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柳拾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5 KB   上传时间:2025-07-03 21:12:24

  祈荟年又道:“今日我去见母亲,母亲说你不教她见晟哥儿,是怎么一回事?”

  祈瑱神情冷了下来,道:“母亲说李氏被束娘害了,叫晟哥儿以后替她姨娘和祖母报仇。”

  祈荟年一时之间竟无话可说。她实是没想到,时至今日,母亲还如此糊涂,。

  其实裴夫人如今消息闭塞,并不知道李珠芳已死的消息。但是瞧如今这情势,李珠芳还能落着什么好?她深恨程嘉束母子,儿子又靠不住,自然指望自己疼爱的孙子将来能替自己出气。

  只是在祈荟年看来,此举实在愚不可及。祈彦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祈荟年是跟裴夫人说过的,小小年纪就能只身灭了四个歹徒,可谓有勇有谋。

  而晟哥呢,自小被裴夫人娇养着长大,九岁的孩子了,还离不得奶娘身边,身子骨又弱,每天季节交替,便要大病一场。这么个孩子,拿什么跟彦哥儿争?

  可是裴夫人厌极了程嘉束母子,只恨不得将她娘俩除去,却不会去想,晟哥儿得罪了彦哥儿,又有什么好处?

  以前看着晟哥儿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虽然体弱了些,但也乖巧可爱。富贵人家娇养的子弟大都如此。可人就怕对比,跟祈彦一比,便登时成了娇花一朵,懦弱无能,又没有主见。

  有祈彦这么个长兄在上面压着,祈晟这辈子都休想出头。这一点,姐弟二人心知肚明。偏生裴夫人至今仍然看不清形势。

  祈荟年叹了口气,实在不想再提母亲了。糊涂一辈子的人了,再想她改,也不可能。如今也只能好生养着,教人看着,不让她再生事。不然还能如何?

  想想晟哥儿算是废了,以后也不会有出头之日,弟弟膝下如今也只有彦哥儿一个顶事儿的,子嗣着实是太单薄了些,不由道:“如今府里也算安定下来了你如今膝下只有彦哥儿一个,也不像样子。还是不拘男女,再跟弟妹生几个孩子才好。便是妾室,也可以再纳一两个。束娘本来就贤惠,再者刚回府里,恐怕也没有心思管你这些事。”

  祈荟年也是以常理揣度,程嘉束好容易从别院被接回京城,小意巴结祈瑱还来不及,又岂会管他纳妾的事。

  祈瑱看了祈荟年一眼。大姐可真敢说。束娘至今对他不过是面子情,遇到事了,说捅就捅的,再去纳妾,那这辈子休想她回心转意了。

  只是孩子这事确实说得不错。束娘从前在别院,不肯生孩子也就罢了,如今都回到侯府了,总该愿意生了罢?若能再有个弟弟,将来也是彦哥儿的臂膀。于是点头:“知道了。”

  祈荟年知道弟弟的脾气,知道他上心了,也不多说,又道:“再过几日,便是光禄卿蔡大人夫人的寿辰,我预备带着弟妹一起过去。”

  程嘉束既已接起熙宁侯夫人的担子,以后府中人情交际往来之后都得由她撑起。按说,她从前一直对外称在别院“养病”,如今头回在京中贵妇交际圈中露面,该是自家摆宴最好的。奈何自家老夫人如今又在“养病”,也实在不适宜大摆宴席,所以也只有在外头选个合适的时机了。

  蔡夫人寿辰便是个好机会。蔡大人是光禄寺正卿,九卿之一,已很有体面了。蔡大人本人亦是三朝元老,资历颇深。他为人又中正平和,在朝中风评向来不错。加之他跟夫人都年事已高,也算是白头偕老的佳话。故而蔡夫人做寿,朝中无论文官还是勋贵,都很愿意去捧场。

  国丧已满一百天,京中不许宴饮取乐的禁令已经取消,祈家近日里也收到几张请帖,只是对比之下,蔡家的寿宴是最合适的,程嘉束选在这个日子在众人面前露面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祈瑱点点头:“如此,就劳烦大姐照顾束娘了。”

  “都是自家人,谈何劳烦。”

  :=

  到了赴宴的正日子,程嘉束衣着精致奢华,却又不鲜艳张扬,很是符合一位婆母养病的贵妇人的形象。

  到了蔡府,便跟祈瑱分开,与已经约好在一旁等着的祈荟年汇合,两人相携进了花厅。

  见安国公世子夫人领着一位面生的年轻妇人进来,相熟的人家纷纷相询:“这位夫人瞧着眼生,不知是哪家的亲眷?”

