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_分节阅读_第191节
小说作者:芒鞋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25-09-03 11:11:49

  “三娘,醒醒…”

  梨花抬起头,朝城门眺了眼,太阳已经偏西,这会儿多是从城里出来的人。

  “阿耶,放我下来吧。”

  约莫看赵广安一身盔甲,官兵还算好说话,看了眼梨花的身份凭证就放行了,害得梨花精心准备的说辞都没派上用场。

  

第124章

  益州城仍然笼罩在房屋损毁的阴霾里,街道上散落着石瓦,两侧的商铺屋顶倾斜摇摇欲坠。

  笔直的大街,除了出城的行人,看不到什么人。

  赵广安瞪大眼,“怎么成这样了?”

  前几日出城时,临城门的房屋倒了几片院墙,房屋还算完整,而眼前,屋瓦掉落,露出光秃秃的房梁瓦架,满目悲凉。

  风很大,刮落残墙上的泥,像秋日枯木掉落,啪嗒啪嗒的响。

  “约莫又震了几次吧。”梨花扫了一眼,淡淡的收回目光,径直往前,几百米后,左拐进了一条院墙残破的小巷。

  巷子两侧的废墟上,人们三五成群的围在釜前或鼎前,青黑的烟弥漫,趁得那些乱堆的柴,乱挂的衣衫不真切起来。

  赵广安心里不是滋味,“三娘,去年咱们是不是也这般落魄?”

  无家可归,痛心,茫然,惊惧,无助,却又不得不振作精神,捡柴,挑水,洗衣,做饭……

  过去大半年,他最向往的益州,竟也成了戎州的模样,如何让他不唏嘘。

  “或许吧。”梨花漫不经心的往里走,路过赵广安救人的宅子,养鱼的池子已经干枯,里面尽是坠落的瓦石,以及蒙灰的柴棍。

  可能看赵广安一身戎装,生火的人们转过身看过来,眼里很快积满了泪,好像受尽委屈的孩子终于等到了大人回家撑腰…

  情绪太浓烈,赵广安有些无措,“三娘,怎么办?”

  “走咱们的。”

  这趟的目的是找人伢子买人,不想跟城里人有太多牵连 ,更不想带她们进山。

  官府没有抛弃她们不管,哪怕眼下和她走了,将来也会回来的,她不想白忙活一场,所以不可能理会她们。

  她淡然的往前走,赵广安不敢乱瞟,紧紧跟着她的步伐。

  当走到上次去过的酒楼那条街,赵广安再次瞠目。

  这边的房屋修缮过,商铺林立,从里到街上乱得像狂风暴雨后的山林。

  枯枝,荒草,竹篾满地都是,木箱,鼎炉,碗筷和草鞋杉袜堆一块,臭味难掩。

  赵广安赶紧掏出口鼻巾戴上,“城中百姓都搬到这儿来了?”

  鼎炉烟雾升腾,大家挨挨挤挤的坐在火前,面容消瘦,像秋天里的干柴。

  人们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出现,眼睛落在燃烧的火里,没有看赵广安一眼。

  梨花回,“估计是住在附近的人。”

  城里可不止这点人。

  她边打量周围边往最近的铁炉子走去,同烧火的人套近乎,“衙门送的粮够吃吗?”

  大家没有挪地让她坐的意思,也没人回应。

  梨花想了想,直截了当,“知道人伢子的住处吗?”

  这话一出,大家木然的脸上总算有了丝情绪,厌恶,憎恨…

  梨花解释,“我家也遭了难,眼下就剩我和阿奶两人,我阿奶身体不好,想买几个人回去服侍她,可能的话,再买些人帮着种地。”

  这时候家中有地的可不是什么普通人。

  去年益州干旱,庄稼收成大减,再受戎州战乱影响,粮食极度紧缺,官府当即收回各县田地,重新分配人耕种。

  穷苦人家没什么,有口粮就行,地主不乐意了,觉得白白损失了家底。

  为了照顾地主的情绪,官府便给地多的地主留了三成田地。

  “你家有多少地?”一人问。

  梨花鼓起腮帮,装出一副不怎么高兴旳模样,“为何告诉你?”

  如此任性,定是家里娇惯大的。

  问话的人说,“你家地多的话我随你走。”

  官府虽然有赈灾粮,但分量越来越少,这么下去,她们饿死也不知。

  节度使不满朝廷漠视百姓生死,学荆州王的做法脱离了朝廷,皇帝勃然大怒,要出兵讨伐呢,开战在即,粮食要紧着军营,哪儿顾不得了她们死活?

  梨花眯起眼,“你家中还有何人?”

  “死鬼父子俩走了,猴年马月才能回来,眼下就我一个。”

  那不行,梨花要没有羁绊的,这人不符,“战事结束他们就回来了,没准还会立下军功,你随我走了,岂不便宜了后来人?”

  男子本就薄情,功成名就后三妻四妾的比比皆是,眼前的情况,丈夫肯定要另娶的。

  想到这点,妇人愤愤的捏紧了拳头,“他敢…”

  “你最好哪儿也不去,他若发达了,你就是官家太太,他若死在战场,你也能拿抚恤金过日子……”

  语毕,刚刚蠢蠢欲动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

  梨花又问,“人伢子的住处在哪儿?”

