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宁趴窗户上往外看,一头戴着大红花的老牛抢先映入眼帘,可能干得次数多了,老牛很淡定,头顶着稍有褪色的大红花,安静的站在院门外,一点声音都没发出来。
新郎穿着一件黑色的中山装,下身一条灰色的裤子,新做的棉布鞋还能看见白色的千层底,干净,利索,很用心了。
招娣买了亚宁的红花布,自己做了一件新衣服,用省下的布票买了新布,给罗铁柱做了一件简单版的中山装,罗家人很高兴,冲淡了招娣没有嫁妆的不甘心。
招娣这回是真的放下了对家人的期待,秋收后陆续接到家里的来信,不管是要钱还是要粮,她都没有回应。结婚的事也没和家里人通气,把自己当成孤儿一般嫁了出去。
迎亲的除了新郎,还有队里相熟的小伙子们,大家嘻嘻哈哈进了知青院。
“来,喝点糖水甜甜嘴。”
端着几碗糖水,胖婶张罗大伙喝点。众人也没客气,一人端了一碗喝起来。
知青点的众人一起凑了点白糖,作为今天结婚招待茶水,糖放了不少,喝完糖水的都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
招娣也买了一些糖块,最便宜的水果硬糖,一分钱一颗。她从小到大没穿过新衣服,没吃过几回糖。
结婚,就想满足自己的愿望,穿上新衣服,请客人吃糖。
时间有限,大伙也没多耽搁,在胖婶的指挥下,把属于招娣的东西都搬上了牛车,还有知青点凑钱买的暖水壶和搪瓷盆,这是招娣最显眼的嫁妆,看着自己住了几年的 知青点,想着知青点的人为自己做的一切,招娣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新娘子坐上牛车,知青点的人和接亲的小伙子们都跟在牛车后面,朝新郎家走去。
罗家已经张罗起来了,门口有很多孩子跑来跑去,院子里搭了棚子,帮忙的婶子大娘在忙活着饭菜,
“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
孩子们喊着,把牛车围在了中间。
罗兰端着簸箩出来,给围着的孩子发了糖和瓜子,新郎新娘进了院子,堂屋里大队长已经在了,是今天的证婚人。
大队长拿着两人的结婚证放在桌子上,读了一段红宝书,说了对新人的祝福。二位新人对着伟人画像鞠躬,宣誓,婚礼到这基本就结束了。院子里的饭菜也好了,张罗着开席。
罗家准备了四桌酒席,知青点一桌,算作娘家人。大队长和会计等和罗家的长辈一桌,其他就是随过礼的坐了。
这时候坐席可不行全家抬的,都是一家一个,写了礼,派代表来吃席,孩子都被家人强行带回去了。
关系好的,随个块八毛的,一般的就随个三五毛,有的拿点东西的,没有什么大礼,这个年代,五块钱都是大礼了。
开席了……
每桌六个菜,一个小鸡炖蘑菇,一个鱼炖豆腐,炒白菜,凉菜,炒蕨菜,炒土豆丝。
罗家条件算是不错的了,有鸡有鱼的,一般荤菜有一个就不错了。菜只有六个,但是菜码不小,都是大盘装的,满满的。
新娘回了新房,新郎敬过酒,开吃了。
大锅菜做的不错,虽然少油少调料的,但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被激发出来了,吃起来味道不错。男知青已经抡开筷子进攻了,亚宁和李丽对视一眼,开抢。
知青点这桌吃的愉快,抢着吃就是稥,但是基本的餐桌礼仪还在,大伙就是图个热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知青点的桌子上还有一些剩菜,其他桌子上已经空空如也,盘子都干干净净的,没留下一点痕迹。
和招娣告别之后,大伙出了罗家的院子,往知青点走去。
亚宁的心里五味杂陈的,招娣就这么嫁了,感觉很不真实。自己后世恋爱同居了那么久,都没有走到结婚那一步,是自己想的太多了还是没有找到对的人,亚宁有点迷茫了。
一直注意亚宁的周自强看着她神色变来变去,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感觉有点懊恼的样子。
难道王亚宁也想结婚了,不能吧,她还没到十八岁呢。周自强自己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是不是自己得加快的速度了。
周自强长到二十多岁,真没想过找对象结婚的事情,自己父母的婚姻让他有点却步。
自从遇见王亚宁,从慢慢的接触中,他感受到了自己不曾有过的心跳加速,不自觉想笑,目光总是追随她的身影等一系列陌生的事情。周自强知道自己对王亚宁产生了别样的情愫,自己可能心动了。
周自强是个极其冷静自制的人,弄明白自己的心意,他便一步步朝着既定的方向靠近。
开春就抓紧盖房子,抓紧把猪养起来,只有多接触了,才能让王亚宁更多的了解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好,才能谈其他的。
有了方向和目标,周自强也不再过多的关注王亚宁了,免得适得其反。告别知青点的众人,他回卫生室了。
亚宁和李丽几人回屋就上炕了,炕上还很热乎,躺着睡一觉,早上起的有点早,也没心情干别的。
杨柳看着准备睡觉的几人,她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头发,轻轻的推门出去了。
听见动静的亚宁,看着杨柳离开的身影,翻身睡过去了。
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旁观者无权干涉,也没立场说三道四。虽然听了罗兰的话,大伙对杨柳和东山大队大队长的儿子的事情了解的不是很清楚,但是也明白,杨柳自己选择的路,她们没有置喙的余地。
第40章 公社赶集
都说三朝回门,招娣没娘家可回,回门就直接回了知青点。
这天亚宁下厨,大伙凑了点吃食,又和村里人换了一只老母鸡,连荤带素整了八个菜。
屋里,女知青在和招娣聊婚后生活,堂屋,点长领着男知青招待新女婿罗铁柱。
“怎么样,他家人好相处不?”胜男姐知道,只有真正生活在一起,才能看到真实的一面。
招娣有点害羞,脸红红的。
“挺好的,我婆婆做事公正,提前说好了家务事怎么做,哪些需要谁负责。分到各屋的活怎么干她不管,只要完成就行。铁柱不爱吱声,但是什么事情都能搭把手,我觉得挺知足了。”
一个知冷知热的丈夫比什么都强,就怕油瓶倒了都不扶一把的人,家里活一手不伸。
“那就不错,两人过日子,知道彼此心疼,日子才能有盼头。”
前世今生,亚宁都觉得男人即使没有强大的能力,但是有责任心,知道顾家就挺好的。可能亚宁的物质需求一直不高的原因,她对有钱是大爷的那一套不太感冒。
杨柳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神色恍惚,时而眉头紧皱的。
吃过饭,招娣两口子就回去了。罗家也比较讲究,没让夫妻两空手上门,备了礼的,都是夏天晒的各种菜干和一条鱼。
人情来往,有来有往才能长久,亚宁她们费心准备的回门宴也让罗家人很满意,对招娣态度又好了一些。
过了腊八就是年。
“亚宁,大集的日子定下来了,咱们到时候一起去啊。”听声音,就知道罗兰来了。
“定的哪天?”
