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好听是要给村里人谋福利,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一天过去,学堂已经简要地布置出来,而邵蓉蓉那边,一个来报名的都没有。
这样的情形倒是有些出乎杜杏儿的意料,她知道会筛掉一大半人,可没想到竟然一个人都没有了。
这些人也太现实了吧,各家各户那么些人,让女儿出来学个刺绣,家里的活别人就不能分担一点吗,又不多。
还有些女儿多也不愿意,杜杏儿气结,三冬村穷是有原因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难怪富不起来。
闻骁靠在门框上,打趣道,“想放弃吗?”
杜杏儿瞥了闻骁一眼,放弃,怎么可能,别说为了一万五的积分,就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她也不可能放弃。
“你上次不是说付家那个二儿子很有天分,我去找他看看。”杜杏儿站起身,拍拍灰尘。
闻骁愣了一下,但笑不语,这个小丫头还挺有韧性。
在村里住了这么长时间,杜杏儿现在对各家的位置基本摸清,她沿着小路找到付家。
此时付家刚刚吃过晚饭,高氏在院子里见到杜杏儿过来,颇为诧异,“杏儿,你怎么突然来了,可吃过了?”
“我吃过了婶子,你们呢,没打扰到你们吧。”杜杏儿道。
“没有,没有,你这是——”高氏有些不解,难不成杜杏儿是为了地的事来的。
“婶子,我是来找付学刚的。”杜杏儿开门见山。
可高氏懵了,磕磕巴巴地说道,“学刚怎么了,是不是说了些不中听的话。”
两个儿子去杜杏儿家的事,高氏也是不久之前才知道的,把人狠狠训了一顿,现在杜杏儿忽然找上门来,高氏忽然有了不好的猜想,两个儿子不是把人给得罪了吧。
“没有的事,婶子,我来是有别的事要说的。”杜杏儿赶忙解释。
高氏这才松了一口气,“屋里坐,我去给你喊他。”
不多时,杜杏儿就在屋子里见到了付学刚,个子比他哥略矮,肤色苍白,看上去有些瘦弱,外貌和名字形成了极大反差。
“你找我?”付学刚在杜杏儿面前坐下。
第144章 六个学生
杜杏儿笑眯眯的,目光游走在付家人身上,很快,她就在高氏的衣领上发现一朵小花,绣的精致小巧,十分可爱。
“我问你个问题,你可要如实答我,你娘衣领上的花是你绣的吗?”杜杏儿盯着付学刚问道。
付学刚颇为诧异,怎么也没想到杜杏儿竟然问他这个。
高氏低头看看自己的衣领,有些不好意思,“学刚他从小身体不好,我跟他爹都忙,家里的针线活都是他做的,但他下田其实也可以的。”
高氏连忙解释,生怕杜杏儿觉得付学刚不像个男人。
“婶子,你不用这么着急,我就是因为这个才来的。”杜杏儿笑道。
听到这话的付学刚心思一动,眼神里不由自主地多了几分期待。
“你们可能也听说了,我准备在村里办一个刺绣学堂,说来惭愧,因为要求学生一天在学堂待四五个时辰,所以到现在一个学生都没招到。”杜杏儿调侃道。
这事付家的人略有耳闻,只是杜杏儿为何找到他家来了。
付家人心思单纯,有什么想法都写在脸上,杜杏儿解释,“我听说您家二儿子的刺绣水平不错,所以特地来问问,他愿不愿意跟我学刺绣。”
付家人谁都没有料到杜杏儿竟然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的,一时间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
“让学刚去学刺绣,”高氏忍不住担忧,“万一村里人知道了…”
在大家的认识里,刺绣都是女人家的事,哪有一个大男人做这些针线活的,村里人知道肯定要笑话。
付学刚的身体不好,本来就不好找媳妇,要是再去学刺绣,保不齐更加让人瞧不上。
“婶子,你听我说。”杜杏儿明白付家人的顾虑,“我知道你们顾虑什么,但在拒绝之前容我说几句。”
“您不愿儿子学刺绣的理由,不是因为怕儿子学不好,实际上您也很清楚,您的二儿子很有天分。”
“之所以犹豫,原因之一,是怕村里人笑话。其实这大可不必,举个例子来说,这做饭大家都觉得是女人的事,对吧,可县城的大酒楼里,大厨都是男人。”
“在村子里,针线活都是女人做的,男人就该种地,可在京城那边,好多厉害的铺子里,老裁缝都是男人。”
“可见,本就没有什么事,是女人能做,男人不能做的。”
这样的说法,高氏和付维茂都没听过,呆呆愣愣地看着杜杏儿说。
杜杏儿接着道,“原因之二,是怕刺绣不比种地稳妥,这点我可以跟您保证,我教的技术,放眼全国都是独一份,您儿子如果学得好,不说富甲一方,至少吃穿不愁,绝对比种地强。”
“学堂的前三年,从学生的收益里抽三分利,后面就全部归学生所有。邵蓉蓉和魏桂芬的例子您二位也看到了,刺绣绝对是赚钱的。”
“我相信,等到真正赚到钱的一天,村里人所有的不理解都会消失。”
一番话下来,杜杏儿说的口干舌燥,要是付家还不同意,她也没有办法了。
付家夫妻听得明白,但是长久以来的观念让他们始终无法下定决心。
此时,付学刚却是站了出来,走到高氏面前,“爹,娘,我愿意去学刺绣。”
付学强看着弟弟,片刻后也道,“爹,娘,就让弟弟试试,闻家娘子说的对,没必要为一时的不认可分心,挣到钱,所有人都会闭嘴。”
