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养娃种田日常_分节阅读_第254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2 MB   上传时间:2025-08-15 11:20:39

  估计怕高里正偷看,不好意思。

  不过裴云不识字,裴长青觉得没什么好怕的,决定赶紧给阿宁写一封信,又把这几天收的银子给阿宁带回去。

  杨家给的18两,包括童家和陶家几人的工钱。

  裴长青怕他们丢了或者乱花,决定一起带回去,会头让阿宁给他们发钱。

  反正在这边他包吃包住,他们也不需要花钱。

  等要走的时候再张罗着给家里人买礼物好了,到时候自然有别家结的钱。

  汉子们乐不得呢,说实话他们忙得根本没空出去逛。

  也不敢,听杨家家丁讲街面儿上有一些空手套白狼的骗子,专门骗他们这种乡下来的短工。

  不少人不但钱被骗走,人都被骗去黑煤窑、石灰窑干苦工了呢。

  裴长青写好信,然后将信纸折成一只千纸鹤,不懂的人会拆破的。

  这是前世他为了追阿宁特意跟秘书学的,结果阿宁哈哈大笑,说裴总好土呀,但是她很喜欢,她把千纸鹤做成了永生花。

  直到穿越前,那些千纸鹤还在家里放着呢。

  捻着手里的千纸鹤,裴长青笑起来,阿宁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

  不管前世再好,他也不会留恋,因为今世他会和阿宁创造更好的生活。

  裴云拿着千纸鹤,惊艳不已,“二哥,你手真巧。”

  裴长青:“想学找你二嫂,回头用彩纸折一些挂在你铺子里。”

  他把一袋子钱当面数给裴云。

  杨家财大气粗,给的都是银子。

  那位杨管事很嫌弃他不上道,在以为他看不见的角度翻了好几个白眼呢。

  裴长青愣是一两银子的回扣都没给他。

  废话,对于他们这种一文都是钱的人家来说,一两银子可是一千文,咋可能随便给人?

  又不靠他拉生意。

  第二日吃过早饭,高里正过来接上裴云回村。

  裴长青几人则分头行动。

  童二狗领着三人去靳老板家盘炕,陶启发、陶海明、陶海亮几个则去霍家。

  裴长青拎着自己的工具去了县衙。

  古代有官不修衙的说法,因为县官来了三年就走,修衙不管花自己钱还是花县里的钱都不划算。

  所以县衙大多破破烂烂的。

  若是哪天屋顶漏雨或者墙塌了,才会从户房拨款修缮一二。

  对付用呗。

  裴长青瞅着成阳县县衙倒是还算齐整,看得出屋顶瓦片有更换修补的痕迹,外墙脱落的白麻灰也有修补,就是……踏入县衙大门以后他眼睛有点疼。

  这地面坑坑洼洼的,地砖破了也不更换,下雨天难道不会一踩溅一身吗?

  这县衙真是驴粪蛋子表面光啊,好看全给外人了,内里自己遭罪。

  真看得裴长青有点强迫症要犯了,想给他们把地砖什么的都重新铺铺。

  当然,不给钱他是一定会忍住的。

  穷是慷慨最大的敌人。

  他心里腹诽着,站在前院角落等待陆典史。

  前面东边是寅宾馆、庙祠、衙役捕快院落,西边是膳馆、监狱。

  没一会儿陆典史从监狱院儿出来,他刚去巡视一圈,正掸着衣袖往外走呢抬头就看到裴长青站在那里。

  明明是个乡下男人,偏生挺拔俊朗,如松如竹,让陆典史忍不住多看一眼。

  真没人信裴二郎是地地道道的庄户人。

  “裴二郎,挺早啊。”陆典史主动开口。

  裴长青上前见礼,询问县衙材料可准备好。

  陆典史笑道:“正拉过来的路上呢,还有六个瓦匠。”

