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妩今日约了徐勉在茶楼见面。她到时,徐勉已经到了。
一进门,沈妩就笑道:“几日不见,徐二哥又丰朗了不少。”不仅晒黑的皮肤变白了,周身气场也比在汝州时平和了些。
徐勉听到她打趣自己,笑着回道:“彼此彼此,五姑娘也漂亮了不少。”
说罢,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沈妩觉得他们两人实在是有些肤浅在身上的,关注的都是皮囊。
徐勉就道:“这世间多数是肤浅之人,只注重皮相,不在意骨相。”想那三皇子之前向圣上求娶阿妩,只怕看中阿妩的容貌多过才能。
沈妩并不知他心中所想,但也赞同他这话。
为了表明自己可不是这大多数,沈妩收回留连在徐勉脸上的视线,正襟危坐与他说起正事。
“合作的人选徐二哥考虑的怎么样了?”
回京前,沈妩其实提前琢磨出来一个名单,但具体的还要看徐勉实施的情况。
“已经初步确定了。”徐勉说着,拿出沈妩给他的名单。
只见上面的名字大多数都打了叉,只有其中三家被朱笔圈了出来。
沈妩定睛去看,只见这三家分别是:永嘉公主、义国公府、魏国公府。
义国公府和魏国公府,沈妩早跟邢嬷嬷打听过了,不得不说这两个公府底蕴深厚,势力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徐勉选的很合适。
只是永嘉公主,沈妩并未注意过。
徐勉观察着她的神色,解释道:“永嘉公主是当今的胞妹,当年成婚不久,驸马就病逝了。此后,永嘉公主再未二嫁,而是守着公主府过起了日子。”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道:“永嘉公主和圣上感情很好,宗室公主中她是唯一一位能在政事上劝导圣上的人。”
沈妩听到这里,也觉永嘉公主合适。
“那就定了这三家吧。”她干脆的说道。
徐勉点点头,不过又有些疑惑,“说起来长公主之势比永嘉公主还盛些,这份名单上为何没有长公主?”
沈妩闻言,四下里看了几眼,见没有异常,才压低声音说道:“我怀疑长公主暗中支持三皇子。”
“什么?”徐勉神色变得凝重,问沈婍道:“此话可有依据?”
沈妩点点头,将当年她去长公主府参加花宴差点遇险的事说了,又说了沈父查到赵清鹤早就投靠了三皇子的事。
最后才道:“我几次见赵清鹤,都在他身上闻到了一股特殊的味道,我一直觉得有些熟悉,直到这次回京才终于记起,是在长公主府的阁楼外面闻到过。”
以赵清鹤的身份,自然不会独自藏在长公主府的阁楼里,所以当时一定还有别人在,而根据门外面沈妩遇到的杀气看,那人十之八九就是三皇子。
那些杀气,应该是三皇子的护卫散发出来的。
若当时沈妩真的闯进去,只怕已经身首异处了。
听到这里,徐勉张口正要说什么,就被楼下大厅的一声怒喝打断了。
“大凉一小国尔,竟敢求娶我大成公主,实在欺人太甚。”
“镇南侯无能,连一小国也打不过,枉为三军统帅,陛下应该治其战败之罪。”
……
原是楼下几个士子在谈论政事,说的正是最近传的沸沸扬扬的和亲之事。
西北战事僵持许久,圣上终于下定决心与大凉讲和,然而大凉却趁机提出和亲,为他们的皇帝求娶大成公主。
沈妩蹙了蹙眉,说道:“听说那凉帝已年逾六十,圣上该不会真的答应嫁公主吧?”
