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就先在这打猪草,把厚的地方间歇着薅下来,留出空隙,秋天的草籽会更大更饱满。
用草捆了两小捆灰灰菜,俩人就下山了。
回到新房子,亚宁把荠荠菜倒出来,拿两个挎筐,装满荠荠菜,让周自强给知青点送一筐,自己拎拎另一筐给胖婶送去。
胖婶正在院子里晒酱块子,褐色的酱块子,上面长毛了都。
“婶子,准备下酱了?”
每年四月,农村人都会下一缸新酱,发好了很香。咸菜酱是北方人饭桌不可少的食物,即使几十年以后,吃沾酱菜,干豆腐卷大葱,怎么也少不了一口农家大酱的。
“亚宁来了,拿的啥啊,绿油油的?我把酱块子晒一晒,晒好了刷出来,没几天就得下酱了。”
胖婶倒腾着大酱块子,这些够下一大缸的了。
“刚从山上下来,挖了一些荠荠菜,给婶子送点尝尝鲜。”
亚宁把筐递给胖婶。
“你在哪挖的荠荠菜啊,这么大了,真新鲜。现在山脚下和地头都刚出头,挖不上手。”
胖婶也喜欢吃荠荠菜,也没推辞,找个筐就倒出来了。
“周自强领我去的,他常年在山上采药,知道哪块向阳温度高,野菜出的早。”
“亚宁,我听说你和周知青处对象了,真的吗?”
八卦不分男女老幼,都对这些男女之事感兴趣。
“嗯呐,处了。我这也十八了,他也不小了,各方面合适就处了。”
亚宁已经免疫了,对于和周自强处对象,谁问都能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
“你俩挺合适的,周知青虽然不爱吱声,但是有技术,饿不着。”
这时候的人对于有一门手艺相当的自豪,有手艺,啥时候也饿不着,这是最浅显的道理。
对于此时的农村人,找对象外貌什么都是其次,有手艺,能养家糊口是关键。
“胖婶,你这有多余的菜籽吗?我想换点,周自强的院子我们把土都翻好了。”
亚宁想起了自己还没有菜籽呢,也没时间去粮站买。
“换啥换,菜籽都是秋天留的,一会给你拿。我自己秧了不少苗呢,过几天就能栽了,到时候一样拿几棵,你先栽上,能早点吃。再种点晚的,能吃到八月节呢。”
胖婶和亚宁处的不错,啥东西都舍得给她。
“行,我真不知道还得秧苗,以为直接种土里就行了呢。”
亚宁小时候也种过园子,都是妈妈指挥,她们听指挥就行了,真没注意什么时候种,怎么种的。
和胖婶约好了到时候来取秧苗,拿了胖婶给找的各种菜籽,尤其拿了不少窝瓜子。
急匆匆的回到新房子,亚宁准备活馅包饺子了。
新鲜的荠荠菜去了根和杂草,清洗赶紧,锅里烧水,水开了,放一点盐,把洗好的荠荠菜放进锅里,打个水焯,捞出来,攥干水,一会切碎就行了。
后世的视频中焯菜都放植物油和盐,这样焯好的菜特别的绿。现在油这么紧张,只能放点盐了,盐也不能放多了。
切碎的荠荠菜放在小盆里,打几颗鸡蛋,准备鸡蛋碎。
锅热倒油,稍微多点,油太少不好吃。油热,鸡蛋液倒进锅里,用筷子快速搅拌,不让它形成大块。
荠荠菜,鸡蛋碎,海米,放一起搅拌均匀,调好咸淡,切点发芽葱,鲜美的饺子馅弄好了。
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揪成一个个小剂子,用擀面杖擀成圆形的饺子皮,放馅,两手一捏,一个元宝饺子就成了。
别看现在的面粉有点黑,没有后世的白,但是属于面粉特有的香味是后世比不了的。
现在的麦子没有放化肥农药,产量不高,磨的也不精细,但是就是好吃。
亚宁和周自强一起,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包了两大盖帘饺子,得有二百多个。
亚宁没有急着煮饺子,现在天还早,不方便送去牛棚。
亚宁把摘下来的菜根和灰灰菜剁碎,和晾凉凉的猪食拌在一起,倒进猪食槽子里,猪崽子很上食,这几天都能看出来长了一些了。
“亚宁,咱们先煮出来一些,吃完你好回知青点,太晚了不好。”
周自强时刻注意影响,他不想亚宁被人说嘴。
“行,我这就烧水。”
亚宁有时候总忘记男女大防,后世这都不是事,幸亏周自强时刻提醒着。
散发着麦香的饺子,让亚宁欲罢不能,一个又一个,自己不知不觉吃了一大盘子,吃撑了。
打了个嗝,亚宁有点不好意思了,交代了一些煮饺子的注意事项,匆匆的离开了。
周自强想着亚宁打嗝后的不自在,笑了。以后俩人会越来越放松,不会因为打嗝放屁这些生理问题害羞了。
第48章 春耕结束
五月过半了,在拖拉机的帮助下,后山大队的春耕结束了。
大队长目送拖拉机远去,满眼的不舍,像是送夫离去的小媳妇,真想把它喊回来。
亚宁没有参加春耕,每天四筐猪草,从没落下过。
黄豆和玉米高粱种完了,小麦已经长出来。绿绿的一片,远远看去像是绿缎子,真想躺上去,轱辘一圈。
其实,小麦不怕压,等到长到一定高度,需要用木辊子压一遍,让植株长的更粗壮,防止倒伏。
“胜男姐,你们明天任务是什么?”
