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帝的父皇那时候一直到现在,能很明显看到,从老皇帝晚年开始,朝堂上党争就很明显了,因为老皇帝昏庸,压根就不怎么管,而后一直到皇帝登基,大将军掌控朝堂,但也只是武力镇压,没有管具体官员的派系这些,录取的学子是什么成分也非常明显了。
皇帝看着上面,他上位的这些年,这些官员选出来的人,大多都是利益相关的人,那些人的排名都要靠前许多,相反真正的寒门学子,则排名都在后面。
见皇帝看得差不多,慕钰道:“到了会试这一步,很多人都有真才实学,和朝中没有关系的人也多,因此咱t们必须在这一步,加大寒门子弟考上的概率,这样到了殿试的时候,皇上能用的人才会多。”
按照规定,考上了会试的人,在殿试就是进行最后的排名,并不会有人落榜。
慕钰知道,一些世家子弟本身是经过精心培养,也有天赋,确实才华出众,但相比较起来,并不代表寒门子弟就差了。
那些人同样是一步步考上来,尤其一些人天生就意识敏锐,对世间种种有自己的见解,不拘泥于阶级,更看重百姓,写起策论来荡气回肠、慷慨激昂。
皇帝沉吟片刻,脑子在一种的科举舞弊案上走了一圈,才好险按住了自己的思想,“钰儿打算如何?”
他作为当朝皇帝,若是他都带头作弊了,楚国不会要亡了吧。
慕钰不知道皇帝的思想都拐到了哪里去了,他说着自己的计划,“很简单,一切靠他们自己的真本事,禁止科举舞弊。”
“你是说有人作弊?”皇帝一下从位置上弹起。
为了这次科考,他可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包括让那些出题的官员一直到考试结束都不能见外人等等,结果现在钰儿查了还有人在会试上动手脚?
他义愤填膺,“可是有人泄露了试题?”
慕钰:……
他赶紧否认,“这倒还没有,只是科考虽然糊了名,但对于很多家族子弟来说,他们的字迹,在有心人的眼中,一眼就能认出,甚至,有的人还可能在试卷上做些不起眼的标记,或者在策论中提到什么字眼,另外也可以……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人很难察觉到问题。”
慕钰说了一堆他在现代看剧时了解过的科举舞弊手段,皇帝听得目瞪口呆,一部分他知道,但有的他确实没听过,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了的话,他可能真的发现不了端倪。
就算他是皇帝,在面对官员,处理政事的时候,也不能不讲理,所以无论他是否有怀疑,在没有抓到把柄的条件下,也不能随便处置人,这样不光下面的人不会服气,长久下来,也会动摇他的统治。
但现在,皇帝饶有兴致的问着,“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办?”
皇帝此刻的心情非常好,他知道慕钰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那肯定也有解决的方法,一想到今年的科考朝中那些官员将会折戟,他就忍不住浑身都兴奋起来。
真想看看那些人到时候的表情是什么样。
解决方法,其实历史上早就已经有了,“既然他们是通过字迹认人,那么咱们便让人用统一的字体再重新抄写一遍就行了,这样他们便认不出字迹了。至于其他的,只能暂时警惕着,到时候对试卷进行对比检查,一旦发现还有舞弊现象,直接杀了参与的官员,震慑群臣。”
想要完全禁止科举舞弊并不现实,目前能做到的只有这些。
尽可能的对所有学子营造一个公平有的环境。
皇帝抚掌,“好。”
接着,两人就具体的细节又商量了一会儿。
会试很快就正式开始了,而在结束之后,皇帝便宣布了新的考核方法,当即,一些人就变了脸色,“皇上,这样下来,怕是会试成绩出来的时间会往后拖延很长时间,这政策来得突然,怕是天下学子会有不满。”
“不满,怎么会有不满?”
京中,在宣布了新的规定之后,京中这些参加会试的学子,确实大部分都没有不满,他们都意识到,这样的决定对他们这些平民子弟来说,才是最公平的,就算有其他学子不满,立刻都会引起大家的敌视和怀疑。
不过是推迟几天发放成绩而已,你这般反对,该不会你就是那种买通了主考官,凭着字迹等等就能考上的人吧?
