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县令庶女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苏西坡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60 KB   上传时间:2025-07-23 17:44:38

  “……”,许县令眼珠子骨碌直转,又想起六姑娘许诺下去的两间铺子,半响,咬了咬牙道,“那便让栀和多带着些东西出阁……”日后飞黄腾达,也记得提携远在峨桥县的老丈人一把。

  张弗庸要的就是这句话,听完,站起身,也不等许县令话说完整,便拱了拱手道:“此事太过意外,我须得和汤娘子商议一番,多给栀和做些准备。”

  有人帮着一道出资,许县令心底自然一百个乐意,连连点头,好生将人送到了门口,“正好栀和也准备着,你身为她舅舅,当多说两句话。”

  ……

  西屋中,许栀和正在将头上的钗环一一卸下。

  汤昭云将她的嫁衣挂在床头的架子上,又一转头,看见许栀和的侧颜朦胧在暖调的火光下,心脏一阵砰砰直跳。

  她不曾生育女儿,但在此刻,却有了一种送女儿出门的紧张与不舍。

  许栀和将耳珰卸下,一回头,便是汤昭云发愣的神情,她刚欲开口轻唤,门吱呀一声,被人拉开。

  张弗庸身后探出个脑袋,约莫六岁出头,正是张弗庸和汤昭云的独子,张筠康。

  汤昭云素日里看着张筠康烦心不已,让他写几个大字比登天还难,不过两日不见,倒是又宝贝了起来,她招呼张筠康上前,“在家不是嚷着想来看看表姊吗?现在见着了,怎么反倒害羞了?”

  张筠康被亲娘戳穿,吐了吐舌头,从张弗庸身后蹦着跳着出来。

  张弗庸看着儿子头顶的发旋,低声道:“在家怎么教你的?”

  在家的时候,他多次教导儿子见人需礼义周全,不过张筠康是个皮猴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做事毛毛躁躁。

  张筠康顿时端正了身子,有模有样地与许栀和见礼,“姐姐妆安。”

  许栀和对这位年幼的表弟着实没什么印象,听到张筠康的话,她眉眼绽开了笑,“都是一家人,不必这么客气。”

  张筠康身上的拘谨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朝着张弗庸做了一个鬼脸道:“我就知道表姊不会生气,偏爹爹你作怪,非要我们姐弟生分?”

  张弗庸听着自己儿子人小鬼大的话,忍不住伸手在他脑门上重重一拍,“臭小子,胡说什么呢!”

  张筠康挨了打,也不哭闹,想来习以为常,他继续望着许栀和,真心实意夸赞道:“姐姐就像画本子里头的仙女,真好看。”

  许栀和莞尔,“你这么小,都会看画本了?”

  “这……”张筠康忽然背后升起一抹凉意,他有些后知后觉地捂住嘴,可惜为时已晚,转头望去,正是汤娘子皮笑肉不笑的脸。

  汤昭云嗓音细软温和,语气平静道:“张筠康,你好生说说。什么话本?”

  这才是娘发怒的前兆,张筠康抖了抖身子,嚎叫一声道:“娘,再不敢了……”

  张弗庸看着妻子摁住张筠康,微微笑了笑,然后看着许栀和道:“张筠康这小子不争气,小舅不敢保证旁的,只一点,只要这小子在一日,你就不必担心没人出头。”

  许栀和自然能听出张弗庸话里话外对她的照顾。她心底一阵暖流……张筠康和她并未如何见面,却对她充满好感,必然是张弗庸和汤昭云在家常说她好话的缘故。

  “栀和,”许栀和顿了顿,真心道,“多谢小舅舅。”

  “这算什么。乖孩子,有时候亲表之间,未必就是血缘定下的一锤子买卖,你和许家是骨肉血亲,但他们待你如何,你心底很应该有数,筠康虽年少,但品行为人有我盯着,错不了。”张弗庸轻轻摆手,看着外甥女道,“这么多年你在许府无依无靠,连喜恶都无法自行做主,宁可自己咽下些许委屈,也不叫人为难……但从此往后,再不必了。”

  许栀和听出张弗庸的话外之音,半响,点了点头笑,“栀和明白了,日后再不委屈自己了。”

  她在许府过得艰难,只要不触及底线,譬如送人做妾,她都愿意为了自己的安宁隐忍下来,比如许大郎的冷漠自傲,许玉颜的冷嘲热讽,许兰舒的骄矜跋扈,许应樟的伪善野心。从很小的时候她就明白,争一时的意气容易,但是一旦惹眼,她便会面临着其他院子的虎视眈眈。

