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种田从朝九晚五开始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焦点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31 KB   上传时间:2025-06-26 12:29:09

  目送汪小玉离开,杜杏儿对杜笠道,“以后要是再看到她,离远点,千万别跟她单独说话。”

  想到杜杏儿的遭遇,杜笠后知后觉地害怕起来,用力点头,“我知道了。”

  就在两人准备离开的时候,从树上窜下来一个孩子,跟阵风似的跑了。

  杜杏儿还没看清那孩子是谁,就连个人影都见不着了。

  “姐,你身体还没好,田里的活我来就好。”杜笠到底心疼姐姐,劝她回去休息。

  杜杏儿只是怕在家里不干活被余氏怀疑,所以她才跟着杜笠出来。

  “没事,出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好。”杜杏儿道。

  杜笠没再多说,只是觉得他姐的说法有点奇怪。

  杜杏儿靠在大树下看着杜笠干活,惬意地不行。

  【巳时已到,是否签到打卡?】

  自然是要签的。

  【叮,恭喜宿主打卡成功,奖励鸡蛋一枚】

  下一秒,杜杏儿手里多了一个圆滚滚的鸡蛋。

  不过既然已经签到打卡,杜杏儿也不能闲着,起身慢慢往田里走,翻地的活她干不了,总该有些别的可以做的吧。

  杜杏儿拿着小铲子在地里挑石头,其实杜家的地里碎石头挺少,她也有些没事找事的意味。

  反正只要在干活,系统就会判定工作中,所以杜杏儿做起来也没什么负担。

  杜笠看着杜杏儿在地里操劳,心里不是滋味,姐姐的身体还没好,怎么在地里干活。

  “姐,我来吧。”杜笠说着就要伸手去拿杜杏儿的铲子。

  杜杏儿灵活地避开,“没事,我又不累。”她坚持,杜笠也没办法。

  系统赠送的鸡蛋被杜杏儿收了起来,准备攒一攒再跟家里的混到一起,这样余氏就不会怀疑鸡蛋的来路了。

  在地里忙活了半天,杜杏儿和杜笠回到家里。

  余氏见女儿从外面回来,忙道,“你身体还没好,怎么能下地。”

  “我也没做什么,活都是弟弟干的。”杜杏儿笑道,她这个娘亲着实关心女儿。

  “他本来就是应该干活。”余氏道,“对了,我看你房里有一堆奇怪的东西,闻骁说是从山上挖来的。”

  余氏看到的是杜杏儿和闻骁从山上挖来的板蓝根。

  “娘,那是中药,可以卖钱的。”杜杏儿道。

  听说可以换钱,余氏的兴趣来了,“药材,你还认得药材?”

  杜杏儿当然不能直说,含糊道,“看着像,也不知是不是,对了,娘你知道这边哪里有医馆吗?”

  “你身体不舒服?”余氏顿时紧张起来。

  杜杏儿赶紧摇头,“我好得很,我是想问问哪里有医馆能够收药材的。”

  这次余氏听明白了,杜杏儿是要卖药,“医馆只有镇上有。”

  一旁的杜笠凑了过来,“姐,我明天带你去!”

  住在村子里,出一趟门是相当不容易,杜笠一听杜杏儿要找医馆,立刻自告奋勇。

  “你认得吗?”余氏打趣道。

  “我怎么不认得,镇上地方又不大。”杜笠道。

  “那就明天去,把闻骁也带着。”杜杏儿拍板道。

  杜笠不乐意了,“姐,你带他干嘛?”

  “人家不是受伤了,带去看看。”杜杏儿理所当然道,虽然闻骁看上去一点事没有,但她分明记得闻骁身上的伤十分严重,只是那人身体底子厚,暂时撑得住。

  杜杏儿发话,杜笠也不好反驳,只是嘀咕了半天。

  “说什么呢。”杜杏儿没听清楚弟弟的话,只能看到他嘴巴动个不停。

  余氏笑道,“他这是心疼钱。”

  “钱?”

  余氏冲着杜笠喊道,“别嘀咕了,人家帮咱们干了这么多事,花个一文钱还不值吗?”

  杜杏儿听了余氏的话才明白过来,原来去镇上要坐牛车,三冬村里只有两户人家有牛车,一户是汪家,还有一户就是邵家。

  村民们每每出去,都会给上一文钱的路费,杜笠就是在计较这一文钱的车费。

  “我有钱,别这么小气。”杜杏儿拍拍杜笠的肩道。

第12章 这堆草能卖一百二十文

  杜笠看着杜杏儿,压根不信,“姐,你有没有钱我还不知道吗。”

  杜杏儿不服气,“把院子里的药材卖了不就有钱了。”

  “那东西真能卖钱?”杜笠充满怀疑,他从来没听过有人能在南山上挖出卖钱的东西,她姐是不是给谁骗了。

  杜杏儿也不解释,事实胜于雄辩,等他见到结果自然就会相信她的话。

  翌日清早。

  还没等杜杏儿睡醒,杜笠就哐哐敲响了房门,催着她起床。

  此刻坐在牛车上的杜杏儿,眼皮还半耷拉着,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他们坐的是邵家的牛车,除了他们几个,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叔叔婶婶。

  “姐,你别睡了!”杜笠看周围的人都在看杜杏儿偷笑,赶紧把人叫起来。

  杜杏儿被杜笠这么一吓,倒是清醒了几分。

  抬头一看,周围的人都看着她,不过她很快就发觉,众人的目光更多的落在杜笠身上,而且带了些莫名的意味。

  什么情况?

