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这会儿等着他,只怕是要问今日他与石坚等人商谈的结果。
想到这里,他示意管家去忙,自己则让小厮服侍着整理了一番衣领,才缓步往正堂走去。
正堂里,除了主位上的韩家家主,下手还坐着汤、雷两世家的家主。
在青州府的所有世家里,汤、雷两家自来以韩氏马首是瞻。
此次,听闻韩家主让儿子去试探北安公主对青州府这些望族的态度,两人便第一时间赶来听结果。
第144章 世家心思 “儿子拜见父亲。”韩隐年进……
“儿子拜见父亲。”韩隐年进去正堂,先恭敬的向韩家主行礼。
待韩家主让他起身,他才接着给雷汤两位家主行礼,“小侄拜见雷叔父、汤叔父。”
“隐年不必多礼。”雷家主笑呵呵的说道,然后又有些耐不住的问道:“听闻贤侄今日去见了北安公主门下弟子,不知当时情形如何?”
韩隐年还未说话,汤家主就道:“贤侄快请坐,坐下说。”
韩隐年便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然后看向上首的韩家主。
韩家主拂了拂胡须,开口说道:“隐年,既然你雷叔父问了,你便说说吧。”
“是。”韩隐年顺从的点头,然后道:“今日倒是赶巧了,我不仅见到了北安公主的大弟子石坚,连另外三个弟子也见到了。”
说起北安公主的四位弟子,只有石坚是最先为人所知的,因为他不仅是第一个有官身的,是公主府的舍人,而且也是第一个出仕担了差事的。
石坚还以为他与青州府的世家没什么交情,但青州府的世家们却早已对他的信息了如指掌。
此时,雷家主就问道:“听闻这位石舍人出身低微,贤侄今日见了当面,感觉如何?”
“行事手段虽青涩,但一举一动皆有章法,此人不容小觑。”韩隐年没有一丝迟疑的道。
这样的评价,倒是出人意料。
雷家主本没将此人放在眼里,但当听到韩隐年的话,却是慎重了不少,“贤侄此话当真?”
要知道韩隐年可是青州府数一数二的才俊,才及弱冠,便已经开始帮忙打理家业了。
“小侄岂会说假话诓骗叔父。”韩隐年哭笑不得的道。
听到他的话,连一直以来表现的有些漫不经心的汤家主也正色了起来,说道:“贤侄啊,我听闻这个石坚十来岁了才进学,虽是北安公主的亲传弟子,但他才受教几年,如何能一下变得如你说的这般厉害?难道是天才不成?”
虽这般问,但他是不相信庶民中会出现天才的。
韩隐年对他的话并不做评价,只道:“石舍人出身虽普通,但雷叔父别忘了他的老师是谁。”
雷家主闻言,心里不禁一凛。这位北安公主的生平事迹他亦有耳闻,他再是自视甚高,也不得不夸一句这位公主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才绝伦之人。
她能从一介闺阁女子变成手握实权的北安公主,其心智手段深不可测。
而这么一位人物教出来的徒弟当然是不简单的。
如此说来,这位石舍人当真如韩隐年所说,不容小觑。
这时,韩家主突然问道:“北安公主的另外三个弟子如何?”
“不同凡俗。”韩隐年用了一个词。
韩家主听了,面上浮现出几分意外,他没想到韩隐年对其他人的评价也这样高。
能教出这样的徒弟,看来这位北安公主的确如传言中那般,是个厉害人物。
他心里原本对这位公主的忌惮,又加深了几分。
于是,问道:“隐年,你认为北安公主对我们这些世家的态度如何?”
“多有倚重。”韩隐年沉吟了一瞬,中肯的说道。
“哦?”韩家主,以及雷汤两位家主俱都提起了兴趣。
雷家主是个急性子,忍不住催促道:“贤侄,你快详细说说。”
“今日我试探了石舍人和他的几位师弟妹,若北安公主想在青州府经营产业,我们韩家可出人出力,石舍人并未拒绝。”
原来如此。
韩家主,以及雷汤两位家主安心的同时,又从心底生出几分傲气。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便是北安公主再有手腕,到了青州府却也难免根基虚浮,想要办成事,就得依靠他们这些根深叶茂的世家。
雷家主甚至觉得韩隐年这一番已经探到了北安公主的底子,他们原本为了向北安公主示好,打算舍出去的一些利益,倒是可以减少一些。
再有,他们之前还准备让家里的子弟与北安公主的弟子结交一番,如今也是不必再屈尊了。
韩隐年听了他的意思,心里有些不认同。
他犹豫了下,说道:“雷叔父许是不知道,北安公主对这四个弟子很是看重,今日侄儿才知道不仅石舍人身负修建公主府的重任,他的三位师弟妹身上也担着差事。”
“我记得北安公主有两个弟子是女子吧?”雷家主皱眉道。
“不错,北安公主的三弟子薛立和四弟子许宫皆是女子。”韩隐年说道。
“让女子在外办差,简直有辱斯文。”雷家主哼了一声,说道。
汤家主也一脸的不以为然,“女子能成什么事?”
韩隐年听着皱了皱眉,想要说什么,就听韩家主已道:“两位慎言,别忘了北安公主亦为女子。”
汤、雷两位家主不免讪讪。
韩隐年见父亲的态度并不与雷家主一般,心里不由松了口气。他语带劝慰的道:“今日我已见过薛、许二人,她们虽为女子,但行事说话皆不同于一般闺阁女子,且北安公主能对她们委以重任,说明此二人是担得起的。”
如此,他们若是露出轻视之态,恐怕会得罪北安公主。
韩家主倒是理解韩隐年的顾虑,只是一时也打消不了雷、汤两位家主的偏见,只好岔开话题问韩隐年:“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对待北安公主的这四位弟子?”
