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钳工[六零]_分节阅读_第178节
小说作者:渝跃鸢飞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3 KB   上传时间:2025-07-08 12:25:15

  也不是来救仅仅五个女孩的。

  她自己的钳工班组的建设,更不会因此降低标准,有所妥协。

  她神情太坚定了,极具有信念感,仿佛就是女孩才是该天生被偏爱的那一边,仿佛那个女子班组绝不是玩笑,堵住了那些还想再说什么人的嘴,只听她继续道:“我只要女孩,没有结婚,年龄不超过十四岁,学习成绩优异的,手工灵巧的。”

  这个时候初高中几乎都没有上课的,她自然不会说什么文凭。

  “我会提供两本教材,留在咱们大队的耕读学校,有想法的,想让家里出个工人的,可以送家里女孩去读书!我家现在什么日子,大家也都看到了,我爷奶都穿上新做的棉花厚实的棉袄……”

  还有林爸江妈。

  这么多年,他们持续“衣锦还乡”的爱面子行为,现在也是穿得好,身上都没有什么补丁,又年年在村里“不经意”透露当工人多好,有肉吃,还有福利等等,已然是最好的人形移动宣传站。

  原本有点不乐意的人,想法一下子就狠狠动摇了。

  而且,他们此刻就站在人群前,看到仿佛身上披着光的林巧枝,才知道,其实女孩也可以这么有出息,也并不是只有嫁人这一种出路。而且,林巧枝已经把机会都摆在面前了,他们的闺女也可以当工人,难道家里不得好处吗,难道当女儿的还能不管爹妈吗?难道家里兄弟姐妹有困难,她会当做没看见不管不顾吗?

  恩……一小部分人,已经在心里暗暗琢磨,要是死丫头真的能有机会去当工人,还是要对她好点。

  更多的人,是问心无愧的,他们又不是苛待闺女的人家!

  当然了,这部分问心无愧,谁是真的问心无愧,谁是自我蒙蔽的问心无愧,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

  “以后过年我回来,会出两套试卷,考试第一名的,我会带走。当然了,并不是说名额一年只有一个,只要我出的试卷能双科都考到90分以上,有几个我就带走几个。还有我会留一个固定款式的零件,村里可以用木头练习,做的好有加分,精度越高,加分越多。”

  林巧枝并不担心名额这事。

  她拥有梦境那么神奇的能力,今年能批五个,以后也不可能是问题。

  余组长能带那么乌泱泱一帮徒弟,就说明在这个“传帮带”的体系里,所有人都是鼓励师父带徒弟,鼓励把一身本事传播出去。

  像是乔固山乔工的师父,据说在北边“门生遍地”,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北边拖拉机行业的半壁江山。

  很多女孩子都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什么叫送女孩去读书?什么叫出个工人?什么叫以后每年都会带走第一名?什么叫只要双科试卷都能考到90分以上,有几个就带走几个?

  这是意思是说,只要她们努力念书,成绩好,或者是努力练习,手巧,就可以被巧枝姐带去城里当工人吗?

  这样天降的惊喜,这样坚定被选择、被偏爱,很多女孩子十几年都没有感受过。

  以至于茫然又忐忑。

  不敢相信,这种好事真的落到自己头上。

  村里很多女孩本来就比男孩更早熟,因为过早地看到父母和家里的辛苦和难处,懂事的也更早一些,在当初被送去认几个字,不当睁眼瞎的年龄里,她们反而更用功一些。

  反而是男孩子,被父母宠爱,又是正调皮捣蛋的时候,很多其实学得还没有女孩认真,女孩们懂事的帮家里喂猪、割草、煮饭、打扫,做完这些还不忘去做老师布置的功课。

  可即使这样,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无声无息的辍学了,然后也逐渐认同了周围,被灌输了“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又没什么用”“念书是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的想法。

  可她们现在看到了,亲眼看到了,是有用的!是有用的啊!!