  她是没有人护着的。

  所以她选择不言不语……哪怕来人并非善意,怀着功利的目的,她也不会冷脸以对,在府上树敌。

  张弗庸望着她舒展的眉眼,知道她是真的听进去了,伸手在她肩头轻轻拍了拍,像是感叹,“如是你娘还在,看到你大喜出阁,应当会很高兴。”

  许栀和的睫毛微微颤抖。

  张小娘的面容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在她印象中变得模糊,但是每次听到张弗庸说起她对待尚在襁褓中的许栀和有多温柔与呵护,许栀和都会为之触动。

  “明日就是你的好日子,是我扫兴了。”张弗庸笑了一声,揭过了这个话题,而后道,“你交代的事情,我做好了,他若是真想攀上这阵东风,当着手开始准备了,明日一早,必有添礼。”

  许栀和闻言,长长松了一口气,“多谢小舅舅。”

  张弗庸摆了摆手。

  另一边,张筠康被狠狠一顿教训,此刻正缩着脑袋如鹌鹑,汤昭云松开了揪着他耳朵的手,温婉地朝许栀和笑:“让栀和见笑了。”

  许栀和本想说怎么会,却突然看见张筠康在汤娘子的背后手指比“六”,顶在头上,像是长出来了犄角。

  她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汤昭云一回头,正与吐着舌头瞪着眼的张筠康对视上。

  气氛都凝滞了几分,旋即汤娘子再也忍不住,“旁人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倒是一会儿功夫不看着就开始作妖!”

  说完,又气鼓鼓地望着张弗庸,“你管不管你儿子?”

  张弗庸连道了三声“管”。

  张筠康见好就收,抬头看着面墙而站的汤昭云,“……真生气啦?娘,我和姐姐玩闹呢!”

  汤昭云看着臂弯下自家儿子探出来的半张脸,伸手捏了一把,哼了一声,弯了弯嘴角。

  张筠康见汤娘子笑了,自来熟地靠近许栀和,擦了擦方才蹭到鼻尖上的灰,仰面朝着她笑,“栀和姐姐,你说,我娘是不是天底下最好哄的人啦——?”

  许栀和本还有几分伤怀、感慨、紧张……现在被张筠康一通闹,心底半点脾气也没了,她眸中笑意盈盈,学着张筠康说话的腔调:“是啊——!”

  两人一唱一和,汤昭云看得心头暖烘烘的,她抬眸望着张弗庸,清晰无比地从他眼中看到和自己相同的心思——所谓岁月静好,不过如是。

第32章

  六月底,卯时刚过,清晨的阳光便从四面八方倾落房,沿着窗台投下一大片光影。

  细望去,能看见空气中涌动漂浮着微小尘屑。又因着是喜屋,斑驳褪色的门楣上缠绕了一圈圈的大红色喜绸。

  许栀和今日起了个大早,净面之后由着方梨和汤娘子瞻前顾后,点面着妆。夏日闷热,大红色的嫁衣层层披在身上,许栀和刚扭动了下身子,便被汤娘子用眼神制止。

  梳头娘子站在许栀和的正后方,这是峨桥县出了名的“全福娘子”,不说官宦人家,便是稍有些家底的,都会请她上门。

  全福娘子望着镜子中面色淡定的许栀和,倒是第一次见到这般不慌不忙、仿佛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新娘子。她嘴角喊着笑意,拿着深棕色的木梳子从许栀和的发顶开始梳起,口中念着祝福的颂词:“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

  汤昭云站在全福娘子身边,看着她将许栀和的头发束成一个精巧的同心髻,而后适时递上发簪,红缨流苏坠子。

  妆发完成的时间比过去任何一次尝试都显得更加漫长,许栀和感受着四五只手在自己头顶小心翼翼地动作着,她眨了眨眼睛,脖子一个姿势久了,免不得有些发酸。

  正和全福娘子说话的汤娘子瞧出了她的想法,立刻在她后颈和脖子住用手托住,口中宽慰道:“很快,很快。”

  许栀和只能动作幅度很小地看向她,而后用眼神传达自己的意思:知道啦。

  汤娘子又取了朵并蒂莲的绒花簪在了许栀和的髻上。

  全福娘子见状,脸上笑意更甚,她细细打量着许栀和,由心道:“姑娘生得如花似玉,当真怎么装点都好看。迎亲的郎君见到了,必然十分欢喜。”

  许栀和脸上浮现一抹薄红,她望着镜子中的自己,扭头对汤昭云和方梨道:“我脸上的胭脂是不是点多了……?”

  汤昭云但笑不语,方梨偷笑着道:“姑娘,你都还没点胭脂呢。”

  许栀和:“……?”

  方梨难得看见许栀和怔愣的样子,她笑意盈盈——原来姑娘并非一点心绪波动都没有嘛!