  祈荟年便笑道:“这是我娘家弟妹。从前身子不好,一直在别院休养,鲜少出来,故而大家瞧着面生。只是近来我母亲身体不好,不耐烦理事,没奈何只能叫我这弟妹出来撑场面了。”

  祈彦遇刺一事,毕竟是发生在郊野,不在京中。也就一两位衙门主官知道,却不曾对外宣扬。是以大家并不知晓裴夫人“养病”一事的内情。

  见祈荟年这般说辞,诸人免不了对视一眼,心知肚明:据说熙宁侯老夫人极不喜欢这个儿媳妇,不耐烦见到她,还将人赶到别院。这是婆婆病得不行了,压不住媳妇了,才终于叫她回京?只是虽说裴老夫人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可瞧着眼前这情势,祈家大姑奶奶跟这个弟妹关系倒还不错。

  无论心中怎么看程嘉束,可熙宁侯可是新帝伴读,新帝龙潜之时便信重的心腹人物,如今又刚升迁中军都督府指挥,正是如今炙手可热的新贵。

  一时之间众人纷纷上前,热情寒暄,问她年龄,姓氏等等,气氛很是热络。

  众人如此热情,固然是因为她的侯夫人的身份对她多有趋奉。可在场中身份比她尊贵的也大有人在。主要还是旁人对这位嫁到熙宁侯府十几年一直默默无闻,叫人几乎想不起的侯夫人好奇。

  这样头回出现在交际场的人物,通常就很容易受到大家关注。毕竟隐私八卦人人爱看。便是几位身份不低的年轻夫人,也难掩好奇,颇有兴致地围着程嘉束说话。

  赴宴嘛,本就是放松消遣的。更何况主家也十分宽和,宴会宾客们也就更加放松自在。

  一时成为众人焦点的程嘉束不疾不徐,微笑着一一应对,谈吐之间很是得体。

  因问到程嘉束娘家姓程,父亲任吏部侍郎。

  一位穿着浅红贡绸袄裙的妇人奇异道:“什么?竟是程侍郎家吗?”

  她说着推了推身边身着丁香色小袄的妇人:“表姐,你婆家二房的堂弟,娶的可不就是程侍郎家的姑娘?不想今日竟遇到自家亲戚了!”

第102章 再见程家人

  见妇人这样说,程嘉束也能猜到她说的是谁,便笑道:“这位姐姐说的可是我家妹妹,唤作嘉禾的?”

  那穿着丁香色小袄的妇人笑着应是,两人上前见礼。这位妇人夫家姓唐,丈夫在礼部清吏司任主事。

  唐娘子边跟程嘉束寒暄问候,心中一边疑惑,自己那妯娌,平日里最是掐尖要强,虚荣好胜的性子,有熙宁侯这门贵亲,竟从来没有听她提起过?

  只是想想刚听到有人小声议论,道是这位侯夫人不得婆婆喜欢,才一直以养病的名义居住在别院。如今婆婆病了,才得以回京。估量着那位妯娌的品性,不免暗自揣测,想来是因为这位熙宁侯夫人不得夫家看重,又长在别院养病,

  帮扶不了娘家,故而入不得自家妯娌的眼了。

  唐娘子自觉看透真相,一边鄙夷自家妯娌,一边跟程嘉束说笑,见她态度温和亲切,更生好感。

  气氛正热闹间,忽听有人咦了一句:“咦,那边那位夫人不正是程侍郎家的夫人?她旁边的小姑娘是她家小女儿吧?”

