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家的三个儿子和赵家的两个儿子,也是每人一间,共五间。
拿来当作客厅和吃饭的是一间。
钱三丫和赵浅浅两个丫头住了一间。
就连钱大牛当初结婚的时候,都没腾房。
因为一间房子足够大,够小两口住的,又没分家,吃穿都是家里管着。
根本不需要多余的房子来放其它的物品。
所以他们的房子只要够睡觉就行!
再说反正房子是在他们名下,钱老大想收回随时可以收回,没必要闹僵!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没几年了。
钱三丫和赵浅浅嫁出去,那大房就会把属于他们的那一间房子给收回。
只不过这老二和老三的房子,收回来可能有一些麻烦。
毕竟钱家的人一直以为赵母和她两个儿子很穷。
他们母子三人甚至连两间房都盖不起!
不怪老钱家看不起人。
人钱老头和钱家三个儿子确实有猖狂的资本。
因为现在的钱老头不但每个月能拿55块钱的工资,家里人的工分钱每个月还能收入十几块。
现在还有一个上临时工的二儿子,每个月也往家里交10块。
除掉每个月的30块生活费,每个月差不多能存50块。
人家还有一个二进的院子。
这么多财产,在整个钱家村来说都是数得上名号的!
晚上。
今天的晚饭特别丰盛,原因就是杀了一只鸡给赵浅浅补身子,那其它人也是有份的。
而且赵氏为了让饭配的上这只鸡,还蒸了一大锅白米饭。
别看老钱家有钱。
但平常也只是吃一些棒子面窝窝头或者一些二合面的馒头和粗粮杂粥。
菜就是自己家种的萝卜白菜土豆这些……
第7章 她有好名声,可以苛待继子和继女们!
隔个两三天会吃一顿好的,比如白面馒头或者大米饭。
一个星期会吃一次肉来改善生活。
在大多数人连杂粮粥和窝窝头都吃不饱的年代,钱家这种生活已经非常让人羡慕了!
因为他们家都是可以吃饱饭的,一个月还可以吃好几次荤腥,像炒鸡蛋这种菜每隔两三天就可以吃上一次。
大米饭和土豆炖鸡这种奢侈的饭,很多人连过年都吃不上!
可老钱头家一年能吃好几次。
只不过本该是一顿非常愉快的晚饭。
还是随着赵老大的开口而陷入了一片尴尬中:“钱叔,我明天要去镇上给妹妹买一些结婚用的东西,不知道钱叔打算出多少钱?”
赵母白了大儿子一眼。
浅浅嫁妆的事情,她自有打算。
这话一落。
钱老头就假装没听见,一直在低头吃饭。
而钱家的人也假装没听见,忙着抢菜,忙着吃饭。
反正老钱头不出钱,受益的是他们,他们才不会开口劝!
赵母虽然一早就知道结果了。
他们根本就不想出钱。
一毛都不想拔的那种!
但此刻钱老头和钱家子女的反应,还是让自己很失望。
如果不是她精打细算,从每个月30块生活费中攒下一些,然后能坑就坑,能骗就骗。
她倒真成了冤大头。
被别人白睡了十多年,每天给四个继子女做饭洗衣,还要拿八个工分养活自己。
到头来房子没有,财产没有,连她三个子女成亲,钱老头都不打算花一分。
虽然赵母私下也攒了不少钱。
但那是她会过,甚至是算计来的,不是钱老头给的。
所有的委屈涌上心头。
一向都是善解人意,且从来不争财产和东西的赵氏。
此刻她觉得该为自己的孩子争上一争:“老钱,当初我同意不要房子,不要财产,就是希望在平常的生活中一视同仁,所以我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婚嫁上,和你们家几个一样。”
这话一出。
钱家几个都白了脸色。
还好钱老二不在家,否则就直接翻脸吵起来。
赵氏开了口。
老钱头终于放下了碗筷,皱眉开口:“你的三个子女出嫁,我是可以添一些,但总不能跟我的孩子们相比,因为多的话就动用到财产了。这样吧,浅浅出嫁我会出20陪嫁,你两个儿子结婚我会每个人给添50的彩礼。”
20块?
所以她女儿出嫁,连他一个月工资都不值吗?
赵母只觉得可笑。
看来她还是太仁慈了。
每个月30块的生活费,往后她要扣下20才好。
反正她的三个儿女也养大了。
加上钱老二和钱老二媳妇都不是省心的,早就盯上了家里每个月的30块生活费。
往后这家里且有的闹呢!
还不如早点离开的好。
赵氏虽然也有私心,甚至偶尔也会算计钱家的财产。
但在所有继母中,真的算最好的,平常只拿自己该拿的。
多余的钱和物。
她从来不抢!
继子女们平常吃得好,穿得好,还有零花钱。
当然这表面功夫,都是做给钱老头和外人看的。
可钱家几个子女,是确确实实受到利益了啊!
就算上工,也是他们想赚几工分,就赚几工分,她从来不会指责。
当然。
这也有赵母捧杀的原因在。
当时她的想法是:“反正你们老钱家不缺钱,也不在乎他们赚的那点工分钱。最为重要的是,老钱家的财产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我何必当那个坏人?他们以后养不活自己更好,看我的三个子女碾压他们。”
可不管心里的想法如何?
明面上,赵母确实不像别的继母那样,天天磋磨继子女干活!
她刚嫁过来的几年。
钱大牛每天好吃懒做,十六七岁了,每天只拿三四个工分。
而她家赵老大明明比钱老大小六岁半,每天却拿六七个工分。
赵老大因为家穷的原因,从来没上学。
钱家的几个,最低学历都是初中。
赵氏刚刚嫁过来后。
本来赵老大是有机会上学的。
但钱老头又提出不给房子,也不给财产。
所以赵老大为了将来他和弟弟有房子住,十岁就开始赚工分了。
白天赚工分,晚上跟着弟弟妹妹学几个字。
年龄稍微大一些,又是白天赚工分,晚上学着做一些木匠的活。
其实他们母子四人单论粮食的话,还真的没吃到钱家的。
相反是钱家的吃了他们母子两个的。
因为老钱头上班,是一点粮食都分不到的。
钱大牛整天好吃懒做,三个工分都养不活自己。
钱老二,钱三丫和钱老四那时候还在上学,偶尔放假的时候,赚一两个工分也是不够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