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老潘,你不请我们进去坐坐,就在门口说话啊。”其中一位老板笑道。
潘泰赶紧赔罪,“黄老板,不好意思,来来来,杜氏酒楼的冷吃兔和烤鸡也是相当有名,不能错过。”
潘泰的这些朋友都是冲着双面绣过来的,对杜氏酒楼的菜,说实话并没有报太大希望,只觉得差不多就行。
杜杏儿领着众人进了包间,所有人眼睛都看直了。
要说他们走南闯北也是见过不少酒楼的,这样的装修还是第一次见到,该怎么形容呢,就是高雅。
所有的装饰物都很素净,但品质上佳。
“如何,我就说这个杜老板是个奇女子。”潘泰觉得相当有面,他先前在锦城跟他们夸耀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有些夸张,现在正好给他们看看,怎么样,他可没说谎。
众人伴随着感叹声落座,杜杏儿赶紧吩咐人上菜。
东西是提前准备好的,所以热一下,很快就能上。
杜杏儿指着中间那盘红彤彤的菜,“这是我们酒楼的招牌,名叫冷吃兔,顾名思义就是冷着吃也好吃的兔子肉。”
大家还是头一回听到冷吃这样新鲜的概念,好奇的不得了,纷纷伸筷子。
一入口,辣味便直冲头顶,但是,好吃,真的好吃!
“我靠,我们锦城怎么没有这样的店,杜老板,你有没有意愿到我们锦城开店,我家的铺子可以租给你。”黄老板大声说道,一张脸被辣的通红,可还在不停地吃,显然十分喜欢。
“我说黄老板,你这是来看刺绣的,还是来找租户的,过分了啊。”在场有人不乐意了,他们又不是没铺子,怎么给黄老板抢了先。
潘泰赶紧出来打圆场,“吃饭,有事吃饱饭再说。”
这话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
后面上的烤鸡也相当受欢迎,有的口味好的,甚至一个人就吃掉了半只鸡,要知道这鸡可是杜杏儿养了好几个月的,个头不小。
门外,齐闵和看着杜氏酒楼里的热闹场景,气红了眼,这些人杜杏儿是从哪里找来的。
每次他以为要把杜杏儿压进泥里,杜杏儿都能想办法起死回生,偏偏跟他过不去。
杜杏儿!
第249章 口碑逆转
潘泰带来的人不单单是给杜氏酒楼增添了人气,更是在苍莱县里掀起轩然大波。
一日之内,县城里忽然来了如此多华贵的马车,见到的人都好奇不已,再一打听,去的竟然是没人敢去的杜氏酒楼。
大家对杜氏酒楼的好奇心一下子起来了,这么一家安全性存疑的酒楼,为何会吸引这么多的人呢,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
潘泰的朋友们不是只待一天,而是在县城里住了好几日,原本还想着要去三冬村瞧一瞧,可是被杜杏儿给否了。
说是以后把村里建设好了再来的,众人也理解,谁不想把最好的一面拿出来给人看呢。
除了来见见杜杏儿,潘泰这次来最主要是鼓动杜杏儿去锦城发展。
县城虽然人流量不错,但跟锦城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在潘泰看来,以杜杏儿的头脑和手艺,去锦城发展没什么不可以的。
这事杜杏儿也不是没有想过,但县城的酒楼毕竟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这个时候就跑到锦城,显然是好高骛远,说不定连县城的生意都会耽误。
不过说起杜氏酒楼遭到的冷遇,潘泰觉得十分奇怪。
“这三冬村虽然曾经是麻风病村,但此事已经过去许久,我记得当初村子重建的时候,我们锦城的商会还给你们捐钱了。”潘泰道。
杜杏儿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颇为诧异,“你们还给三冬村捐过钱?”
“可不是,当时苍莱县下辖的几个村子受灾严重,我们在锦城都听说了,我那时捐了一百两银子。”黄老板忙不迭的说道。
很快又有另外一位站了出来,“区区一百两,黄老板可真是记得清楚。”
“一百两怎么了,不是钱啊!”黄老板理直气壮,一百两可是供几十户人家一年的花销了。
几人互相打趣,聊起了捐钱的趣事。
商人们或许平日里跟人打交道的经验丰富,一个个都相当健谈,什么话题都能聊得起来。
“我忽然有个想法…”潘泰笑呵呵地看着杜杏儿。
…
苍莱县最大的茶楼名叫福来茶楼。
潘泰带头,他的一群朋友跟在后面,这群人身上穿的都是绫罗绸缎,一看价格就不便宜,不少人身边还跟着小厮。
福来茶楼的小二一见,难掩激动,这都是贵客啊。
“各位老板可是来喝茶的,里边请。”小二极为热情地招呼道。
待这群人走进门,一直坐在柜台后面的掌柜见状赶紧走出来相迎,“哎呦,各位贵客,可是要楼上的雅间?”
潘泰摆摆手,“不用,我们喜欢人多的地方,热闹,听说你这茶楼每日都有说书的?”