在这种环境下,一部分确实有猫腻的人,不敢再吭声,甚至连黑脸都不敢露,就怕身边人怀疑自己是作弊未遂,所以不高兴。
事情很快推行下去,为防止抄录有误,还有其余人会再检查对比试卷,确保一切没问题。
虽然相比往日要慢了一点,但很快会试录取的人员名单也出来了,但让部分官员胆战心惊的是,名单出来之后,皇上又让另外一部分人在这些试卷中进行对比检查。
“皇上这是?”一些官员面面相觑。
还有的额头上都起了冷汗,他们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
在上次慕钰说过,有些人作弊,直接在策论中开头或结尾提到什么字眼,一下就能让阅卷的官员明白是自己人等等。
皇帝就一直铭记于心,他的恶趣味让他忍不住想要去验证,若是能拆穿这些人的戏码,那就最好玩了。
官员的阅卷速度很快,所以这种字眼的位置不会太难找,一般就在某一段的开头之类的,这个段落位置会比较固定,毕竟参加会试的学子至少都是几千人,官员要在短时间内将这么多卷子看完,还是需要不少的精力的。
这也就导致,还真在这里面找出了一些有问题的卷子。
每份考卷是否能中,都是有官员自己签字的,所以想找到对应的负责人也很容易,很快就有几个官员被拉了出去。
在这一番动乱中,最终的名单终于确认了下来,被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学子们大致的排名已经定了,但最终的一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需要皇帝来决定,一般都是在最上面前十位的人选里选。
当然,能被官员们放在前十的人,卷子绝对写得真好,大家还不至于敢在这么明显的地方糊弄皇帝。
第85章
“放榜了,放榜了。”
学子们激动的涌上前去看榜。
“中了,中了,我中了。”
“看到我的名字了。”
“十年寒窗,终于到我了啊。”
欢呼雀跃声,心酸叹息声,在人群中交杂,下面学子的脸,有二三十岁年轻力壮,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些人考了一辈子,就是为的这一刻。
而不出慕钰的意外,在排除了绝大部分刻意的因素后,考中的学子里,寒门子弟的人数份量立刻上涨了不少。
酒楼中,有的人黑着脸,小厮胆怯的站在跟前,“少、少爷,没看到你的名字。”
这就是没中了。
绕是之前在听到朝廷格外严格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预感,但现在事情真的证实了之后,不少人还是破了防。
这样的人还不少,本来上上任的老皇帝就昏庸,上任皇帝身体不行早死,现在这一任皇帝前期压根就是个傀儡皇帝,这么长的时间,早就已经把朝中不少人的胃口养大了,这不,绕是都知道皇帝已经今非昔比,也还是忍不住抱着侥幸心理,在这一次科考同样动手。
放榜之后,一系列的惩罚也都来了,涉及舞弊的学子,剥去功名,此生不能再科考,官员也死了一批。
而后殿试如期而至。
皇帝如愿选到了一些人,但能否得用,还不一定。
慕钰回到家的时候,就听下人说徐琬找他,他换了身衣服,便向着娘亲的住处而去,“娘,有什么事吗?”
徐琬看到儿子回来,把身边的丫鬟先示意下去,这才说道:“今儿有人过来给你送礼,应该是为了分配官职的事。”
这殿试是考完了,但除了排名靠前的那些人,绝大多数人的官位分配都是不一定的,是去富裕的地方,还是贫穷的地方,官职的大小,这些可都是有讲究的。
更有甚者,不是每个考出来的人都能分配到官位,多得是还在吏部排队等分配的人。
有些人可能等上一辈子,也等不到一个结果。
这种时候,送礼就很必要了。
显然,慕钰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有人找关系找到他的头上了,徐琬将一张拜帖递给慕钰,“他要送礼,太贵重了,娘没敢收,对方留下了一张拜帖,你看看。”
这可是考上了的学子,徐琬可不敢在家胡乱收礼,万一坏了儿子的前程就不好了。
慕钰接过一看,袁季同,他脑海中自动浮现出这人的信息,商户子弟出身,二甲第三十八名。
一瞬间,他脑海中涌出了一个想法。
但这事还得先跟皇帝商量商量再说,估计问题不大,对着娘亲,他只道:“他明天下午要来拜访,那便来吧。”
“钰儿,你可别走歪了路,咱们家不缺银子。”徐琬欲言又止,虽然她内心是觉得儿子善良,但这不是现在还小,万一被利欲熏心,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怎么办?
