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道:“一直自己一个人住,经常外出,但没见带人回来住。”
说着话一行人很快来到了15号楼,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起的早的老头老太太已经开始在小区里晨练,看到有一大堆警察在小区里经过都有些好奇。
民警率先敲开门进去,许年跟在后面也走了进去,注意到屋子的面积不大,便让大部分人等在外面,只让蒋英耀进来。
田康运今年68,但相比起住在烂尾楼的那个老人,显得要年轻的多,个子不高,也没发福,但面色十分红润,面对警察不慌张不害怕,还带着些嬉皮笑脸开口,“哟,刘警官啊,这么早就上我们家有什么事儿?我可先声明我最近就在家里,什么也没干。”
田康运虽然不害怕他们,但对他们的到来也不欢迎,脸上还带着些抗拒的神色。
民警也很不耐烦看到他,直接了当的开口问,“你是21年2月2号搬进来的,那在21年1月28号到2月1号之间,是不是住在平成路顺民小区附近的那片烂尾楼里?”
田康运显然没想到这么多警察找他是因为这件事,有些意外的说:“是啊,怎么了?这不犯法吧?”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几个人面上看不出来,但心里都有些振奋。
民警没再开口,许年接着问,“1月28号晚上29号的凌晨,你也住在烂尾楼吗?”
田康运是第一次见许年,不禁有些探究的看了他两眼,似乎在猜测他的身份,片刻后才道:“那段时间我虽然在外面跑来跑去,但晚上确实都住在烂尾楼,每天晚上都会回去,没在外面留宿过。”
许年紧接着又问,“28号晚上你是几点回的烂尾楼?”
田康运皱着眉头,说:“21年的事,都五年了,这谁能想起来。”
“仔细想想,”民警开口道:“28号晚上发生了那么大的事,你每天都在外面,我不相信你没听说过。”
田康运自然听说过,撇撇嘴道:“我确实知道,不就是附近发生了什么命案吗,好像死了好几个人,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那时候就是个流浪汉,每天吃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关心这些。”
几个人听的都忍不住皱起眉头。
许年耐着性子道:“你仔细回忆一下,就你搬之前,过好日子的前几天,你晚上在那片烂尾楼看到什么人没有,特别是28号晚上。”
田康运满脸都是不耐烦,但看的出来眼前的警察不问出答案是不会走,便努力的回想了一下,最终还是摇摇头说:“我那段时间都回去的很晚,从我出院后到搬走前的一段时间一直都是,我没手机没表,也不知道回去几点了,但回去的一路上确实都没碰见人,不过我捡到过东西。”
听到前面那段话许年几人还没来的及失望,补充的后一句就一下子把心提了起来,“捡到了什么东西?”
“一把匕首,”田康运比划着道:“刀刃有这么长,上面还有些黑黢黢的,像是被火烧过一样,扔在一个铁皮桶里,我捡起来的时候还有些烫手。”
“那刀呢?”许年立即问。
田康运说:“应该还在我家里,我那段时间跟人商量赔款,那人气的看起来想打我,我一直想找个东西防身,刚好看到它了,我就捡了一直带在身上,搬家的时候也没扔,不过后来不知道扔哪儿了。”
田康运说着开始翻箱*倒柜,许年赶紧阻止了他,将剩下的人叫进来戴上手套仔细翻找。
花了些时间才听到汪雨惊喜的喊,“许队,找到了。”
戚白离的最近,一个健步冲过去,有些惊讶的问,“你怎么想到在这儿找。”
这是阳台的一个角落,堆了好几盆半死不活的绿植,匕首就随手扔在一盆绿植后面,再加上周围堆的杂物,要不是仔细找,还真不容易被发现。
汪雨说:“我翻那几个堆满杂物的箱子的时候注意到这几盆绿植有翻过土的痕迹,但又没在附近找到铲子一类的工具,就猜测他有可能有用匕首一类的锐器翻土的习惯。”
许年走过去的时候也有些意外,任谁也没想到,一柄杀了四个人的凶器,之后的结局竟然是被人用来翻土。
将匕首装进证物袋里,许年走过去提起来问田康运,“你仔细看看,是不是这把?”
