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他耳边絮絮叨叨叮嘱:【娃啊,上门之后,一定记得嘴甜,张嘴喊人要响亮,看到什么活儿你就去干,不要偷懒。你要将人当亲爹还要亲,人家才会教你真本事。你阿姊帮你打听过,他早几年死了儿子,一身本事没人学,你一定要机灵!懂不?】
少年的董老医师重重点头。
老大娘口中的“阿姊”是她闺女。
嫁给了镇子里的人家。
半年前,婆家隔壁搬来一个老医师。
两家走动多了,街坊邻里才知这个老医师是宫廷医署出来的,积蓄多,本事好,就是性格古怪。他在宫廷当差的时候,家中两个孙辈偶感风寒,被儿子请来的廉价庸医用错药,医死了。没多久,丧妻又丧子……
老医师轻易不给人看诊。
寂寞的时候也感慨膝下凄凉无人继承。
阿姊听说这事儿,推荐了董老医师。
于是,他就提着束脩来上门了。
老医师性格确实古怪难伺候。
董老医师毕恭毕敬伺候了数年,摆出给对方养老送终摔盆的架势,对方才松口,一边教一边带着他到处给人看诊,有免费的,有收费的,每次都让他在一旁好好看着。
他学得差不多的时候,老医师也走到尽头。最后半年都是在病榻度过的,整个人很虚弱,有什么都是躺床上口授。董老医师始终恭敬孝顺,擦背穿衣喂饭,亲力亲为。
某天,老医师突然精神奕奕。
不需要搀扶也能自己坐起,抬手招呼打水进来的徒弟,难得露出点儿笑意。
【道儿,来。】
【师父怎么起来了?】
董老医师将水盆放在一旁。
老医师冲他伸出手:【把脉。】
董老医师茫然又不解,仍依言照做。
老医师:【记住这个脉象。】
董老医师便觉得不太妙,心下咯噔。
他砰得一声跪在老医师的病榻前。
老医师紧紧抓着他的肩膀,力道之重不似绝脉之人,严肃道:【你记住了吗?】
【记、记住了!】
【牢牢记住它!】
说完这几个字,老医师仿佛泄气皮球,力道断崖式下跌,面上满是疲态,指挥董老医师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寿衣取来,穿上之后躺回去,平静接受即将到来的死亡。
半个时辰后,呼吸不再。
他替老医师处理了身后事,学成归家。因为出身贫寒,没有拿得出手的家世。连老医师也说他天赋不怎么样,这点三脚猫本事去宫廷官署当学徒都没人要。没富人上门找他看病,只有庶民,一开始没什么名气还只能自己去找病人,之后又辗转各地谋生。
多年之后,他不得不承认师父判断是对的,他的天赋确实有限,他唯一的优势就是活得长,见得多,阅历丰富,什么疑难杂症都碰到过。经验阅历弥补了那些不足。
上了年纪,医术也精湛了。
见惯人世百态,他突然就明白师父性格为何会那么古怪,不近人情,因为他们学的是医术,不是生死人肉白骨的仙术。再精湛的医术效果也有限,而世间多得是身患疾病却无财力的病患,自己虽有能力救治可也要谋生。只是,他的选择跟老师有所不同。
时常免穷苦庶民诊金,偶尔贴药。
他看着干瘦的孙子,叹气,愧疚,抚摸年幼懵懂的孙子:【日后不要学爷爷。】
对得起自己,但对不起家人。
原本可以让孩子过得更好一些,再不济也能多吃几顿饱饭,有个安稳的住处。
日子继续过得穷困潦倒。
某日,董老医师带着孙子赶路。
爷孙坐在路边树下歇脚。
他正擦着汗,道上来了个老态龙钟,严肃古板的老者,对方背着个药箱。董老医师觉得对方的脸有些熟悉,但又实在想不起来。毕竟,距离他少年已过去三四十年。
老者也是行医的。
他问:【后生,行医几年了?】
董老医师听到“后生”这个称呼,有些哭笑不得,他们俩站在一起,谁更老还说不定呢,嘴上道:【得有三十四年了吧。】
十七岁拜师,五年学徒,五年学艺。
自那之后,已有三十四年光阴。
老者笑了笑道:【老夫这里有一门绝学,只是门下凋敝多年,没个徒子徒孙。今日看你有缘,要不要继承老夫衣钵?】
董老医师愣了愣:【传衣钵?】