  尤其是那些原本成绩还不错,最后不得不为家里妥协,“算了”的女孩子,眼睛一下就红了。

  她们亲眼看到了林巧枝站在前方,背后是白雪皑皑的高山,寒风猎猎作响,她从容不迫的站在高处,站在全村最有能力最有威望的长辈们最中心的位置,这样的画面,落入每一个女孩的眼睛里,刻入她们的心里。

  狠狠冲碎了观念,怕是此生都不会忘记。

  这样的她,鼓励女孩子读书,鼓励她们学手艺,告诉她们的世界远远不止嫁人而已,告诉她们的未来竟然还有这样风光无限的可能。

  当即就让不少性子大胆的女孩,鼓起勇气。

  “巧枝姐,我长大了,也想要成为像你这么厉害的人。”有个大概七八岁的扎着好几条麻花辫、还系着红头绳的小女孩,眼睛亮亮地看向林巧枝,她大声说,“我也上人民日报!”

  林巧枝摸摸她的小脑袋,看起来是个被疼爱的小女娃啊,她笑笑:“那不许食言哦,我等着以后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你的名字和事迹。”

  “我也要!我也要当工人,建设祖国,上人民日报。”

  “我要好好学习,争取考第一!”

  被夸奖和寄予厚望的小女孩们都欢呼的兴奋得眉开眼笑,争先恐后地向林巧枝表达自己远大的梦想,还有更小的,只有一点点矮,看着平时带自己玩的姐姐们激动,茫然地抱住林巧枝的腿,昂着小脑袋:“巧枝姐,当工人真的经常有肉吃吗?”

  周围女孩子们顿时一阵轻微的吞咽声。

  谁不馋肉啊。

  家里难得有一点肉,要么紧着壮劳力吃,要么紧着男娃吃。

  林巧枝心中叹息一声,也温柔的摸摸小不点的发顶:“有的,如果成为像巧枝姐姐这么厉害的工人,可以天天吃肉哦。”

  “哇——!”

  双手捂住小嘴巴,她眼睛不敢相信得瞪得溜圆,眼睛亮得像是手电筒:“天天吃肉哇!!”

  这个年龄的小孩或许什么都不懂,但是看她黑亮的眼睛写满单纯的崇拜和向往,就知道有些种子已经悄悄种下了。

  很多女孩看向林巧枝,好像真的看到了一束照进来的光。

  林巧枝笑容带上几分真意。

  她虽然说不怎么在意那些好话、奉承,可当林大勇等人迎上来的时候,不管是写春联,还是祠堂祭祖,她都没有阻止。

  她知道必然是有所图,哪怕像是林父江母一样,只是沾一点点名声也好,但她也没有什么损失,不是吗?甚至实际上什么也不用付出,却可让所有人都切切实实的亲眼目睹,女孩也可以有出息,可以走到高处,同样可以拥有威望、地位和权利。

  讲一百遍,一千遍大道理,甚至报纸上那些遥远的事迹,可能都没有身边的、眼前的这一幕有冲击力。

  就好像**,五百万、一千万甚至一个亿,又和我有什么关系?但若自己的亲戚中了,震撼和力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也让村里人真切的意识到,培养女儿这条路,是走得通的,是大有可为的。

  只有真的有成功的先例,而且是身边能亲眼看到的成功先例,他们才真的敢去肖想未来。

  有没有成功的先例,对很多资源匮乏的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看到有人赚钱了,很多人都会一窝蜂而上。

  为什么不去自己琢磨一个?

  因为不保险!!

