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卧底太成功,嫌犯求我去上班[九零]_分节阅读_第599节
小说作者:月海妖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 MB   上传时间:2025-09-04 13:19:29

  其实就算当间谍卖情报,台湾情报部门也确实不是一个好买家。

  他们买了情报,还喜欢满世界瞎逼逼,显得他们自己好像很能干,知道得很多一样。

  1996年,他们自己瞎逼逼:“别怕,大陆装的都是空包弹。”

  后面还是他们自己瞎逼逼:“别怕,大陆的导弹根本就没有他们吹得那么远,哪有一万公里,只有八千而已哦,根本打不到美国本土。”

  正是因为他们爱说,还爱往精确了说,才让几大身处高位的间谍被精准定位,被捕。

  差距啊!

  卖消息给台湾,就跟明牌了一样。

  看看人家苏联,早就知道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了。

  在新上台的总统得瑟炫耀自家有超厉害的大杀器,人家慈父大人只是表现的很平静,可以解释为他根本不懂大杀器的含金量,美国新总统也不知道克格勃早就把“曼哈顿计划”摆在克里姆林宫了。

  要是湾湾家的伪总统,早就一蹦三丈高,向全世界宣布:“我知道,是原子弹!原理是核裂变!我亲眼看见他去了慧娴雅叙!!!”

  王雪娇傲慢地抬着下巴:“不妨告诉你们,其实我手上的权限很大,如果我觉得值,哪怕是花几千万美元都没有问题,不过,一定要值。”

  王雪娇顿了顿,看着杜维汉:“其实除了导弹的情报之外,别的也可以,听说你是学医的?”

  “是啊。”

  “涉及到基因吗?”

  杜维汉摇摇头:“我哪有那么厉害,现在我主要是做生意,也有一些消息渠道。”

  “好啊,不管是基础建设,还是对外政策,都要,看质量给钱。”

  杜维汉满脸兴奋:“那农产品呢?”

  王雪娇心里大为震惊,他的手什么时候伸这么长了?

  脸上的表情依旧从容:“民以食为天,当然可以啦。怎么?你成功把黑穗病传到中国来了?”

  那是七十年代的旧事,没有成功传播,只是引起了一点外交和农业上面的纠纷。

  “我这里有中国政府给农业补贴的资料。”

  王雪娇知道,政府补贴,那是美国人最热爱的“反倾销”借口。

  “哦?是什么产业?水稻?小麦?”

  “蘑菇!宁夏有一片地方专门种蘑菇,做成罐头出口,那里是政府全资补助,所以蘑菇卖得特别便宜……”

  王雪娇在心里冷笑:好大的胆子,敢动我的蘑菇!

  蘑菇是林教授教农民种的。

  我吃了林教授两包肉干,就有义务替他们守护蘑菇!

  你死定了,混蛋王八蛋!

  王雪娇一边听,一边快速分析判断,哪些情报是他通过公开信息可以收集到的,哪些情报只能是从内部人员的嘴里或者抽屉里弄来的。

  最后她点点头:“很好,我会尽快给你们这些情报报个价。”

  杜维汉和郭卅万对王雪娇的话毫不怀疑。

  王雪娇将消息上交,整个安全部门全部行动起来,对情报来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组织内部挖出蛀虫。

  在郭卅万参加“答辩会”的时候,王雪娇获得了专家们精心伪造的数据,要求她想办法给台湾人和美国人,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这些数据并不直接推翻原先的数据,只是用大量的其他条件让原先的数据显得不真实。

  类似于,靠人腿踩着自行车,踩出超音速。

  人+自行车,是绝对不会达成超音速。

  这三个条件必然有一个是虚假的。

  王雪娇将消息发给恽诚,恽诚对王雪娇能搞来军事上面的机密情报毫不意外,毕竟当初两人在格尔木的时候,王雪娇就尽显奇才,在半个城市都是军营的地方,说把人绑了,就把人绑了,想拿什么情报就拿什么情报。

  “这些数据不对吧?”恽诚向上汇报之后回来,上头跟他说,这些情报早就有人汇报过了,数字跟她说得不一样,甚至可以说,相去甚远。

  王雪娇眨巴眨巴眼睛:“有钱人公布遗嘱还要修改好多次呢,谁说导弹设计了就定型了?”

  “可是,这个基础逻辑就不对啊。”恽诚把上线告诉他的疑点都告诉王雪娇。

  导弹的诞生,必然是先有战略目标,也就是这个导弹一开始就是为了对付谁而设计的。

  为了对付亚洲那一圈不老实的小弟,设计能绕地球三圈的打击距离就大可不必了。

  燃料类型、燃料仓的大小、选取的材质都是根据战略目的而择定。

  中央情报局从台湾情报部门那里拿出来的弹道数据是普通的飞行轨迹。

  王雪娇这里的弹道数据是——真理31会随机瞎飞,最远可以上近地轨道,然后从近地轨道靠近华盛顿,然后在高空,以股市跳水的资势,拉出一条直线,砸下来,不给防空导弹任何反应的机会。

  五角大楼接到王雪娇送来的情报,各位将军们都炸了:“这不可能!一定是假的,中国现在不可能有这样的军事工业实力!”

  “苏联人都做不到!”

  “肯定是中央情报局的那些人,为了骗经费,故意夸大,显得他们很重要!”

  ……

  王雪娇听到恽诚的反馈,撇撇嘴:哎,什么叫骗嘛……你们五角大楼花了几百万美元买山羊就很好高贵吗?

