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以为邵蓉蓉是会刺绣的,没想到大树告诉她,邵蓉蓉其实不会,家里的针线活都是姜氏在做,为此姜氏没少数落邵蓉蓉。
邵蓉蓉也不是不想学,只是每次姜氏让她拿针,自己就在边上指点,看到邵蓉蓉一个动作不对,就上手亲自指导。
一点实践的机会都没有,邵蓉蓉怎么能学好。
“蓉蓉,原来你在这啊,我刚好有事跟你说,你愿不愿意跟我学绣花。”杜杏儿道。
周围的议论一下子噤声,这个杜杏儿是专门来打他们脸的吧。
第35章 工钱一天五十文
邵蓉蓉没想到杜杏儿开口说的是这事,不好意思道,“我怕不是学不会呢,我可笨了。”
“担心什么,慢慢来哪有学不会的。”杜杏儿一点不觉得这是问题,手再笨,也是天天做活的,不比她当年的情况好。
被杜杏儿一蛊惑,邵蓉蓉一时头脑发热,答应了。
三日后。
杜杏儿准备好东西,就等着魏桂芬和杜杏儿过来。
杜笠不知道详情,看杜杏儿在院子里坐着似乎是在等人,好奇问道,“姐,你在等人?”
“噢,我准备教人刺绣。”杜杏儿道 。
“教谁?”
“魏桂芬,你应该知道就是袁业康的媳妇,还有邵蓉蓉。”
“她也来?”杜笠似乎眼睛一亮,杜杏儿看着杜笠那副模样,但笑不语。
说话间,两人就来了。
邵蓉蓉一进门就看到了杜笠,讷讷,“杜大哥也在。”
杜笠点点头,那张脸上一点笑意没有。
“你不用理他,他就是闲的没事。”杜杏儿打趣道。
杜杏儿把东西分给两人,她预备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讲起。
关于怎么穿针引线,怎么打结,怎么缝,都是些基本的东西。
但是没有基础,后面难的也学不了。
反正任务没有时限,杜杏儿也不着急,慢慢地教,两人学得也很认真。
只是杜笠没事就跑来看一眼,转一圈,弄得两人都有些不自在。
邵蓉蓉绣了一会儿,觉得自己绣的实在不好,直叹气,偏偏此时杜笠又来了,伸头看了一眼邵蓉蓉绣的,评价道,“挺好的呀。”
邵蓉蓉看着自己手里歪七扭八的线,受惊一般,放下东西,对杜杏儿说道,“我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有事没做完,我先走了。”
说完便着急忙慌地走了,仿佛后面有什么东西在撵似的。
杜杏儿心里明白邵蓉蓉为何走,罪魁祸首就是杜笠,是以狠狠瞪了他一眼。
杜笠一点不觉得自己有问题,被瞪一眼,觉得莫名其妙,心里还感到一丝委屈,干嘛这么看他。
唯一的同学走了,魏桂芬也有些动摇。
“杜笠,你出去,以后我教人刺绣的时候,你不准进来!”杜杏儿道。
杜笠被杜杏儿一训,只好老老实实地出去。
“你别管他,我们学我们的。”杜杏儿道。
魏桂芬见没人打扰了,点点头,不过又有些担心邵蓉蓉的情况,“蓉蓉她…”
“没事,我明天去她家看看。”杜杏儿道。
第一天的教学还算顺利,杜杏儿可以放慢进度,事实证明,这样是很有效果的,基本的技术魏桂芬学得很好。
至于邵蓉蓉那边,杜杏儿决定跑一趟邵家,给她“补课”。
邵家。
姜氏站在院子里晒山芋干,远远看见杜杏儿过来,热情招呼道,“杏儿来了,快进来坐。”
“婶,蓉蓉在家吗?”杜杏儿开门见山。
姜氏知道邵蓉蓉在跟杜杏儿学刺绣的事,昨日还奇怪,怎么她去了杜家一会儿就回来了。
“在呢,我叫她出来。”姜氏道。
邵蓉蓉听到姜氏的声音,从屋里出来,她见外面是杜杏儿,大约是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杏儿,你来了。”
杜杏儿心里清楚,邵蓉蓉昨日跑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在杜笠面前出丑,偏偏杜笠那个情商为负的家伙,还总在邵蓉蓉眼前晃悠。
不过杜杏儿没拆穿邵蓉蓉的谎言,而是干脆顺着说下去,“你昨天不是有事先走了,后面还有点东西没听到,我来跟你说说。”
姜氏听闻,指着邵家南边的屋子,“杏儿,你们到那边去,光线好,我给你烧碗茶。”
进了屋,邵蓉蓉愧疚地看着杜杏儿,人家好心教自己,自己却学一半跑了,实在不像话。
杜杏儿倒是不在乎这个,反正她现在有的是时间。
“不说这些了,我来把昨天你没听到的讲给你听。”
邵蓉蓉其实挺聪明的,杜杏儿说的,她一听就能懂,只要后面勤加练习,肯定是没有问题。
看着自己的学生技术越来越好,杜杏儿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
“不过,杏儿,桂芬明天还来吗。”邵蓉蓉眉宇间似乎有些担忧。
杜杏儿奇怪道,“为什么不来?”