  昨晚离开酒楼以后他就打发人连夜去陆家庄以及其他有利益往来的村子传话,让他们找好的瓦匠熟手送过来。

  裴长青面带微笑,心里却吐槽,得亏他没把人都带过来,否则就得耽误一上午的功夫。

  一上午,八个男人,一盘炕都盘好了。

  陆典史却想不到这个,他们颐指气使惯了,只有别人等他们的份儿,没有他们等别人的。

  他领着裴长青穿过仪门旁边的小门,去二院的六房参观一下,看看如何盘火炕。

  【作者有话说】

  裴长青:又承办上政府工程了不是?这一次不用招标,不用练毛笔字。

  ——

第94章 知县有请 县衙诸位

  六房其实就是大堂院儿的东西厢房,他的典史院儿就在东厢后面。

  此时六房书吏们刚去食堂吃了早饭,正陆续过来办公。

  听闻陆典史找人给他们盘炕,众书吏兴奋得很,纷纷过来询问。

  “先来我们吏房看看,赶紧给弄弄好,眼瞅着要立冬了呢。”

  “对,黄典吏有老寒腿,这都是操劳所致,多年辛劳,实在是不易啊。”

  每房有个头儿,便是典吏。

  黄典吏待的时间久,经验多,熟知各房事务,甭管新来的还是老员工,那都得捧着他。

  他也喜欢倚老卖老,但是也要谦虚一二,少不得你来我往推让一番。

  裴长青旁观得很是无语。

  看来古今体制一个做派啊,也算生态特色了。

  他快速把六房浏览一遍。

  六房结构差不多,一排排资料架靠在山墙和后墙处,中间是办公的空地,安置了一些桌椅。

  这种房子要想和民居那样盘火炕不现实,总不能让书吏们一直坐在炕上办公吧,那样很容易静脉曲张的。

  其实这种房间安装老式铸铁炉子最合适,烧煤炭取暖,可惜现在冶铁业不够发达,虽然他可以找铁匠做出铸铁炉子,但是做不了那种白铁皮的烟道。

  用其他材料不安全不方便。

  砌西式壁炉的话,那只有旁边热乎,其他角落依然阴冷。

  用那种炭盆熏笼,多放几个也可以,不过这种到处都是纸张的环境炭盆多了容易出意外,万一不小心踢翻都是麻烦。

  所以砌火炕倒是取暖的好办法。

  裴长青很快就拿出方案,他跟一位书吏要了一张毛边纸和一把直角尺,然后趴在一张空桌上唰唰画起结构图来。

  他打算给他们量身定做高低火炕,

  一个房间两排砖头砌的卡座火炕,下面还有空心踏脚可以暖和双脚。

  办公桌可以放在卡座前面。

  如此书吏们依然坐着办公,双腿下垂不至于麻木。

  两排卡座火炕烟道也不走屋顶,毕竟是办公房,里面如此多重要的资料,开屋顶时间久了如果不年年维修难免漏雨,淋了资料麻烦。

  以他们官不修衙的惯性,保不齐这一茬屋顶修过以后好几年不动,那肯定有隐患。

  他设计烟道走后窗下面。

  窗户是现成的,窗户上下的砖墙是不需要承重受力的。

  他只需要在窗户下面拆出一个口子,砌成烟道,再在后窗旁边砌一道烟囱超过屋檐高即可。

  而他们主要白天办公,晚上不在这里睡觉,卡座火炕取暖也方便,不需要在另外房间砌火炉,直接就在火炕边上和中间开口,装上炉箅子、铸铁炉门即可。

  这样既能取暖,还能烧水泡茶烤芋头什么的吃,方便省事儿。

  不知不觉,裴长青感觉周围光线昏暗,“阴天了?”

  抬头一看,嚯,一群脑袋扎在他跟前儿,恨不得凑到他设计图上来。

  几位书吏看看设计图,看看裴长青,惊讶道:“裴二郎,你师从何人?”

  裴长青:“我没先生,这是我自己瞎捉摸的。”

  当然不是!

  前世他这手画图本领练了几年呢,手都练出腱鞘炎来。

  先生就更多了,从小学到大学,你就数吧。

  这可是古今中外学问集大成者,惊艳一干书吏也不奇怪。

  就连最会拿乔的黄典吏都忍不住凑过来看了又看,“裴二郎,天生的工匠呀,这手营造图没有十年功夫可画不出来。”

  裴长青笑眯眯的,“黄书爷抬举草民了。”

  他听靳老板等人说的,老百姓称呼县衙这些胥吏,甭管他有品没品你都叫爷就对了。

  什么书爷、差爷的。

  虽然他不想,却没辙儿,要入乡随俗。

  所以他要往上爬,如此以后他的阿宁和孩子们就不需要对这些小人物称爷、更不用动辄给人下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5页  当前第2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4/4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养娃种田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