躺在炕上,亚宁和大伙唠会嗑,这一段时间,各忙各的,很久没好好说话了。
“明天去麦地除草,小麦长出来了,草也不少,得把草除掉,要不抢肥力。”这活胜男她们干了好几年了,每年都差不多。
现在农药是紧俏商品,很难买到。除草全靠人工,一般是这边除完,那边又长了一茬。一遍又一遍,直到粮食收回来,整个生长过程,不知道要除几遍草。
“我不会使锄头,会不会把麦苗锄掉啊?”
赵卫红没铲过地,很怕把苗铲掉。
她们去年来时,已经不用铲地了,直接跟着秋收了。
“不用担心,麦地除草用不到锄头,直接用手薅。”
胜男刚来的时候都分不清麦苗和韭菜,闹了不少笑话。
从每天哭一场到三天哭一场,最后掌握全部技能,自己流了多少泪水,洒下多少汗水啊。说多了都是故事,这是每个新知青都需要经历的没有捷径。
李丽很沉默,没了往日的洒脱,尤其是亚宁宣布处对象之后。她好像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往哪走,找不到方向了。
李丽来自首都大院,本来计划去当兵的,体检都过了。但是内部一些摩擦,她没能当成兵,代表家族下乡了。
都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自己来到这也小一年了,除了自己不擅长的劳动,什么价值都没有。看不到未来,有劲无处使,感觉手脚被困住了,很难受,打不起精神。
男知青了解的不多,剩下的四个女知青,亚宁和胜男家里都是普通工人家庭。李丽来自大院,父辈职位不低,赵卫红家里条件不错,父辈工作也不错,赶上下乡,没办法逃避,轮到她了,就来了。
李丽和赵卫红家里都给补助,即使她俩不上工,也不缺吃喝。
亚宁家里补助也有,但是她不想靠家里,毕竟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虽然除了她自己,别人无从知晓,但是心里过不去那道坎。
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的年轻人,从五湖四海汇聚一起,在陌生的环境中挣扎,每个人心中都有说不出的苦闷。
迷迷糊糊,大伙都睡着了,梦里会不会找到出路呢?
第二天,亚宁早早的起来了。
今天周自强要去县里培训,要去三天,亚宁得自己煮猪食了。
往常都是周自强早上起来煮一锅猪食晾上,亚宁打第一筐猪草回来再喂猪。每次,亚宁打一筐猪草交任务,再捆两捆猪草回来喂自己的猪。
亚宁捆两小捆,其他的放空间里不少,这样能省点力气。
要不是怕被发现,亚宁真想一次性把猪草打好,用空间运到山下,多省力气。
这也只能想想,不想被拉走切片,亚宁的空间都没怎么用,更像一个保险箱,存放那点可怜的钞票。
现在之所以敢用了,是因为周自强的新房子白天没有人,自己把猪草拎回来,没人知道自己拎了多少。
到院子里,进到棚子里,再把猪草从空间拿出来,也不会太多,一般够吃一天的就行了。
亚宁趁机在棚子里把除草剁碎,放下阴凉的地方,够吃一天了。即使周自强回来,他也不知道亚宁到底打了多少猪草回来。
用这个办法,亚宁每天省不少力气和时间。
山上猪草多的是,一会就能打一筐,主要来回路上浪费时间。
清理好猪圈,喂好猪,亚宁背着筐又上山了。
“亚宁,这边。”
“冯奶奶,你也来打猪草吗?”
自从和周自强确立关系,亚宁还没见过冯奶奶,主要是不好意思见面。
“好长时间没见过你了,怎么还生分了,咱们关系应该更亲密啊。”
冯奶奶打趣亚宁,都要成自己孙媳妇了,怎么还害羞上了。
“没有,就是有一丢丢害羞。”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什么可害羞的。你俩都是好孩子,会幸福的。”
冯奶奶很喜欢亚宁,她身上的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感染自强,让沉默的孩子多些笑容。
“奶奶,自强去县里了,他告诉你们了吧。最近有什么想吃的吗,我给你们做。”
上次的荠荠菜馅饺子很受欢迎,周自强回来转诉了各位爷爷和奶奶的赞美,四个老人,吃了一百多个饺子。
“我现在也天天挖野菜,蘸酱吃不错。不用惦记我们,在这的日子过得不错,没什么糟心事。”
想着孙子年底可能结婚,以后还有重孙子或重孙女,冯奶奶就精神饱满,很有盼头。
俩人边打猪草,边采野菜。现在蕨菜出来了,亚宁采了不少,都晒干了。
“咕咕……咕咕……”
一阵鸡叫声传来,亚宁顿时兴奋了,难道有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