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钳工[六零]_分节阅读_第209节
小说作者:渝跃鸢飞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3 KB   上传时间:2025-07-08 12:25:15

  “林工呢?”

  闻言, 会议桌前的人,都跟长颈鹿一样忙伸长脖子寻找能让人心安的对象。

  “应该是快了。”副厂长秘书马上说,她也是了解清楚了林巧枝比较规律的作息,“现在多半在吃早饭。”

  贴心的她,顺手给自家领导耳边低语几句, 林山雁的眉头顿时松了许多。

  面对一桌人投过来的眼神,她按捺住心中焦急,气定神闲地端起搪瓷杯,用盖子撇了撇茶叶:“还是等林工来, 让她亲自给大家讲吧。”

  “还卖起关子来了。”

  “之前我们不是向周围都征求过方案?都说没有办法,不可能, 怎么换成林工去问就有了?”

  总不能还搞区别对待的?

  林山雁喝了一口, 把搪瓷杯放下:“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再说了,她看向这一桌人,“这能一样吗?指不定林巧枝就是自己带着方法去的,当然能交流出结果。”

  同样是和老虎互动。

  空手去,拿一大块肉去,效果能一样吗?

  动物都知道的道理,没道理人还想不通。

  林山雁笑着看过去。

  看得某些人浑身不自在, 一时哑口无言。

  虽然还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可用脚趾头想, 也知道不是那么简单,能传达一下就说清楚。

  只能耐着性子喝茶。

  茶过半盏,林巧枝带着几个人过来了,手里还拿着一点笔记和资料。

  她坐下之后:“我下午还有安排,现在就长话短说。”

  原本定好的,今天下午的颁奖,晚上的火车,所以昨天才特意准备了一场欢送的席面。

  现在遇到突发情况,火车票改签了,但颁奖典礼还是要出席的。

  燕化厂长见此,笑着摆摆手,亲切和蔼道:“我们长话短说就好,听说你和重机厂的陆八一陆工商量出了结果,直接给我们说方案就行,我们肯定是信任林工你的。”

  林巧枝摇头:“这样不好,该做评估的还是要做评估。”

  盲目信任不是好事。

  她不可能永远不出错。

  他噎了一下,即便听说了林巧枝的性格,知道她说的这是直话,就是话本身的意思,也还是有点猝不及防,“哈哈哈当然当然,我们做这行还是要严谨。”

  笑完,他还是使了个眼色,把场面教给林山雁。

  林山雁就已经十分有应对她的经验了,不说那些客套话,向后打了声招呼,就有人扛了一块黑板进来。

  她的秘书也把一盒粉笔,递到林巧枝手边。

  林巧枝也是手比脑子都快,就像是写数学大题下意识写一个“解”字一样,顺手就抽了一根粉笔出来。

  直接进入了状态。

  白色的粉笔落在黑板上,很快就画出了一个火炬塔的形状,这个要燃烧污染废料的火炬塔,外部结构还是很简单的。

  “目前商量出的方案,三四天应该就能解决吊装问题,我们预计用一台履带式起重机、两台绞车,4-6轮滑车的滑轮组,高强度钢丝绳,临时钢制锚固件、半空工作台……”

  林巧枝边说,边用直观的线条,将每一样东西应该在的位置,以火炬塔为施工锚点画了出来。

  围绕着火炬塔,在塔身中上部搭建一个操作平台。

  平台以下的高度,是起重机+延伸臂,平台以上的高度,则是简单的滑轮系统。

  这一下,技术人员们还没有什么反应,领导们先是看呆了。

  好像看懂了?

  毕竟是搞工业的,这种清晰易懂的图像,理解起来真的不要太容易。

  林巧枝一口气把大概布局和思路画出来,她的机械制图技术本来就很标准,思路也很清晰,用到这样简化的场合,几笔就画得通透明白。

  她用粉笔指着火炬塔中部:“我们评估了火炬塔的承重能力,预计在60米高处,还有顶部,临时焊接锚固件作为吊点,也是滑轮系统的支撑。”

  这一屋子人不管是领导、还是搞技术的人,都不约而同点点头。

  滑轮嘛!

  这个中学物理谁没有学过?

  该说不说,这种熟悉的东西,看着就让人安心。

  林巧枝经过一晚,显然已经思考清楚了,从地面到塔身操作平台画了一条线:“主起重机先吊装一个轻便的工作平台,工人携带滑轮、钢丝绳等设备,随平台上升,安装固定滑轮组,我和陆工商量过了,设计为4:1的比例,可以降低绞车负载……”

  不止技术人员,领导们也都直接明白了,两步走:

  第一步吊个平台上去,装设备。

  第二步用起重机把火炬头吊到平台高度,在80-100米的高度基础上,再用滑轮组挂好,最后一截,用地面绞车绞上去。

  “主起重机高度够吗?”参会的贺红星还是很敏锐的,他也参与过之前的龙门架方案和直升机方案,很清楚,目前国内的起重机,好像还到不了80-100米这个高度。

  林巧枝点头,也明白他的困惑,解释:“之前是不行的。”她从陆八一那边也知道,履带式起重机在国内用得最多的是大型油田项目,“按照油田项目的经验,极限高度还是差一截,不过重机厂那边最近研究咱们进口的那台超大型塔机,有很大的收获,刚好可以应用在这方面。”

  众人顺着她的说法去想,进口的那台超大型塔机,悚然一惊。

  那不就是林巧枝做过的项目吗?燎原行动第一把火。

  有人惊出声问:“接风宴吃成庆功宴的那个?”

