这一项命令一颁布,诱惑力就太大了,让人将心放到肚子里,踏踏实实为衙门卖命。

  其实岳展颁布这一条政令也是为了让百姓安心种田。如今大魏兵强马壮,滇国也不想冒然发动战争,将自己陷入不幸的处境中去。他们只敢假借普通百姓的身份,进行烧杀抢掠。而这样的身份表象就注定了他们只能小股流窜作案。

  岳展治下开启巡察刚好可以完美的遏制滇军的不法行为。这也不是岳展的猜测,事实证明,随着巡察制的推行,本县境内百姓伤亡事件明显减少,此类事件也一直锐减。

  此外,修桥建路、扩大城区、鼓励商贸也是岳展推行的政策之一。

  这些政令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无一例外的,它们都提供了非常多就业机会,让百姓手里的银钱富余了。而手里宽裕了,自然百姓就舍得花钱了,通过刺激消费,带动整个山洼县的经济发展。

  虽然整治土地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是总有干完的一天。待这些人做完这些活计,又被派下了新的任务:筑就边境城墙。

  巡察制只能解决小股势力的涌入,但不能永绝后患。只有高筑城墙,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才能将滇军真正隔绝在外。这是他要筑城墙的最重要的原因。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岳展已经悄悄按着地图标记的地点,找到了那处金矿的所在。

  这处金矿所在的位置离着滇国极近。本身山洼县就与滇国接壤。这处金矿又靠近边境。若是不筑起城墙,滇军骑着战马只需一刻钟就能将那处踏平,所以修筑城墙势在必行!

  岳展鼓励发展商贸,作为夫人的陈江冉自然第一个支持夫君的决策,况且她也是个闲不住的,于是她又操起她的老本行,买下了一处离着县衙不远的二层小楼,想着装修一番,开个酒楼继续营生。

  这次可不光有好菜,更有美酒加持,生意估计想不火都难。翟霜作为翟家酿酒的第七代传人,有她加入,岂会少了美酒。

  本来酿酒只传男不传女。可翟家到翟霜这一代只有她这一个女娃娃,翟父为避免传承缺失早在她十二的时候就将自己的酿酒手艺悉数传授给了她。

  只见一双素手将浸泡好的高粱一点点装进木甑,然后添柴进行高温蒸煮。在这氤氲的热气中,翟霜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爹爹手把手教她酿酒的情景。她的眼泪瞬间又来了。

  虽然后来知道了当初对方是有目的的蓄意接近,她是中了对方的圈套。但是她就是不能说通自己减少对父母离世的愧疚。余生她就是为两件事而活,一是为父母报仇,将罪魁祸首绳之以法。二是不仅不能让翟家酒在自己手里断了,更要发扬光大。

  她擦了擦眼泪,填完柴将案板上的大曲块放入石臼中,低头捣起来。她捣的很认真,每一下都透着坚定,似是下了某种决心。

  这边岳展的一番动作,短时间内见效显著,自然吸引了周边其他县官的关注,其中就有沂山县的官员。如今沂山县的县令由县丞暂代。而沂山县丞这日也来到山洼县,想来取取经,同样都是积贫积弱的局面,人家怎么就能这么短时间扭转乾坤呢?

  这日沂山县的县丞来时,刚好赶上岳展在县衙内办公,自然由他来招待。不过一见面,对方倒是先惊讶上了,“大侠,原来您竟然是新任的山洼县县令?”此时的岳展跟那日打扮不同,身着的是七品朝服,不过梁栋确信自己绝不会认错。

  听对面的人这样说,岳展也想起来了这位县丞可不就是之前在沂山县给自己报信的那位青年嘛!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第245章 梁栋为官 追究起来~梁栋当上……

  追究起来~梁栋当上县丞, 这里面还有岳展的功劳呢。

  至于梁栋是如何当上县丞的,还得从那日他与岳展分开说起。

  他按照岳展的吩咐先去马市将马卖掉,所得的银两尽数给了让滇贼伤害的百姓。后头他打听到滇贼那日劫了沂山县首富郑家。他猜测那些金银财宝应该出自郑家。第二日他就带着那两个包袱去了郑家。

  此时郑家因昨日遭了祸患, 全家气氛低迷,昨日劫匪劫持了郑家家主的宝贝儿子,为了儿子的安危, 没奈何家主只能将家里的现银并金银财宝都一股脑儿的献了出去,只求劫匪留他儿子一命。

  以为这种穷凶极恶的歹徒不会信守诺言,本也是赌一把希望对方良知未泯灭, 没想到他们拿到财宝竟真将家主的儿子放了。

  其实滇贼也不是那信守承诺之徒,他们猴精猴精的,知道不能杀鸡取卵, 简单杀了下回去哪儿逮这么肥的鸡。他们心里还盘算着过段时间再来呢!只是没想到后面被岳展送去了西天~