徐勉看了她一眼,说道:“朝中半数大臣都同意和亲,所以圣上妥协了。不过身圣上并没有亲女,按惯例应该会选一位宗室女封公主,再选几位朝臣之女为媵女,和亲大凉。”
……
第84章 算计(二合一) 见完徐勉回来,沈……
见完徐勉回来,沈妩就真没空闲出门了,只因大夫人一连几日在家中待客,连着沈妩沈妙沈婍三个侄女儿也不得闲。
这日,沈妩才从宴席上下来,回西院更衣,金书就趁着空子禀报道:“姑娘,罗护卫到了,正在府外候着呢。”
沈妩点点头,才说把人叫进来见一见,大夫人身边的丫头青柚就来叫她了,“五姑娘,项家太夫人携两位夫人来了,大夫人请您过去呢。”
沈妩看了一眼旁边的玉管,玉管会意出去应付青柚,“青柚姐姐快屋里坐,我们姑娘方才在宴上被个毛手毛脚的小丫头泼湿了衣裙,这才回来换衣裳呢。”
“不着急,五姑娘收拾打扮要紧。”青柚说着和玉管进了正房旁边的茶房。
沈妩这才收回注意力,想了一下,去书房写了张纸条,然后转身交给金书,“你亲自将这张条子交给罗荆,就说下月之前我要知道消息。”
金书接了,福了福身,退下去。
她出去院里,还能听到玉管和青柚闲聊的声音。
只听玉管轻快的声音,说道:“青柚姐姐快尝尝,这是五姑娘从汝州带来的红茶。”
然后就听到青柚说道:“这红茶滋味是不差,不过却还是赶不上大夫人屋里的贡眉茶,前日大夫人赏了我一碗,啧啧,那滋味,至今还难忘呢。”
金书听着,撇了撇嘴,心道贡眉是绿茶,姑娘的是红茶,这怎么能比,喜好不一样的人自然喝出的滋味不一样。
接着又是冷笑,从前大老爷还没有升官的时候,怎么没听大夫人房里有什么贡眉茶?他们能喝上这样的好茶,还不是靠算计自家姑娘。
金书心里腓腹着,出门找到罗荆时,面上还残留着几分愠色。
罗荆见了,不免问道:“姑娘这么急找我,可是出什么事了?”按照沈妩之前对他的安排,应该是还不打算让他出现在人前,偏前两日又派了贴身人捎话让他进城。
“罗护卫,这是姑娘让我给你的,说是下月之前她要知道消息。”金书将沈妩给她的纸条递过去,说道。
罗护卫看了她一眼,才接过来展开查看,只见纸条上面只两句话:万安寺,九月初九日。
“怎么样?容易查吗?”金书隐隐约约的猜出沈妩让罗荆查探的是什么事,因此心里尤其焦急。
从姑娘这些日子陆续查出来的消息看,老太爷多半是要对姑娘出手了,就是不知道具体会做什么样的事。
所以,长安给她传的那句话便至关重要。她希望罗荆能得力一些,好让姑娘提前有个准备。
罗荆思考了一瞬,说道:“问题不大,我会尽快查清楚。”
金书仔细打量一眼他的神色,见他说话时神色沉着,表情轻松,可见应该没有说假话。她缩成一团的心这才松了松。
金书回去时,沈妩正好收拾好,准备出门。
她疾走两步,和玉管一左一右扶了沈妩的手,原本立在她这边的流萤往后退了一步。
金书扶着沈妩,眼角余光看青柚与她们的距离拉开了些,这才声音几不可闻的说道:“东西已经送去了,不过几日便可见结果。”
沈妩不引人注意的对她眨了眨眼,然后与跟在她们后面的青柚说起话来。
“前面的宴席散了,大伯母这会儿在哪里招待人?”
