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给的提示也不够明显,是你自己灵光一闪,才有了后面的发展。”
“现在大家都知道是你研究出了解药,重新解释的话,那些人都会怎么看你?我不想让你经历这些。”
越说他心中越是沮丧,到头来,是他给师兄找了麻烦。
孙琦想想那样的场景,也有些头皮发麻,他向来是高傲的,这段时间备受恭维,偶尔也口出过一些狂言,要是被纠正过来,简直难以想象他会遭受什么。
送去京中的折子,恐怕都已经快到了吧。
要改的话,京中那边也会听到风声。
但他还是倔强着,只是嘴唇有些哆嗦,“不行,反正我不能占你的东西,那是我一手带大的,我要是抢了你的东西那成什么样子了。”
他相当于是钰儿的爹,哪有当爹的那么对儿子的。
他也不听慕钰的,直接出门去找了这边的官员,跟对方把这件事说清楚了,让对方重新上折子到京城去。
虽然钰儿的身份,也可以上折子直达天听,再想想这家伙对自己在意的人的包容,他很担心对方的内容会写些什么,干脆就找不相关的人好了。
慕钰无奈,也只能这样了。
若是他再一味的阻拦下去,恐怕他师兄那高傲的性子就真的受不了了。
在太医当中,孙琦也宣布了这个消息,慕钰在一边补充着,“我只是随便说了两句话,后面的解药是师兄自己想出来的。”师兄的医术绝对高超。
太医们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这件事是真是假。
毕竟,不论是孙琦,还是慕钰,以往在大医院当中都算不得是医术最出众的人,所以这样他们在这两个人当中选一个是研究出解药的人,那还真是不好选。
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好,如果孙琦是想给慕钰加一个名头,两人一起研究,分享荣耀的话,其实大家也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年轻人嘛,意气风发,感情深厚,就想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分享给对方。
但他们偏偏说的是,解药是慕钰研究出来的。
名头只是其中一个人的,不是两个人一起。
这就有些难以猜测了。
不过大家也都是宫中混的老油条了,横竖又不是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名头在谁的身上都无所谓,对方说啥他们就应啥,大家叽里呱啦的一通赞扬,纷纷点头。
孙琦一腔舍弃t自己的豪情都被这反应给弄没了。
而当地的官员在孙琦找过来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就将情况上报给了朝廷。
他也懒得理到底谁是谁,架不住另外一个人是皇帝心尖上的人,这样的报道对慕钰有利,想来皇帝也会高兴,所以再简单的确认了之后,他就写了折子。
快马加鞭的往京城送。
京城中,孙院正刚接到消息,说是自家孙子研究出了解药,后脚就听说其实是慕钰研究出来的。
他琢磨了一下,应该后面一个消息是对的。
他身为慕钰的师父,很是知道对方的实力,当然对自己的孙子他也清楚,对方有那个能力,只是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
皇帝当然想要把最好的一切都给钰儿,锦衣卫这边也有汇报,他一看就清楚,一切都是因为他的钰儿心好,这么重要的东西说让就让。
不过,到底这个消息稍微迟了一点点,先捡到已经在传开了。
他琢磨了一下,这个孙琦倒是不错,在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后,愿意把东西还回来,心是向着钰儿的,如果现在完全纠正过来的话,恐怕这位孙太医以后的生活难免会受到一些影响。
横竖对方也确实是研究出来了,所以皇帝想了想,直接变成两人一起研究的解药。
他觉得,事情的真相本来也就是这样嘛,前面是孙琦在帮着钰儿,后面是钰儿在帮助对方,就是一起的啊。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瘟疫的事情算是差不多都解决了,太医的队伍也该回京了。
赵钱来向慕钰禀报,“晋国那边,好像和佰国这边有所勾结。”
第149章
“都是晋国将瘟疫传入佰国,害得佰国死了那么多人,佰国不对晋国恨之入骨就算了,现在竟然还要联合起来攻打我们楚国,真是不知道这些人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赵钱愤愤不平的骂着。
慕钰将手中的笔放下,淡淡的说道,“他们两国原本就准备联合起来,现下他们的损失都非常严重,如果不联合起来的话,单独面对我们楚国,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抵挡了。”
他的嘴角勾起。
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国家强大更能够让人高兴的了。
赵钱闻言,也嘿嘿笑了两声。
以前是他们国家警惕着晋国和佰国,现在,该轮到那两个对他们瑟瑟发抖了。
因为晋国和佰国的异动,慕钰暂时是没法回京城了,他不回,太医们却是该走了。
孙琦在知道慕钰不能跟他同路之后,心中失望不已,但知道这件事也没法改变,只能说道,“那我在京中等你。”
“好。”慕钰下次答应了下来。
送走了太医的队伍,慕钰到了军队的营帐当中。
在瘟疫的事情解决之后,他们三国共同汇聚的地方就已经散了,现在慕钰就住在他们边关的军营当中。
之所以没有住在城里,其中也是因为慕钰自己的一点点少年时的梦想,作为一个穿越者,还是一个有着金手指的穿越者,恐怕没有哪个少年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出现在战场上,舞刀弄枪、带兵打仗。
