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了,你二哥没时间,你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指望别人帮忙。”姜凤淑早就猜到了,广军今天不会过来。
李广英问她地址,想自己找过去,姜凤淑不想告诉她。
“妈,你还是我亲妈吗?就看着我在乡下受苦受罪不管。”
“我不是你亲妈,难道是你后妈?你个白眼狼!我不是你亲妈能给你三百块钱的嫁妆?”姜凤淑气得厉声呵斥她。
“你又不是只给我一个人嫁妆,二妹妹不是也有吗?”李广英的声音还是低了下去,对这个亲妈她还是很畏惧的。
惹急了真打人,手上力气还大,那天把她胳膊都打都青了,到现在还疼呢。
“你二妹妹也是我女儿,我说了谁都不偏心,还有你去打听打听,有几个女儿出嫁娘家给三百块钱还不要彩礼的?”
姜凤淑觉得自己做的已经够好了,如果像于红霞的父母那样,她一分钱嫁妆都不用拿,还能收一笔彩礼。
可她没那么做。知道的,谁不说她对女儿好?就这死丫头不知足!
“反正你和我爸工资高,有钱就多给点呗,我以后又不是不孝顺你们。”李广英觉得理所应当,家里又不是没钱。
再说二妹妹比她嫁的好,婆家有钱,丈夫还是工人。
她男人只是社员,没什么本事,当初她也是被逼无奈,实在是受不了每天上工,干农活的辛苦,就在媒人的劝说下,嫁给了张铁山。
张铁山除了没有工作,其他条件都不错,最主要是脾气好,听她话,这几年一直被她管着,是服服帖帖的。
他们结婚就分家单过了,李广英在乡下的日子并没她说的那么惨。
毕竟娘家给了很多嫁妆,婆家彩礼也在她手里攥着。
只是恢复高考后,她心思就活了,觉得不能在乡下呆一辈子,还是得回城。
可她学习不好,想考大学是考不上的,可看着同一批的知青陆续都走了,连于红霞也病退带孩子回城了,她就急了,费尽心思说服了婆家人,就赶紧回来了。
她想着既然二哥有办法给于红霞跟孩子落户口,那不是也能帮她把户口落上?
大家是亲兄妹,这个忙总不会不帮吧?李广英没想到,她二哥连面都不露。
还送什么蜂窝煤,也不嫌丢人,连星期天都不回来,真不想要她这个妹妹了?
卢美芳在一旁听着,心里已经乐开花了,姜广军是真没钱了,都送上蜂窝煤了,呵呵,真好,让他送一辈子蜂窝煤算了。
“广英,于红霞的户口是二姨父找人帮的忙,不是你二哥,他有多大本事你还不知道?”
只要逮着机会卢美芳就想贬低姜广军几句,不然她里堵的慌。
在这边住了十年,最后硬是被撵出去了,她跟李广成现在租的房子只有十平米,比家里窄多了,而且那边住的人多,一个大杂院里住了十几户,每天吵吵闹闹的,院子里拥挤的连走路都费劲。
卢美芳后悔死了,就不该听李广成的,急匆匆的搬过去。所以姜广军两口子过的越不好她越高兴。
李广英当然知道于红霞的户口是二姨父找人给落上的,“二姨父既然有办法,那也不差我一个。”
“这话你跟二姨父说去吧,反正家里是没办法。”卢美芳不想掺和,但也不想让婆婆破例。
李广英在这吵闹,肯定是要婆婆出面去找二姨父,到时候还不是要拿钱买工作。
只要有了工作指标,李广英才有机会回城。
而且她已经后悔了,当初不该给李广英通风报信,不然她再怎么针对于红霞,婆婆也不会把她撵出去住。
对,她就是认为的,婆婆是在借题发挥,生气她瞒着家里给小姑子发电报。
毕竟婆婆三个女儿都在乡下,把一个弄回城另外两个怎么办?
卢美芳想了想,顶着婆婆不悦的目光,试探的提议道:“广英,要不明天你找二姨父去问问?”
“行,我下午就去。嫂子,要不你跟我一块去吧?”李广英一想着要去曹家,心里就有些打怵,她害怕曹永年。
小时候就不敢跟曹永年说话,现在要不是有事求人,她真不想去。
“行吧,我跟你一块去。”卢美芳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结果她们下午去时扑了空。
曹永年不在家,姜凤贤在上班,百货大楼今天不放假。
家里没人,她们去机械厂打听,也没找到人。
李广英气呼呼的道:“白跑了一趟。”
马上过年了还要出门?她才不信,肯定是事先得了信躲出去了。
卢美芳转了转眼珠,然后对李广英说道:“要不咱俩去双梧胡同?”
“双梧胡同?去那儿干什么?”