掌柜赶紧道,“有,马上人就来了。”
“那好,我们先坐在这里等一会儿。”潘泰道。
然后一群人就这么在一楼大厅落座,几乎占满了一半的位置。
“老板,不着急啊,我们先在这坐坐。”潘泰道。
掌柜道,“是,您坐,我来给您上茶。”
掌柜走到门口的地方,给小二塞了几文钱,低声道,“赶紧把先生找过来,就说有贵客来了。”
小二得了赏钱,跑的比谁都卖力,一溜烟便窜了出去。
随着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潘泰也跟自己的朋友们聊了起来。
至于这聊的内容,自然就是三冬村,关于历史上的事,关于之前那场捐款里自己出的钱。
总之所有的事情都聊。
渐渐的,周围的茶客也渐渐听明白了,现在的三冬村跟曾经的那个三冬村已经不一样,里面都不是同一批人了。
或许有人对这个话题不是很感兴趣,可是看着一帮有钱人炫富,那可是太有意思了。
县城的生活水平虽然比乡下人好,但要跟锦城的富商们相比,压根不够看,所以他们听着潘泰等人聊天,心里满是羡慕。
不得不说,金钱刺激的效果比什么来的都好。
很快,针对于三动村,针对于杜氏酒楼,原来的流言渐渐被新的内容取代。
惊人的反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非常具备传播价值,人们只要一知道这样的新闻,就忍不住去跟别人分享。
凶狠的,精心谋划的谣言就这么被潘泰等人四两拨千斤地消灭掉,谁能不说一声厉害。
杜氏酒楼在众人心中的形象扭转,很快生意便再度恢复。
为了通过此事在县城彻底站稳脚跟,杜杏儿直接推出了会员卡制度。
每一位来店里的客户都可以办理一张会员卡进行积分,积分将来可以折现,甚至可以直接兑成银钱。
类似的方式县城里的人以前从未见过,只是模糊会有熟客打折的概念,可这跟使用会员卡完全不一样。
杜氏酒楼的会员卡完全记名,一一定制,即便丢了,也不影响你的使用。
很快,县城里几乎是人手一张杜氏酒楼的会员卡。
除开这个,杜杏儿还推出了另外一种制度,那就是预付制度,提前充值有赠送。
比方说充个一两银子,那就可以额外赠送一百文,以此类推。
原本杜氏酒楼的菜品价格就不高,在加上这样的折扣,可以说更加优惠,有些家里条件稍稍好一些,非常乐于购买这样的充值卡。
并且充值卡和会员卡可以叠加使用。
很快,四海酒楼的生意被抢了不少,毕竟他家的菜品价格高,食材一般,一开始打折还有人愿意吃一吃,可要是原价消费,就实在太划不来。
齐闵和瞧着小二给他送来的两张卡,一把摔在地上,什么会员卡,什么充值卡。
他昨日回了一趟齐家,齐仁渊直接告诉他,这段时间酒楼的收益虽然不错,但还是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所以进族里议事会的事情暂缓。
齐闵和气得仰倒,但也无可奈何 ,他不知道齐仁渊心里究竟希望看到多少的收益,他只是觉得自己似乎永远都达不到他的要求。
不过齐仁渊似乎是看出了齐闵和的想法,告知他,一个月的利润保持在四百两,他就同意。
四百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说四海酒楼几乎占据了北城这一片最好的位置,但店铺的租金不便宜,店内的人员也不少,要想达到每月四百两的纯利润,以现在的情况看来根本不可能。
第250章 抢四海酒楼的生意
“储老板,你可一定要帮帮我,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齐闵和无奈之下,再度找到储单雄。
说起他跟储单雄的相识,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
齐闵和当初来县城租铺子,目标很明确,就是奔着四海酒楼这个地方来的,因为当时齐家有意搅黄杜杏儿在县城的生意。
然而令齐闵和没有想到的是,这地方当初出了杜杏儿,储单雄也看上了。
齐闵和跟储单磨了半天,终于把这间酒楼租了下来,租金价格虽说比之前预想的还要高了一些,但总体来说还是划算的。
在这个过程中,齐闵和跟储单雄的关系也好了起来,算是不打不相识吧。
齐闵和现在已经习惯于有问题就找储单雄,别的不说,储单雄在酒楼经营这一块确实颇有心得,许多事情经他一指点,立刻便豁然开朗。
“齐老板,你先不要着急,咱们先把事情弄清楚再说。”储单雄道。
“这还有什么可弄清楚的,现在的情况就是,杜氏酒楼抢了我们四海酒楼的生意,她就是故意的!”齐闵和说起这事就一肚子火,自从杜氏酒楼的口碑扭转之后,杜杏儿就抓着四海酒楼的几个招牌菜不放。
简言之,四海酒楼主打什么,杜杏儿酒楼就推出什么。
傻子都看得出来杜氏酒楼是在针对四海酒楼,可是普通人乐见其成,杜氏酒楼的东西便宜又好吃,还可以积分,他们为何要去四海酒楼吃。
至于城内的其他同行,他们早就看四海酒楼不爽,根本不会在这事上帮四海。
杜氏是针对四海,又不是抢他们生意,他们插手干嘛。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杜氏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原本冷僻的一条巷子,因为杜氏酒楼的存在,甚至有人来做生意了,卖些杂货,卖些点心,总之一条街的人气渐渐起来。
杜杏儿租的地方位置偏,本来房租成本上就要比四海低一大截,而且菜都是村里供应的,跟四海打起价格战来丝毫不慌。
储单雄给齐闵和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势,最后道,“我看如若不行,你就降价,而且唯有降价才能吸引回流失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