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水波1984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80 KB   上传时间:2025-08-28 19:46:07

  “女知青不做人啊,勾的我儿子忘母啊……”好嘛,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把女知青都骂上了,无差别攻击。

  “大婶,我们连你儿子是谁都不知道,可别大面积打击啊。”李丽直接怼了回去。

  场面越来越乱了,大队长的声音被这帮妇女淹没了。

  王亚宁偷偷的瞄了一眼,大队长不知是气的还是急的,顺脸淌汗。

  杏花婶看着自家男人要压不住这帮老娘们了,也大声喊着,各种分贝的声音搅成一锅粥了。这帮大娘们虽然不知道法不责众这个词,但是用实际行动做了很好的诠释了。

  撒泼的农村大娘抵得上一支战斗小分队了,在这真是屈才了。

  “都沙楞干活去,民兵,把留到最后的关小黑屋去。”唰的一下,人都散开了。于支书的声音能抵一支武装力量,连甩大鼻涕的都不盘腿坐着了,麻溜利索的跑开了。

  这回亚宁信了,再厉害撒泼大娘对上于支书,完败。

  吃瓜吃不成了,棒子继续掰吧。

  直到下工,大伙也没议论这件事,可能被于支书的关小黑屋彻底吓住了。

  回到知青点,杨柳已经躺下了,头上蒙着被子,拒绝沟通的态度很明显。大伙也不能把她薅起来问,该干啥干啥去了。

  据胜男姐透露,杨柳从来到后山大队不长时间,就有队里的小伙子献殷勤,帮着干活,偶尔还送点好吃的。只是做的不明显,大家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的,没想到事情闹大了。

  亚宁想起自己妈妈嘱咐的话,女孩子在外面千万不要想着占男生的便宜,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有时候占小便宜吃大亏。

  转天早上,依然是小跑着去场院,配方是一样的。

  “你们那个杨知青昨天回去哭没有?”胖婶神秘兮兮问亚宁她俩,感觉胖婶应该掌握了内部消息。

  “不清楚,我们回去她都睡着了。”

  “心真大,都这样了,还能睡得着。”胖婶撇撇嘴,边说边用手在空中点着。

  “哪样了,到底怎么回事,队里的大娘们把我们整个知青点的女知青都骂进去了,我们招谁惹谁了。”李丽也生气了,语气很强硬。

  “于支书都问明白了,就是杨知青和大队小伙子诉苦,秋收太累了。小伙子们觉得机会来了,都跑去献殷勤,以为杨知青能和他们搞对象。结果,杨知青诉苦的人不少,确谁也不和谁搞对象。那小伙子家里能乐意吗,这不逗人玩吗?就闹了起来,还把于支书都惊动了。”

  胖婶内部消息挺详细啊!

  “结果呢?”亚宁好奇的追问。

  “于支书问杨知青,是不是要和谁处对象,杨知青说没有,只是把他们当哥哥。”于支书看着哭唧唧的杨知青问道:“田大发你也当哥哥?”杨知青立马不哭唧了,憋的脸通红。

  田大发是甩鼻涕大娘口中的老不死的,都五十多岁,当爷爷的人了。

  最后,于支书对几个干活的小伙子说,这事就当买个教训,以后谁要是不嫌累,有劲没处使,就义务给队里清牛棚,而杨知青要是觉得在后山大队受苦,可以转去别的大队。

  众人都瘪茄子了。

  胖婶的解说仿佛身临其境,细节都有,人才啊!

  不管怎么说,由于杨柳引起的小风波结束了,被湮灭在秋收的洪流中,不剩一点水花。

  由此事可见,无论在什么时候,自身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妇女能顶半边天不只是口号,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尤其是从思想上理解并吸收进去。

