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这种事一旦押中了,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沈妩自己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当今之所以能力压两个兄弟登基,一半是天时地利,一半就是她的功劳了,而当今继位后也没有亏待她,立马就封她做了北安公主。不然她也不可能发展出如今这样的势力。
而自来,世人的视线只愿意落在美好的事务上,所以大家只能看到沈妩扶持当今而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却看不见她在其中是如何的殚精竭虑。
包括沈妙,也包括云鉴。
云鉴原本颓唐在家,但而今的形势却容不得他继续消极下去。
沈妩想要派人去京城主持大局,想来想去唯一合适的人选就是云鉴。
云鉴是她的亲兄长,忠心自是不可置疑的,且有这么多年的历练,他也不缺处理复杂局面的手段。
云鉴一听到沈妩所说的京城的局面,立即将心里的烦闷抛了个一干二净,双眼发亮的看着她说道:“阿妩,这是个好机会!”
“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做些什么,不光可以解除朝廷对咱们的威胁,还可以趁机得到更大的利益。”
沈妩没有否认他的说法,因为她自己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她说道:“大哥,我想让你去京城代表我和皇后达成联盟。”
云鉴是沈妩信任的兄长,但又不是沈家人,由他和沈姝联络,这对沈妩是有好处的。
若将来沈姝的儿子登基,那当然没得说,沈妩的从龙之功谁也抢不走,而若是二皇子登基,沈妩自然也推说支持皇后只是云鉴的个人行为,不能代表她和沈家的立场,如此便进可攻,退可守。
云鉴也明白了沈妩的用意,因此他毫不迟疑的接下了这个任务。
不过,他还有个顾虑,“我应该用什么借口回京?”
如今这朝野上下的注意力都在沈妩的身上,云鉴作为她的兄长,又是最信任的属下,他的动静也将被所有人关注着。
一旦他动身回京,只怕很快会被朝廷那些人看出用意。
沈妩沉吟了一番说道:“诺哥儿要回京参加会试,你作为兄长护送一程也是合理的。”
这个理由倒也说的过去,云鉴点头,随即却反应过来,诧异道:“什么?诺哥儿要去京城参加院试?”
现今人人都知道沈妩这个北安公主即将开启新政,改革西北的取士制度,因此不少有意仕途的人私下都在争取进入新式学堂进修的名额。
而这个时候,沈诺,沈妩的亲弟弟竟然还要考科举,一旦传出去,对沈妩的威信可是冲击不小。
“阿妩,你怎么能答应这件事?”云鉴不赞同道。
他认为想让新的取士制度在西北深入人心,自然要有人带头试行,而这个人选非沈家子弟不能取信于人。
所以,在他看来沈诺是最好的人选。
沈妩颔首,这件事上云鉴的想法没有错,不过她也有自己的考量。
“诺哥儿虽是我的弟弟,但他也该有自己的人生选择,而不是成为我的附庸。既然考科试是他的选择,我尊重他。”
云鉴听着,还想再说什么,沈妩就抢先说道:“至于你提议的身先士卒新政的沈家子弟,我心里也有了人选,并不是非诺哥儿不可。”
云鉴默然片刻,最后妥协道:“好吧,既然你心里有数,我也就不多说了。去京之事,等我安排一下商队的事,三日后就启程。”
“那一切就拜托大哥了。”
两人谈完了正事,云鉴就轻咳一声说道:“阿妩,我走后,你对霍月的安排……”
虽然霍月已经说了有缘无份的话,但云鉴却不想就这样算了。
沈妩自然明白他的心情,体贴道:“我计划在金城开办一家民生医院,我准备安排霍月主持此事。”
云鉴听着,面上露出喜色。
而沈妩的安排还远不止如此,只听她接着道:“除了医院,我还计划在金城开办一家慈幼院,专门扶养一些无父母亲族的遗孤。慈幼院的日常事务我准备让娘来负责,而慈幼院免不了要和医院配合工作,所以往后娘和霍月少不了要打交道,如此天长日久的相处,两人相互了解,说不得就能解开彼此的心结。到那时,大哥你也不用再为难了。”
