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种田从朝九晚五开始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焦点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31 KB   上传时间:2025-06-26 12:29:09

  说着就要把布盖上,似乎真是要去别家。

  “唉,姑娘,有话好商量,你觉得多少合适,报个价。”尤掌柜自知压价,所以妥协的也快。

  眼前这个小丫头,外表实在不怎么样,脑子倒还挺好使。

  “二两银子,不还价。”杜杏儿开口道。

  这个价格连杜笠都惊到,幸好他站在边上,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的表情。

  尤掌柜也被杜杏儿吓到了,“姑娘,这野猪确实少见,可二两银子的价格,我们可就赔了本。”

  商人的惯用话术,我做这笔生意不赚钱。

  这样的说法,杜杏儿跟着家里人已经不知道听过多少次,早就习惯性无视。

  “掌柜的,这野猪价值多少,您可以好好算算。”杜杏儿不慌不忙道,“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野猪肉做的菜,卖价怎么能和普通的猪肉一样。而且因为稀少,更不能一下子卖完,而要慢慢的,一天卖一部分,吊足食客胃口。”

  尤掌柜一开始以为杜杏儿只是单纯的要多点钱,可听到后面,杜杏儿分明是在教他做生意。

  别说,这小丫头说的不无道理。

  “所以说,二两银子一点都不贵。”杜杏儿总结道。

  想通了的尤掌柜也笑了,“确实不贵,我这就让账房给几位结账。”

  一头野猪换二两银子,杜笠简直要膜拜他姐了,要是他来卖,人家说给他八百文,他一定忙不迭答应,哪里能把价格抬到二两银子。

  不过上次杜杏儿大手大脚花钱的印象,深深刻在了杜笠脑中,他忍不住担忧道,“姐,你这次又想买点什么。”

  杜杏儿道,“先存着。”

  杜笠这才松了口气。

  不是她没有东西要买,只是她要先完成五两银子的任务才行。

  “不过有两样东西确实要买。”杜杏儿道,“家里的调料不够了。”有些该花的钱还是不能省。

第31章 汪小玉出嫁

  杜杏儿所说的不能省钱的,是盐巴和糖。

  盐巴这个东西,被牢牢把控在官府手里,价格也不高。

  但糖就不一样了,他们这个地方没有种甘蔗的,吃的糖都是从其他地方运来的,运输成本高,价格不菲。

  一般人家,只有在过年这样的日子里,才会买点糖回去。

  在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零食里,蔗糖随处可见,以至于不少孩子都被家长限制吃糖,可在困顿的古代,想要吃上一口糖,是极为奢侈的事情,尤其对于穷苦的人家来说。

  原因无他,糖太贵了。

  花了一百文,也不过换来两斤白糖,杜笠看着这些就一阵肉疼。

  杜杏儿之所以要买糖,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为了余氏。

  这段时间,她发现余氏似乎很容易头晕,症状很像是低血糖。

  低血糖的人群,需要刻意补充些糖分才行。

  以前,家里没条件,很可能也没人懂,所以余氏都是自己撑着的,现在杜杏儿挣了钱,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这个时代的盐巴是被研磨过的粗盐,一颗一颗的个头不少,跟超市里的精制盐根本不能比。

  糖则是很大一块,类似那种没有被切割过的冰糖,杜杏儿也理解,工艺水平摆在这,也不能要求太多。

  杜杏儿要买的还有一样,那就是绣花用的东西。

  眼下杜杏儿暂时还没有想到什么赚钱的好项目,唯有自己的绣花技术值点钱,她决定现靠着绣花赚上一些。

  在脑海里的“超级卖场”搜寻过一遍之后,杜杏儿发现,凭她现在的积分,在里面几乎兑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所以刺绣的工具、布料之类的还是要自己买。

  杜笠看着杜杏儿走进绣坊,买起东西来毫不犹豫,深深叹了口气,他根本就不应该相信姐姐的话,说什么要存钱,明明花得比谁都多。

  待采购好所有需要的东西后,杜杏儿手里的二两银子,转眼就花出去四百八十文。

  杜杏儿买东西秉承着“只买好的”的原则,压根不知节省为何物,把杜笠看的胆战心惊。

  不过从头围观到尾的闻骁确是一点不惊讶,似乎十分习惯这种方式。

  可怜的杜笠左右找不着同盟,只能把这些情绪憋在心里。

  回到村里,余氏见这次杜杏儿回来没有堆满牛车,而是只有一个小包袱,松了一口气。

  “怎么样?”余氏关心道。

  聊到这个,杜笠可激动了,“娘,咱们这头野猪,卖了二两银子呢!”