亚宁盘算着需要买些什么,如果有好的菜干什么的,她打算再换些,过完年邮回去,年后亚勤要结婚了。
坐在炕上,歇了口气,罗兰才回答“腊月二十三开始,连续三天。”
“那挺好的,赶完大集就过年了。你打算哪天去,到时候咱们一起,我还没赶过大集呢。”
亚宁在后世的时候赶过大集,那时候她们屯子附近的县城逢九有集,可热闹了。但是回忆原主的记忆,真没赶过集。
“我也好几年没去过大集了,前几年都停了,今年新开的,到时候一起去看看。咱们第一天就去,买不完可以连赶三天。”
罗兰的精力旺盛,还爱凑热闹,恨不能长在大集上。
胜男姐她们听着两人的聊天,偶尔插上一句两句的,更多的是想着自己手里的钱,能买点什么。
二十三早上,罗兰早早来到知青点,招呼亚宁她们赶紧走,省的到时候人多,买不到好东西。
罗兰奔着供销社的瑕疵布去的,家里的东西用不到她买,她就买自己做衣服的布。
大伙锁好门,和罗兰一起往公社走,没有交通工具,出门全靠走。
大队长他们心疼队里的牲口,轻易不会让坐车的。
一群年轻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没感觉累呢,就到了公社。
离老远就能听见吵吵嚷嚷的声音。
“咕咕……嘎嘎……”
还有卖家禽的,知青点的众人眼睛亮了,都是肉啊,她们集资买年货,肉是必须的。
“那个杯子很好看,那个头花也漂亮,我喜欢那个发卡……”
一群女孩堆里传出的声音都和美有关,叽叽喳喳的,都带着兴奋。
“还有散装的酒呢,丰收大队的的烟叶子不错,去看看……”
男同志更关注一些烟酒方面的,买不起瓶装的白酒和烟卷,买点散装的酒和烟叶也行啊。
熙熙攘攘的人群,她们几个一会就被冲散了。
之前约定好了回去的时间和集合的地点,大伙三三俩俩的逛起来了。
每个摊子前都围满了人,买不买先不说,先过过眼瘾,都多久没有这样的大集了。
后山大队的摊子也摆上了,有往出换东西的就统一在自己大队,以大队的名义,不允许私人买卖的。
亚宁和李丽还有罗兰走在一起,没被冲散。
“亚宁,李丽,你俩都买啥?”
罗兰扯着嗓子问问道,人太多,声音小都听不清说什么。
这个集很长,一眼望不到头,都卖什么的,也看不清楚。
“我想看看有什么好的菜干,蘑菇干什么的,看有没有腊肉,腊鸡呀,买一些邮回家。”
其实亚宁想买一些能放住的吃食,放到空间里留着忙的时候吃,谁让她的空间没有保鲜功能呢。
“我没什么特别想买的,溜达着看,有有想要的就买。”李丽是不操心家里,管好自己就行了。
“供销社的摊子在哪,我想买块瑕疵布做新衣服。”
罗兰最着急,她妈好不容易松口给她买布的钱,没有布票,只能看不要票的瑕疵布。
三人六眼一起扫射,先帮罗兰找供销社的摊子。
挤了半天,也没看见哪有供销社的摊子,亚宁几人都累瘫了,头发都挤乱了。
“这呢,这呢……”前面赵卫红和杨柳喊着几人,她们找到供销社的摊子了。
亚宁和罗兰费劲的挤过去,好不容易到了跟前,一层层的人把供销社的摊子围得水泄不通。
“咋这么多人呢,咋这么多人呢?”
罗兰真的急了,从来都是笑呵呵的,今天这都带点哭腔了。
“别急,我们往里挤挤,一会就能挤进去。”
亚宁一边拽着她往人群里挤去一边安慰她。
罗兰的沮丧就一会,马上恢复电力,又是一个勇往直前的小达人。刚才真是被惊着了,能做一件新衣服对她来说很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