第16章 秋收接近尾声了

  经过大伙二十来天的辛苦劳作,苞米棒子全都掰回去了,黄豆和高粱也被晒在场院了。

  早上的第一缕阳光照在众人的脸上,那些咧着嘴的笑脸仿佛被镀了一层光,黑亮黑亮的。

  “我感觉自己的胳膊都出肌肉块子了,掰棒子都赶上训练了”。李丽说着还握起拳头曲着胳膊,给众人展示了她的小肌肉。

  好像碰到某个开关,知青点的众人都握紧拳头,查看自己的肌肉。

  这场面,好像某个传销现场,握着拳头,曲着胳膊,一只手的食指或是点,或是按,都在检查自己有没有肌肉块。手指都挺统一,没一个伸错的,也是巧她娘给巧开门,巧到家啦。

  王亚宁捏捏自己的胳膊,感觉自己也有肌肉块了。

  今天晚上没轮到知青点的人看场院,大家伙说笑一会,回屋睡觉了。

  又是早起的一天,刚到场院,大队长就宣布了今天的任务。除了在场院打场的和给玉米脱粒的其余人都去割苞米杆子,捆好,运回场院码起来。之前先割的黄豆和掰回来的苞米棒子都干了,需要脱粒,还得交公粮呢。这也是重中之重,不能耽误国家的事情。

  打场可不容易,需要把干好的黄豆一层层的铺在地上,然后使劲敲打,使豆荚炸裂,使豆粒掉出来。需要反复敲打,还得不断翻面,最大程度的使豆粒掉出来。敲打后的豆杆抖落好,放在一边,剩下的豆粒还需要扬场,清理干净豆粒里的尘土和草沫,最后干净的豆粒才能送到粮站。

  在没有机械辅助,全人力的时代,男劳力尤其重要,以至于很多农村都重男轻女,不只是为了传宗接代,更是为了挣工分。男劳力一天的工分基本上是妇女的两倍。

  场院热火朝天的忙碌着,看着饱满的粮食,笑容就没落下过。

  苞米地这也很热闹,庄稼把式正手把手的教着新来的知青怎么割苞米杆子。

  山队长左手把着离脚一尺来远的苞米杆子,右手握着镰刀,身体微微向前弯下点,让镰刀能贴着地面搭在苞米杆上,斜向上使劲,一根苞米杆子就被割下来了,横放在垄台上。

  “不要割脚跟前的苞米杆子,那样容易割到腿,一起割两个垄,一堆放二十来根苞米杆子。”山队长又强调了一遍细节,每年都有割到自己腿的,有轻有重。

  “现在找好自己的垄,干活吧。”山队长走了,知青们跃跃欲试。

  “不会割到腿吧,我看这刀挺锋利的。”赵卫红满脸担忧。

  “按照山队长教的,记着要点,主要让刀割离腿远点的苞米杆子。”

  “小心为上,割到腿不是闹着玩的。”点长也强调了一遍。

  一人两根垄,一字排开,这回知青点的知青集中在这一块干活。王亚宁还是挨着李丽,旁边是进步很大的常山,三人组没散。

  “唰唰唰……,啪啪啪……”

  都卯足了劲,除了放苞米杆子的声音没有其余闲话声。要不说环境很重要,都在努力干活,哪怕有想偷懒的,看着别人都在干活,也不好意思偷懒,太容易被注意到了。

  没一会,一根垄割了三分之一了,钱胜利和点长遥遥领先,李丽也紧追其后,王亚宁和常山速度差不多,王亚宁稍微快点,常山用了全力了,已经汗流满面了。

  “啊……,出血了……好疼啊……”

  一声尖叫,打破这安静的时刻。

  王亚宁直起腰寻声望去,隔着几根垄的后面,杨柳已经双手捂着腿,蹲下来了,看样子是割到腿了。

  大家伙都往杨柳那跑去。

  “谁有干净的毛巾或是手绢,把伤口按一下。周知青在哪,去找一下。”胜男姐朝着大伙喊道。

  “我这有干净的手绢。”赵卫红边说边递过来一块格子手绢。

  胜男姐迅速接过,按在杨柳的伤口处,又引起她一声痛呼。

  “把她脚放平。”钱胜利在外围喊道。

  “这样吗?”亚宁拽着杨柳的脚脖子一用力,杨柳一屁股坐在地上,腿也伸直了。

  在杨柳妈呀妈呀哭的不能自己的时候,周知青拎着药箱到了。

  镇静自若的周知青蹲在杨柳腿前,拿开胜男姐按着的手绢,在被割坏的裤腿处,呲嘎一声,裤腿被撕开了,露出被割的伤口。伤口不长,但是很深,像张开的小孩嘴。大家伙都吸了一口气,得多疼啊。

  “帮忙按着她的脚。”周知青对旁边的王亚宁说。

  “奥奥……”