尤其是以前在京城的时候,皇帝还专门让人训练过他这方面。
不单单是武艺,还有兵法上,也有人教过他。
只不过,实战上面,他还没有任何经验。
他给皇帝写了密信,里面说了他的野心,就是晋国和佰国两国人才大量死亡,正是他们楚国进攻的好时机这些,还有就是如今晋国和佰国的异动,以及他自己对战场的好奇。
通通都给皇帝交代了清楚。
同时也说明了,自己可能暂时不能够回到京城了。
皇帝早早的收到了消息,看着里面的内容,只能叹了口气,依照他个人的情感来说,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钰儿了,在本来可以见到对方的时间却没法见到对方了,心中当然很是失望。
但他也知道,钰儿说的都是对的。
在这种大事情上,钰儿总是比他更加的灵敏、能够把握大局。
想了想,他写了一封圣旨,让人尽快传到边关去。
一段时间之后,太医们的队伍也回来了。
京中的老百姓听闻此事之后,纷纷到了大街上看热闹,等见到队伍之后,还有不少的夸耀声。
让一众太医见到这样的情形都忍不住高兴起来。
他们做好了瘟疫的事情,皇帝当然要赏赐他们,而早早的,孙琦就已经知道,皇帝是如何定义这场瘟疫的解药了,这是他和钰儿两人一起的功劳。
有了皇帝亲口定论,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不可能再有别的更改。
孙琦也不再挣扎了。
事实上,他心中还有一点点小窃喜,毕竟钰儿之前说的没有错,他就是有那个能力嘛,先前的事情都已经传开了,如果完全否定的话,肯定会有不少关于他的议论,现在这样就刚刚好。
已经成了事实的事情,他就不拿来为难自己了。
他的道德水平其实也没有那么高。
皇帝给了大家嘉奖,尤其是孙琦,以及慕钰,只是现在慕钰还没有回来,奖励是直接给到了他的家中。
毕竟真要等本人的话,那还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呢,到时候菜都凉了。
皇帝和慕钰两人之间的感情好,也就不在意那些细枝末节。
徐琬和慕芷也都知道了慕钰还不会回来的事情,低落的同时,也只能接受了。
边关那边,皇帝的圣旨送到了。
慕钰和这边的将领刘将军一起接旨,宣布完圣旨之后,来宣旨的太监对着慕钰态度相当热情,说了一连串的话,又说了皇帝有多么想他等等。
这位太监也是皇帝养心殿的人,和慕钰之间也算熟悉。
两人熟络的寒暄了一阵,刘将军就安排人先去休息了。
但是等到对方一走,慕钰明显的就能感觉到,这位刘将军对他的意见更大了。
这也正常,毕竟在所有人的眼中,他甚至不是一个靠着才学考上去的人,靠着皇帝的宠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在更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妄图沾染上兵权,到了人家的地盘上,哪里能够让人能看得顺眼啊。
而且,先前他和孙琦的那件事情,在京城当中倒是处理的还不错,百姓们都认为是他们师兄弟两个一起研究的解药。
他先前就在京中关于医术的名声很高,百姓们当然不会怀疑他,还觉得不愧是师兄弟,两个都很厉害。
但是在边关,所有人可都相当清楚,最开始那位研究出瘟疫解药的是孙太医,但是到了后来,莫名其妙的就改了口,变成了慕钰做的了。
在刘将军看来,孙太医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太医,而慕钰则是皇帝身边权势赫赫的锦衣卫指挥使。
肯定是这位指挥使大人想要仗着自己的权力,夺取他人的功劳。
这样的事情,以前在战场上也不是没有过。
因此,刘将军就更不喜欢慕钰了。
慕钰有些无奈,知道这件事也不好解释,关键是说的再多,人家也不一定会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更何况,刘将军不喜欢他的根源也不在于此,所以他就懒得多说了。
现在皇帝的一道圣旨,直接提高了慕钰在军中的权力和地位,能够和刘将军平起平坐不说,关键时候还能压刘将军一头,他一个外行指导内行,刘将军能够高兴就怪了。
对于这,慕钰也没有办法。
就先这样吧。
反正他也只是想在战场上过过瘾,至于真的带兵打仗,他暂时还没有想到那么远,虽然他在书中有学过,但是纸上谈兵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他不觉得自己能够比得过经验丰富的刘将军。
所以也就不准备胡乱指导对方了。
原本还想在刘将军身边学一些东西,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慕钰想着,或许他之后可以试试看到景王那边去,他在给景王的女儿治病,而景王的性子看着也较为温和,同时因为他们双方身份的不同,对方想要向皇帝这一方示好,肯定会用心的教他。
去到那边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晋国和佰国在瘟疫当中失去了不少将领和士兵,但是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倒是掀起的速度并不慢,毕竟趁着这股子怒气,也能提升不少的士气。
等到之后,楚国也是会动手的。
战争开始打响,边关这边,他们也进行了几场战役,军营当中,慕钰坐在刘将军的身边,一言不发,只听着大家相互的发言。
不得不说,刘将军虽然在楚国并没有多大的名气,但是能成为一军将领,能力也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