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生活日常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一蝶入梦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73 KB   上传时间:2025-08-25 11:18:21

  据宋氏说她娘绣的猫像活的一样,眼珠子就像会看着人、追着人动似的,宋氏的嫁衣就是她娘绣的。

  辛月在原身记忆里见过,精美绝伦,不像衣服倒像是件艺术品,能将现代某些奢侈品的高定礼服比到泥里去。

  宋氏早就说了,明年她出了月子,辛月也满了九岁,便要开始教她学针线。

  其实早两年就该学起来的,只是辛长平见女儿第一次动针线小嫩手便被扎出血点子,心痛得很,便拦了下来,说要等两年女儿骨头再长硬点,皮再长厚点才让学。

  辛月倒是非常期待,毕竟以宋氏的水平,若在现代都能当个非遗传承人、某某大师的名头了,这可是大师一对一私教授课,那学费想想都知道不菲。

  宋氏可是亲生的娘亲,教起辛月来定然是不会藏私的,多好的教育资源,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

  再说了,现代的女孩子们谁小时候没玩过芭比娃娃换装的游戏,一块大人们扔掉的小布头都能被女孩子们玩出多种花样。

  等她学会了做衣服,这家里的人,上上下下全都是她的真人芭比,可就随她打扮啦!

  次日是个阴天,早起就不见太阳,灰蒙蒙的,宋氏说可能会下雪,叮嘱胡大娘今日早些归家去,这几天就别过来了,免得来回惹了病气。

  越临近过年,气

  温降得越厉害,胡大娘听说辛盛这个月在家都要抄书,便早早翻出了火盆烧了些粗柴放在辛盛的屋子里。

  昨日辛月还敢在院里晒晒太阳,今日不仅在厚棉袄外又加了件大坎肩,还一直凑在辛盛的屋子里取暖。

  这些时日天天被圈在小屋子养病,她早就待得有些无聊,便搬了把椅子凑在辛盛旁边看他抄书。

  辛月对古代的字体没多少了解,只对打印字体上的黑体、宋体和楷体熟悉,看辛盛写的字只觉整齐优美,并搞不清是什么字体。

  不过她仔细瞧了,这些字她有不少能看懂,只是比她熟识的简体字要复杂好些,很多需要结合前后文去猜。

  辛盛心无旁骛的抄完一页纸才停下,这中间不能分心,万一写错一笔,这一页纸便都废了。

  磨墨的间隙里他才问妹妹:“往日里想教你念点书,你都跑得飞快,宁愿去给娘亲绕线,今日怎么好似对书本感兴趣起来了?”

  辛月殷勤的帮他往砚台里添水,“爹爹总说读书有用,我也不知怎么有用,昨日听哥哥说抄书便能抵了五两的束脩,我才知道像哥哥这样字写得好还能当钱使呢。”

  辛盛听了伸手假意拍了辛月的脑袋道:“小财迷,这挣钱才不是读书的用处,它只是最不值一提的一点好处,书若念得够好,将来便有改换门庭的机会,有道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说着又觉得和才八岁的妹妹说这些有些好笑,问她:“你听得懂吗?”

  辛月瞪着眼睛装着不懂的摇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十三岁的小小少年故作高深,学着书院先生的语气:“你啊,还是得读书。”