  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和钱财,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穷怕了的人,是无法接受这样的风险的。

  对风险的强烈害怕,强烈抵触,让他们下意识回避去走全新的道路,而是循规蹈矩,走更多人走过的道路,即使辛苦一点,即使收获少一点,起码稳当、起码安全。

  林巧枝,开辟了这条路。

  她生生劈开荆棘,为大山里女孩们,开出一条可以看到未来的道路。

  她走到前面,沐浴阳光和雨水,从小小枝丫一点点长成参天大树。

  ***

  祭祖完,就是吃饭。

  真的杀了一头活猪,只为一餐宴席,即使是在祭祖后,在这个时代也是非常奢侈了。

  因为天冷,所以席面是安排在村里建得比较宽敞,且挨得非常近的几户人家,几步路就能串门,高声吆喝一句彼此都能听见。

  尽管分开成几波坐,也热闹不已,丝毫不显冷清。

  回到村里,桌椅什么的已经摆好了,各家灶上也在忙活了。

  林村长等人簇拥着林巧枝坐到主桌,拉她坐下,林巧枝也不弄那些推搡的调调,大大方方地就坐下了,她镇定又平静,气势很强,坐在主桌上,又是唯一一个女孩子,让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被她牵动。

  那是主桌啊!

  林巧枝坐在那里,神色自若,谁和她去打招呼,她都只是轻轻和人碰一下杯子,那杯子里装的甚至还是水。

  敬酒的和坐主桌长辈都表现得很客气,仿佛这十分正常,没有哪里欠妥。

  菜码还没上,桌上只有一点下酒的小菜。

  村长等人原本是想借着一起吃饭,打听打听林巧枝现在的能耐,比如说报纸照片上曾经出现的给她颁奖的什么市里的干部之类的,还有给那么多人上课说是交流会之类的。

  但是现在全都没什么心思了。

  打听那些还不是为了家里的小辈?他们都老了,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可孩子还是有希望的。

  只是现在,林巧枝提出的东西,就直接绕过了那一大圈,一杆子打到终点了。

  尽管有一点点偏差,和他们想的不太一样,但起码也有不是?

  于是只简单聊了一下那些,打听两句,就耐不住性子,进入了正题,“巧枝,你是不清楚,咱们那个耕读学校都是几年前的事了。”

  当初响应国家号召,全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都修建了耕读学校。

  所谓耕读学校,就是上半天学,然后半天回家耕作劳动。

  稍微富裕一点的生产大队,都响应号召修过。

  也是培养过不少小学毕业生,只是后来因为七十年代这场时代巨浪打来,就荒废了。

  现在风头过去了,也没有人再提复课的事。

  生产大队要是有能扛事的干部,不忍心看小孩子当睁眼瞎,还会组织一下。

  没有的话,那就只能听天命了。

  于是这一代人,很多就这样,断送了往后几十年往上上进的希望。

  尤其是能改变命运的,高考。

  一个小孩在五六岁到十五六岁这段年龄,如果没有读书,基本是个文盲,那这辈子再继续学习的机会就十分渺茫了。

  林巧枝其实预料到了学校的荒废事,不仅如此,梦里很多下乡当知青的漂亮姑娘,都给出了不错的示范,“没了也没关系,刚好可以请知青当老师。这两门课,一门需要来自大城市的女生教,一门最好是理科好、或者数学好的人当老师。”

  众人一愣。

  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最后的结果上,那些好处上,倒是一时间没有人去考虑是两门什么课?

  “什么课,一定要女老师教?还得是大城市来的。”十三叔爷问道。

  林巧枝笑了笑:“思想教育课,响应主席号召的解放妇女的思想,比如,妇女能顶半边天。”

  就是那个厚厚的一本,她从小记录的、孟主任给她传递的那些思想,如今,她也要传递出去,给更多的人了。

  毕竟也是有备而来,她和珍珠两人准备了几个晚上,把不合适农村的删减掉,比如“妇女不是生育机器,妇女不是家务员。”这样的话,如果直接在思想封建的农村传播,可想而知会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会迎来多少打骂和争吵。

  太激进了,反而会起反效果。

  她们筛选这本教材的第一原则是“安全”,最好要和思想手册挂钩,第二原则是“温水煮青蛙”,学习“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让有些东西,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影响学习的人。

  可以想到,如果一个女孩,天天读这些,天天背这些,主动去了解这里面报纸上,如《田桂英》《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一个又一个女性的事迹,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1页  当前第1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2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钳工[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