田康运只看了一眼就认出来,“是这把,你看这上半截,黑的跟什么一样,我怎么洗也洗不干净,本来还打算拿来削水果的,见洗不干净我就拿来翻土了。”
找到了想找的,但一行人并没有直接离开,只派了两个人将物证送回西城区分局,其他人带着田康运重新回到了烂尾楼。
田康运很不情愿,但被辖区派出所的民警轻而易举的镇住了,不得不上车跟着一起回了烂尾楼。
“当时那个铁皮桶在哪儿发现的?”一进到烂尾楼里,许年就开口问。
田康运指了一个方向,“就我当时住的那栋楼的楼前,在那边。”
众人跟着田康运往前走,路过了好几栋楼,一直走到整片烂尾楼十分靠近中间的位置才停下来。
“就是这儿了。”田康运肯定的说了一句,然后在两栋楼中间的空地来回张望。
似乎是有了发现,田康运道:“我找到了,就是那个铁皮桶。”
田康运用手指了一下,然后小跑着跑了过去,其他人立即跟上。
那是一个外漆几乎完全脱落,已经看不出原本用途的铁皮桶,桶不大但也算不上小,经过长年的风吹雨淋很多地方都已经生了锈,桶里面脏的完全看不出原貌,也分辨不出具体是什么东西,满是黑色的有些粘腻的污垢。
“你确定是这个桶?”派出所的民警问了一句。
田康运很肯定的回答,“就是这个桶,我从旁边路过的时候看到一点反光,然后才发现是一柄匕首。”
“看来汪雨猜对了,”戚白探头看着,说:“还真是焚烧的,这凶手胆子不小啊,运气也好,这片烂尾楼虽然离着附近的居民区有点距离,但也不是完全看不到,更不用说有一些犯罪分子经常来这片活动,还有常年住的流浪汉,辖区派出所来巡逻的,但凡他早那么一点或者晚那么一点,都会被人发现。”
蒋英耀回忆了一下之前年长民警介绍的这片烂尾楼的基本情况,赞同的点点头,“确实运气不错,不过也有可能张伟彦对这片提前踩过点,告诉了陆满庆。”
汪雨思考了一下,道:“很有可能,看来咱们回去还得花费大功夫将张伟彦案发前一段时间的行踪找出来。”
一提到这个戚白眉飞色舞的表情就僵住了,“得,凶器是找到了,但还有大活等着咱们呢。”
将铁皮桶整个打包拉回西城区分局,许年带着二中队的人刚回到临时办公室坐下,庄英华就闻讯赶了过来,用力在许年肩上拍了拍,“消息我都收到了,干的不错,这么快就找到了凶器。”
许年谦虚的回答,“运气好,刚好去烂尾楼的时候有了新线索。”
“很多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庄英华顿了顿,突然道:“过两天我打算亲自带人去建阳市缉拿犯罪嫌疑人陆满庆,到时候你们二中队一起去吧?”
许年虽然有些惊讶,但反应极快的答应下来,“好的,谢谢庄大。”
庄英华露出一个笑容,又用力在许年的肩上拍了拍,才转身走出临时办公室。
人一刚消失在办公室门口,戚白就忍不住小声说:“西城区的案子,咱们竟然能跟着去抓捕犯罪嫌疑人,这庄大可真是个好人啊。”
“确实是个好人,”蒋英耀想到了什么皱着眉头说:“但这个案子有些特殊,这趟建阳之行恐怕没有以前的案子那么顺利。”
戚白有些莫名,下意识转头看许年,发现许年表情也有些凝重,而汪雨只茫然了一瞬,也瞬间反应过来什么,严肃的表情里带着些担忧。
第54章 但他偏偏什么都不做,还要落井下……
疑似犯罪嫌疑人案发当晚使用的凶器找到了,但距离许年他们的任务结束还有很远的距离。
四名辅警也没回去,一行8个人围着四张办公桌坐下,开了一个小型案情分析会议。
临时办公室还留有一些仍在看监控的民警,8个人都尽可能的让声音小一点。
“忙了一个白天一个晚上,”许年问,“你们有什么想法?”
戚白第一个开口,“我觉得这个犯罪嫌疑人有点奇怪,总感觉矛盾的很,既谨慎又大胆,就比如说我们在监控录像里看到的他在距离案发现场三公里的位置摘下口罩抽烟,还有他处理凶器的方式,他明明杀人那么利落,专业的像个杀手似的,甚至案发现场也干净的找不到什么线索,按照正常逻辑,这么一个具有很强反侦查能力的人会比杀人时更小心的处理凶器,但你们看他是怎么做的,直接选择了那么一个鱼龙混杂的烂尾楼,大半夜的在铁皮桶里焚烧,他怎么就能那么确定的不会被我们侦查到。”
汪雨思考了一下道:“这个陆满庆的身上确实充满了很多矛盾,但也是基于我们掌握了他就是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热心市民提供的那些新线索,我们很难直接将目光锁定到他身上,毕竟他首次出现在监控摄像头里是在案发现场一公里以外的地方,也没踩过点,也没和死者张宏达等人有过接触,甚至是在案发前一天下午才到的永泉市,并且没有在永泉市有过住宿记录,更是第二天中午就直接走了,完全不在我们摸排的范围,还有一点就是……”
汪雨说着顿了顿,看了许年一眼,才继续说下去,“虽然现在凶器是找着了,但经过了高温焚烧,此后还不知道被什么东西清洗过,我现在都怀疑能不能在凶器上检测到属于死者的生物样本。”
汪雨这话一出,戚白和几名辅警都表情一变,但许年和蒋英耀依旧很平静,看样子早就想到了。