  怪模怪样的把辛月逗得乐出了声,两个人挨到一起笑了半天。

  辛盛写完一张,辛月便接过一张放好了晾着,这么其乐融融的抄了一天的书,归拢到一起也有几十张了,进度喜人。

  两人正准备收拾了桌案,忽然听到外面热闹起来。

  推开门一瞧,院子门大开着,他们爹爹辛长平拉着一辆驴车,驴车上还坐着姑母和表妹郭玉娘。

  辛盛顿时连手上的油墨都来不及清洗,连忙迎出去。

  “爹爹你把姑母接回来了,娘亲昨日还念叨着,今日你回来便要你去老家接姑母呢。”辛盛凑到驴车旁帮辛长平一起搬车上的行李,辛月则从辛姑母怀里把表妹郭玉娘牵下来。

  这位辛姑母是辛长平的长姐,名叫辛夏娘,辛家有姐弟四人,他们的母亲吴氏在生最小的幼弟时难产去世了,这三个弟弟都是在辛姑母的背上长大的。

  辛姑母本来嫁给了邻村的郭家大郎,可嫁进郭家多年都未开怀,最后也只生了郭玉娘一个女儿。

  郭家的婆母对她一直不满,去年冬天她夫君郭大郎服徭役时不幸跌进河里,寒冬腊月的,人虽捞了起来但当天就去了。

  留下孤儿寡母两人,郭家婆母不愿白养着她们,便闹着要将郭大郎名下的田地转给郭二郎,逼着辛姑母改嫁。

  辛长平知道消息后托了县衙相好的张捕头,带着一帮差役去郭家把辛姑母和郭玉娘抢了回来。

  还将郭大郎名下的田地一半改到郭玉娘名下以后做嫁妆,一半给了郭大郎父母做奉养之资。

  至于辛姑母,她手里还捏着自己的嫁妆,若是自己愿意改嫁便改嫁,不愿意改嫁便住在娘家,娘家三个兄弟哪里养不起一个姐姐。

  今年宋氏时隔八年又有了身孕,辛姑母早早便说好了要来照看弟媳生产和坐月子。

  宋氏上头没有婆婆,自己的亲娘三年前也去了,正发愁到时家里没人能帮衬呢,自然很是乐意。

  辛长平今日和县令大人从府城回来,瞧着天色不好,明日可能要下雪,进了县界便跟县令大人告假,顺路去老家接上长姐。

  老家早就备好了一堆给他们的年货,冬日里地里也没有活干,人和畜生都在家里躲闲。

  辛月阿爷说驴在家也是闲着,便把驴也套了车让辛长平拉着车回县城,有车用到时过年也方便回村里。

第4章

  辛姑母下了车便心疼的把辛月一把搂进怀里,怨怪道:“你爹爹娘亲瞒得好紧,月娘生这么一场大病竟然也不往家里送个消息,早点送个信我便自己过来照顾你们了,哪里用等到现在要你爹爹去接。”

  又仔细把辛月上上下下全瞧了个遍,越看越是心疼,这侄女儿从生下来长到这么大,从来都是脸颊丰盈圆润的,何时见她这么瘦过。

  辛姑母便等不及晚点归置行李,自己去板车上几下翻出了关着老母鸡的笼子。

  这本来是给宋氏坐月子准备的。

  她也不要别人招呼她,自己拎着鸡笼子去灶间,抓出一只来就抹脖子放血,念叨着今日就得给先给侄女儿好好补一补身子。

  风风火火的看得辛月和表妹玉娘面面相觑。

  灶间生了火后烟气甚大,辛月身体还发虚闻着烟气有些受不住想要咳嗽。

  见胡大娘在帮着姑母烧火,也没什么用得到自己的,辛月便带着表妹玉娘一起去宋氏屋里。

  表妹郭玉娘比辛月小三岁,今年才满的五岁。

  因从小在郭家不讨爷奶喜欢,常受堂兄堂姐们的欺负,养成了一副跟辛姑母完全不同的软性子,有些怕人。

  郭玉娘出生没多久,还没学会说话,她大舅一家便搬去了县城。

  住得远,来往便没有跟二舅小舅家那么多,所以跟大舅母宋氏不是很熟悉,便显得有些拘谨。

  宋氏招手唤郭玉娘到床边来,郭玉娘抬先头瞧了一眼辛月,才在辛月鼓励的眼神下松开辛月的手,怯怯的过去福了一礼道:“大舅母安康。”

  “玉娘也安康,快半年没见了,玉娘也长高了些,更漂亮了。”宋氏善针线,也是个善心人。

  往年每年过年回老家,都会带上一些衣服料子,给家里的孩子量体裁衣,一人做一套新衣裳。

  去年辛姑母带着郭玉娘搬回娘家,宋氏便也精心给郭玉娘做了一身。

  这会儿她把郭玉娘的手拉过来拽着,温言细语的问郭玉娘:“玉娘,可喜欢大舅母做的衣裳?”

  郭玉娘现在身上穿的这套袄裙,便是去年过年时宋氏给做的,当时有意做大了些,是以今年冬天郭玉娘穿在身上还正合身。

  “玉娘喜欢!”说到这身衣服,郭玉娘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这套袄裙里塞了弹得松软的好棉花,穿在身上十分保暖却不显臃肿,领口、袖口都绣了好几种颜色的小花收边。

