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丑时末,又一根油蜡烛快要燃尽时,终于魏桉出现在了沈妩面前,“主子,幸不辱命!”
霎时,沈家父子女三人不约而同的都松了口气。
缓过一阵,沈妩问道:“可有抓到活口?”
魏桉抱拳道:“埋伏之人尽皆死士,好在咱们对付这些人都有经验,在他们自尽前,留下了两个活口。”
说罢,又请示道:“如何发落,请主子示下!”
沈妩闻言,看向沈父询问道:“父亲之意呢?”
沈父凝眉思索一瞬,不带一丝感情的说道:“都杀了吧。”
“也好。”沈妩没有一丝迟疑的让魏桉按照沈父的意思去办。
沈诺听到这话,顾不得诧异魏桉对沈妩的态度,急忙说道:“还未审问出幕后之人,杀了他们岂不是失了线索。”
“何须审问,这天底下敢养死士,又养得起死士之人,除了那二人,还有何人?”沈妩看着北边的方向,冷声说道。
“……”沈诺面上浮现出纠结之色,最后还是说道:“总得留下一二把柄,日后才好制衡吧。”
“无名无姓之人,如何为证?”沈父摇头道。
左右他已经有了三皇子养私兵的把柄,无需再计较细枝末节。
至于太子,沈父心里冷笑一声,太子已为众矢之的,三皇子和二皇子只要想登上高位,就必要将太子拉下来。
所以,不必他多余做什么,太子最终的结局早已注定。
安氏是次日才知道昨夜出了事,听到底下人回禀的:魏副将的衣裳都被鲜血染红了,不禁心惊肉跳,她连忙叫了沈妩过去问话。
沈妩不得不实话实说。
听到竟是皇子对自家下手,安氏捂着胸口半天缓不过神来,之后又拉着沈妩不许她离开自己半分,生怕她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出事。
沈妩便也随着她。
经过这一遭,接下来的路程变得顺利起来,一直到陕甘总督府的驻地金城再无波折。
沈家车马刚到金城城外,远远就有一行金城的官员早早等候在城外迎接。
沈妩撩起马车帘子看了一眼,知道沈父怕是要先去府衙,因此便与安氏商量她们这些家眷先去总督府邸。
安氏于是派人去给沈父说了一声,然后叫来沈诺安排了一番,一行人便往总督府邸的方向走去。
总督府邸位于金城正中,距离沈父办公的总督署并不远,占地面积目测不少于五十余亩,竟是比京城沈府还要大几分。
安氏让管家安排搬行李,然后带着沈妩和沈诺,以及沈诵,先往正院去。
在正院看了一圈后,她一边让巩妈妈布置屋子,一边与沈妩三个说道:“今日来不及收拾,你们三个先在正院凑合一晚,等明日我腾出空来再安排你们的院子。”
沈妩等人皆点头答应了。然后她自请一会儿代安氏安排厨房准备晚饭,沈诺也说帮忙安置前院护卫以及家里巡逻事,至于沈诵,年纪还小,就跟在沈诺身边帮忙。
安氏对三个儿女主动帮忙做事很欣慰,之后又想到了什么问沈诺:“你大哥和你二姐夫他们可有送信来说走到哪里了?”
“大哥昨日派人传来了消息,算算时间再有两三日就到了。”沈诺回道。
本来沈媛夫妻两个是要和沈父安氏一起出发的,怎料临行前沈媛查出来了两个对月身孕。
沈父不放心,便让沈媛夫妻两个迟些启程,又留下从北边赶来的云鉴护送。
听到沈诺的回话,安氏不禁皱了皱眉头,“你父亲原本想让沈媛满三个月再启程,不过他们这么快就到了,只怕我们前脚走他们后脚就出发了。你父亲这番苦心算是白费了。”
听到安氏的感叹,沈妩心里也是摇头。沈媛自己的身子自己不操心,旁人又能如何?
说起来,沈媛被查出身孕,安氏曾想过让沈媛回京城养胎,怕的是万一她这一胎出了什么问题,沈家被魏家怪罪。
然而沈父不知怎么想的,最后还是允许沈媛夫妻两个跟着一起去西北,还让云鉴一路护送。
沈妩就有些担心,“怀胎还未稳就急着赶路,万一路上出了什么事,大哥这个护送之人岂不是要被父亲怪罪?”
提起这个,安氏却并不担忧:“沈媛身边还有你们二姐夫陪着,便是有事与你大哥何干?”
沈妩听了,便也不再多说。
沈诺见天色尚早,想叫上安氏、沈妩等人去新府邸转转。
安氏还要忙着布置正院,推拒了他的邀请,沈妩也有事要忙,最后他只得和沈诵一起去了。
即便有得力的人手帮衬,安氏收拾总督府邸也足足用了四日时间。
这几日,沈妩和沈诺,以及沈诵都有了自己的院子。
沈诺和沈诵是男儿,年纪也都不小了,因此所分的院子都靠近前院。
只有沈妩,安氏本想将她安排在正院旁边,然而沈妩觉得自己外面事忙,几乎日日都要出府,于是和安氏商量着捡了个角门临街的院子住了。
忙碌几日,沈妩三人才将住处收拾齐整,沈媛的马车就到了。与她一齐到的还有……徐勉。
倒不是说这两人是一起来的,只是时间恰好碰上了罢了。
徐勉现如今乃是西北边军的重要将领,等闲不得离开驻地,因此这次来金城十分低调。
沈父在书房见的他,沈妩本想凑进去看看情况,然而却被方师爷拦在了门外面。
“五姑娘,老爷说他与徐将军有要事商谈,不许任何人进去打扰。”
“……”沈妩看着方师爷坚决的态度,面上露出无奈,只好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而书房里,沈父听到外面的动静,意味深长的看向徐勉,“听阿妩说她这几年送了不少粮草给你们西北边军。”
徐勉闻言,立身说道:“世叔所言不错,阿妩……姑娘这些年的确助益我良多。”
他说着看了一眼沈父的表情,然后一咬牙道:“小侄心慕阿妩已久,还望世叔成全。”他说着双膝跪地,面露恳求。
沈父对他的提亲早有预料,此时眼神犀利的看着他,问道:“我家阿妩德才兼备,才识比家中男儿还盛,我欲为她召婿入赘沈家,你意下如何?”
