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_分节阅读_第228节
小说作者:啾十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62 KB   上传时间:2025-07-06 12:45:12

  粥底绵软黏稠,猪杂嫩而不腥,零星的芹菜粒让口感更为丰富。而干炒牛河锅气十足,韭黄、芽菜都吸满了牛肉的香味,河粉更是爽滑劲道。

  众人吃了个七分饱便各自回屋,于知乐和于初月、穗穗住同一间屋子。

  “周城的吃食味道不错,我记得以前在海隅村你还做过脆皮烧肉和叉烧饭。”于初月边帮穗穗擦头发,边说,“还有蛋黄莲蓉月饼和豆豉鲮鱼炒油麦菜。”

  于知乐感叹:“几年前的事了,时间过得真快。”

  “是啊,那个时候我们还在大集摆摊卖粉面。”于初月应道。

  过了一会,她将昏昏欲睡抱到床铺中央,自己则跑去和于知乐挤一张小床。

  两人细声聊了半宿,直到眼皮完全睁不开才停下睡觉。

  她们一觉睡到大天亮,发现穗穗不知何时挤到她们中央,正睡得香甜。

  太阳高高升起,空气闷热。于初月唤醒穗穗,带她洗漱,而后与于知乐一起去大厅找其他人。

  “你好,请问广交会的展馆在哪儿?”张文心在问前台的女孩。

  对方有蹩脚的普通话回答她,看她还是满脸疑惑,急得开始比手画脚。

  于初月上前,用流利的粤语重复了一遍张文心的问题。

  女孩松了一口气,切换成方言,给她们接解答。

  得知准确线路,几人出发去展馆。

  “英、俄、德。”张文心一一数出,问于初月,“三门外语还不够,你居然还学了粤语?”

  留学时,于初月在粤省人开的餐馆打过零工,不过她只是一笔带过这个话题。

  恰好路过书店,几人的注意力力被书店的热闹吸引,还迎面碰上了卖鸡公榄的中年大叔。

  展馆离招待所不远,她们步行十来分钟就到达了流花路,凭借证件顺利进入馆内。

  第一期的摊位主要展出家用电器、电子消费品等机械类产品,大多数使用的是标准展位,只有两家是由参与企业因有独特展示需求而自行设计搭建的特装展位。

  业务小组去其他展位观察学习,而于知乐和于迟逛了一圈,回到出入口。食品厂被分到的位置就在这儿附近,她们申请的是特装展位。

  “姐姐,我想改一改布置。”于迟观察了一会采购商们的动线,“将展示牌整体右转三十度。”

  于知乐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没有一口应承:“再多看一会儿。”

  姐弟两人在原地待了将近一个小时,讨论了几遍,最终确认修改方案。

  “乐乐,我爹他们的火车应该快到了,现在坐公交去火车站正好。”于初月牵着穗穗来找人

  于知乐点头,让于迟和穗穗去找张文心,她们去接人。

  副业组此次参会的商品不止京市食品厂的产品,还有村里的海货罐头。为了后续运输方便,村里在六月中旬又进行了一次设备调整,还将玻璃罐换成了马口铁。

  而大队长就是这次海隅村的领队,负责带样品从村里赶来。

  周城湿度大,正午时分气温又高,人来人往的站台成了大蒸笼。好在大队长人高马大,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于知乐出发前就给杜生的秘书打过电话。他们来的时间刚好,迅速将小山似的罐头从货运车厢搬上货车,而后送往临时租的仓库。

  于知乐三人则坐公交回招待所,在大厅看见杜生。

  “我在附近饭店订了包厢,圆圆她们先去了。”他站起身,抻直衣服下摆,“就差你们了。”

  大队长快速办理入住,回房安置好行李。

  这会儿太阳被云遮住了,四人慢悠悠地往饭店走去。

  包厢门一开,穗穗像小炮弹一样像大队长跑去,说:“姥爷,穗穗可想你了。”

  这边爷孙久别重逢感人至深,另一边杜生询问起新生产线的情况。

  “业绩不错,很顺利就打开了周边省份的市场。”于知乐从帆布包里拿出两杯果冻,“你在周城这边关系怎么样?新产品在粤省估计会很受欢迎。”

  二十一世纪占市场份额最大的果冻品牌就是粤省的本土品牌,并且在省内销量非常客观。如今国内相关市场尚未开发,潜力无限。

  杜生接过她递来的果冻,笑道:“你给我的惊喜远超想象,这么快就在新领域做出成绩了。”

  “明年买完渔船,账上就没有多少存款了。”于知乐应声,“攒钱做点新玩意儿,有没有兴趣参一股?”

  “参股?”杜生注意到她的用词。

  于知乐看了一眼葛泰,葛泰接过话头,简单讲了讲他们关于物流公司的构想。

  “有点意思,但应该很难做起来吧。”杜生沉思片刻,指出其中问题,“前期铺设站点成本高,客流量又没有保证,除非经济活动能像港城这么自由。”

  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能在报纸、电视台投放广告,或让公司在电影中露面。

  “你又怎么知道这些在未来几年不会实现呢?”于知乐笑着说。

  杜生看她笃定的模样,又想起她暗示自己在港城买楼的场景,当即拍板参股。

  至于其他细节,他们约定好在广交会结束后再谈,因此很快就转移了话题。

  敲门声响,离得近的张文心去开门,服务员们捧着菜鱼贯而入。

  白切鸡、烧鹅、清蒸鱼、冬瓜盅……十几道菜陆续上桌,把桌面摆得满满当当。

  “正菜已上齐,三道甜品和水果会在餐食尾声端来,有其他需求可以找我们。”服务员说完转身离开。

  杜生动筷后,大家才开始尽情享受美食。

  席上还有当地的特色荔枝米酒,散发出诱人的甜香,大人们都小酌几杯,而于迟和穗穗则喝罗汉果菊花茶。

  “时间不凑巧,五六月的周城满城飘荔枝香,有些品种肉厚汁甜,很好吃。”杜生侃侃而谈。

  蓝圆圆的馋虫被勾了起来,撇撇嘴说:“以后我长住周城,吃个饱。”