  “恩,就是刚巧赶上了。”林巧枝应了一下,放下手里的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看向大家,自顾自把话题拉回来,“针对这个方案,还是要等陆八一同志到了,让他参与规划,尤其是优化站位和吊装路径,以确保精准度。除了操作细节这方面外,还有什么其他想要讨论的点吗?”

  “总体上看,有安全风险吗?”林山雁作为主管厂内事务的副厂长,再次确认道。

  “咱们分步吊装,全程由地面控制,尽量减少高空作业,风险还是比较低的,除了高空作业的工人需要一定的灵活度,其实6吨重的火炬头,全程都是在控制范围内的。”林巧枝没说得太满。

  实际上,就像是陆八一说的,即使出了意想不到的风险,不论是起重机,还是绞车,都有足够的定稳时间可以控制住6吨火炬头。

  说大白话,哪怕就把它卡在那里不动。

  总归是有时间思考和处理的,不像是直升机一旦出风险,不可控性太大了。

  “那就好。”林山雁等领导都松了口气,黑眼圈都显得平易近人了些。

  ***

  海军驻京办公室。

  窗外,一缕阳光透过玻璃射进寂静的办公室内。

  烟头的火光时明时暗,一缕缕白色烟气徐徐向上缭绕飘动,最后泯于无形。

  刘志远坐在红色座机前,有种难言的心悸。

  以至于处理工作的速度,都慢了不少。

  而在他惦记的另一头。

  一架超黄蜂直升机在停机坪上,八名地勤人员挂载完模拟悬吊的重物,检查完紧急断绳装置,同时举起右手,向超黄蜂直升机敬礼。

  驾驶舱的飞行员,也利落抬手,向地勤人员敬礼。

  他操作直升机,机翼开始缓慢旋转,越转越快,旋起一大股向下的气流,同时打开无线电通信设备:“呼叫塔台,飞鹰请求起飞!”

  机场塔台管制员的声音,从无线电加密频道传来:“塔台收到,地面正东风,风速每秒2.9米,阵风4级,天气晴,允许起飞。”

  报告完一系列参数后,管制员最后叮嘱:“飞鹰同志,注意安全。”

  “飞鹰收到,准备起飞!”飞行员声音自信,正是守卫这片天空的骄子。

  塔台中,值班员关用望远镜关注着远处一大片被清理平整、并且划为禁止入内的训练场地情况,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你说说这点东西,咱们之前就反复准备过把重物吊起来,落下去,操纵直升机脱钩,还不放心。”

  “就这么不放心咱们航空兵的技术,难道就只有空军那群鼻孔看人的家伙是开飞机的?”才在对峙中被空军压了一头,值班员对这个突然的延期和加练,很自然的往这方面想,就颇有些不忿了。

  谁不知道,空军看不上海军航空兵,装备不行,技术一般,觉得这一波简直是异端,最重要的是还要抢他们的经费!!

  都往天上飞,这就跟老大老二住一间房一样,在什么都要争先、争第一的部队,相互看不顺眼、相互较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燕山石化这一波,实属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

  塔台中,前来看训练的政委摇头:“也不能这么说,咱们之前的模拟,都是在平地上,也没有模拟有火炬塔,时间也不够久,这就当是实战演练,没什么不好。”

  直升机在连夜搭建的简易圆柱形建筑上空悬停。

  起初还算平稳,稳稳当当的静悬在目标点上空,随着时间的延长,忽然,机身剧烈晃动一下,随即左右摇摆了起来。

  塔台值班员猛地站了起来。

  管制员面色一紧,语言清晰而快速:“呼叫飞鹰!呼叫飞鹰!听到请回话,汇报你机飞行情况。”

第132章 “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吟——!”

  大股大股的气流乱搅在一起, 直升机旋翼高速转出片片残影,发动机在嗡嗡地轰鸣。

  驾驶舱内,代号飞鹰的飞行员面色沉稳, 眉头紧皱,一双黑黝黝的眼睛锐利如鹰隼, 在剧烈晃动的视野中死死盯住姿态仪、高度计。

  操纵杆沉重得像在搅动黏稠的泥浆。

  飞鹰紧紧握住操作杆的手臂肌肉贲张, 精准有力地修正着直升机姿态,声音通过喉麦清晰而沉稳地传出:“遭遇低空湍流,姿态剧烈波动,正在全力修正!……我能控制!重复,我能控制!请求保持当前空域, 暂不需要特殊处置!”

  同时,直升机在高超且精准的操作中,拉高了一点高度,稳住了难得的平衡点。

  话音未落。

  三根悬吊的钢丝绳, 颠簸一歪,在半空中像是麻花一样拧起。

  塔台管制员一句“保持当前空域, 自主处置!随时通报状态……”还没有说完, 看到这一幕,声音戛然而止。

  “飞鹰,爬升!立刻脱钩爬升!钢丝绳打结,已经处于危险不可控状态。”无线电频道内,管制员不容置疑的命令,盖过了所有噪音!

  “重复,立即爬升至安全高度, 脱离当前湍流区!指令高度400米!收到立即执行!”

  值班员眼神中满是焦急,双眼通过望远镜死死盯着训练场地内的情况, 紧盯着忽然降低十几米高度的直升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

  超黄蜂庞大的机身颤抖,发出更大的轰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1页  当前第2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9/2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钳工[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