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洪子进宫不久后被调到了韩霖身边伺候。
当时皇帝已经开始给韩霖下药,虽说韩霖精心防范,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沾染药性。
韩霖本身不算什么好脾气的人,被下药之后偶尔分不清现实和虚幻,脾气更是阴晴古怪。
东宫伺候的人各个都提心吊胆,担心自己的性命朝不保夕,在这种氛围之中,哪怕伺候的人再努力露出笑脸,但还是像个苦瓜。
而这么多人里,只有小洪子的笑脸是看起来最真诚的。
因此很快小洪子就被提拔到韩霖身边伺候。
起初的时候韩霖忍不住想,在自己身边伺候,这个笑脸能保持多久?
为了让小洪子的笑尽快从脸上消失,很多时候,韩霖都故意吓唬小洪子,看着对方在地上磕头求饶。
似乎是想要将对方脸上的笑容换到自己脸上。
每次韩霖惩罚奴才时,都会让小洪子在身边,最开始只是旁观,后来干脆让小洪子动手。
原以为这种行为,会让小洪子脸上的笑容消失,或者是求爷爷告奶奶离开东宫。
但是没想到,小洪子不仅坚持下来,在东宫站稳脚跟。
甚至因为和韩霖接触的时间变长,面对韩霖的时候更敢说话。
而且小洪子很有分寸,不会踩到韩霖的底线。
不知不觉中小洪子成了韩霖最看重的人。
小洪子一飞冲天,当然也不会忘了家里人,他在京都购买了宅院,将一家人全都接了过来,偶尔会找机会出宫看看家人。
而这样的举动,自然也落在了旁人眼中。
想要韩霖死的人,数不胜数。
很快就有人给小洪子推荐了一个治病的神医。
神医的医术很好,不过半个月的时间,父母的病灶已经好了大半。
但这个时候对方提出条件,想要神医为父母治病,那么小洪子透露韩霖的消息。
小洪子起初是不从的,但是看着父母停药之后日复一日的消瘦,再加上对方一再强调,不需要小洪子做什么,只让小洪子将韩霖的日常作息和学习进度透露出来。
这两点都不算是机密,因此很快小洪子为了自己的父母妥协了。
而妥协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当对方要求小洪子提供韩霖的笔墨时,小洪子终于意识到自己酿成大错。
从小洪子透露自己的消息开始,韩霖就已经知道了。
小洪子虽然在宫中摸爬滚打多年,但实在称不上有心计,一旦心中有事情瞒着,便会坐立不安。
尤其是事关韩霖,从透露韩霖消息开始,小洪子便不敢面对韩霖。
韩霖一直盯着小洪子,一边思考怎么处置背主的奴才。
小洪子不是第一个背主的奴才,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是小洪子的背主,带给韩霖的触动是最大的。
他已经在脑海中想象了最惨烈的酷刑,是小洪子将自己的笔墨泄露后,自己送给他最盛大的礼物。
但韩霖想错了,小洪子没有再继续泄露。
他回了东宫,将事情原原本本告知韩霖。
韩霖感觉百无聊赖,人总是这样,明明知道是自己做错了,但总想着磕头求饶,苟延残喘的活下去。
他原以为小洪子是不一样的,没想到并无区别。
韩霖听完小洪子的汇报,挥挥手准备将小洪子拖入牢狱之中。
在那里他已经准备好了所有酷刑,而小洪子需要将所有酷刑都享受过之后,才能真正踏上自己的黄泉路。
小洪子具体说了什么,时至今日的韩霖已经记不清了。
他只记得小洪子最后的话,“奴才愚笨,跟在主子身边,却没能沾染主子的聪慧,给主子惹来祸端是奴才的错。”
“奴才犯了错自然要用这条命来赔。”
其实类似的话,韩霖听过不少,他以为这是小洪子在以退为进,却没想到小洪子的话音落下,便一头撞向了旁边的柱子。
血渍沾染到韩霖身上,韩霖依旧是意兴阑珊的模样。
撞柱虽然看起来架势很足,但其实轻易不会死人。
不过小洪子敢把戏做全,倒是让韩霖有了几分兴趣。
韩霖招招手叫来太医给小洪子医治,心中琢磨着等小洪子醒了,他还有什么把戏可做。
却不想听到太医的诊断,小洪子已经死了。
他不是死于撞柱,而是死于中毒。
小洪子早就在嘴里藏了毒药,撞柱的同时咬破毒药,顷刻间便没了性命。
听到这话,原本还优哉游哉猜测小洪子下一步如何演戏的韩霖,陡然愣住。
他看向自己衣服上沾染的血迹,闭了闭眼。