  妇人指了下后面,“走个七八百米,看到外头挂白色招牌的就是了。”

  城里遭难,有些家底的人家害怕遭遇不测,都挤在人伢子处买人。

  梨花和赵广安排了会儿队才进到了院里。

  天色渐晚,偌大的院子只剩些面黄肌瘦的小姑娘跟枯瘦如柴的妇人。

  院子里种了两株树,胆小的孩子藏在树后探头偷看,既新奇,又满含期待。

  人伢子说了一天的话,嗓子干得快冒烟了,碍于面前的小娘子带着个小兵,耐着性子相迎,“小娘子早点来的话还有十来岁的少年供你选,但如今只有院里这些人了,你看看有没有合眼缘的,如果你,我算你便宜点。”

  梨花已从先来的人那儿打听到了价格。

  四肢健全的大人五贯钱,小孩两贯钱,残疾的稍低,低多少就看自己讨价还价的能耐了。

  梨花面色沉着的扫向院里的人。

  估计应付了一天的客人,她们脸上尽是疲惫,还有被挑剩的失望和落寞,约莫看她是个小姑娘,一个抱着奶娃的妇人心如死灰的垂下了头。

  梨花收回目光,“她们因何卖到这儿的?”

  出门能带小兵的人定不是普通人,人伢子是个人精,知道梨花担心这些人来历不明,扯了扯干涩的喉咙,谄媚道,“世道不好,穷苦人家只能卖孩子过活,不过我向你保证,她们都是益州人,没有外地的…”

  梨花故作沉吟,“既是卖孩子,为何有这么多妇人?”

  “有两位是自自己卖自己,其他则是被婆家人卖来的。”

  在婆婆眼里,儿媳妇不就是个孩子?也是自己没有说明白,人伢子又补充了一番。

  梨花道,“为何卖了自己?”

  “公婆过世,丈夫又没了,孩子生病要钱,只能把自己卖了啊。”人伢子朝一株树下招手,“段二娘,万四娘,过来一下。”

  段二娘就是怀里抱着奶娃的妇人,奶娃看上去一岁左右,她过来时,将斜抱的娃竖起,小家伙趴在她肩头,津津有味的嗦着手指。

  她看向梨花,“要买我就必须和丞丞一起。”

  丞丞应该是奶娃的小名,梨花没答,问她,“婆家和娘家可还有人?”

  段二娘摇头,“没了。”

  梨花又看向万四娘,她搅着衣角,眼泪落了下来,“家里没人了。”

  “这院里有多少人?”

  这是想全买?人伢子心花怒放,要知道,院里好几个已经买来大半月了也没出手,继续待下去愈发消瘦,愈发遭人看不上,总不能一直留在他这儿吧?

  他顿时嗓子不干了,不痛了,精神抖擞道,“我翻翻册子啊。”

  册子就在他手里,他食指在舌头蘸了一下口水,翻到最后几页数起来。

  “目前大人三十七人,男娃五人,女娃十九人,小娘子全买的话,女娃我不收钱怎么样?”

  女娃娇气又爱哭,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就跟冤鬼翻身似的哭个没完没了,害他被邻里骂了好几回了。

  偏上门的客人喜欢男娃,又或是漂亮的女娃,以致这些女娃卖不出去,还得他花钱养着,就益州城现在的物价,这些人在这儿多待一天他就要多亏几十钱…

  “成。”

  没想到会有这般豪爽的客人,人伢子笑歪了嘴,正要给梨花算账,忽听梨花道,“她们可有不老实的?”

  “没有。”人伢子不假思索,“她们所求不过一口粮,哪儿生得出花花肠子来?”

  不是他为了卖人说假话,院里的人出身都不好,纵使有几个性子倔的也叫他收拾旳差不多了。

  害怕梨花反悔,他急得脸都红了,“小娘子若不放心,他日谁不老实你就给我送回来,我还你钱!”

  梨花诈他而已。

  再不老实,进了山就没后路了,哪儿敢作妖?

  给了钱,拿到卖身契后,她问人伢子,“城里可有卖小鸡小鸭的地儿?”

  益州的集市成了废墟,她猜好多买卖都是私下进行的,所以问人伢子最合适。

  人伢子拿着金子咬了一口,满脸高兴道,“小娘子想买鸡鸭?”

  “对啊,农庄的笼子被坍塌的墙压垮了,鸡鸭全死了。”

  “小娘子家里有农庄?”

  难怪这么大张旗鼓的买人,这是农庄需要人呢,人伢子乐得结个善缘,“左右没什么事,我带你去吧?”

  熟人好办事,有人伢子牵线,梨花用一锭金子买了二十只小鸡,三十只小鸭。

  看赵广安的背篓装不下,那人专程送了四个箩筐,送她们出门时,点头哈腰的跟梨花说,“小娘子家有田有地,秋收能否卖我些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2页  当前第1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4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地主家没有余粮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