  而此时的家主虽然儿子失而复得,让他老怀抱安危, 但是一想到丢失的财宝就心疼不已, 昨儿晚上更是疼得半宿没睡着。

  那些财宝价值贵重, 除了金玉器物, 还有珠宝首饰。那首饰里还藏着三张各一万两的银票。

  当时看着宝贝儿子被劫持了, 什么都不想了,家里贵重的物件一股脑的都给对方了。过后突然想起来,家底可都在那里面了。真是疼得哭都没地儿哭。

  除去这些, 更重要的是里面还是他们郑家的代代传承。里面有他幼时祖父送给他的极品玉婵, 父亲母亲的遗物, 这是多少钱也弥补不了的。

  郑升晖还坐在桌旁,面上如丧考妣,就听到下人报本县的梁举人来访。

  因为昨日家里出了大事,他脑子反应慢了, 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本县确有一位叫梁栋的举人。不过他们之前可没打过交道。他之所以知道此人还是因为对方中举后,他跟朋友吃茶,朋友聊起来他才略有耳闻。

  据那位老友说,这梁栋身世可比黄连还苦。他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拉扯他跟妹妹长大。他也争气,学问不错,一直考到了举人。后来又入京参加秋闱,遗憾的是没有考中进士,不过到底年轻,以他的资质,假以时日,考中进士不在话下。

  所以秋闱失利并没有打击到他。真正打击到他的是,回来后他发现家里连个人影都没有,屋里有的地方已经结了蜘蛛网。

  他一打听才知道就在他去京城考科举的时候,他家被滇贼闯入了。还是那贪生怕死的鼠辈为了自己脱困,跟滇贼说他梁栋的妹子是个大美人,为保自身安危将贼人引至他家。虽然后头那牲口也没保住性命,到底他娘死在滇贼的屠刀下,妹子也被掳劫了去~

  不过这些是那日的岳展不知道的,他若是知道就会理解那日梁栋面对滇贼为什么开始表现的惧怕后头又愤怒不已。

  怕只怕是想留得一条命,日后好报仇雪恨。恨恐怕是被狠狠戳中了痛处,毕竟他们中间可是隔着血海深仇,深恨不能将对方碎尸万段。

  既然人都到了他家门上,自然没有赶人的道理,就是不知道对方无缘无故突然到访所为何事。

  郑家主强自打起精神,让下人将梁举人带到厅堂。

  远远的就见梁举人阔步走来,手里还拿着两个包袱,看着有些眼熟,不过这两天连惊带吓,他的精神头不是很好,记性也差了许多。

  他上前与梁举人寒暄起来,又招呼下人给举人老爷上茶。甭管怎样,礼数要周到。沂山县的举人也不是那地里的大萝卜,想要多少拔多少。这么大的县,统共就十几位举人老爷。更何况还是这么年轻的举人,谁知道哪一天会不会飞黄腾达。

  郑家主招呼梁栋坐下,他这将两个包袱放在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真沉呢,压得他肩膀疼。

  坐下后他开始将今日来的缘由徐徐道来,他指着桌上的包袱道,“郑老爷,您看,这包袱您熟悉吗?”

  见梁栋指着那包袱,他这才仔细的打量起来,摸着胡须,皱着眉毛一边思索一边道,“嗯~好像在哪里见过~”

  想着想着,突然他一拍桌子,就说怎么这么熟悉呢,这不是昨日那几个滇贼带的包袱嘛!还是他从劫匪手里接过来,将家里值钱的物件一件一件放进去的呢!

  “这~这貌似是昨日来我家劫走钱物用的包袱。”看着里面还鼓鼓囊囊的,他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上了,按下心中的激动,强自镇定的问道,“未知~未知里面可是我家被掳截的钱财?”说着一双眼睛一眼不错的盯着梁栋。

  梁栋也没卖关子,直接解开包袱道,“郑老爷您看看,这里面是不是你家丢失的东西?”