就那么让人将小洪子拖了出去,让整个东宫的人都知道,是小洪子背主,被太子逼迫而亡。
第44章
突如其来听到韩霖讲起以往的旧事,杨黛心中是震惊的。
她没想到韩霖会愿意提起。
“快吃吧,再不吃就凉了。”杨黛转变了话题,主动将油条递到韩霖手边。
如果是旁人说起不愿意提及的旧事,杨黛肯定会加以安慰,但是如今面前的人是韩霖。
韩霖方才讲故事时,明明应该是在怀念旧人,但偏偏韩霖的语调毫无波澜。
面对这种情况,杨黛即便是有心安慰,那些话也只能堵在口中说不出来,况且她从本心便觉得韩霖是不需要安慰的。
如果这样的事情,也需要安慰,韩霖当初就坐不稳太子的位置。
韩霖盯着杨黛,虽然杨黛递过来的油条他吃得津津有味,但是没听到杨黛说旁的话,又觉得主动提起这桩往事,似乎也不算多么正确,一时间有些百无聊赖。
胡平还在大队长家里等着两人,两人自然也不会耽误时间,收拾好东西便出门。
到大队长家里时,胡平正和大队长聊得开心。
看到两人过来,大队长也十分热情,知道三人准备上山,又将自己准备好的药草拿了出来。
“这是驱虫驱蛇的,这会儿天气还热着,山上虫蛇不少,你们三个人多当心。”大队长将东西递给胡平。
胡平伸手接过,又同大队长寒暄了两句,三个人才结伴上山。
“不能往深处走。”山脚下,韩霖再次强调。
他自己上山的时候,从来没有规矩,但是这次不一样。
胡平虽然年少力强,但毕竟没什么经验,而杨黛更是第一次上山,当然要处处小心。
“韩哥你放心吧,我肯定不给你添乱。”胡平看着前方的小路,心中已经完全是跃跃欲试。
胡平虽然是本地人,但是因
为家里人看重,又是在县城地势开阔平坦之处长大的,上山的机会极少。
这次他和家里人提起爬山的事情,父母依旧不赞成,但说起这件事时,化工厂工地的领导也正在家里做客。
这些日子胡平和这位领导也算是日日相见,领导对胡平印象不错,又是小辈,听到胡平想去爬山,便多问了几句。
听到胡平是想跟着韩霖上山,自然也说起了韩霖。
工地领导对韩霖的印象更好。
以往房管科推荐过来的临时工,都是已经磨合好的老手,但韩霖最初一看就是新手。
这种新手虽然不至于拖累进度,但刚刚加入并不会多受欢迎,工地领导对这么一个年轻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印象。
第一次有印象是韩霖站在拔地而起的宿舍楼前,仔细算着建一栋楼需要的砖块数。
领导本以为这种临时工,不会有什么大学问,想来只是因为知道自己这个时候会在,故意在自己面前表现。
但领导很快就发现,韩霖并不是故意表现,他只是口算,便将砖块数算的八九不离十。
领导来了兴趣,又多问了几个问题,韩霖回答得并不错。
而之后第二次便是韩霖主动找到自己,将他那段时间算出来的数据,一五一十摆在领导面前。
韩霖口中说得是请领导指点,但是领导在看到韩霖算出来的数据之后,却发现并不是指点那么简单。
一行行数据列出来,领导才发现钢筋的数据并不对。
做工地有油水,吃回扣这种事情是防不住的,因此在做预算的时候,即便是领导也会松松手。
但是那些人现在明显超过了底线。
每栋楼的钢筋使用量都在一点点增加,由于每次增加的量少,根本不明显。
如果不是讲所有数据都列的明明白白,根本不会有人注意。
而且韩霖在计算中还预测了接下来的钢筋使用数据,依旧在偷偷增加。
如果将第一次的钢筋数量和最后一次钢筋数量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增加的数量已经不少了。
但偏偏大家都习惯和上一次的购买数量对比,所以才一直没能被察觉。
领导收到韩霖的数据之后,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实际上一直在观察,观察工地的情况,观察韩霖的一举一动。
直到下面的人报上来下一次钢筋采购的数量,同韩霖预测的分毫不差。
领导大怒,也同时将韩霖记在了心里。
之后更是将这件事情交给了韩霖。
韩霖也确实不负重托,给了他一份满意的答案。
韩霖做事麻利,脑子也快,领导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