“阿妩,还是你考虑得周到,大哥在此谢谢你了。”
沈妩笑道:“我们兄妹何必言谢,再说我也盼着你早些娶个嫂子回家呢。”
“我尽量,尽量。”面对妹妹的打趣,云鉴哈哈哈笑道。
云鉴出发去京城的前一晚,沈妩正在书房与他做最后的交代,沈诺来了。
“五姐,大哥,是我打扰到你们了吗?不若我一会儿再来。”沈诺有些局促的要离开。
沈妩忙叫住了他,“我与大哥已经说完了,诺哥儿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这时,云鉴插言道:“我先回去休息,你们姐弟两个好好谈谈。”
云鉴走了,书房里只剩下沈妩和沈诺两个人,沈诺这才放松了许多。
他看着沈妩说道:“五姐,我是来向你道歉的。是我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的前程,却辜负了你对我的期望。”
沈妩知道他说的是科考之事。
她真的不在意这件事,也不想让沈诺背负一些不必要的压力,于是想了想,说道:“凭心而论,你决定继续考科试,我心里是有些失望的,因为作为长姐,我自然希望自己的弟弟与我走的是同一条路。
不过我却并不怪你做的选择,无论是否继续科试,你都有权自己做决定。推己及人,我之所以想要做一番事业,是因为不想把自己的人生依附在任何人的身上,所以我又如何能要求你来依附于我呢?”
“五姐……”沈诺听到这样一番话,心里的沉重散去的同时,又泛起一阵愧疚。
五姐这样为他考量,而他却终究要让五姐失望了。
沈妩见了,便笑着开解道:“诺哥儿,既然已经做了选择,那就坚定的走下去,姐姐不希望你因此心里有负担,我对你唯一的期望就是不要因为任何人违背自己的心意,更不要因为一些细枝末节而辜负你人生的大好时光。”
“好,五姐,我记住了。”沈诺的心结被解开,便也有了心情说起其它的事,“我此次进京,五姐可有什么东西要我带给云筝姐姐?”
“所有的东西我都让大哥带上了,你不用操心这些琐事,只管专心会试便是。”·
沈妩说罢,又嘱咐道:“明日一大早你们就要启程,今晚早些回去睡吧。”
“是,我这就回去了,姐姐保重身子,等姐姐成亲的时候我就回来了。”沈诺不舍的说着离别的话。
等他离开,沈妩就有些惆怅的叹了口气。
吟婵奉茶进来,见了就道:“公主是舍不得诺公子吧?如今已经到二月了,等公主成亲的时候诺公子就考完试回来了。”
沈妩却摇摇头,心道只怕沈诺这一去是回不来了,皇帝不会放他回来的,为了牵制自己,沈诺这次科考是必中的,如此皇帝就能顺利成章将他留在京城。
所以,这次分别,下次见面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这不仅沈妩想得到,沈父和安氏也同样能想到,因此次日早上沈诺和云鉴启程时,安氏拉着沈诺的手不放开,直到临行,还试图劝他改变主意。
沈诺在母亲的哭声和父亲沉重的表情下,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然而他最终还是没有留下来。
他跪地给沈父和安氏辞行,“爹娘,儿子不孝,不能奉养在你们身边了。”
“诺儿。”安氏瞬间泪如雨下。
沈父一手扶着妻子,一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道:“去吧,你的婚事我已托付给你外祖,请他帮你相看一门良配。”
“父亲……”沈诺眼里流露出满满的内疚。
沈父语重心长道:“去吧,往后我和你母亲不在身边,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让我们担心。”
一番依依惜别之后,沈诺终是离开了,而接下来要收拾离开的是沈媛一家。
沈媛一边盯着婢女收拾箱笼,一边与坐在椅子上悠闲喝茶的丈夫抱怨道:“爹果真偏心,舍不得让诺哥儿离开,倒是狠得下心让咱们搬出府去。”
魏延听着有些无语,说道:“你一个出嫁的姑奶奶,和娘家兄弟有什么好比的?”
沈媛听了轻哼一声,到底没有再说什么,半晌她眼珠子一转,心头冒出一个主意来。
“相公,你说我们将封丰哥儿和年哥儿留在家里如何?”