“自然是按照原计划不变的好。”韩隐年说道,“我私以为北安公主要经营青州府,必是经由四个弟子之手。这四人虽身担重任,但年纪尚轻,又无深厚根基,因此有些事做起来必定不如我们得心应手。
这反倒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可以借襄助之便,与北安公主打好关系,并且深入参与她的产业经营,将来若有什么事,大家利益一致,我们也不必怕她会对我们做出不利之事。”
韩家主听到这一番话,不由陷入沉思。雷汤两位家主这时也不敢再说什么。
良久,他才开口与韩隐年说道:“既然你有主意,这件事便按照你的想法去办吧。若有需要只管找你雷叔父和汤叔父商议。”
雷、汤两位家主知道韩家主表面上说的客气,但实质上则是让他们跟随韩隐年行事。
不过,雷、汤两家一向与韩家共进退,因此两人听了这话倒也没有什么异议。
只是有一点担忧,“若北安公主将来卸磨杀驴怎么办?”
韩家主对此并不放在心上,“青州府的九成佃户和土地都在我们手里,只要西北军需要粮食,北安公主就永远不敢与我们撕破脸。”
这倒是。
雷、汤两位家主神色重新轻松起来。
这时,管家进来请示韩家主,“后日余家老太爷六十大寿,余家刚刚送来了邀帖,家主是打算亲自去,还是让大爷替您去一趟?”
韩家主沉吟一瞬,道:“到时我和隐年一起去。”
听到他的安排,雷家主忽得想起了一件事,等管家退出去,他道:“近来,我听说余家的纺织生意利润下降了许多,究其原因是被北安公主名下的纺织厂抢了生意。为此,余家总觉得北安公主行事太过霸道,对北安公主可没好感。
而今我们主动示好北安公主,被余家知道了,只怕不好交代。”
青州府这些世家,无论内里如何,面上总表现的一团和气。因此雷家主才有这样的担忧。
韩家主对此却不以为意,“到时我与余兄解释一番便是,想必他会理解的。”
就算不理解又怎样呢?
且不说北安公主手段如何,只凭她的未婚夫是西北军的统帅,就知道这不是个能招惹得起的人。
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与北安公主作对定然没有好下场。若是余氏执迷不悟,仍要一条道走到黑,那么余家与韩家便不是同路人。
韩家主心里这般想着,面上却未表露出什么。
只是当雷、汤两位家主离开后,他将儿子韩隐年叫到跟前道:“原本你想求娶余家大姑娘,我和你母亲并无意见,不过现今余家对北安公主的态度不明朗,这桩亲事便暂缓吧。”
韩隐年闻言,心里一凉,“父亲,余家便是心里有气,也未必敢做什么。”
他和嫣然妹妹乃是青梅竹马,两人之间早就互生情愫,他已经答应嫣然妹妹会尽快让父母去余家提亲,但如今父亲却说婚事暂缓,他如何愿意答应?
然而,韩家主的态度很强硬,他警告儿子道:“隐年,北安公主势大,我们韩家决不能与之敌对。你是韩家的少家主,要以大局为重,不可耽于儿女私情?
事关家族,韩隐年也不敢任性,只好先答应下来。心里想着这次去余家见到余叔父,一定要劝得他改变对北安公主的态度才好。
这般想着,他心里的难受消散了几分,又重新有了希望。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韩家主就去了内宅与韩夫人商议道:“北安公主门下有两个女弟子,夫人好生打听一番,隐年的亲事说不得就要落在这二人之一的身上。”
……
不管青州府的这些世家如何为了各自利益筹谋,沈妩一概不知。
自从前几日她让四个弟子各领了差事,她就一直关注着四人的状态,等着他们有解决不了的事来找她求助。
然而,等来等去,弟子没有等来,倒是等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吟婵进来禀报“白九娘在府门外求见”时,沈妩还一时有些没想起来这人是谁。说起来她和白九娘也是许久未见了。
第145章 白九娘的来意 白九娘被吟婵引着进……
白九娘被吟婵引着进去花厅等沈妩,她打量着屋里的奢侈摆设,雕花的美人榻,小巧的玉玲珑香炉,以及高脚凳上两盆名品建兰,这一切都让她生出几分恍惚之感。
她脑海深处浮现出第一次见沈妩的场景,那时也是在这样的房间内,当她看到对她来说十分珍贵的物件,却被沈家随意摆出来招待客人,她面上虽然冷静,但心里却充满了怯意和自卑。
但那时的沈妩是那样的亲和体贴,一下子就打消了她内心的窘迫之感,让她一度以为她们是一样的人,她们可以跨越门第阶层成为朋友。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是她妄想了。
“王夫人,你要见我所为何事?”
白九娘的万千思绪被一道声音打断,她下意识抬眸望向声音的来源方向,就见到了正从里阁走出来的沈妩,以及沈妩面上的冷淡疏离。
她眼里不禁浮现出一丝失望,但紧接着又变成了释然,当年那个不拘一格的沈妩早就变了,而她又何必还放不下,怀念过去呢。
“妾身王白氏见过北安公主。”白九娘自觉的起身对着沈妩行大礼参拜,面上表情表现的毫无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