“我听说,”邵蓉蓉又强调一遍,“我只是听说,她婆婆似乎不想她因为学刺绣耽误做事。”
“这怎么是耽误做事呢,”杜杏儿否认道,“你们学好了刺绣,将来就可以出去卖绣品给家里挣钱,不比在家里干点家务有用。”
反正在杜杏儿看来,做家务这事大家都觉得应该是女人干,你干的好与不好,别人都不会太当回事,但刺绣就不一样了,能够家里带来进项,实打实赚到钱,家里人才会重视你。
男人为什么重要,不就是干农活的时候有优势,能给家里带来收益。
同样的,女人要是能挣钱,人家也不敢轻易看低了你。
这样的想法在现代社会已经很常见,但对于古代的女人来说可是新奇的不得了。
“这样也行?”邵蓉蓉被杜杏儿一通说辞都整懵了。
“怎么不行,反正你不要管别的,专心跟我后面学就行。”杜杏儿道。
“不是,我是说,我们绣的东西真能卖出去?”邵蓉蓉有些难以置信,她们真给家里挣到钱。
“当然可以。”杜杏儿可一点不觉得自己在说大话,之前去绣坊里买东西的时候她就特地看了,绣坊里有些绣品,绣工还不如她。
有了杜杏儿的鼓励,邵蓉蓉总算能够坚定信心。
至于魏桂芬那边,杜杏儿不但是,只要吕氏不是阻止魏桂芬过来就行,等看到结果,肯定会改变想法。
…
村里进来发生了一件大事,汪家说,要带着村里人发财了。
因为汪小玉出嫁的事情,汪家已经沉寂了好一段时间,这会儿又说什么发财的事,村里人并没有把这话当回事。
但汪伟还是孜孜不倦地在村里到处游说人家,说是带大家出去打工,齐家的地方,开的工钱给外面高不少,一天五十文。
不得不说,一天五十文确实让不少人心动,他们去镇上打短工,一天三十文都算不错的,汪家这边说一天能有五十文,要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第36章 沉默是金
可是汪家介绍的活,据说是要到外地去,不在村里。
这就让原本动心的人家犯了难,人若是去了外地,家里的地谁来管。
若是家里兄弟多,或许还能拜托别人管管,可要是人少,总不能丢给小孩管。
不少人虽然动心,但碍于家里的实际情况终归是去不了。
不过对于那些家里孩子多的,不少人家动了心思,每个儿子将来娶媳妇都要钱,全靠家里出的话,如何吃得消,还不如送他们出去自己挣钱。
思及此,这些人家干脆替自己孩子报了名。
村里人到底是以实际为主,尽管大家对于汪伟把汪小玉嫁给别人做妾这事有些看不上,但一旦真能有什么好处,大家也就自动忽略这问题。
杜家是从头到尾没有考虑过给汪家干活。
不过在刺绣课的时候,杜杏儿倒是发现袁家和邵家都对于汪伟介绍的活很感兴趣。
其实汪家干的事,杜杏儿不是没有见过类似的,虽然不知道汪家找的具体是什么活,但这种模式,就跟以前组织村里人去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一模一样。
可是受限于古代的交通条件,汪伟不可能带着人跑太远,也不知他们究竟是去什么地方。
杜杏儿给两人的建议是,观望观望,若是第一批回来的挣到了钱,再去也不迟。
“那要是没有第二批了怎么办。”邵蓉蓉道。
“没有就没有,到时候你们的绣工估计也学得差不多了,完全可以自己给自己挣钱。”杜杏儿道。
邵蓉蓉和魏桂芬对视一眼,心中有些忐忑,杜杏儿这么一说,好像家里挣钱的担子都压到她们身上了,也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做得好。
杜杏儿劝说邵家和袁家不要参与的事,不知从什么地方传了出去,最终传到了汪家的耳朵里。
彼时汪伟正在家里跟人聊着这事,听到杜杏儿的说法,不屑地笑了,“一个小丫头片子,还以为自己了不起了,能带着别人赚钱。我跟你们说,赚钱这事,还是要看咱们大老爷们,那丫头就是瞎搞。”
李氏也觉得自家男人说的有道理,“是了,咱们村子就没听说谁家的绣品能卖钱的,杜家那个胖丫头就是骗人的。”
末了又再次吹嘘自家的活是多么赚钱,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村里大多数人也都不信杜杏儿的话,全然当做是一个小丫头信口胡说。
至于信杜杏儿不跟从汪家的邵家和袁家,大家嘴上不说,可心里都抱着看笑话的期待。
一天五十文的活计不做,让自家丫头媳妇跟着学劳什子绣花,真是脑袋不好。
人家绣坊里的绣娘都是从小就学,这些个半路出家的,能学成就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