  “圆圆说得对,吃饱饱。”穗穗奶声奶气地附和她。

  于知乐几人发出轻笑,饭桌氛围轻松愉悦。

第212章

  之后的两天,于知乐和张文心跟着杜生认识了不少人,接到几张果冻的大订单。

  换展期前一天,齐二带着纪录片摄制组赶到周城,并入住同一间招待所。

  原本他打算与于知乐她们一起出发,得知厂里要成立高考学习小组,他立即改签,决定留在厂里拍成立首晚的学习会。

  “氛围怎么样?”于知乐问。

  齐二回想众人炙热的眼神,笑着回答:“每个人的学习态度都很积极,白天休息时间也在讨论题目。小越讲课也很好,而且对课本熟悉到像内容都印在他脑子里一样。”

  毕竟他把那些教科书翻了无数遍,于知乐心想,但面上只是笑了笑。她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让齐二他们去休息,因为明天凌晨五点就要去布展了。

  齐二坐了两天火车,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叠声应好。

  这一晚,所有人都睡得很早,第二天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前往展馆。而杜生的人早已将布展所需的材料运到门口等待,她们一到就可以把东西搬门。

  第二期主要展示轻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除了海隅食品厂,其他厂都使用标准展位,所以清晨的展馆只有她们一行人。

  “泰哥,你先把框架搭起来,其他人先按照我标号的数字分类。”于迟是今天的总指挥,一进场就开始分工,“齐二哥哥到那个方位拍,不会影响我们又能拍得好看。”

  所有人按照他的安排开始

  动手,只有穗穗蹦跶着要找活干。

  于迟一把将她端上桌面,给她塞了写生本和笔,佯装严肃道:“穗穗负责给大家画画,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能不能出色完成?”

  “能!”穗穗大声回答。

  说完,她翻开大大的写生本,伏在桌面开始画画。

  见了这一幕,于初月忍俊不禁,说:“也就只有小宝能震得住这个小泼皮猴子,真不知道她一天天的哪来这么多精力。”

  “咱们穗穗是伶牙俐齿的小机灵,招人疼。”于知乐路过桌子捏捏小孩的脸。

  张文心随声附和,葛小菊她们也点头赞同。

  一行人边干活,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扯起闲篇,偶尔停下歇息。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是九点多。

  “小然最近不忙?很久没见你来看李工了。难得来一次,还要你来帮忙布置,真过意不去。”展馆门口传来说话声。

  于知乐几人抬眼望去,看见两男一女提着大包小包进门,其中一个还是海隅村的老熟人。

  “举手之劳,您不用客气。”李然礼貌微笑,环视场馆,视线很快锁定在食品厂的摊位。

  李工没有注意到儿子的举动,笑呵呵地与同事拉家常,提及李然在粤省海洋学院参加的项目。

  “见到朋友了,我去打个招呼。”李然在他们停顿的间隙插话。

  李工和同事愣了几秒,不过两人都知道他的下乡经历,瞥见不远处的“海隅牌”三个大字便恍然大悟,让他去与朋友叙旧。

  “好久不见。”李然上前打招呼。

  于知乐三人看着气质越发斯文的他,齐声回应。

  几人寒暄了几句,互相交流如今的工作状况。李然说回去探望过几次罗平老师,每次都不禁惊叹海隅村的变化。

  “时间让我们都变得更好了。”于知乐笑了笑,“不是吗?李教授。”

  李然笑着点了点头,与她们道别,随后回去帮忙拉横幅。

  他们布置得比较简陋,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全部完成。李然离开展馆十几分钟,搬了一箱汽水回来,放在食品厂摊位上就离开。

  而于知乐等人简单吃过午饭,又回到展馆做最后的调整,直到下午四点才完整所有布置。

  第二天,她们再来摆产品样品时,其他摊位也拉上了横幅和贴了简单的贴画。她们色彩鲜明且极具设计感的布置成为整个会场的焦点,摊位旁边还有当地报社的记者蹲守。

  见她们走近,记者立即询问,确认她们的身份后,提出采访的请求。

  于知乐问了于迟的意见,得到他的同意才应好,姐弟二人连同张文心坐在摊位前接受访问。

  记者问了设计思路,于迟侃侃而谈。他又问了食品厂第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想法及产品相关问题,于知乐二人流畅应答。

  采访完后,记者给她们咔嚓咔嚓合照,又对摊位进行全方位拍照。道谢以后,记者们便匆匆离开场馆。

  “好了,按照图纸摆好产品,我们就去吃顿好的,蓄足精神迎接未来几天的挑战。”于知乐说。

  回应她的是一阵小小的欢呼声,以及众人奋力干活的身影。

  所有样品按照包装色系摆放,填满货架后,与原有布景相得益彰,使整个摊位更为惹眼,连巡逻的安保也驻足观看。

  次日,所有人换上蓝圆圆特别定制的工作服,一起亮相展馆,以热情的态度向每一位对海隅牌产品感兴趣的采购商介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2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8/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