  郑升晖努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就着梁栋打开的包袱,往里一瞅,这些东西化成灰他也认得。再加上昨晚一宿没睡,这些东西在他脑子里都过了许多遍。他用微抖的手翻看着一件件失而复得的宝贝。

  待瞄见了那魂牵梦萦的簪子,他心下大定,满脸感激的对着梁栋道,“梁举人,这确实是我家的东西,昨日被那一伙蛮人截去,我以为肯定丢了,没成想今日您竟然将它们物归原主。我郑家多谢您出手相助啊!千言万语都道不尽我的感谢。”他说着就要给他长揖到底,不想又被梁举人给扶住了,只听他诚实的说道,

  “郑老爷,您可别谢我,这钱财可不是我给您找回来的。”说着他将昨日发生的种种一一道来。语罢说道,“我不过是受人之托,顺手而为,您真正感谢的应该是那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大侠。”

  可郑升晖听后,面上仍是感激万分的道,“虽您是受人之托,于您顺手而为,可于我郑家来说,这可是天大的恩情。都说钱帛动人心,梁举人您急公好义,我郑某今日万分拜服。”

  说完就要让夫人去给梁举人包个千两的红封,又被梁栋推拒了。依着梁栋的想法,昨日那位大侠都分文不取,他不过是顺手而为,若是取了也受之有愧。

  最后好说歹说就是分文不取。等把梁栋送走,郑老爷看着梁栋高大挺拔的背影,直咋舌,“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后生哟~”

  郑夫人可没空感慨,送走梁栋,她就急急的奔回客厅,气儿都没喘匀呢,接着就翻找她那发钗,拿到发钗一摁边上的一处机关,那发钗就打开了,里面的银票立时显露了出来。

  看到里面的银票,郑夫人捂着胸口长舒了一口气。没丢,吓死她了。刚刚守着梁举人,她险些按耐不住,冲过去查验。走在后头的郑老爷刚送走梁栋,也快步上前一瞅,见银票还在,面上立时笑得跟一朵菊花似的,好似捡了钱一样开心。失而复得,可不就是捡了钱嘛!

  这年头,这光景,竟还有这等好人,也是他家好运,换个人试试,肯定会昧下来。

  这可不是几百两,几千两,这两个包袱的东西加银票一起六万两是有了,即便没有发现银票,这些财宝也值三万两以上了。

  郑家承了梁栋这样大的恩情,而经了此事,梁栋在沂山县的声望一日高过一日。有因他本身就是举人老爷,是官员的储备人选,后被推举成为本县县丞。

  郑家家主更是一力促成梁栋的婚事,直接将宝贝女儿许给了他。他的闺女长得自是不俗,也只有这样德才兼备的青年才是是他女儿的良配。

  自从将女儿许给梁栋,他是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满意。如今沂山县没有县令,县里最大的官就是八品县丞的梁栋。自他上任后,虽做的是县丞的官,但干的却是县令的活。这也没办法,谁让沂山县县令空缺呢!虽然梁栋年轻,但是干的一点不比淫浸官场多年的官员差,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了些好事。

  可就这,梁栋对自己依然不满意,因为如今沂山县的发展仍然堪忧,还要是不是被滇贼骚扰,着实让他头疼。

  听说临县山洼县新来的县令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新政效果显著,他就想着来取取经,兴许山洼县的经验也适用于沂水县呢?

  他就是带着这个目的来的,没想到山洼县的新县令竟然是那日那位行侠仗义的大侠,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他就说是谁有这等本事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将这样一座边陲小县打造的铁桶一块。若是这位,那他们沂山县也有救了,就凭着他身上这份侠肝义胆就不会敝帚自珍,反而会鼎力相助。

  果然两人叙完旧后,听到梁栋的来意,岳展就朗声笑道,“我当是什么事,这个不过是举手之劳。”说着欣然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验悉数传授给梁栋,听得梁栋热血沸腾。

  他们沂山县的库银还有一万余两,粮食也有两万石有余。若是学着山洼县的做法用出去,那会不会也如山洼县一般,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想想他就有些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着想回去大干一场。在岳展的盛情邀请下,梁栋留下来一起吃了午饭,吃完饭才往回赶。

  可回到沂山县他将自己的想法跟众位同僚商议,却遭到了他们的反对。要倾全县的财力做这些事,成功则罢了,若是不成功,谁担得起这个后果。

  虽然县丞代理县令处理政务,但到底也只是代理,他并没有力排众议,一力推行的权力。回家后肉眼可见的人低沉了不少,这一点被他妻子发现了,他也不瞒她,将县里发生的不愉快跟妻子说道了一番,权当内心排解了。

  没想到妻子第二天正好走娘家,回到娘家她就不免对父亲念叨了几句。郑老爷也不是那等没见识的人物,要不怎么能当一县首富,他一听,这可是好事啊!若是这些政策能够施行起来对本县生计大有裨益。而且他最近可听了不少关于山洼县的传言。