  最妙的是裙摆那处绣的一片数十只蝴蝶,会随着郭玉娘走动而摆动,好看极了,是郭玉娘最喜欢的一身衣服。

  宋氏平日里也爱打扮孩子,一年四季每季都会给她女儿做一套新衣裙,辛月房里的两个大衣箱都快放不下了。

  近两年做的还合身能穿,再早些时做的便有些小了。

  宋氏把辛月穿不了的都仔细收了起来,就放在正房的衣柜里,现在倒是正合适给郭玉娘穿。

  这时候平民家的孩子,一年到头也不一定能有一身新衣服穿,家家户户都是哥哥穿小了传弟弟,姐姐穿小了传妹妹。

  郭玉娘以前穿的都是郭家堂姐们小了的,郭家只是普通农户,孩子的衣服都是普通粗布做的。

  郭家这一代的女儿也多,郭玉娘生得最晚,往日里穿的衣服都灰扑扑洗得发白。

  辛盛的衣服穿小了,每年都会被老家的二婶娘、三婶娘迫不及待的求走,给几个堂弟们穿。

  倒是辛月因是辛家这代唯一的女孩,小了的衣服宋氏以前也给郭玉娘送过。

  但郭家的婆母总是说郭玉娘年纪小,身形小穿着太大不合适,抢走去给她更喜欢的大孙女穿。

  几次下来惹得辛姑母气急了,便回娘家叫弟妹别送了,白便宜了外人,于是这两年辛月的旧衣服便存下来不少。

  宋氏心疼郭玉娘小小年纪没了爹,也感念大姑子愿意来照看她生产坐月子的恩情,便喊辛月把柜子里包着的衣服拿出来。

  吩咐辛月道:“月娘,带你表妹去你屋子里试试可合身,哪里不合适记下,我有空时改出来。”

  辛月打开衣柜,拿出包好的包裹,又见到两件颜色鲜嫩的女儿家衣裙,就猜到是给自

  己和郭玉娘的过年新衣。

  还有几件青色、蓝色的料子,裁剪好了衣型却没缝的,定是给哥哥和老家三个堂兄的。

  辛月便对宋氏皱了眉,嗔怪道:“娘亲又偷偷缝衣服,一次过年不穿新衣又不会怎样,娘亲便不爱惜自己,也要为肚子里的弟弟妹妹考虑吧。”

  宋氏知道女儿是在意自己,连忙解释道:“这些都是早几个月都做了的,最近都没动了,只你与玉娘的早做好了,你哥哥他们的我跟你爹爹说好了,过几日请巷子里的何嫂子帮着缝。”

  辛月听了这才作罢,背着包裹牵着郭玉娘去自己屋里。

  经过院里见行李都搬下来了,毛驴身上拉的板车也卸了下来,被栓在柴房门口正吃着草料,一边吃一边噗噗的放着屁,还往下掉驴粪蛋子。

  辛月长这么大都没见过活的毛驴,更没见过眼下这般场景,不禁放慢了步子停在旁边好奇的打量。

  表妹郭玉娘见她感兴趣,凑到她耳边悄悄说:“表姐,你想不想骑驴?阿公这只毛驴可听话啦,只要喂它胡萝卜,它就愿意驮着我们玩!”

  辛月闻言很是心动,她小时候爷爷家养了一只大黑狗,她便总是幻想骑上去学着电视里的将军一样冲锋打仗。

  可惜那只叫做黑豹的狗并不愿意陪小孩玩,每每见她凑过去便用大脑袋把她頂开,还龇牙咧嘴的吓唬她。

  辛月便也学着郭玉娘一般凑在她耳边轻轻说:“好呀,待会试完衣服我去灶房拿一根胡萝卜,咱俩轮流骑。”

  “好。”郭玉娘听了便抿着嘴偷笑,自觉跟表姐有了共同的小秘密亲近了不少,被辛月牵着的小手都放松了些许。

  辛长平和辛盛父子俩忙着归置老家给的年货。

  里头有米面、粉条,榨的豆油、香油,一些木耳、干蘑菇等山货。

  还有好些腌制的腊鸡、腊鸭、腊鱼、腊肉。

  辛月大概瞧了一眼没见着腊肠,心里怀疑这边的人不会做这个,她倒是挺爱吃的,以前点外卖时常点腊味煲仔饭,攒了好些小砂锅呢!

  辛长平见辛月背着个小包裹牵着郭玉娘从正房里出来,便猜到是怎么回事,喊胡大娘说:“胡嫂子,把家里的火盆找出来装些烧透的柴火放到月娘屋里。”

  “嗳,今早便找出来了,怕少爷在家抄书写字冻手,放在少爷屋里烧了一天了。”胡大娘从灶间出来应了一声,便去了辛盛的屋里挪火盆。

  辛长平便十分欣慰的看着儿子夸赞道:“我儿这般用功,放假了在家也和在书院一般勤勉。”

  辛盛听闻有些羞涩,少年人嘛,干了好事便会急于向家人求认可。

  只是面上又要装着不甚在意的样子说:“书院先生说儿的字写得好,正好明年书院招新生,需要抄录些书本,便让儿冬假在家抄十余套便抵了明年的束脩。”

  “好!好!好!我儿比为父能干,将来定然能超越为父,在科举上更进一步!”辛长平听了果然更是高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3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代生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