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钳工[六零]_分节阅读_第233节
小说作者:渝跃鸢飞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3 KB   上传时间:2025-07-08 12:25:15

  最后,这一轮的谈判中,法方签署了技术附件:

  [在中国长江流域气候下,保证轧制量≥12万吨。]

  [每低于保证值1万吨,扣减合同总价0.8%(上限6.4%)]

  [若因润滑系统失效导致报废,法方无偿更换并承担停产损失。]

  当然,技术文件同时也约束了中方的一些规范行为,并且每支轧辊,当要索赔的时候,都要提交第三方的联合检测报告等等一些条件。

  当天的谈判结束。

  中方团队的气氛明显非常好,气势也比之前高,满面红光的样子。

  像是打到了大猎物而归的狩猎团,兴奋透过肢体显出来,刚走回到他们自己学习交流的地方,顾不上整理交流,就有人迫不及待地问林巧枝:“林工,最开始那个线头你是怎么想到的,给我们讲讲呗?”

  与此同时,法方谈判团队的气氛就不是很好了。

  怎么重新取得谈判优势,且原定的后续谈判策略,都要重新调整,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

  杰勒米扯了扯领口,忍了忍肚子里的气:“今天新加入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中方为什么会突然增加一个这么年轻的技术专家。”

  没有听说过中方钢铁行业里有这一号人物,而且,对他们太不友善了!

第154章 法方公司的谈判团一时有些头大

  事已至此, 杰勒米也没有别的好办法。

  只能是压住怒气,咽下去了。

  这就好像老王卖瓜说:“我家瓜包甜,是无籽瓜!”

  然后被揭穿!

  除非不想再做生意了, 否则绝不能激化矛盾,最好还是要放低姿态赔笑。

  签署的技术附件, 就属于这个“赔笑”环节了。

  但向来技术领先的人, 真的是有傲然的心理优势的,百试百灵的招数,稳操胜券的办法,头一次这么猝不及防的被戳破,遭了乱棍, 那种强烈的不适感让人烦躁,且打心眼里无法接受。

  像是苏绣被十字绣踩下去,真是心里冒火!

  正如胡明德所预料的,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 其实当头一棒,比钝刀子割肉更有威力。

  这不, 谈判当天, 当场该项技术附件就达成一致、双方签字了。

  法方谈判团队的状态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谈判策略要改,这其实是蛮大的事,相当于临近考试了,突然改考试大纲,意味着资料不能用,节奏混乱,大量的准备工作报废……都接踵压来。

  “我想起来一个人。”谈判团的技术专家瓦奥莱特努力缓和呼吸, 平复烦躁的情绪和压力,他咬了咬字眼, 说道:“这个lin qiao zhi,是不是那个做全丘陵地形拖拉机的乔治、巧枝?之前我的朋友给我提过她,说这款拖拉机的制造者一定是被造物主垂爱的脑子,是个非常厉害,非常年轻的中国女人。”

  “是她!!”谈判团好几个人一下子就想起来了,本土的企业被入侵,被抢市场,还是被科技更为落后的国家抢市场,这绝对是行业内的大新闻。

  就好像非洲人做的手机抢占了中国市场一样,行业内绝对是轰动的,第一反应是要抢回这片市场,能任由你虎口夺食?对非本行的工业同行来说,也是相当劲爆的消息了。

  不少人还专门去了解了一下林巧枝。

  想看看她到底是何许人也?居然这么猛,虎口夺食啊!

  但毕竟不是真的同行,了解一下,感慨了两句不得了,就投入自己的工作去了,此刻,也是听瓦奥莱特一说,他们才想起来,谈判桌上遇到那个人,名字发音真的很像!

  “你是说,她一个做拖拉机的女人,拆穿了我们这群钢铁行业专家的说法漏洞?”杰勒米难以相信地问。隔行如隔山,林巧枝在拖拉机行业也是有不小成就的人了,还这么年轻,难道她还能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不成?光是时间上就让人很难接受了,怎么会有如此离谱的事情和人。

  瓦奥莱特沉重的点点头:“她的天赋,恩,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表达,如果真的是她的话……你可能没亲自接触过她做的产品。但你也看到了,她就是能察觉到我们那一点小疏漏,实际上,我听说她还有一个鹰眼的外号,怎么来的,你可以想象吗?”

  他当年在学校最好的同学,就在农机行业。

  杰勒米一时有些接受不了:“那她不做农机了?改行了?”

  “说不定只是来帮帮忙,你看她坐在旁边。”瓦奥莱特烦躁地搓了一下头发,无意识发出一个重重的嘲讽。

  可能是自己也感觉有点扎心,又耸耸肩:“你也知道的,中国技术人才都身兼多职,他们太缺高端人才了,教育都还没有推开普及。”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会儿不仅是司机会开车、会修车、会补胎、会一堆技能,几乎各行业都是全能型人才。

  像是胡开记,从翻译、到管理、到外贸……都是一把抓,红旗厂搞出口了,去各地抢市场,从未有过这种高端农机市场经验的他,又临危受命,现学现用。

  缺人啊!!