青柚回道:“在芙蓉苑,五姑娘直接过去就是。”
芙蓉苑,因栽种了数棵木芙蓉而得名。
此时节正是芙蓉花开的正娇艳的时候,粉瓣白蕊缀满梢枝,一阵清风拂过,香气撩人。
三角亭里,大夫人正招待着项太夫人和两位项夫人吃茶,听到脚步声抬眼望去,只见不远处几个人影扶花穿枝而来。
待来人走的近了,项家两位夫人看到最前面的沈妩不禁愣了愣。
大夫人有些得意的睃了两人一眼,起身笑道:“是我家五姑娘来了。”
她说着走下了台阶,向沈妩招了招手,待沈妩走近了亲昵的揽了她的肩进了亭子,口中说道:“妩姐儿,快来见过项太夫人和两位夫人。”
“沈妩见过太夫人,两位夫人。”沈妩依言福身见礼,趁机与大夫人拉开了距离。
项太夫人笑呵呵的让她不必多礼。然后拉着她上下打量一番,赞道:“真是个标致的孩子。”
沈妩趁机扫了一眼,只见项太夫人穿着一身酱紫的松鹤延年纹褙子,花白的发间簪着一只赤金镶红宝石寿星簪,面容慈祥。
她笑容温和的问沈妩多大了,平日在家做什么。
沈妩就抿嘴一笑,说道:“我十五了,平日在家时跟着兄弟们念书,有时会出门去窑厂或铺子里查账。”
听到这话,跟在项太夫人身后面容有些严肃的夫人,就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
大夫人见了,就解释似的说道:“我们妩姐儿平时也喜欢下厨,女工也不错。”
她说罢,项太夫人身后的另一位穿芽黄苏绣花鸟纹褙子的夫人就笑道:“我记得您家里有道白玉酥酪在全京城都是有名的。”
大夫人忙不迭的说道:“这道酥酪就是我家妩姐儿琢磨出来孝敬老太爷的。”
这时,那位严肃的夫人才稍稍舒展了眉头,牙黄褙子的夫人也缓缓松了口气。
项太夫人始终笑眯眯的听着她们说话,见她们说罢,才与大夫人继续方才的话题,“十五及笄之后就是大姑娘了,这笄礼可不能马虎。”
大夫人露出一脸赞同的神色说道:“您说的是,前儿我们老太爷还过问呢,说我们三老爷不在家,这孩子一个在京城,让我务必上心……其实,妩姐儿平日里我是最疼她的,便是老太爷不说我也是要操心的。”
“可不就是这话。”项太夫人听着不住的颔首,然后又适时的问道:“笄礼的正宾打算请谁家?”
大夫人闻音知雅,说道:“说起来我正头疼呢。若是太夫人能来,可是我们妩姐儿的福气。”
“第一眼见到你家这姐儿我就爱的很,这事我答应了。”项太夫人竟是很痛快的点头了。
大夫人就一幅欢天喜地的模样,对沈妩道:“阿妩,还不快谢谢太夫人。”
“多谢太夫人。”沈妩面上露出淡笑,只是笑意有些未达眼底。
接下来的时间,大人们在闲聊,沈妩听的无趣找了借口就要退下,大夫人却叫住她,让她给项家太夫人添茶。
还是项太夫人说了句:“她小孩子家正是好玩的时候,哪里像我们似的坐的住。”
大夫人这才让她去了。
从芙蓉苑出来,沈妩面上笑意就淡了下来。
跟在她身后的玉管和金书看着她的神色一时都不敢开口。
倒是辛妈妈,只见她脸上露出愤慨的表情,骂道:“真真是不知所谓,随便什么人也配给我们姑娘充长辈,跑来别人家挑三拣四,她自家人死光了不曾?”
有她开头,金书也忍不住抱怨道:“大夫人问也不问一声老爷夫人,就将姑娘的及笄礼揽过去了,还自作主张的请了项家太夫人做正宾,手未免伸得太长了。”
提起这个,辛妈妈就更生气了,项家的根底她是最清楚不过的,那项太夫人有什么资格做姑娘的正宾?
她语气刻薄道:“能被请去做正宾之人无不是德才望高,儿孙满堂的有福之人。那项家太夫人一辈子不过只生了两个亲子,还死了一个,哪里是有福气的人?哼!大夫人请这样的人给我们姑娘做正宾,这不是不安好心是什么?”
沈妩听着二人的牢骚,一直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