  亚宁反应过来这是对自己说的,连忙用双手死死按住杨柳的脚脖子。周知青从药箱里取出一个小瓶子,拧开盖,慢慢的倒在杨柳的伤口上。红色的药水冲走伤口上的脏东西,看起来更加狰狞了。

  “啊……啊……”

  杨柳痛的大叫,脸都白了,汗水直往下流,除了啊啊大叫,痛的说不出话了。亚宁感觉自己快按不住她了,感觉她的腿随时起飞。

  周知青丝毫不受影响,还在慢慢的倒着,另一只手拿着棉花小心擦拭,直到伤口彻底清理干净。又拿出纱布,把伤口包好。

  “这几天不要让伤口沾水,一会给你包点消炎的草药,让谁帮你煮一下,明天再给你换药,这几天下不了地了。”交代完注意事项,周知青头也不回的走了。

  点长让李丽和胜男姐一起把杨柳送回知青点,再找周知青拿药,就去和大队长报告此事了。

  其他人的动作更加小心翼翼了,真的伤不起啊!

  晚上回到知青点,杨柳的状态还好,喝了药,睡着了。

  “晚上注意点,可能发烧,周知青交代的。”胜男姐对着江招娣说,她俩和杨柳睡一个炕上。

  很幸运,杨柳没发烧。

  苞米杆子还在继续割,大家伙上工了,杨柳在炕上养伤,周知青中午和大家一起回来,给杨柳伤口换药。

  成片的苞米杆子被割倒,一堆一堆的横放外垄台上。

  “亚宁啊,杨知青腿怎么样了?”胖婶边捆苞米杆子边问。十多天的共同掰苞米棒子情,王知青变成亚宁了,看来一起劳动能增进感情啊。

  “胖婶,杨柳伤口没恶化,周知青说不发烧就没大事,换几次药就差不多了,但是这几天不能干活,怕抻到,伤口不愈合。”亚宁说着话也没耽误干活,练出来了。

  “该,看她还到处勾搭人不了。”一容长脸大婶说的很解气。这好像是大柱他娘,因为大柱总帮杨柳干活,还闹过。

  “就是,去年也是勾着好几个傻小子帮她干活,她自己都没动几刀,今年没有傻小子了,可不是往自己腿上割。”说话的妇女好像是三小队长老婆,三十来岁,黑胖黑胖的,嘴都快撇到耳朵丫子了。

  “过去的事就别再嚼蛆了,沙愣的干活。”于支书的老婆菊花婶子打断了大伙的议论。

  菊花婶子向来话少,但是只要开口,队里这帮爱传瞎话的老娘们没有不闭嘴的。

  据说,年轻时候的菊花婶很厉害,于支书当兵在外,菊花婶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没人敢占她家便宜,是那种能动手就不瞎逼逼的人。

  后来于支书解甲归田,孩子也大了,菊花婶有了依靠,性情也平和多了。

  因为杨柳的事情,这帮老娘们总是没完没了的逼叨,队里情绪都有点不稳定了,这可不是于支书想看到的。自己男人为了队里安稳,操了多少心,菊花婶能不心疼自家男人,听这帮老娘们瞎叨叨。

  有了菊花婶的威慑,这帮大娘,大婶子老实了,都埋头干自己的活,至于以后还传不传闲话,那就不晓得了。

  紧锣密鼓的忙碌了三四天,才将苞米杆子全部运回场院。这些苞米杆子一部分作为畜牲的饲料,剩下的分到社员手中,烧火,夹杖子……用途很多。

  尤其是高粱杆子,那可是好东西。吊棚,编炕席,穿盖帘……用处大了。

  而黄豆杆子被敲完后只能做柴火,敲下来的豆荚皮能做饲料。

  轰轰烈烈的秋收基本结束了,在大队长和支书的带领下,基本做到颗粒归仓了。

第17章 来自远方的包裹

  今天的知青点很安静,除了彼此彼伏的呼噜声,什么也听不见。

  忙了一个多月的秋收,都累坏了。终于能睡到自然醒了,知青们睡得昏天暗地,不知今夕是何年。

  “都起了没?有包裹到,看看都是谁的,一会去大队部领。”大队长的吆喝声打破了知青点的宁静。

  “知道了,一会去取,谢谢大队长跑一趟。”听见喊声的点长赶紧回了一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