  他对山洼县实在好奇的紧,于是亲自去了一趟。等他从山洼县回来,就将女婿叫到郑府。梁栋还以为老丈人找自己什么事儿呢,没想到一见面就给了他一张一万两的银票,让他尽管放开手去干,后头若是不够,尽管跟他开口。官府不支持,他们郑家举全族之力也要促成此事。并不是他郑升晖有多么伟大,在商言商,只有本县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兜里都有余钱,他们这些商人才能赚更多的钱,而且他去了一趟山洼县才知什么叫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246章 深夜来人 如今的山洼县郑老爷……

  如今的山洼县郑老爷去了一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山上是绿油油的梯田, 农人们都在辛勤的劳作,山下的县城商区看着也比之前大了一倍不止。新修的几条大街上两边都是商铺,道路更是宽阔的能跑两辆马车。不仅商铺林立, 路上穿梭其间的小商小贩更是数不胜数。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简直比以前过年还热闹。

  这一幕看得郑老爷眼热的不行, 这么大的人流量若是放在沂山县,凭着他家那么多商铺不得赚得盆满钵满。

  在他到处观察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两队巡察治安的县兵。他这才恍然大悟~他就说这里的人怎么敢种这么多庄稼, 盘商铺开门迎客的,原来县里各处都有巡察治安的兵丁。

  看他们个个身高八尺健硕无比,扛着大刀的样子更是威武不凡, 一点也不逊色于那滇贼,想必一定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中好手。

  回程的路上当看到山洼县的民工们在两国边境处热火朝天的砌城墙时, 他就陷入沉思中。

  一到家他就让人叫来女婿, 给他银票也是经了深思熟虑的。见梁栋要推拒, 他直接开诚布公道,

  “你先别忙着拒绝, 我昨儿去了一趟山洼县感触颇深啊!如今他们县面貌可以说日新月异,更是在与滇国交界的边境筑起长长的城墙。以后滇贼想要进犯就难了。可他们骚扰不了山洼县,必然还会骚扰其他地方。那周边的县可就要遭殃了。我们沂山县若是不思求变, 来日危矣。

  我给你银钱可不是大公无私, 我们郑家的根儿就在这里, 祖辈世代经营才积累了今天这番家业,若是今日我不鼎力相助,将来唇亡齿寒,沂山县被践踏, 郑家焉能独存?”

  当然这里面也有当日他的儿子被掳,被滇贼要挟,让他内心敲响了警钟的缘由在。

  梁栋听到岳父这番话,沉默了许久。他焉能不知这个道理。确实覆巢之下无完卵,可是这笔钱即便对于首富郑家也不是一笔小数,也是会伤筋动骨的。而一旦开始,后期的花销也不小。

  如今形势可不等人。不是他梁栋想不改革就能不改革的。他感觉自己身后仿佛有一只大手在推着他向前。只能向前,没有后路,一旦却步,他治下的百姓就会遭遇灭顶之灾。他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不管了,先干了再说~

  于是打从这天起,梁栋也学着岳展开始在沂山县开启大刀阔斧的改革来。若是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他就快马加鞭到山洼县虚心向岳展求教。

  好在花完岳父的一万两银子后,沂山县也开始旧貌换新颜,县里的官吏都不是瞎子,还能分清好赖,一致同意动用县里的库银用做下一步的城建~

  无人问津的南方边陲小县发生的这些举动,自然激不起大魏朝廷的一点小水花。

  而大魏都城最近也是波澜不惊,盖因几位皇子也因为亲眼看着二皇子篡位失败被圈禁如今乖顺的不行。朝中众位大臣呢,则是亲眼见证了二皇子的党羽被夷九族,如今都噤若寒蝉,心里哪怕看好某位皇子,也不敢走的太近,只有效忠皇上最稳妥。

  如今儿子乖觉,臣子听话,论理龙椅上那位该舒坦了,可谁都不知他如今茶不思,饭不香,心里仿若有一群猫儿在挠他痒痒,天天看着舆图西南的一角望眼欲穿,恨不能亲自过去督促他的爱臣赶紧将那处金矿开采出来。

  可据可靠消息,那边仍在起步阶段哩~他现在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想万无一失是急不得的,且有的等呢~

  而作为皇上的妻子,夫妻两人各有思量。她对孙子的思念也与日俱增,太想见于行一面。想看看他长得什么模样,跟他爹像吗?如今多高了?身体壮不壮?有没有好好吃饭?

  听说被那户人家养得极好,被当亲子一样,集全家宠爱于一身。可到底是亲祖母,血脉里亲,她心里仍然挂念的紧,放心不下,觉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亲眼去看看才能打消她的顾虑。

  可是她知道她不能去啊,皇后出行,自来万众瞩目。不提她没有理由突然去到江南一处乡村,不管是光明正大还是私下去都少不了各路探子的目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1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不想卷科举,奈何大哥先躺平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