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杏儿也没有想到,她难得来一次学堂就要遇上这事。
“别吵了。”杜杏儿稍稍提高音量。
听到杜杏儿的声音,在场的众人立刻安静下来,仿佛刚才的争吵根本不存在。
“不就是东西找不到了,何必吵架。”杜杏儿道。
三妞委委屈屈地看着杜杏儿,“找到了,在翠儿姐姐那里。”
杜杏儿觉得有些奇怪,“三妞,你怎么知道翠儿姐姐的东西就是你的。”
她方才仔细查看过,上面根本没有任何标记,看上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可是我的篮子就长那个样啊。”小姑娘咬着唇。
杜杏儿笑了,“所有人的篮子不是都一个样?”
三妞赶紧摇头,急切道,“不是的,大家的都不一样。”
嗯?
吴桂枝看杜杏儿有些不解,解释道,“因为大家的篮子都一样,所以我们都在篮子上做了些标记。”
也就是说别的人的篮子基本都有标记,然而三妞喜欢在篮子上放花,不过稍微动动就会掉。
至于柳翠儿,她来学刺绣,本来就是被逼的,自然不会太在乎自己的东西。
一来二去的,三妞看到柳翠儿没标记的篮子就觉得是自己的。
莫名被人冤枉成小偷,柳翠儿有些不能接受,这要是传了出去,她的名声可就毁了。
“翠儿,你有什么办法证明这是你的篮子吗?”杜杏儿问道。
柳翠儿语塞,这要怎么证明,大家的东西都是一样,真要她证明,她还真想不到方法。
“三妞,”杜杏儿又看向三妞,“你昨天没有把东西带回去吗?”
她怎么记得几个孩子每次都喜欢把东西带回家呢。
三妞摇摇头,“昨天没有带,因为娘说放在这里也不会有人拿,可是今天早上来就没有了。”
三妞眼泪汪汪的,看上去好不可怜。
周围的人也忍不住为三妞说话,“柳翠儿,你赶紧把东西还给人家,拿人小孩的东西干什么。”
“我没拿!”柳翠儿也有些愤怒,为何这些人不问青红皂白非要说是她拿了三妞的东西。
然而她再强调也没用,别人不信。
杜杏儿问道,“昨天晚上这里放了多少个篮子?”
这一下把大家都问蒙了,谁也没有关注到这么细节的事情。
“三妞,你过来,告诉姐姐你昨天把篮子放哪里了?”杜杏儿拉过三妞。
三妞走到一旁的架子上,指着最低的一个架子道,“就是这里。”
杜杏儿看了一下,现在架子上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这个置物架是闻骁用山上的竹子做的,专门用来堆放杂物,学生们的篮子也会堆在这里。
三妞个子矮,够不到上面,所以每次都把东西放在最下面一层。
“翠儿,你的篮子呢?”杜杏儿又问起柳翠儿。
柳翠儿道,“我带回家了。”
为了让她娘知道她有在学刺绣,柳翠儿每天都会把东西给带回家。
没想到今天一过来,就被人误会到如此程度。
杜杏儿在架子上看了一会儿,忽然道,“这架子上东西这么多,会不会放错地方了。”
立刻有人道,“应该不会,上面三妞也够不到啊。”
说是这么说,可杜杏儿总觉得最上面一层盖起的雨布里,东西似乎多的不正常。
“付学刚,帮个忙,把上面的雨布掀开看看。”杜杏儿忽然道。
付学刚掀开雨布,谁也没想到,上面竟然还有一个篮子。
第210章 全都要学认字
这简直太奇怪了,上面的位置从来没有人碰过,怎么会有一个篮子。
付学刚把篮子递给杜杏儿,里面还有一朵干枯的小花,杜杏儿把篮子放在三妞面前,问道,“这是你的篮子吗?”
三妞愣愣地看着这花,点头,“是的。”
真相水落石出,三妞的篮子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放在了最高一层,柳翠儿也根本没有拿三妞的篮子。
至于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误会,谁也说不清楚。
造成如此大的误会,吴桂枝也觉得很不好意思,摸摸三妞的脑袋,“快去跟翠儿姐姐道歉。”
三妞也听话,走到柳翠儿的面前,低声道,“翠儿姐姐,对不起。”
柳翠儿也不会跟一个小孩子计较,既然自己的冤屈洗清,自然也原谅了三妞。
事情皆大欢喜,不过杜杏儿还是觉得这不是个事,“大家在自己的篮子上写上名字不好吗?”
“我们又不认字,写上名字我们也认不出,何必费那个劲。”
一句话就把杜杏儿的想法给否了。
杜杏儿自嘲的笑了,她的脑子还是没有完全转过弯,总以为周围的人都应该认字,可她也没想到认字在这个时代是个稀罕事,一般人家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念书。
这让杜杏儿又想到了另一点,这段时间她给酒楼拟了那么多规章,其实手底下的人很可能根本就看不懂,她折腾了半天,全是自我满足。
“要不你们认个字,这样以后也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了。”杜杏儿提议道。
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吓的不轻,看着杜杏儿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复杂。
她们这些乡下人,还是女人,认字有什么用,能吃还是能喝,杜杏儿怎么会突然提这出。
魏桂芬也有些不理解,“杏儿,咋说起这个了?”
