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霖毕竟跟着县城国营饭店的大厨学过厨艺,在这方面肯定要比杨黛懂得多。
能让杨黛当嫁妆压箱底的东西,即便是一份简单的糕点方子,里面的用料也弥足珍贵,很多东西,依照杨黛现在的生活条件,根本找不到。
而且杨黛想要将这个糕点方子送给食品厂,当做自己的一点心意。
这方子如果一直在她手中攥着,其实半点用处都没有,倒不如删删减减找出合适的部分,送给食品厂。
但食品厂想要大批量生产,肯定也要先考虑成本。
韩霖看着那个方子,最终说了一句,“先在家里试试。”
依照韩霖的经验判断,配方里去掉几个珍贵的用料,在味道上肯定会差很多,就怕画虎不成反类犬,倒不如先自己上手试试。
方子上剩下的东西,家里都有,自己先在家里试试,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韩霖的动作很快,说做就做,成品出来后,杨黛尝了尝。
去掉不少东西,糕点的味道当然不能和以前相比,但是也算是别有一番风味。
况且自己这个方子拿到食品厂那边,食品厂肯定也会再自己研发的,将口味调成最适宜的。
杨黛骑着自行车到了县城食品厂的门口。
一段时间不见,食品厂就连大门都换成了新的,门口的保卫室还坐了两个人,看起来像是保卫科的。
杨黛拿着自己的临时工作证,向保卫室的窗口递过去。
还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微微弯腰低头,工作证还没递出去,保卫室的门突然被打开了。
“你就是杨黛同志吧?”保卫室里走出一位年轻的男同志,看向杨黛时,神情激动,还带着敬佩。
“同志你好,我是杨黛,这是我的工作证。”杨黛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将工作证递过去。
“不用不用,您直接进来就行,我们厂子上上下下都认识您呢。”保卫室出来的男同志连连摆手,一边说一边将大门开得更展,欢迎杨黛进去。
“您来是找我们厂长和副厂长的吧?这会儿他们应该还在办公楼的三楼开会呢。”男同志向前走了几步,专门给杨黛指明方向,“三楼,305,厂长见了您肯定高兴。”
杨黛此时可以说是一头雾水。
这人对她的态度实在是太热切了,热切到让人摸不着头脑。
上次谈成国外的合作之后,杨黛和夏子清来食品厂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如今长久不来食品厂,什么事情都没做,结果竟然待遇还升级了?
杨黛一边想,一边上了三楼。
305的房间,不断有说话的声音传来,杨黛在门口停了停,没有敲门,而是下楼去等。
“杨黛同志来了,领导正在开会呢,您先坐在这里等一等。”副厂长郑华生的秘书从办公室出来接水,看到了杨黛正好从楼上下来,连忙将杨黛请进了办公室。
“食品厂这段时间不错吧?”杨黛试探开口,语气却是肯定的。
要是食品厂这段时间过得不好,这些人对待她的态度也不可能这么周到可亲。
“托您的福,咱们厂这段时间也算是大出风头了。”秘书将茶水放到杨黛手边,忍不住同杨黛分享好消息,“外汇那边又追加了两次订单。”
“咱们食品厂如今可算是出名了!连市里都派人过来跟咱们厂学习呢!”秘书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两只眼睛都在放光。
早前食品厂摇摇欲坠,即便是秘书也日夜发愁,觉得食品厂撑不下去了,正各种找关系托人,想要从食品厂这个火坑里脱身。
结果没想到,食品厂突然时来运转,谈成了外汇的合作,瞬间鸟枪换炮。
原本大家都觉得有了这么一次订单,食品厂在本地能立住,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后面的发展显然超乎了食品厂原本的想象。
外汇的第一批货物刚刚运出去没多久,对方又重新打来电话,继续追加订单。
而因为有了外汇这么显眼的成绩,不仅本县县城的供销社和百货大楼主动来订货,就连周围几个县也都纷纷行动起来,连市里的百货大楼都跟风下了订单。
原以为这已经是锦上添花的好事情,结果没想到,一通电话打来,竟然再次让县城食品厂的名声高涨,这几天的时间,源源不断有外地的电话打到食品厂,同行想要参观学习的,还有百货大楼来订货的。
食品厂如今不仅生产线全开,而且已经开始申请扩建生产车间,一旦申请通过,扩建成功,食品厂将会成为整个县城最大的厂子。
如今这事情虽然还没有成为现实,但只是想一想也足够让人惊喜了。
食品厂也算是鸡毛换凤凰了!不可同日而语。
厂长秘书絮絮叨叨说了许多,杨黛静静听着,终于听到了重点。
起因还是自己之前在首都给食品厂打的那通电话,杨黛电话的本意是希望曾明杰快点受到法律的惩罚,但也意外给食品厂打了另外的广告。
曾明杰的案子上了报纸,食品厂身为差点受害的苦主之一,在报纸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这两天有不少电话都是从首都打过来的,食品厂的订单越来越多,大部分地方还专门指明要求用杨黛设计的包装。
这几天,食品厂陷入了一种甜蜜的烦恼中,因为订货的单位太多,但是新的生产车间还没有落实下来。
为了按时按量完成订单,食品厂专门开了工人动员会,然后宣布车间工人轮班,昼夜不停。
与此同时,还宣布了另外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等到这些订单完成,尾款付过来之后,食品厂的账面上将会有大笔的结余。
到时候就会申请土地,给厂职工们分房!