  众人闻言皆静了下了,转头看着程夫人还有她身边那位姑娘。

  程嘉束顺着众人眼光看去,正是她的继母赵氏。

  十几年不见,便是远远瞧着赵氏,都觉得她已是苍老了许多。

  想想也是,她与祈瑱成婚之时,父亲便是吏部侍郎。十几年过去了,竟然没有挪动一下。想来程家的日子也不是太如意。

  旁边的小姑娘她不认识,约摸十五六岁的年纪,算算应当是赵氏的小女儿,程嘉穗。

  谁料赵氏母女进来时,便见花厅中间众人众星拱月般围着一位妇人,且围着的妇人中不乏地位尊贵的官家夫人,也是觉得诧异。

  程嘉穗见那女子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奇道:“当中的那位夫人是谁?怎么都围着她说话?”

  少女声音本就清脆,加上众人听到她母女进来,聊天的一群人都停下来了,只余旁边一些人仍在闲话,但她的声音却是清清楚楚地传进众人的耳朵里。

  不想这个时候赵氏顺口也接了一句:“瞧着有些面熟,倒是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了。”

  众人面面相觑,表情十分精彩。

  方才唐娘子跟程嘉束两家是亲戚,竟然都不认识,甚至互相都不知道有这门亲,已经叫众人奇怪了。只是毕竟是隔房的堂亲了,程夫人多年不曾外出交际,想想也勉强算合理。

  现在又有程夫人和程姑娘,这两位可是熙宁侯夫人的母亲与妹妹,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女儿跟姐姐?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此情此景,实在是太过诡异,叫众人奇怪的同时,更是有些心情激动莫名,看来今日要有好戏看了。

  祈荟年此时掩面对身边的人含糊说道:“我家弟妹生母早逝,如今这位赵氏夫人,是她的继母。”

  众人先是恍然,然后便是感慨:便是知道有继母刻薄,待继女不慈的,可是能做到连继女都不认得的地步,也算是少有了。

  程嘉穗见自己一句话,引得众人纷纷来看,且神情各异,已察觉不对,可她实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不禁看向母亲。

  赵氏也是一头雾水。她不明所以看向周围,结果旁人见她茫然,神情却更是怪异。不免便有人指指点点,窃窃私语。也有些好看热闹的,便似笑非笑地在一旁瞧着。

  幸好有个与赵氏交好的妇人,从人群里挤出来,走到赵氏身边,小声对她道:“中间那位夫人,是熙宁侯夫人。”

  赵氏一愣:“什么熙宁侯夫人?为何……”

  她刚想问,为何与我说这个,却猛然意识到熙宁侯夫人是谁。

  可不就是她那位继女。

  自程嘉束嫁到祈家,又在回门家宴上闹出那样一出,程家人便权当这个女儿死了。头几年还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跟祈家走个礼做做样子,再后来,连走礼也不曾了,半点没有来往。

  起初赵氏确实担心程嘉束在夫家得了丈夫欢心,借着夫家的势对付她,还特意叫人留意她的消息。得知她有了儿子后,也曾为此不快过。但祈家一直不曾叫她这位侯夫人露过面,打听到的消息也都是熙宁侯有位爱妾,极其得宠。

  赵氏便渐渐放下心来。再后来,得知程嘉束母子因病被迁到京外园子里养病,知道她彻底失宠,便再也没有理会过这个继女。

  高门大户里,一个名义上养病的妇人,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悄没声息地死了呢?以祈家对程家的厌憎,想来也不会让程嘉束活多久。

  十年了,没有程嘉束一点消息,赵氏偶尔也想过,是不是人已经死了,祈家只是因为不喜程氏,故而丧事也不曾大办?

  如此倒也省事了。

  谁能想到,今日会在宴席上见到自己这个继女,衣饰华贵,众星捧月。

  赵氏脸色不由难看起来,已明白众人方才那般神情是为何了。

  她的小女儿程嘉穗年方十五,正是说亲的年纪。因这是自己最小的女儿,平日里难免娇宠过份,养成了一副直率的性子。

  方才她们母女那两句对话,想来众人听得一清二楚,才会那般神色。一家子至亲,竟是连女儿跟姐姐都不认,传出去是什么好名声?自己这个小女儿,还能找到什么好亲事!