  搞化学的去打仗,搞无线电,电报,打完仗,又回来研究造火箭炮;又或者陆军前线撤下来的,解放后去担任海军建设重任……这样的人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比比皆是。

  当初听消息的时候,还能笑呵呵调侃农机行业同行两句。

  现在换自己被打了,就感觉滋味不是很好受了:“做一下背调吧,看看她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得在下次谈判之前,了解清楚她的情况,才好做准备。”

  谈判就在于尺度的把握,分尺之间的争夺。

  连对手的深浅都不知道,就很危险了。

  说多了,底透了。

  还极有可能被揪住痛点。

  收敛一点,就是割让城池了。

  法方公司的谈判团一时有些头大,一边将消息传回国内,一边试图寻找同行支援,得到更多的消息,同时挑灯夜战整理起了新的谈判资料,商讨新的谈判策略。

  ***

  与此同时。

  中方代表团,也是聚集在一起。

  大办公室,门口现在挂着“武兴钢铁设备引进谈判组”的牌子,还适宜的挂起了一些标语和横幅。

  比如左边的大白墙上【下些本钱,把人家先进的东西学过来,赶上去,超过去】

  进门对着的醒目立柱上,则是写着大号标语【必须兢兢业业,绝不疏忽大意】

  面对自己人。

  林巧枝就没有必要打哑谜了。

  她简单解释道:“其实法方是在偷换概念,特殊添加剂一笔带过,想要我们误以为这种添加剂可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某种特性,以达到提升轧辊使用寿命的作用……”

  在谈判中,太常见了,一场谈判可能就涉及几个主要矛盾,其余次要提到的点,很容易就被大体说法转移了注意力。

  成套设备的具体技术图纸,都是按吨来算的,可不像是西瓜就那么一两个点,甜、沙、无籽,就是美味西瓜了。

  三个点的主要矛盾,都能老王卖瓜,忽悠一下不会看西瓜的人,更何况千丝万缕的、复杂无比的技术要点?

  “当时大家在谈报废率和温度检测装置的时候,我就注意到这一点不对,为什么要用特殊添加剂的功能来回应寿命问题……”林巧枝简单叙述。

  防止冷却水的锈蚀,确实可以延长轧辊的寿命。

  但能延长那么多?仔细再深入思考,就知道不是主要缺陷所在,那为什么在一口回答的时候,说这个可疑的像是解决次要缺陷的复合添加剂呢?

  哪怕你真的有“核心保密技术”。

  在被问到的第一反应,也绝对是直接承认“不好意思,这方面技术不在出售范围内,但我们肯定能保证这个15万吨的轧制寿命。”

  这事,就和问男人出轨一样。

  到底出没出,反应和语气都有迹可循。

  “那为什么是硫磷复合添加剂?”石油专家忍不住追问一句,钢管是工业的血管,更是油田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基础设备,油田这边也是极其重视的派来一位高工,参与引进谈判,务必保证武兴钢厂引进的设备,生产出的无缝钢管,能满足他们油田的需求。

  他也是琢磨了一路,也没想通林巧枝怎么一下猜那么准。

  周遭一道道目光投过来,好奇啊!

  岂止是法方代表感觉到不可思议,他们也好奇啊!!也就是当时要撑场面,忍住了。

  林巧枝:“也是一点运气。”

  “别呀,林工你敷衍老外就好,别连带咱们自己人一起忽悠了啊~”马上有人抗议!

  “就是就是,运气哪里能猜这么准?这要是运气能猜准的,那我肯定要养只狗,天天出门第一件事就是踩狗屎!”这位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显然很会调动情绪,大家一下都哈哈哈哈的笑起来,又顺便把林巧枝夸了一把。

  林巧枝也都被逗笑,只能解释:“主要是听那个杰勒米的语气吧,从他的技术表述来看,绝对是一个对技术比较自信的人……”

  这就是能绕过翻译,直接听一点技术ῳ*Ɩ 交流的好处了。

  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很多时候也看人,并不是纯看文字信息。

  林巧枝说:“搞仔细点。”

  粗心大意的人说:“搞仔细点。”

  显然,表述的不是一个意思,更不可能是一个标准。

  对杰勒米这样一个技术自信的人来说,尤其是他能代表公司来中方完成如此重要的谈判,他的技术水平必然到达了一个不低的层次,他的表述,不会是无的放矢。

  在中方突然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

  那一瞬间,杰勒米为什么会下意识用特殊添加剂来回应,必然是他下意识就觉得这个是明显有益于轧辊寿命的技术。

  他绝对不会给出离谱的答案。

  这样的人,即使是扯大旗,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大旗。

  就好像问二十年的老厨师为什么我煎蛋黏锅,他即使不想告诉你真正的问题,下意识出口的,也绝对不会是脱离厨艺基本原理的荒唐答案。

  而什么特殊复合防锈剂,最能满足“延长轧辊寿命”这一条件呢?

  不仅要防锈,最好还要能满足林巧枝他们此前在谈判桌上提及的问题。

  ——硫磷复合添加剂,无疑是非常好的答案。

  兼具抗氧化、抗磨和抗腐蚀三种功能,同时还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磨损。*

  林巧枝之前就在乙烯那个项目里,接触过相当多的化学防锈剂。

  因为当时和美日双方纠结过冷凝水的问题。

  并且还是她提出的想法,以她做事的习惯,秉着负责任的态度,提出口之前,就会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尽可能的考虑全面。

  当时还是国内最厉害的一批化学工业同行卢当山亲自给她仔细讲过的,事后她又做了笔记,深入研究整理了一遍。

  这不,就用上了!

  没有什么学问是用不上的,她一向都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对待所有接触到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1页  当前第2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3/2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钳工[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