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_分节阅读_第211节
小说作者:十万菜团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47 MB   上传时间:2025-08-12 12:46:55

  怪不得这样熟悉,什么“春秋两税”法,分明不就是改了名字的“青苗法”么?

  还有丈量土地,划分上中下三等的……虽有不同,但不也是均田法的变种么?

  赵都安越听越耳熟。

  对方这些策略,好几条,都与他熟悉的宋代王安石变法相近。

  不过,相比于王安石那套,韩粥的策略,虽有几条相似,但在具体细节阐述上,却要温和许多。

  且尤其强调:

  “务必徐徐图之,且任用贤才。”

  显然,这位第一才子心中也清楚,所提出的部分策略存在弊病。

  若操之过急,或用人不对,哪怕成功扭转大虞的财政危机,但留下的坑,也不会小。

  “嘶……玩这么大?”赵都安轻轻摇头。

  任何未曾经过验证的策略,都没人知道具体的结果。

  所以,这十条策略,纸面上,的确对扭转朝廷危机有极大功效,这应该也是董太师提及的原因。

  韩粥这人,也的确不简单,以区区翰林编修之职,能搞出这十策来,足见智慧。

  可惜……赵都安轻轻摇头,知道这套法度,本质乃是搜刮天下财富入国库。

  违背客观规律,只怕难成。

  手中毛笔,先在纸上依次写下韩粥十策的名字,然后,在“春秋两税”和“分田法”后打了个×。

  也在科举改良法等几条策略后打了个对号,这几条倒可采纳。

  然后,他又翻了一页纸,懒得再听。

  而是刷刷刷,在纸上先写了“一条鞭法”四个字,之后想了想,又划去。

  抄都抄了,索性一步到位,他另起一行,写下“摊丁入亩”四字。

  而就在赵都安回忆相关内容的同时。

  董太师等人,也针对韩粥十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显然,这份奏疏造成的轰动颇为不小。

  韩粥凭借此奏疏,也坐实了修文馆中第一青年学士的位子。

  只是女帝始终一言不发,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董太师也深知这方法虽有效,但弊端也不少,干脆放任学士们议论,群策群力,共同商讨。

  时间在讨论中流逝的极快。

  董太师看了眼沙漏,惊觉已经快到中午,轻轻拍了拍桌案,众人也都朝他看去。

第163章 赵都安的手稿

  “各位,”披红色大学袍的耄耋老者敲了敲桌案,吸引众人注意,说道:

  “陛下日理万机,已到午时,今日议政,便暂告一段落。

  待明日,便须在馆中处理政务,至于新政……不急于一时,且将自己今日提议,留在桌上,之后陛下与老夫会仔细察看。”

  话落,众年轻学士才惊觉,已经过了这么久,转眼已经正午。

  顿感口干舌燥,肚腹饥饿。

  虽说还有些意犹未尽,但董太师都发话了,自然纷纷起身相送:

  “恭送陛下。”

  同时,一个个的,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厚厚的奏疏,放在桌上。

  可见,虽今日出风头的主要是韩粥,但这帮读书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无需多礼,今后,家国大事,还要你等劳心。”徐贞观起身,微微颔首。

  整个上午,她几乎就是个摆设,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因为身为帝王,任何的举动都会被无限放大。

  她今日到来,本就不是决断什么的,而是象征意义更大。

  “臣等必为陛下,为大虞肝脑涂地。”读书人们异口同声。

  角落里。

  正在沉思的赵都安被这伙人的喊声惊醒,这才回过神。

  惊讶发现,旁边的录事官,已经放下笔,正在揉搓发酸的手腕。

  散会了吗?

  是了,都中午了……赵都安肚子咕噜噜乱叫,成为高品后,他更容易饿了。

  低头,看了眼手中洋洋洒洒的,十几页纸,他思忖片刻,终究没有开口说什么。

  本来,他是打算人前显圣一波的,但方才仔细思索细节后,却发现没那么容易。

  一来,大虞朝的情况虽与万历有很多相似,但毕竟有差别,而涉及新政,任何一点差别,都不容小觑,要反复思量。

  二来,他虽记得“考成法”与“摊丁入亩”的关键点,但一国之策,绝非几百个字就能阐述明白。

  那是一整套成系统的策略,没看韩粥那帮人,每一个的奏疏都厚厚的一大摞?

  都是反复写了好几个月的,而赵都安却没那个时间,将整套东西梳理清楚。

  这时候若贸然开口,只怕是讲不清楚的。

  若给这帮文人逮住漏洞问住了,岂不是连自己,带老祖宗们的脸都给丢光了?

  尤其……他实在有点饿了……这种事,也不着急,时间还多。

  “还得再思量仔细些……”

  赵都安思忖着,决定稳一手,站起身,想了想,将手中的一叠纸也放在桌上。

  进门前,莫愁叮嘱他过,房间中的一切消息不能外泄,包括这里的任何带字的纸,未经查验,都不可带走。

  这是规矩。

  心中,倒是生出些许恶趣味,想试试董太师和女帝,能否看懂。

  至于被人剽窃,据为己有……他毫不担心。

  因为纸上只零零散散,写了几个词,几个互不连贯的句子。

  绝大部分细节,都只在他的脑子里。

  只凭借这么些残句,还有只有他懂的符号,绝无可能还原整体。

  “赵都安,你随朕一起走吧。”徐贞观这会看向他,说了句。

  霎时间,屋内的学士们,才第一次集体看向他,表情各异。

  倒是看不出敌意,但也没有热情就是了。

  仿佛只当是普通官吏看待。

  “是,陛下。”赵都安应了声,猛地想起什么,弯腰拎起一筐梨子,笑呵呵道:

  “诸位学士说了一上午的话,想必是渴了,诏衙自家产的梨子,都尝尝?”

  无人动弹。

  气氛略有些尴尬。

  莫愁摇了摇头,心想这群心高气傲的读书人,哪怕表面上,碍于陛下在场,不会表露出什么。

  但要他们主动与一个名声恶劣的酷吏交好,委实不切实际。

  这个赵都安也是,很聪明的一个人,难道还想着用一筐梨子与这群学士交好?

  然而,这时候,却见一袭白衣飘然走过。

  大虞女帝好似出门,却恰好走到他身旁,停下脚步。

  伸出玉手,捏起了一只,把玩了下,轻轻颔首:

  “有心了。”

  然后朝外走去。

  这……见状,一群学士们哪里还敢托大?

  当即纷纷上前,各自拿了一只梨子,口中道谢。

  陛下都拿了,他们岂敢不拿?

  赵都安笑眯眯的,也不在乎这帮读书人的感谢是否真诚,散了一圈梨子,然后才扭头出门,跟上女帝。

  ……

  等女帝和学士们陆续离开,修文馆房间内,一下冷冷清清,只剩下两人。

  负责记录“会议纪要”的录事官认真整理了手稿。

  走到桌案上首,正翻阅那些奏疏的董太师身前,低声道:

  “太师,午时了,先去用饭吧,这么些奏疏,一时半刻是看不完的。”

  说着,他将手中的会议纪要放下。

  这也是要给太师过目的,且不能离开这个屋子。

  须发皆白,已是高龄,却精神矍铄的文坛泰斗,翰林院大学士摇了摇头。

  肩负新政的制定,第一天却困难重重,董太师如何有胃口吃饭?

  闻言只挥了挥手,吩咐道:

  “将奏疏都拿来近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6页  当前第2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10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帝座下第一走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