第125章 各怀心思 “不行!”总督府邸的正……
“不行!”总督府邸的正院里,沈妩坚决道。
彼时,沈父正与安氏说起徐勉向他提亲的事,为怕安氏反对,他一开始就说了徐勉答应入赘沈家的事。
安氏一心想找个才能家世皆能与沈妩相配的人,徐勉才能不俗,然徐家那一摊子却是拖累,她内心里是坚决反对的。
然而当沈父说找徐勉为婿可以将女儿留在身边时,安氏不免心动了。
“如此是好,只是还要听听阿妩的意思。”安氏内心已然是肯了,却又故作矜持道。
然而,没想到沈妩却是不愿意。
安氏一下子就着急起来,沈父示意她稍安勿躁,然后问起沈妩的缘由。
“爹,若是徐勉入赘我们沈家,圣上还会让他手握兵权吗?”
沈父想也不想的说道:“自然不会,为父已然是朝廷重臣,圣上绝不可能让徐勉将兵权带回沈家。”
想象吧,沈父已是陕甘总督,管辖陕甘两地军政,位高权重,若是手里再有了西北军的兵权,圣上晚上还能睡得着觉吗?
沈妩说道:“徐勉,我要,西北的兵权,我也要。”
所以,让徐勉入赘沈家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嫁娶对于别人可能很重要,但对她不过是一个名头而已,她不可能因为这个就放弃对西北边军的控制。
这是沈妩第二次展露出对兵权的野心。
沈父早就知道她私下做的事情,因此还能稳得住,安氏却是第一次听,被惊的不知作何反应。
半晌,她喃喃道:“你……你要兵权做什么?兵权岂是能随便染指的,当年的成国公府就是前车之鉴……阿妩,你身后可是一大家子,你别胡闹了。”
“娘,你放心吧,兵权在徐勉手里,只要徐勉不入赘就与沈家关系不大。”沈妩哄安氏道。
是这样吗?
“是的。”沈妩肯定的点头。
可是这样一来,沈妩的夫婿未必就要选徐勉啊,难道就不能找个更有权势的人吗?
安氏找个贵婿的念头又浮现出来,沈妩赶紧说道:“女儿便是嫁人也不想离你和爹爹太远,嫁给徐勉的话就能一直住在西北边境,能常常回家来呢。”
“可是……”
安氏还想说什么,沈妩却说这件事到此为止,她心意已决,不必再多讨论其他,然后又让沈父尽快给圣上上折子,说明要嫁女的事。
“也不必这么着急吧,你爹才到任,总要将事情都理顺了才有精力计较别的。”安氏打着拖延的心思。
沈妩却道:“父亲如今身居高位,我们姐弟三人的亲事只怕朝中不少人都存了心思,诺弟是男子不怕,女儿却要尽早决定,不然恐被人算计。这还是爹爹告诉我的呢。”
她将矛头指向沈父,安氏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看向沈父问道:“老爷,阿妩这话是什么意思?”
“阿妩的担心也有道理……”
沈父给安氏解释的时候,沈妩趁机出来正房,让吟婵找人给徐勉传话,想要见他一面。
两人毕竟正在议亲,不好单独见面,免得瓜田李下传出闲话,于是她将见面的地点放在了沈诺的书房。
这还是两人时隔三年多的第一次见面。好在这段时间虽未曾照面,但两人之间书信往来却不间断。
因此,见了之后倒没有什么生疏之感。
“阿妩。”
“徐二哥。”
沈妩和徐勉自然的打招呼,然后互相打量起对方这些年的变化。
徐勉比三年前更加沉稳有威仪了,但看向沈妩的眼神却十分温和,带着脉脉情义。
沈妩,本就出挑的容貌经过三年的沉淀,整个人都泛着一种内敛的华彩。
“阿妩,你……长大了。”徐勉本来有一肚子的夸赞之词,但在见沈妩的注视下,却一句也想不起来,只能词穷的说出这一句。
看他呆头愣脑的模样,沈妩不禁露出几分笑意,半晌之后才又问起正事,“你为何要答应我父亲入赘?”
徐勉一愣,随即不甚在意的说道:“我本也不注重这些琐碎规矩,我家里有大哥支撑家门就够了,所以你若同意我自是愿意入沈家的门的。”
沈妩却摇头道:“圣上一直以来都忌惮你们徐家在军中的影响力,之所以让你掌兵,不过是因为朝中没有可靠的将才罢了。”
“你好不容易在军中站稳脚跟,若是入赘沈家,圣上决不可能让你继续领兵。你这几年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这些不必沈妩说,徐勉也是知道的。
然而他却并不改其心意,“阿妩,权利虽然重要,但与你相比却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