  全福娘子也跟着笑起来,笑完,她目光转向了外头,“也不知道新郎官那边如何了?”

  ……

  许府门外,小厮手持竹竿,上头系着一串红色的鞭炮,只等郎君上门,便开始燃放。

  张筠康个子小,混在人堆里,他从府上丫鬟小厮的围困中自行钻出一条道,跑出了桐花巷,远远看清了三两来贺喜的人,只一眼,他就在人群中看见了前来贺喜的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还有两家的兄姊。

  他本想先回去和爹爹讲一声,但看了眼被密密麻麻围住的府门,又作罢了,朝着张家大郎和二郎就去了。

  张家大郎张弗疾已经过了四十多岁,见到小侄儿冲着自己跑过来,立刻弯下腰将他抱了起来,笑着问:“你爹娘呢?”

  “都在表姊那儿!大伯,今日表姊可好看了!”张筠康被抱起来,快活地抖了抖腿,又朝着兄姊一一问好,眼睛亮晶晶的道。

  张弗疾和二弟对视一眼,两人皆笑得开怀。大伯母和二伯母拘谨些,前者道:“行了,快些过去吧。”

  娘家人,总不好去得太晚的。

  “对呀对呀,”张筠康手舞足蹈,“我们快进去吧!表姊屋里还放了糕点,香喷喷的……”

  张弗疾常年在田间耕种,手上力气大得很,他没打算把小侄儿放下来,一面抱着他走一边笑问:“是吗?都有什么糕点呀?”

  “酥油糕、桂花糖糕……好几种,大伯去了就晓得了。”

  府上下人虽然对张家两位眼生,但是怀中抱着的小郎君却是认识的,连忙让出一个过道,好叫人进去。

  今日,府上三姑娘排得上号。

  即便这是最后一日,姑娘还在府上做姑娘的日子。

  张家一路顺畅无阻地走到了许府内堂,先与许县令和大娘子打过招呼后,立刻径直走向了西屋,看见许栀和被人簇拥着,身边如张筠康所言放满了糕点,总算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许府可算干了件人事,没给宝贝外甥女找晦气。

  大伯母道:“栀和屋子小,里头哪装得下这许多,你我身上沾了泥灰,还是莫进去了。”

  张弗疾道:“哪有,昨夜洗了好几遭,可干净了。不然我怎么上手就抱筠康啊?”

  “把你美的。”大伯母瞪他一眼,“怎地从前不见你勤快?”

  张弗疾便嘿嘿一笑。那不是因为……今儿是外甥女的好日子吗?

  ……

  西屋和外头各忙各的,许栀和被人喂了几口糕点和几口茶水,怕她到时候走的路上饿了想家;丫鬟仆役忙着招待赴宴的宾客,忙着端酒端菜上桌,忙着门口唱名;张家几人不自在站在府上,好在张弗庸及时赶到陪着说话。

  许县令和大娘子坐在正堂,前者难得从八儿身上转移了视线,眼巴巴地盯着外头瞅,后者神色淡淡,只在有人的时候假笑一番。

  吕氏心不在焉。前两天夜里许玉颜又回来了,和她说邓郎在外头欠了一笔债,求她想想办法……她那日气得不行,邓家那厮敢用假的地契糊弄她,现在竟还敢让女儿帮着还债,当真可恨至极。她当时怎么说来着……既非良人,不如脱身。但玉颜就像是被下了降头一样,绝不后悔,还对着她道:“娘,那都是邓郎以前做的错事,当下真的改了,娘,你救救他这一回吧……”

  某一瞬间,吕氏当真不愿承认那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女儿。可到底看着她长大,吕氏不忍心女儿和他过着被人催债的日子,动用了自己的嫁妆填了这笔空。

  吕氏对玉颜越是怜惜,便多痛恨一分邓家那厮!若不是他勾引了她单纯不谙世事的女儿,怎么会如此一头扎了进去?

  她想得出神,却没注意到旁边许县令不善的目光。

  “今日大喜的日子,你耷拉着一张脸,摆着给谁看呢?”

  吕氏怔了怔,她女儿受此浩劫,难道伤心一场都不能够?况且……况且人来的时候,她一直都是端着笑脸,笑面迎客的。

  她从来没忘记自己是许家的当家大娘子。

  不对,不对……吕氏忽然摇了摇头,她紧紧盯着许县令像是要把他脸上盯出一个洞来——他那么重视利益的一个人,怎么如今知道玉颜所嫁非人受此蒙骗,却不声不响,不做计较?

  许县令被她看得有些心虚。

  四丫头的事情,他知晓了,自然是愤怒的,敢行骗到他许府上头,在这峨桥县,当真是活腻歪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7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2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县令庶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