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宁把水泼到三只猪的身上,它们舒服的直晃脑袋,把水甩的可哪都是。
亚宁泼完水迅速的离开,怕被甩到一身水,亚宁连着泼了三盆水,温度降下来了,猪也不一直哼哼了。
就着地上的水,亚宁用锹把地上的猪粪清理一遍,再用水冲一遍。
上午采的婆婆丁和曲曲菜扔一些到猪圈里,让它们嚼着吃了。婆婆丁和曲曲菜都是苦的,败火。天热了,亚宁除了一天三顿的喂食,还加了三顿野菜进去,不用剁碎,直接扔进去,让它们嚼着吃。
亚宁的三只小猪长的很快,两个多月,长了四五十斤了,有望超过二百斤啊,值得期待。
忙完猪,亚宁又去山脚下的大泡子,看看鸭子怎么样了。
端着和了苞米糠的野菜盆子,亚宁往大泡子去了。
鸭长了硬毛以后,亚宁就把它们放到泡子这边了。早上送来,晚上赶回去。不能留在这过夜,怕黄鼠狼给嚯嚯了,白瞎了。
离老远就能听见鸭子嘎嘎的叫声,此起彼伏,没个消停。
“鸭鸭……鸭鸭……”
亚宁边叫着鸭子,边把装食的盆放到网杖子边。鸭子听见叫声,就知道该吃食了,都跑了过来。
训练几次,鸭子就听叫了,一叫就会过来,往回赶也挺容易,不会乱跑,挺省事的。
泡子这边,亚宁和周自强圈起来一块地方。
挑着离岸边近,有水,有草的地方,用粗木棍子隔个一米多远插一根,插的很深,不会被风吹倒。
周自强又从县里找来类似渔网的东西,一圈围上,鸭子就出不去了。
其实亚宁养猪养鸭,都离不开周自强的帮忙,光她自己,什么也养不起来。这些东西都是周自强倒腾回来的,亚宁只负责养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俩好搁一好,谁也离不开谁,共赢。
泡子很大,中心位置据说陷进去过人,没能出来。队里的孩子从小被告诫,不能往泡子这来玩,会死人的。
里面应该像沼泽地似的,人会陷进去,深不见底的。不然,野鸭天天飞来飞去,都得被抓没了。偶尔在边上捡到一两个野鸭蛋,都是有数的。
边上几十米的地方都是浅滩,没多深,长满了蒲草,小嫩草什么的,还有水泡子,连在一起,形成小的水域。鸭子在里面吃嫩草,小虾小鱼,长的飞快。
亚宁这二十多只鸭子都得有一斤来沉了,每天不用怎么喂,中午和晚上喂一回,其他时间自己在泡子里找食吃了。
吃完亚宁带来的食,鸭子又一起嘎嘎叫着跑到里面,玩水去了。里面的水也不浅,得有半米来深,下雨积下来的,秋季就干了,满是稀泥汤子。
鸭子去玩水了,亚宁得回去做饭了,天热,吃点过水面条吧。前几天周自强从县里回来,拿回来几斤挂面,给爷爷奶奶拿去大半,亚宁她俩就留下一点,够吃两顿的。
园子里的黄瓜有开花的了,过几天就能吃了。胖婶给的秧苗,每样七八棵,这是早茬的,亚宁自己种的没多高,一时半会吃不上,主要为了晒菜干。
刚把面条捞出来,周自强回来了。
洗手吃饭,亚宁从胖婶那换了一坛子新酱,鸡蛋酱和面条,再来点小葱,无敌了,这小日子过的不错。
每天和亚宁坐在一起吃饭,一起喂猪,赶鸭子,周自强都觉得幸福。希望这样的日子不要发生变化,以后再加上孩子的哭闹声,更完美了。
亚宁要是知道周同学的心声,得喷他一脸,还孩子的哭闹声,想啥呢,婚都没结呢,孩子先想上了。
第59章 家信到
“亚宁,于支书说菊花婶让你去取衣服,都做好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周自强想起于支书捎话菊花婶让亚宁去取衣服。
“做好了,我以为还得等几天呢。正好,天气热了,该换薄衣服了。”
亚宁想着,一会取完衣服,先过一遍水,贴身的衣服不好直接穿身上。
“你去吧,我收拾。”
周同学现在越来越像样了,家务小能手了。
亚宁喝口水,漱了漱嘴,往菊花婶家去了。
“婶子,我进来了。”
大门没关,亚宁喊了一声,进来了。
“进来吧,我在后园子里呢。”
菊花婶的声音从房后传过来,没一会,就走过来了。
“衣服昨天就做好了,我没事不爱出门,今年也不上工了,更不愿意动了。让你于叔碰见周知青说一声,婶子躲个懒。”
菊花婶不上工了,基本不出门。就在自己家房前屋后的忙活着,可能是年轻的时候吵闹的多了,现在就喜欢清净。
“没事,你不爱出门,我这不就自己上门来了。”
亚宁很喜欢菊花婶,不说是非,不仗着长辈的身份说教。如果不是身体不好,妇女主任的位置非菊花婶莫属了。
“走,进屋给你拿,回去试试,哪块不合适我再改改。忙了一上午了,早点回去还能多歇会。”
菊花婶拿过一个布包,衣服整整齐齐的包在里面,折的很平整。
“婶子,那我就先回去了,哪天农闲了再找你唠嗑。”
“回吧,回去歇歇。”
菊花婶也挺喜欢亚宁的,挺诚实的孩子,做事有分寸,知道自己的位置,听说猪和鸭子养的不错,没准真能给队里带来改变。
亚宁兴奋的抱着布包往回走,路上看见郭大娘站在她家门口盯着自己看,亚宁都没搭理她。有的人你越搭理她她越来劲,跟个狗皮膏药似的,不好往下撕。
“周同学,你来试试衣服,看合不合身,菊花婶说哪块不合适,她再改改。”
听见亚宁进院的声音,周自强从屋里走了出来。
“还给我做衣服了?”