  余氏大惊,赶紧捂住杜笠的嘴,把家往家里拖。

  杜笠不明所以,杜杏儿和闻骁都明白余氏的意思,所谓财不露白,赚钱从来都是要藏起来,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宣扬出去,成为别人的活靶子。

  “我去还牛车。”闻骁道。

  “我去厨房。”杜杏儿道。

  一个替杜笠说话的人都没有。

  被拖进屋里的杜笠被余氏好一顿训斥,而后父亲和爷爷都添了把火,杜笠是苦不堪言。

  明明事情都是他姐干的,怎么最后受苦的是他。

  杜杏儿把盐放好,却发现家里没有放糖的罐子,只好把余氏找来。

  余氏看杜杏儿竟买了一大块糖回来,惊讶不已,“杏儿,你还买糖了。”

  “娘你不是容易头晕吗,就要多吃些糖才行。”杜杏儿说着就从糖块上敲下一小块,递给余氏。

  原本她是想弄些糖水的,可古代没有热水瓶,想要喝热水,必须要现烧,相当麻烦,因此这里的人已经习惯喝冷水了。

  余氏哪里舍得吃这么金贵的东西,要推给杜杏儿,可杜杏儿说什么也不要,硬是把糖塞到余氏嘴里。

  香甜的味道在舌尖化开,这是女儿买给她的糖,余氏的眼眶渐渐湿润。

  外面,杜永正本想瞒着这事,但杜老爷子说,家里要卖野猪是人尽皆知的事,根本不可能瞒得住,与其让人猜疑打听,还不如大大方方地告诉别人。

  只不过数额不是二两,而是一两。

  有时候镇上的人来村里收猪,给的价格是七百文,所以在他们看来,一头野猪能够多卖三百文,是相当合理的价格。

  三冬村的人沸腾了,一头野猪就能换一两银子,这样的好事谁家不羡慕。

  纷纷夸赞杜笠是年少有为。

  杜永正高兴地没事就要去自家田里转上两圈,其实田里根本没什么活,他就是享受别人夸耀他儿子的感觉。

  “我说老杜,你这个儿子可真厉害。”

  杜永正谦虚道,“他懂个什么,都是他表哥带着。”

  “那也得自己有本事才行,单单有人带有什么用。”

  “对了,我上次就想问了,你这袖口是什么?”

  杜永正翻开袖口,“哦,这是杏儿绣的,说是方便区分我们的衣服。”

  那人围上来看看,一个大男人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只觉得比自家婆娘绣的好。

  “没想到杏儿绣活这么好。”

  杜永正要是有尾巴,现在可定翘的很高,“我家杏儿什么都会,谁要是娶了她,那就享福了。”

  周围的人连连点头。

  会绣花不单单是帮家里,最重要的是可以出去卖钱,能添一笔进项。

  杜家的一双儿女,都厉害。

  …

  转眼间,各家的春耕也陆续结束,汪小玉出嫁的日子到了。

  这段时间,汪小玉在家里被汪伟劝了许多,从一开始的伤心抵触,渐渐也被汪伟所洗脑,觉得嫁到齐家是个机会。

  由于娶的是妾,所以一切程序规格都跳过,齐家只是派来一顶小轿将人接走。

  红色的小轿还算精致,由四个轿夫扛着,听在汪家的门口。

  暂时闲下来的村民,见汪小玉要出嫁,纷纷赶来看热闹。

  小轿的边上站着媒婆,“快叫人出来,赶时间呢。”

  汪小玉穿着嫁衣,在李氏的搀扶下,一点一点从屋里走出来。

  因为是为妾,所以不能穿正红色的嫁衣,汪小玉每走一步,都仿佛踩在刀尖上。

  她从来没有觉得周围人的声音是如此刺耳。

  “真是可惜了,怎么就给别人做妾。”

  “还能为什么,不就是为了钱,齐家可是给了二十两银子,二十两!谁家姑娘能要到二十两聘礼。”

  “摊上这么两个卖儿卖女的爹娘,也是汪小玉倒霉。”

  “要我说,她自己也活该,杜家有什么不好,非要看杜杏儿不快活,结果现在好了,婚事也泡汤了。”

  汪小玉攥紧手心,提醒自己切勿失态,缓步走上小轿,走向她未来的命运。

第32章 一个姨娘罢了

  按照当地的风俗,女儿出嫁是要兄弟背出门才行,汪伟的两个儿子都在外面给人当学徒,这次妹妹成亲,汪伟也没把他们喊回来,所以杜杏儿只能自己走上小轿。

  左右是娶妾,媒婆也懒得提醒这些,放下帘子,直接道,“起轿。”

  轿夫同时用力,把轿子抬起,朝着河集村走去。

  一顶红色的轿子,孤零零的走在三冬村的路上,若是娶的正妻,定然是敲锣打鼓欢喜一路,大方的人家甚至会沿街撒糖庆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6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2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种田从朝九晚五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