“孩子留下来谁照顾?”魏延可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当然是我姨娘了。”沈媛理所当然的说道。
魏延却断然反对,“不行,我的儿子如何能长于姨娘之手?”
“姨娘怎么了?”沈媛瞬间炸毛道,花姨娘可是她的生母,她可以嫌弃,但别人却不能。
她冷笑一声,说道:“你们魏家娶我过门的时候难道不知道我是姨娘生的,怎么那时就不嫌弃,如今倒是嫌弃起来了?”
魏延一听这个话,心里不禁有些发虚,底气也不足起来,缓声说道:“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得这里毕竟只是你娘家,岳丈如何能同意将外孙养在家里。”
先前家里没有孙辈,养两个外孙倒也没什么。如今大舅兄一家都来了,岳丈三个亲孙子呢,再养自家这两个,恐会生出许多是非。
到时岳丈会偏向亲孙子还是外孙子都不用想,与其让自己的儿子寄人篱下,还不如自家识趣些赶紧离开。
然而沈媛却不这么认为,且她想把两个儿子留下来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
她看了丈夫一眼,说道:“将两个哥儿留在我娘家,咱们也好趁机再多生几个。”
说完,见丈夫面上露出不情愿的表情,就抢先抱怨道:“如今眼见着你是考不中什么功名了,我瞧着公婆这些年是越发心里眼里只有老二一家子,全然忘了你才是家里的长子,等将来分家还不知能得几个钱。倒不如赶紧多生几个儿子,让公婆看在孙子的面上,好歹多分咱们一些。”
“罢了,既如此,你自个看着办吧!”沈媛的话戳中了魏延的心思,因此他妥协了。
沈媛达成了目的,心里得意,等送走了丈夫,就立即去找花姨娘商量了。
花姨娘当然很高兴外孙能留下来陪自己,然而心里还是有别的顾虑。
“这事你父亲能同意吗,还有夫人,如今内宅是夫人一人做主,她怎么愿意白养着别人家的孙子。”
“丰哥儿和年哥儿可是父亲的亲外孙,吃些沈家的饭怎么了?这件事只要父亲同意,夫人难道还会当众驳了父亲的面子?”沈媛的意思是让花姨娘给沈父吹吹枕边风。
花姨娘为难道:“你父亲已经许久不来我这里了。”
“姨娘就想想法子吧,若不是上回姨娘和我吵嘴被父亲知道了,我和相公又哪里需要搬出去?”沈媛有些生气的说道。
这件事花姨娘的确有些对不住女儿,最后只好答应了,只是她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我年纪大了,照顾两个哥儿精力只怕不继,不如只留下年纪大些的丰哥儿,如此我也能借口丰哥儿要启蒙,外面找不到合适的先生,让丰哥儿和你二哥家的瑜哥儿一起念书。”
沈媛想了下,便也同意了。年哥儿的确是年纪太小了,还离不得人。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只等着花姨娘找机会与沈父说。
花姨娘毕竟是跟着沈父多年的老人,因此当说到自己年纪大了,想留一个外孙承欢膝下排解寂寞时,沈父便也不好拒绝,只说要和安氏商量商量。
事实上,安氏是不怎么在乎府里是不是要多养一个两个孩子的,养孩子才能花几个钱,她不喜的是因此而生出来的麻烦事。
不过当沈父说沈媛和魏延不会留下来,且丰哥儿由花姨娘照看,不会麻烦到她的时候,她便也不想驳了沈父的面子。
但该争取的好处还是要争取,毕竟这件事可是沈媛占了便宜。
于是,当大家知道花姨娘要将外孙养在身边的同时,也知道了沈父将自己的私产全部交给了安氏,全权由她打理的事。
对这件事反应最激烈的人当属沈谦和曹氏。
“母亲将父亲的私产捏在手里,这将来还有我们这一房的份吗?”曹氏急得在屋里团团转。
沈谦心里也有些不舒服,但还是与妻子说道:“我是长子,将来分家自然有我的一分。”
“那能有多少?”曹氏冷笑道,“二爷难道不清楚老太爷对大房的偏爱,将来分家咱们这一房能得着多少东西?再有,以父亲对五弟和六弟的偏爱,将来绝不可能如老太爷那般,将大半家产分二爷这个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