“姜广军在那边租的房子,虽然不知道具体在哪儿,不过咱们去了,找人打听一下不就知道了。”卢美芳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广英。
心道,去吧去吧,咱们一块去,到那儿好好瞧瞧,姜广军跟于红霞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
是不是两口子都像挖煤工似的,浑身脏兮兮的,卢美芳心里坏笑着,一脸期盼的等着李广英做决定。
“行吧,反正回去也没什么事,咱们就过去看看。”李广英也是不甘心。
谁让姜广军躲着不露面了。
第27章 别跟埋汰人在一起玩。
姜广军和于红霞可不知道她们要过来。
中午吃完涮羊肉,欣欣就有些困了,于红霞给她抱到炕上,让她先睡了一觉,醒来后一家去百货大楼逛逛。
明天上午定肉的人比较多,可能因为是最后一天了,加上过年,很多人都想着多买一些肉囤着,结果就是三头猪都没够分。
乡下的猪不好收了,肖庆丰最近几天将清水公社都跑遍了。
后来还是在他堂嫂的娘家那边寻摸到了几头猪,勉强凑够。
姜广军担心明天上午太忙,没时间去买东西,不如今天下午去,反正下午没什么事了。
也不坐公交车,把三轮车擦洗干净后,铺上厚实的棉垫子,于红霞带着孩子坐上去,姜广军拉着他们一路轻松的到了百货大楼,李广平没跟着,他吃完涮羊肉就回去了。
星期天,加上明天过年,都出来买东西,百货大楼里是人山人海的,热闹极了。
姜广军一手抱着欣欣,另一只手上牵着皓皓,后来怕皓皓被挤丢了,干脆把他放到肩膀上驮着,皓皓抱着爸爸的脑袋,高兴得咯咯直乐,“我好高啊!”
“快扶住了,别摔了。”于红霞笑着叮嘱了一句,她领着媛媛,他们一家难得一块出来,孩子们开心,就打算好好转转。
先上三楼去买衣服,服装柜台前竟然摩肩擦踵,尤其收款处,已经排起了长龙。
“广军,那个外套怎么样?”于红霞好不容易来到柜台前,指着后面挂着的女款厚外套大声问姜广军。
姜广军点点头,让她自己决定,他看着都差不多
“那买两件,蓝色给咱妈,枣红色的给二姨。”给婆婆买衣服,二姨也不能落下。
外套是那种夹棉的,等过些日子开春了,里面正好搭配着衬衫或者线衣穿,是今年最新款。
于红霞又给三个孩子每人挑了一身衣服,给姜广军也买了一身,给公公的是一双皮鞋。
她自己选了件外套,这样买下来手里的布票就全用光了,钱当然也花了不少。
二姨这会正忙着,他们远远的看了一眼,没过去打扰。
大楼今天顾客非常多,姜凤贤话说得多,嗓子都有些沙哑了,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自然就没发现混在人群里的外甥一家,
她即使看见了也没时间闲聊。
买完衣服,又下楼买了些烟酒糖和罐头,他们初二要去二姨家拜年,于红霞也得回趟娘家,本来她是不想回去的,还是姜广军说,不回去不好,过年了怎么也得回去看看,而且一年就这一次,没必要落人口舌。
于红霞想想也对,能去二姨家了却不回自己娘家,的确不好,那就去吧。
去的话肯定要带点东西,她也没买太贵重的,就简简四样礼。
从百货大楼出来,时间还早,他们又去了副食商店。
油盐酱醋这些家里不缺,前两天就买齐了,葱姜蒜不能少,于红霞看着又买了点,她过来最想买些新鲜的蔬菜。
见有新到货的韭菜,她立马过去抢了一把,然后头发凌乱的离开了拥挤的人群。
每到年节时,商店里就哪哪都是人,姜广军守着三个孩子,一点也不敢往前面挤。
“总算买完了,赶紧回家,这人也太多了。”于红霞整理好头发,催促着姜广军。
姜广军接过她手上的东西放到车上,就准备回去了。
这边,卢美芳跟李广英步行到了双梧胡同,可是不知道姜广军房子租在哪儿。
卢美芳四下扫了一眼,然后瞅见在胡同口转悠的郑大妈了。
她直接走了过去,“大妈,这里是双梧胡同吧?”
郑大妈转过头来,看着她还有在她身后跟过来的李广英,点了下头,“这里是双梧胡同,你们两位女同志有什么事啊?”
“我们想找一个叫姜广军的,他前些天搬过来的,大妈您认识吗?”这时卢美芳才发现这位大妈胳膊上带着红袖章,语气立马客气起来。
郑大妈听着她口音是京市的,便问道:“你们是小姜什么人?”
可不是她多事,刨根问底儿,实在是矮个子的那个,一脸的不耐烦,看着很急躁的样子,也不知道找小姜什么事。她得问问清楚,别到时候给小姜添麻烦。
卢美芳,“我是他嫂子,这个是他妹妹,我们过来找他有些事。”
“哦,原来是一家人呐。”郑大妈指了指前面,“他就住在胡同口往里数的第二家,不过他应该不在家。”
她刚才看见小姜拉着媳妇孩子出去了,刚走没多久,肯定还没回来呢。
“不在家?他去哪儿了?”李广英听完就有些急了,二哥不在家她岂不是又白跑了一趟?不带这么遛人的!
“去哪儿了我可不知道,这是人家的事,咱不好打听那么多。”郑大妈语气淡淡的。
这人说话真不中听,看她这架势没准找小姜是来找茬干架的,有些后悔给她们指路了。
“广英,你急什么,咱们先过去看看,他们要是不在家就等一会。”卢美芳在一旁劝着,来都来了,不能连姜广军家的门在哪都不知道就回去。
李广英想想也是,就跟着卢美芳一块进了胡同。
胡同口往里数的第二家。
两扇黑漆大门紧关着,严丝合缝的,根本看不到院子里的情况,卢美芳上前敲了敲门,没一会儿徐大妈出来了。
看着她们,“你们找谁啊?”
“我们找姜广军,他在不在啊?”李广英实在没耐心了,说着上前两步直接挤进门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