杜杏儿叹了口气,“我刚才在想,若是每个人的篮子上都有自己的名字,以后也不会再发生错认这样的事。”
“今天的事也是个意外,以后我们注意点就是。”魏桂芬道。
“那以后学堂人变多了呢,怎么区分,不是说要求大家一定要学会多少字,至少自己的名字认得,一些简单的布告可以看懂。”杜杏儿越说越觉得应该如此。
魏桂芬素来听杜杏儿,心里虽然不理解,可也没有再劝,杏儿这么说肯定有她的想法。
“我决定了,从明天起,每天拿出半个时辰教大家认字。”杜杏儿大手一挥,就这么定了。
只是认字,其实一点都不难,杜杏儿自己就可以教,如果忙不过来,还可以让林欢和闻骁帮忙。
学堂里的人面面相觑,其实心里都有点膈应,她们是来学刺绣的,怎么又要开始认字。
柳翠儿一看到方块字头就疼,赶紧问道,“杏儿,我这刺绣也就是随便学学,我可以不用认字吧。”
杜杏儿立刻道,“你是最需要学的。”
柳翠儿张大嘴巴看着杜杏儿,她为什么是最需要学的啊?
杜杏儿心意已决,就算别人不同意,她也不会动摇。
这认字学堂的第一课,就让她来上。
事后,魏桂芬找到杜杏儿,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杏儿,我看今天好多人回去脸色都不大好,你说会不会明天没人过来。”
杜杏儿看得开,“如果要在我这里学刺绣,不认字可不行。”
“杏儿,我真是不明白,你为什么非要大家学认字呢。”魏桂芬是真的不理解这一点。
“桂芬,你也知道,我现在手里面的事情很多,以后学堂这边,我没办法时时兼顾,到时候有任何需求,我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你们,要是你们都不认字,那我怎么跟你们沟通。”杜杏儿道。
她这么一解释,魏桂芬倒也能明白一些,“但你让人回来说一声,一样的啊。”
“是找个人两头跑方便,还是让人送信方便,而且万一他传话传错了怎么办。”杜杏儿道。
魏桂芬很快就给杜杏儿说服了,渐渐认同她的观点。
第二日,令杜杏儿没有想到的是,学堂的众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当第一节 识字课开始的时候,杜杏儿发现学堂里多了很多孩子,原来这些人把自己的孩子或者弟弟妹妹都带来了。
大家的想法都很简单,自己虽然不想学,可对小孩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他们也没有条件把孩子送到外面去念书,能让他们在这个学堂里认认字也不错。
因为多了这些孩子,学堂一下子显得拥挤很多,看着这些渴望知识的眼神,杜杏儿忽然觉得自己身上责任重大。
没有谁愿意一直在一个小山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只是他们确实没有别的选择,而现在杜杏儿给了他们多的选择。
没有过问这些人为何还另外带人,杜杏儿开始了课程。
刺绣学堂教人识字的事情在小山村里根本瞒不住,那些当没有去刺绣学堂的后悔不已,但是现在杜杏儿只是教里面的人,他们这些外人也不好意思舔着脸过去要求杜杏儿把他们也带上。
杜杏儿也知道村里羡慕的不止一户,但是她的能力有限,确实没有办法把所有人都覆盖到,不过等到她的资金回笼一些,她也会在村里办个学堂。
杜杏儿的学堂办的有声有色,消息甚至传到了对岸的河集村。
齐家族长齐仁渊把齐闵和找了过来。
“酒楼准备的怎么样了?”齐仁渊问道。
齐闵和恭敬地答道,“基本差不多了,只等杜杏儿那边开业,我们立刻就能跟上。至于她的店,我已经派人盯着,目前还在装修,所有的事情都教给了望春楼的尤掌柜打理。”
“嗯,”齐仁渊对齐闵和的回答还算满意,“听说了吗,三冬村的刺绣学堂开始教人认字了。”
这事齐闵和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是几个意思,杜杏儿难道想学我们?”
齐仁渊眯起眼睛,“别觉得这事荒唐,杜杏儿的野心只怕不小,若是我们任由她这么发展下去,难保不会被三冬村超过。”
以往河集村从来都不把三冬村放在眼里,可现在竟然要担心未来会不会被三冬村超过,齐闵和实在有些难以接受,他甚至觉得族长是不是年纪大了想得太多,不过这样的心思他可不敢暴露出来。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杜杏儿发展起来!”齐仁渊道。
“是。”齐闵和应道,虽然他也不知道族长为何对杜杏儿如此执着,不让杜杏儿发展,不让三冬村发展,难不成背后还有什么更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