分房是所有人的一件大事,有这么一条胡萝卜在前面吊着,厂里所有的人都聚精会神,朝气蓬勃。
这件事情其实同杨黛没什么关系,但是如今的副厂长郑华生开职工动员大会的时候,不仅夸赞了自己研发新款饼干的能力,也顺带把杨黛也夸上了。
要不是杨黛无意间遇到曾明杰,还给食品厂打了电话,食品厂也不可能有上首都报纸的可能。
郑华生如今虽然还是个副厂长,但是他功劳大,厂里的饼干研究是他一手主导的,外商是他主动接触的。
可以说食品厂能够死起回生,郑华生在其中居功至伟。
不论是厂里的普通工人还是厂里的领导班子心里都清楚,郑华生去掉那个副字,成为厂里的一把手,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厂长也明白,索性直接进入了养老状态,只等着退休。
郑华生如今在厂里一呼百应,他嘴里夸着杨黛,工厂的大家自然对杨黛也越来越客气。
“我听说你从首都回来了,还说等下班之后买点礼物去家里看看你呢,没想到你先来了。”郑华生开会出来,看到等待的杨黛,态度亲切熟稔。
“在首都怎么样?接下来有什么打算?”郑华生其实是直接想问杨黛能不能来食品厂上班。
他一直将杨黛和夏子清两个人看成食品厂的幸运星,当然希望两人来厂子给他坐镇,如此食品厂能越来越好。
听到郑华生这么说,杨黛清了清嗓子。
她这次来依旧不是来上班的,而是来请假的。
“我接下来要再去首都一个月。”杨黛简单说了说有关航空部门的合作。
想了想又觉得不好意思,主动说道:“我如今长久不在,一直顶着食品厂工人的身份也怪不好的……”
杨黛的话还没说完,郑华生却连连摆手。
“你工人的身份是咱们厂子研究后决定,在上级部门已经汇报了,等新的车间落成,厂子里的正式职工名额增加,这里面肯定有你的份。”
“再说你虽然来厂子的时间少,但是给厂子的贡献却一点都不少。”
“咱们特事特办,食品厂不能寒了工人的心,这个正式工的名额,你肯定是跑不掉的。”郑华生说得十分诚恳,“况且你上次只是在首都待几天的时间,就能给咱们厂带来额外的订单,这次去一个月,说不定还会有额外之喜呢。”这句话带上了几分玩笑之意。
杨黛再次摸了摸自己包里的配方,也笑了起来。
“您先看看这个方子。”杨黛将删减后的配方递到郑华生面前。
“这方子……”郑华生到底是搞食品研究出身的,比韩霖的反应快了很多。
“您试试这方子能不能行,就当是我对食品厂的一片心意。”杨黛笑着,接过了郑华生递给她的请假条,除此之外郑华生还额外给了她一张出差申请。
到时候具体用哪个,就看杨黛自己。
这趟食品厂之行,不论是杨黛还是郑华生都十分满意。
郑华生得到了新的配方,虽然还不知道做出来味道如何,但是杨黛愿意将这份方子拿出来,交给他。
说明杨黛从心底是认可食品厂,认可他的。
而新的食品配方也确实是食品厂如今正需要的。
杨黛满意的点在于,她觉得郑华生这个人,确实是个可相交的人,她着实运气不错,遇到了这样的人。
“杨黛同志。”郑华生起身送杨黛离开,突然间特别严肃地喊了一声杨黛的名字。
“你觉得要是分房的话,住在几楼比较舒适?”
第60章
问题来的猝不及防,杨黛微微抬头却正对上郑华生的眼睛。
虽然是笑着问的,但并不是开玩笑的口吻,充满了认真。
杨黛一时间有些卡壳。
诚然她对现在住在黄庄大队的房子有诸多不满。
地方不够大,院墙不够高,砌墙用的砖也不够好。
当时分家的时候太匆忙,为了尽早搬家分开住,各个细节都没有注意到,而且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通电。
说起自己房子的缺点,杨黛能够说上三天三夜都不带停歇的。
但是她最多也就是想想,等到空闲的时候,将房子重盖,没想过自己还能有分房的一天。
毕竟现在县城的房子是稀缺资源。
除了县城中的老住户,有祖上传下来的房子住,大部分人想要获得住房,都需要等厂子分房,但是福利分房,也是要论资排辈的。
最好夫妻两个都是工厂职工,在厂子里有工作年限,人均住房面积太小,又或者是厂里专门引进的特殊人才,如此分房的时候才会排在前面。
虽然食品厂已经给了她种种优待,但毕竟名义上她还是食品厂的临时工。
没想到郑华生能这么直接地问她有关房子的问题,而且听起来,她似乎还有优先选择的权力。
看杨黛长久没有说话,郑华生自己又晃了晃手中的文件,这个文件里夹着方才杨黛交给他的配方,“这样吧,等到时候宿舍的设计图纸出来,你要是有时间,自己也来看看。”
“那就麻烦郑厂长了。”杨黛想起县城的几座宿舍筒子楼,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韩霖之前在化工厂那边帮着盖宿舍楼,回家的时候也同杨黛说过宿舍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