  这些事,不怪程嘉束却又怪谁?一时之间,赵氏心中恨毒了程嘉束,本该早死的不没死不说,竟还给她们母女这么大的难堪。

  她一时间没有控制住情绪,脸色铁青,神色怨毒,落在众人眼里,又是叫人一番暗自啧啧。

  诸宾客间,有与赵氏交好的,自然也有那看不惯她的。

  此时便人群中便有凉凉的声音传来:“都道继母恶毒刻薄,如今看来也不尽然。程夫人连女儿的脸都不认识,又哪里会去刻薄人。啧啧啧,做继母的不认得女儿,做妹妹的不认识姐姐。程夫人果然好贤惠,程家果然好家风!”

  不待赵氏想些什么话出来掩饰,程嘉束已是从人群里走出来,朝着母女二人浅浅施了一礼,微笑道:“许久不见母亲,不知母亲身体可还康健?父亲可还安好?”

  当着众人的面,赵氏到底不好发作,只好铁青着脸,勉强挤出个笑:“难为你还挂念着娘家,家里都好。”

  程嘉束又微笑道:“这是小妹妹吧,我出阁之时妹妹才几个月大。后来我身体不好,一直未向父亲母亲请安,也难怪妹妹不记得我,却是我的不是。”

  虽然程嘉束话说得好听,可是谁不知道这是替娘家遮羞呢?身体不好一直养病,娘家但凡能遣个人瞧瞧,也不至于连人都不认得。又不是嫁到外地去,不过就在京郊,还在养着病,娘家竟也能十几年不去见一面。

  再者,程嘉束出嫁时,妹妹年纪小,大了不认得也算正常。只是一个做继母的,连继女都能不记得,这实在是说不过去。也可见这熙宁侯夫人在程家时有多不受重视了。

  程嘉束一番话说完,大家都只觉得程嘉束识得大体,对着赵氏母女更是没有什么好话。

  程嘉穗能感觉到众人看自己母女二人的目光都颇为不善。她只觉得满心委屈。明明这个姐姐出阁时她不到一岁,不记得她的样貌岂非很正常?

  况且家里人极少提到这个长姐,便是偶尔说起,无论父亲母亲,还是哥哥姐姐,都是满口恶言。道她目无长辈,不敬父母。

  倘若只有母亲不喜这个姐姐也就罢了,可是父亲,哥哥姐姐也都对她没甚好话。一家子人

  都说她不好,想来自然不是什么好人了。故而她对这个长姐的印象虽不深,但却都是些不孝不悌,蛮横无礼,不敬尊长之类的评语。

  因着这样一个品行低下的人,使自己母女被众人嘲笑,程嘉穗实在忍不下去,怒道:“明明是长姐不孝敬长辈,品行不端。爹娘没有将她逐出家门已是顾及父女情份了,怎么就反倒成了我们的不是了?”

  一时众人皆是目瞪口呆看着这母女二人。赵氏知道今日脸是丢尽了,她一把年纪,也实在丢不起这人,索性匆匆告了罪,抓起女儿便离席回家。

  这出大戏众人看得意犹未尽,程夫人走了依旧是议论纷纷,不明内情的人便问这是为何。

  便有那好事者说了句:“嗐,你方才没有听人提起吗,这赵氏是祈夫人的继母。”

  于是这人便恍然,道怪不得。

  却又有人诧异道:“可若是继母不慈,怎的给她寻了这么一门好亲事?熙宁侯又不是新朝才得宠。先帝时候便有爵位在身,又掌着京直大营那许多年。”

  这确实是个令人不解的问题。算起来熙宁侯在朝中也得势十多年了,当年结亲的时候便有爵有权,端得是一门好亲事。若是苛待继女的后娘,又怎么肯给继女寻这样一门好亲事?只恨不得将亲生女儿嫁过去才是。

  到底还是有年长的,晓些过往,此时便得意道:“你们年纪轻,不知道以前那些事。祈家人口口声声说熙宁侯夫人身体不好,一直在别院养病。可你们瞧她那身体,那脸色,可有一分病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