“所以啊,”蒋英耀笑着开口,“凶器找到归找到,但咱们要做的事还多着呢,比如凶器的来源,陆满庆从建阳市到永泉市,来回都是乘坐飞机,这说明他的凶器一定是到达永泉市之后才获得的,他是从哪儿获得的,买的还是偷的,还有张伟彦和他之间的联系,我们目前已经排除了两人是通过电话联系的,之前西城分局也把张伟彦的所有通讯设备都查了,既然他排除了嫌疑,就说明通讯设备也没有问题。”
说到这个,除了许年和蒋英耀,大家都开始两眼无神,已经预料到了接下来看监控录像看到眼花的日子。
正说着,西城分局的内勤拿了一小盒的移动硬盘进来,看着又增大的工作量,大家更是觉得前方一片灰暗。
接过移动硬盘放在桌子上,许年拍了一下手,“行了,分分工吧,一共就四台电脑,也没必要所有人都留在这儿,除了看监控,还得有人出外勤,大家两两一组,自己分配吧。”
短暂的轮换着休息之后,所有人都继续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每天盯着电脑屏幕,枯燥是很枯燥,但好消息接踵而来。
当天下午,小睡了一觉又填饱了肚子的汪雨赶过来和蒋英耀换班,刚看了没几个小时,就有了新发现。
“许队,”汪雨控制着音量低声喊了一声,“我找到了张伟彦的可疑的踪迹。”
许年正看的双眼酸痛,眺望着窗外风景缓解眼部疲劳,闻言一个健步来到汪雨身边。
“许队你看,”汪雨同时打开了好几个监控视频,分别暂停着,指着屏幕道:“这是一汽家属院、这是新都小区、这是阳光花园小区,都是一些建成时间很长,基本没物业,或者就算有物业也基本不管事的老小区。”
许年看着暂停画面里张伟彦的身影,他抽着烟站在大门的角落,正朝着小区里张望。
两名正在看监控录像的辅警也被吸引过来,其中一个忍不住猜测,“监控时间全都是21年1月二十几号,都在案发前,他不是一直踩点着案发现场附近的监控摄像头,突然来这种老小区干什么,难不成除了死者张宏达一家,陆满庆在永泉市还有别的目标?”
这个猜测让几人都悚然一惊。
汪雨飞快的查了一下,“这几个家属院都在西城区,相距的距离不远。”
另一名辅警飞快的掏出手机,“我找西城区分局的内勤问问。”
三个人都很紧张,许年突然问,“小区里的监控摄像头有拍到张伟彦吗?”
汪雨说:“我找了,这几个小区里只有主干道上有寥寥几个像素并不高的摄像头,其他地方基本没有,就算有也年久失修基本上都不能正常使用。”
汪雨说着将几个监控录像快进的快进,后退的后退,很快暂停到张伟彦出现的地方。
之后汪雨将画面放大一个接一个的陆续播放,视频中的张伟彦一开始是正常行走,但走着走着就停下来,借着抽烟遮掩,脸隔几秒就抬起来张望,并且都是朝着一个方向。
汪雨也很快注意到了,皱起眉头,“张伟彦一直在看一个方向,他在看什么?”
许年让汪雨将视频后退,反复播放了几遍后道:“看样子他确实在踩点,并且很大概率都抱着一个目的,走吧,咱们到现场看看,看他一直看着的方向都有什么。”
鉴于这些小区的监控覆盖率实在太差,几人无法从监控录像中得到充足的信息用以推断张伟彦的目的,就只能亲自跑一趟。
为了节省时间,还是两两一组,许年带着一名辅警先到达一汽家属院,刚下车,就接到了另一名辅警李繁的电话。
“许队,”辅警李繁说:“我找西城分局的同事查过了,那几个家属院整个21年上半年,都没发生什么刑事案件,只有一些诸如打架、电瓶车丢失之类的治安案件。”
“好,”许年道:“你和汪雨走访排查的时候注意安全,保持联系。”
收起手机,许年观察着这座老小区。
目之所及全都是五六层高的步梯楼,即使是主干道也不宽阔,路面经过长久的日晒雨淋全是些坑坑洼洼的小坑,路两旁的树木倒是很高大茂盛,在路面上投下成片的阴影,显现着与这座小区差不多的年龄。
许年回忆着张伟彦在监控录像里行走的路线,也沿着同一条路慢慢走着,然后在监控录像中张伟彦停下的地方站住脚步,顺着张伟彦曾经看向的方向看过去。
几乎是立刻许年就明白了张伟彦在看什么东西,他在观察这座小区里的快递柜。
辅警李繁也想到了,有些疑惑的问,“快递柜?在案发前这么重要的时刻,他踩点这些快递柜干什么。”
许年隐约有了个一个猜测,但没开口,延着主干道与人行道连接的台阶走了上去,站在快递柜前仔细观察着周围。
许年看的很仔细,花了半个多小时都没在附近找到监控摄像头,便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许年说:“他们在用快递柜交接凶器。”
辅警李繁有些吃惊,“交接凶器?这种地方?人来人往的小区?”
许年抬头看着四周,耐心的解释着,“这种老小区,要么是没有物业,要么是物业不怎么管事,所以监控覆盖率很低,你注意看,路灯设置的间隔距离很远,甚至有些是坏的,这非常方便在夜晚时隐藏行踪。”
李繁顺着许年的视线一一看过去,片刻后才有些乍舌的说:“戚哥说的真没错,这凶手真是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