跟着失笑:【老丈莫要戏耍于人,老朽跟你站一块儿,还要称呼你一声‘弟弟’,你得喊老朽一声‘老哥哥’。传衣钵也要寻个年轻后生,找半截身子能入土的作甚?】
他们谁先入土真不好说哦。
老者被拒绝却没丝毫生气的意思,道:【谁说你半截身子入土了?老夫能看相,观你的面相,是个长寿的,来得及。】
董老医师见他神色认真,下意识想起当年师父临终前的模样,第二次拒绝也不忍再说出口。他误以为老者也跟他师父一样,老者似乎能看穿他的心思,登时哈哈大笑。
董老医师道:【老丈笑甚?】
老者道:【你日后便知。】
董老医师:【……】
老者又问:【你行医三十四年,你可还记得自己这辈子一共医治过多少人?】
董老医师摇头:【如何能记得?】
太多了,他记不清了。
老者对这个答案却很满意:【老夫这门绝学,没潜心学习五年,随人看诊五年,独自行医五年,医治病患上千,不可学。】
董老医师显然符合所有条件。
听到这些学习条件,董老医师心情更复杂,忍不住揶揄调侃:【有这十五年功夫下去,何人不良医?有天赋的,都能自立一派。老丈绝学门槛高,难怪门下凋敝。】
老者笑道:【你日后便会明白。】
董老医师问:【明白什么?】
【生死人,肉白骨,有何不可!】
老者说完就刮起了怪风,吹得人睁不开眼,董老医师抬手遮住眼前,待风止,身边哪里还有老者的身影?这惊悚一幕让董老医师从梦中惊醒,后知后觉想起来——
老者的面孔,可不就是他师父?
【莫非是大限将至?】
董老医师喝了口凉茶看着窗外乌黑夜色,他都多少年没梦到老人家了,这把年纪梦到早就逝去的故人,不是啥好征兆啊。
只是等了几个月,身体如旧。
每天晚上开始做怪梦。
白日看过的医术病案都会出现在梦中。
桌上还会出现教考的书简。
一开始都是简单的药材名字、药性、药效、药理,之后考每种药材相关的方剂和应用,或者给一个大致作用,让他写出至少多少种类似的药材,各种脉象经络穴位……
这些都还算简单。
更麻烦的是各种医书记载。
这些可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东西。
董老医师可以肯定地说,即便是医署库房都没这些题目考得全面,更别说之后还有各种脉案疾病,询问他如何诊断,如何治理,如何开方,包含内外妇科小儿……
题目还从望闻问切不同方向切入。
传统的师徒传承哪里有这么规范啊?
董老医师看病可以,考试抓瞎。
除了一开始还能游刃有余,之后次次挂科,这让他的老脸挂不住。每次梦里考完,白天去查资料,看医书,没有答案先留着,有答案就拿问题去为难医馆的学徒……
他不是不知道学徒看了他害怕。
但这有什么?
学医不都这样吗?连他的脸色都害怕,连这些问题都不知,日后如何救死扶伤?
孙子听得脸都白了。
沈棠咋舌:“潜心学习五年,随人看诊五年,独自行医五年,医治病患上千……比想象中还要苛刻……十五年起步啊?”
按照董老医师的意思,医家入行必须先满足这些条件,再通过梦中折磨人的考试,然后才能拿到医家颁发的资格证,有了正式修行的资格,未来成就全看个人造化。
这还只是最基础的入门!
医家修行方式就是行医,行医过程,医士达到修炼瓶颈还要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通过才能突破瓶颈,继续往下精进……
饶是褚曜也听麻了。
董老医师却觉得很合理。
“杀十人容易,救一人困难。”
他想起来自己通过考核的那个夜晚,老者现身笑着恭喜自己,还道:【我们医家就是这样的,不似别家那么不挑嘴。】
第908章 砭石,诊籍
“不管如何,还是要恭喜董老。”
尽管沈棠也不清楚医家圣殿为何在这个节骨眼选择董老医师,由其开启,但总归是一件好事。此前还操心董老医师上了年纪,如今他返老还童,还能发光发热好多年。
董老医师却冲着沈棠行了大礼。
沈棠大惊:“董老这是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