  “现在总统智囊团也都不相信这条消息,如果你有什么购物计划,要先搁置一下了。”恽诚很遗憾。

  他也认为王雪娇是为了多捞经费,而信口胡说。

  王雪娇恼怒:“我这可是从总设计师的上司那里拿来的情况,这些原来的老旧数据是哪来的过时资料,也敢跟我比?!”

  “我当然相信你可以联系到更高层级的人,不过,这个数据确实超过CIA对中国一直以来的军工实力的认知了,要他们接受,除非有更多的证据。”恽诚是真的愿意相信王雪娇,毕竟王雪娇为他提供了这么多消息,助他一步步获得高层的信任。

  但是,现在就连他也无法说服五角大楼采信王雪娇给出的消息。

  这种感觉,就像原始人突然掏出电磁炮一样不科学。

  王雪娇撇撇嘴,盎撒人的想象力真是贫乏。

  难怪他们幻想非洲的瓦坎达能搞到振金,却只会用这么强悍的金属做长矛,靠人力捅捅捅……

  ·

  ·

  得知王雪娇的消息并未得到五角大楼的采信,冯老安慰王雪娇:“你不要着急,台湾的消息到的比较早,他们先入为主。”

  “难道不是因为给我情报编得太离谱了嘛?”王雪娇眨巴眨巴眼睛,“飞到近地轨道,再直接砸下来,这就算是美国故事,也只能是好莱坞的版本。”

  “这也是一种策略。”冯老语焉不详地说。

  王雪娇笑笑:“让人用两条腿去追汽车,然后活活累死策略嘛?”

  她说的是在军备竞赛的时候,美国对苏联使的手段。

  美国人让苏联人相信,美国已经“遥遥领先”,苏联必须倾全国之力,把所有的力量都砸在这件事上,否则就要被美国打死。

  然后……苏联就在疯狂追逐之中,耗尽了国力,再加上阿富汗战争的失败对民心的打击,各种因素叠加,终于走到了1991年的12月25日。

  美国对中国也使过这招,不过中国一开始就没搭理,踏踏实实先搞好经济建设,手里有钱了,再转头搞军工。

  一边搞,一边怀疑自我,觉得美国真牛逼,怎么拍马都追不上呢。

  最后发现,该死的美国佬是在纯吹牛。

  冯老对王雪娇的悟性非常满意,竖起右手食指,比了一个“不要说话”的姿势:“你明白就好。”

  “嗯……可是,咱们两国的基础不一样呀。”王雪娇抓了抓头。

  过了千禧年还有人相信德国在青岛埋了下水道的零件,苏联相信美国无所不能,飞天遁地,是合理的。

  要美国反过来相信中国的军工科技无所不能,飞天遁地……还不如让美国人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功夫,阿拉伯人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飞容易一点。

  冯老点点头:“你尽力就好,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不要让境外机构知道是你让他们两个被抓的。”

  其实上头已经计划对真理31进行大改了,现在大改总好过在五十周年国庆阅兵式上展出过之后,被湾湾的媒体曝光真实数据要好。

  骗是要骗的,改也是真的要改。

  一个国家不能把国防机密的防护都寄托在一纸瞎编的情报上,就如同一个人不能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一纸婚书上。

  对于上级来说,王雪娇的工作并没有那么的关键,能骗着最好,骗不着也不是很要紧。

  王雪娇不知道,她觉得压力很大,一定得让国外的情报机关相信她的后台更硬,情报来源更加权威。

  这样以后她哪怕说中国的科技是来自于月球背面,所以牛逼,美国人都愿意信。

  郭卅万去参加答辩会去了,他无法提供新的重要情报给王雪娇。

  杜维汉这边则给了王雪娇十几条不同方面的信息,包括军队的密码系统、农科院最新推广的种子数据和样本、中国对病虫害的防治手段、城市供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他是故意提供这么多不同方向情报的,这样可以显得他不仅线人多,而且个个都在关键部门的关键岗位。

  我——重量级间谍网络的负责人——打钱!!

  王雪娇收下他的情报,依约给他报酬。

  当印证了这些情报都是真的之后,王雪娇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让藏在各个重点部门的卧底不得不再次行动。

  凡是行动,必有痕迹,无人可以例外。

  各个单位的卧底人员都被锁定,证据确凿,连行动都被严密监视起来,绝不让他们有逃走的机会。

  当王雪娇在认真想,应该怎么样才能让这么多间谍同时被抓显得合理而正常的时候。

  湾湾的官员不负重望,干出一记漂亮的常规操作。

  杜维汉此前自己把中国电力的相关信息透给了台湾。

  最近大陆缺电的消息传到台湾,台湾记者向本岛负责能源电力的官员询问,本岛是否缺电,是否会影响居民的生活。

  此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跟你们讲厚,大陆本来就很缺电的哈,现在完全是保工业,而不管普通百姓的死活,到夏天就拉电闸!不然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工业保不住,民生也保不住……”

  为了证明他的话,他还精确地说出了现在大陆的发电量、煤炭使用情况,以及各个工厂的实际耗电量。

  以此证明工业用电已经把发电厂的产能给拉爆了。

  在三峡大坝建成之前,全中国确实处于电力极度缺乏的状态,“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在1993年的七月和八月,每天都会在晚上七点左右,停上一两个小时的电。

  抱怨的声音也确实到处都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4页  当前第5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9/8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卧底太成功,嫌犯求我去上班[九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