看着儿子十分笃定的模样,付维茂心里难过,他要是再能有本事一些,两个儿子何至于为了挣钱,受这份罪。
杜杏儿看着付学刚还是有些满意的,这小子能抛弃面子和偏见主动站出来,说不定真的有可能成。
“杏儿,婶子多问一句,你这刺绣学堂到现在招来了几人,都是姑娘吗,我家学刚去会不会不合适。”高氏担忧道。
这点杜杏儿倒是没有多考虑,现在听高氏提起,有些无奈道,“原本来问的人很多,可是都觉得时间长了,所以没办法来。”
杜杏儿也无奈,系统要求她三个月培养出来二十人,可照现在的情况看,根本不可能。
“婶子,”杜杏儿正色道,“学堂现在只有一个学生,还是个男的,或许会有些流言蜚语,但我们打开门来教学生,也不怕人看,你们也没必要为这样的事费心。”
“话是这么说,可是人言可畏,你年纪轻,不知道啊。”高氏叹息,他们相信师生之间是清白的有什么用,别人只要稍稍一编排,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杜杏儿觉得高氏说的有几分道理,一个地方的习惯不是三言两语就是打消的,“要不这样吧,干脆让他们两兄弟一起来学。”
一对一是说不清,可人多反倒无所谓了。
“一起?”付学强神色有些扭曲,他连针都拿不好,还绣花,这不是要他命。
“装装样子就是,又不用你真的学。”杜杏儿道。
“哥。”付学刚一脸渴望地看着自家大哥,付学强拒绝的话刚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弟弟有天赋,而且想学,他这个当大哥的总不能断了弟弟前途。
“好。”付学强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一番波折,杜杏儿总算顺利收到一个学生,心满意足地回到家。
闻骁带给她另外一个好消息,村里的牛寡妇带着女儿上门来,说是愿意跟着杜杏儿学刺绣。
说起来,这个牛寡妇也是个可怜人,丈夫早年染病死了,欠下不少医药费,她带着三个女儿还被婆家赶了出来,住在村东头的破房子里。
家里没有地,平日里就靠着上山挖野菜过活。
娘家兄弟看她可怜,偶尔接济一些,可大家都不富裕,谁也拿不出更多的钱。
现在牛寡妇听说杜杏儿这里有个学刺绣的机会,她也知道想来的人多,恐怕轮不到她。
可没想到杜杏儿出了新规定之后,一下子就没人愿意去了,她这才鼓起勇气,带着三个女儿找上杜杏儿家。
对于这样的学生,杜杏儿自然不会拒绝。
如此,杜杏儿的刺绣学堂现在算是凑齐了六个学生,当然里面还有付学强这个充数的。
第145章 互帮互助的学生们
杜杏儿要开办刺绣学堂的事人尽皆知,可要学的时间太长了,一下子打消了很多人的念头,不过大家还是关注着学堂的情况的。
魏桂芬作为杜杏儿这个学堂的讲师一直,自然要跟吕氏报备一下。
吕氏听闻,颇为意外,“你这意思是,杜杏儿要你去给他们上课?”
“是的,娘。”魏桂芬有些忐忑,她拿不准吕氏的态度,万一吕氏要是不乐意。
“给钱吗?”吕氏问道。
魏桂芬愣了一下,有些犹豫,“我还没问呢。”
一旁经过的袁业康忽然插话道,“娘,杏儿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她是不会亏待桂芬的。”
魏桂芬跟着点点头。
吕氏看了夫妻俩一眼,没好气道,“我就问一句,你们哪来这么多话。对了,我可听说了,付家兄弟两个在里面,你离他们远点。”
说罢,吕氏还有些放心,嘟嘟囔囔的,“也不知这个杜杏儿怎么想的,大男人还往里收。”
袁业康有些听不下去了,“娘,人家付家兄弟俩身体不好,种不了地,能学门手艺也是条路。”
“你知道个什么,谁知道他们打得什么算盘,这孤男寡女的在一块,名声还要不要了。”吕氏啐道,她到现在都不明白,杜杏儿是脑子有坑吗,居然收了两个男人。
而付家两兄弟也是不要脸,针线活这种女人家的活计,他们跑来凑什么热闹。
“人家不是那种人,而且一屋子都是人,怎么孤男寡女了。”袁业康皱着眉头,他跟付家兄弟虽然称不上很熟,但印象一直不错,他们兄弟二人为人正派,绝不会干不合时宜的事,她娘这是把人想的太坏了。
吕氏气结,自己儿子竟然不站自己这边了,果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随你们,去吧去吧。”吕氏骂骂咧咧地走了,还不忘瞪了袁业康一眼。
魏桂芬拿不准,带着询问的目光看了丈夫一眼,袁业康点点头 ,“去吧,没事的,娘就是说说而已。”
魏桂芬是去教人的,而且一屋子都是人,能出什么事,袁业康觉得吕氏的但是实在多余。
到了杜杏儿家,魏桂芬看到几位学生已经在坐好。
以为条件有限,杜杏儿给几人准备的都是竹制的桌椅。
三面山上,就数竹子最多,漫山遍野几乎没成本,现在投入的东西将来都是需要还的,杜杏儿想着还是稍微省点钱。
根据杜杏儿的提议,众人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开班仪式。
面对下面坐着的六个学生,杜杏儿清清嗓子,“今天是我们这个刺绣学堂开班的第一天,基本上大家都有一定的刺绣基础,但我在这里教给大家的不同于你们学过的任何一种,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