这是周自强没想到的,他以为亚宁做的是自己的。
“嗯呐,还有爷爷奶奶他们,都有,做的是在家睡觉穿的,瑕疵布做的,菊花婶的手艺真好,都看不出是瑕疵布做的,都避过去了。”
亚宁挨个抖搂开,尤其花布的,还做了花边,真好看。
周自强看着一堆衣服,心里暖暖的,亚宁是真心对他好,连带的也对自己的亲人好。以后,他也要把亚宁的亲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
“想啥呢,赶紧进屋换上试试啊,合适的话就不用改了,我好用水洗一遍,下次去县里就能穿了。”
周自强接过衬衫进屋换去了。
亚宁找出自己的套头衫,看着一圈花边,还挺可爱的。
“大小挺合适的。”
周自强来到亚宁跟前,示意亚宁看看。“嗯,做的真不错,不是很臃肿,肥瘦合适。的确良的料子就是挺括,要是透气好点就完美了。”
周自强知道这是亚宁家里寄给她做衣服的好料子,他虽然不会做衣服,但是的确良现在很时兴,他知道。
“行了,脱下来,洗洗。”
我进屋去脱,脸红的周自强转身往屋里去,左脚绊了一下右脚,差点卡了。
我说什么了,又是脸红又是绊脚的,亚宁都懵了。
“我又没让你在外面脱,想啥呢。”
反应过来的亚宁朝屋里喊了一声,真是的,我是那样的人吗。
衣服也不洗了,亚宁回知青点歇着去了,这一天天的。
周自强换完衣服出来没看见亚宁,知道自己误会了,哎呀,亚宁生气了没。得了,自己把衣服洗了吧,希望亚宁看在自己勤快的份上能消气。
“亚宁,有你的包裹,点长中午拿回来的。”
刚进院子,胜男姐就对亚宁说了包裹的事情。
“真的,我没想到这么快,我写信回去没多长时间,这是收到信就给我回了。”
不管怎样,亚宁都很高兴,有人惦记着多美呀!
小跑进屋,都忘记和胜男姐说谢谢了。炕上,一个不小的包裹放在自己的铺位那。
亚宁拆开包裹,先把信找出来。亚宁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对家里的来信这么期待,刚来时,更多的是怕自己被识破,对待家人更多的是配合。
撕开信封,五六页信纸和钱票掉了出来。
“二姐,见信如晤。”
这回应该是弟弟建军的笔迹,大姐结婚了,没以前方便了。
信里有葛女士对亚宁处对象的担心,没有自己考察过,害怕亚宁被骗。城里一批一批的知青下去,却不见回来几个,自己家想给亚宁找个回城的机会,试了很多办法,没一个成功了。亚宁也十八了,不知道哪天能回城,如果一直不找对象也不现实。
信里,葛女士强调,处对象可以,再没有得到家里认可之前,要注意保持距离,尤其不能贪男方的便宜,收男方的贵重东西,到时候说不清了。葛女士常说贪小便宜吃大亏。随信寄去一百块钱和全国两票十斤,让亚宁自己改善一下伙食。
像上次那样,把男方的东西寄回家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否则打断亚宁的腿,绝对不是吓唬她。
小弟在打断你的腿下面做了重点标注,看热闹不怕事大的。
看着信,亚宁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想起后世的时候,妈妈从小就对她们姐俩说,女孩子不能眼皮子浅,被别人三瓜俩枣的就骗去了。要自己能挣钱,不能过多的依靠别人,靠谁不如靠自己。
意思相同的话,两个相隔五十年的妈妈都这样对女儿说的,母亲对孩子的爱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
“发生什么事了吗?”
看着哭的不能自己的亚宁,李丽很惊讶,从没看亚宁这么哭过,她一直都挺乐观,挺坚强的。
“嗝,嗝……没有,我就是想家了,想我妈了。”
听了亚宁的话,大伙沉默了,谁能不想家呢。
哭够了,亚宁一边打嗝一边整理包裹里的东西。
罐头,鱼干,大枣枸杞,做好的短袖,裤子,凉鞋,月事带……生活能用上的都寄来了。
亚宁本来打算过几天去公社,把前几天收拾出来的周同学穿小的衣服什么给小弟建军寄回去,这回不行了,怕被打断腿。
哼哼,王建军,让你幸灾乐祸,你惦记的绿军挎,绿军裤,回力鞋,背带裤都没了。
依旧借着往箱子里放东西的时候,把钱票转移到空间里,拿出一些零食,和屋里的人分享。
几个人兴致都不高,想念家人,想念城里便利的生活。
离开家,来到陌生的乡下,本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信念,每天干着自己不擅长的农活,知青们的心理落差都很大。
对于回城更是遥遥无期,没了奔头,没了盼望,每天都度日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