  杜杏儿看看她和杜笠,以及边上的闻骁,他们也穿什么奇装异服,这些人到底在看什么。

  很快,其中有位婶子似乎是忍不住了,低声问道,“笠小子,你跟小玉的婚事,吹了?”

  杜笠神色一僵,点点头。

  “好端端的,怎么就吹了?”婶子好奇的不得了,毕竟两家的亲事一年前就定了下来,只是碍于杜杏儿才没有正式成婚,怎么突然之间就不成了呢。

  具体的原因,杜笠也不好讲,只是沉默。

  偏生此时,突然响起一个小孩子的声音,“哼,汪家冤枉人。”

  所有人朝前看去,一个半大小子躺在驾车人的后面,突然露了个头。

  杜杏儿一眼就认出,这还是就是上次帮了她的大树。

  “大树,大人说事情,小孩子不要插嘴。”

  被人训斥,大树相当不高兴,叫嚷起来,“我都看到了,小玉姐姐问杜大哥为什么不喜欢她,杜大哥说她冤枉他姐姐!”

  这几日,杜家和汪家的纠纷并没有传到外面,所以村里人大多不知道内情,听了大树的话,几人纷纷找杜笠求证。

  杜笠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反正就是退了。”

  杜家的人不肯说,这些人也嫌大树是小孩了,又转过头问他。

  上镇子的路本就无聊,多半靠着闲聊打发,有了这个一个话题,八卦的婶子们怎可能放过,非得刨根问底。

  而大树不清楚的地方,杜杏儿则是给了些似是而非又令人浮想联翩的答案。

  很快,这件事在村民的嘴里就变成了,汪小玉攀上高枝,嫌弃杜家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退亲,就设法栽赃杜杏儿,逼迫杜家退亲还白捡了一两银子。

  虽说与事实有出入,可杜杏儿乐见其成,只是闻骁的眼神如果可以和善一些就好了。

  杜杏儿忍了半天,最终忍不下去地瞪了闻骁一眼,他不过是个系统赠送的工具人,别乱发表意见。

  从三冬村去镇上,先是要经过一座桥,然后从河集村的边上过,然后才能到县城。

  “你们说,汪家能攀上什么好亲,难不成是齐家。”

  “齐家?她婶子,你想什么呢,齐家能看得上汪小玉。”

  杜杏儿听了半天,发现婶子们口中的齐家似乎是个极厉害的,可她怎么从来没听过。

  “几位婶子,这个齐家是什么来头?”

  车上几人有一瞬间的堂皇,随后叹了口气,“也难怪你不知道,说起来你们跟齐家也是沾着亲的。”

  在几人的叙述中,杜杏儿大致了解了一些关于齐家的事。

  三冬村的河对岸就是河集村,河集村比起三冬村来说不知繁荣了多少倍,这个村里子里的大户就是齐家。

  齐家这个家族,家大业大,族里有不少人在外经商,通往三冬村的桥就是齐家出钱修建的,而且现在每年也是齐家出钱维护。

  更令人羡慕的是,齐家还有族学,族里的男孩子到一定年龄就会到族学读书,他们齐家已经培养出好几个读书人了。

  要知道在乡下,读书可是件令人仰望的事,一般的家庭哪里供得起孩子读书,有时候攒上一年的钱,连文房四宝都买不齐,更别提念私塾了。

  村里的姑娘做梦都想嫁到齐家,只是齐家眼光高,哪里看得上三冬村的姑娘。

  至于说杜家和齐家的渊源,原来杜永正还有一个弟弟,给齐家招赘去了。

  杜老爷子觉得儿子入赘太过丢人,还是冲着钱去的齐家,恼怒不已,从此以后全然当做没有这个儿子,在家里提都不提。

  所以杜杏儿和杜笠对于这个所谓的叔叔已经几乎没有印象。

  一路闲聊,路上的时间也不觉漫长,一车人抵达了镇上。

  这个镇子名叫元丰镇,跟杜杏儿以前旅游去过的古镇比较类似,不过规模要小一些,街道也没有那么漂亮,到处都灰蒙蒙的,一看就是常年无人打扫。

  之前杜杏儿落水的时候,余氏就是带着她来县城看的病,所以杜笠认得去医馆的路。

  整个镇上只有一间医馆,叫做仁善堂,开的街口不错,在三岔路口的中心位置,非常容易找。

  门口的小学徒看到杜笠一行人过来,笑着招呼,“这位小哥,看来你姐姐的病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6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种田从朝九晚五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