皇帝对他们家这么好,不t该这般辜负人家。
而且作为普通老百姓,徐琬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为老百姓做主的大清官。
慕钰被逗笑了,“娘,你放心吧,我做事,皇上心里都有数。”
第二天一早,慕钰果然去向皇帝说了此事。
“朝中各有党派,想要吸引更多的人站在咱们这边,这未尝不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方式。”严格来说,这就是在扶持慕钰,形成以他为主的党派。
他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只要投靠他,有他在皇帝面前说话,这些人不但官职有了,还有了靠山。
若非知道皇帝的心性,慕钰是绝对不敢随便在一位皇帝面前说出这种话的,这话说来就是明目张胆的结党营私。
当然,他会说这些,也不光全靠着勇气,因为他要接受人的投靠,免不了就要收‘贿赂’,这同样也是大罪,皇帝手中有他的把柄,想处置他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处置。同样若不是知道皇帝性情,慕钰也不敢把自己的小命这么不当一回事。
不过慕钰也不会全靠皇帝的性情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前有玉米、红薯是他让人出海找回来的,他琢磨着以后曲辕犁、蜂窝煤、火炕等等利国利民的东西,也得慢慢拿出来。
这样一来,便是皇帝日后对他有意见了,有这些功绩在,他至少能混一个全身而退。
但正如慕钰所预料到的那样,皇帝听完这话,压根没有怀疑慕钰,反而眼睛都亮了,“你说得对,只要有一个典范立在前头,不愁没有人主动找过来,到时候他们这些人自己内部恐怕就会乱起来了。”
大家混迹官场,想的自然都是升官发财,慕钰让人有利可图,自然都想靠过来。
皇帝这丝滑的态度,让慕钰卡壳了一下,才补充道:“只是这人选也得好好选选,圆滑事故没问题,但不能选些贪官上去霍霍老百姓。”
皇帝看着慕钰的眼神跟老父亲看儿子一般满意,“这事就交给钰儿你自己做主,朕相信你肯定能处理好。”
钰儿一直都没变,看似做事利落果断了,实则心地良善,总是为了老百姓着想,皇帝觉得他自己恐怕都做不到这一点,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知道,慕钰这样才是对的。
有了和皇帝的默契,当天下午下值后,慕钰就见了那位学子的拜帖,经过交谈,慕钰觉得人倒还不错,便收了对方的礼,言下之意,便是应了对方。
赵钱去送对方离开,走在外面,他冲着美滋滋的袁季同低声说道:“袁公子。”
“是,赵大人有何吩咐?”袁季同赶忙恭敬的作揖问道。
他知道,这位赵大人,同样出身锦衣卫,是慕钰身边最受重视的三人之一,经常跟在慕大人身边,为人阴险毒辣,前一刻看着还如同笑面虎一般说说笑笑,但说翻脸就翻脸,十分让人畏惧。
显然,这位大名鼎鼎的笑面虎亲自送他,不会是因为慕府没有别的下人了,肯定是还有什么交待要跟他说。
“吩咐说不上。”赵钱说道,“但想成为咱们大人的人,可不是那么随随便便的,以后有些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应该自己清楚。”
这清楚什么?
但作为商户子弟,袁季同性子也有几分圆滑,他选择投靠慕钰,当然也提前打探过慕钰的情况,在外界中,慕钰的传言并不好,他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少年之身成为了锦衣卫指挥使,甚至据说他还参与朝政,进了诏狱的人,便如同进入了地狱一般,也是个出手狠辣的人物。
还贪财,利用诏狱揽了不少的钱财,给够了钱才放任。
慕钰可是碍了不少朝廷官员的路,他的名声不好也并不奇怪。
他也并没有在这上面让锦衣卫去引导舆论,非要让大家认为他是个好人什么的,现在这样的名声有利于他日后做事。
不过相比于市面上这些流言,袁季同还知道的是,地动之前那么长时间的演练,便是慕钰主持的,他甚至为了让老百姓们配合,自己拿银子来利诱老百姓积极参与练习,光是从这点来看,袁季同都不觉得这位在流言中狠辣的锦衣卫指挥使大人真的是多么不堪。
他反倒认为对方是个比较有底线的人,最起码,看得见百姓困苦,把人当人。
当然,袁季同会选择慕钰,并不是因为他自己想做一个为百姓立命的大清官,他没那么远大的志向,他只是觉得跟着这位指挥使大人,没准自己能得到的会比之前以为的还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