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胡同小饭馆_分节阅读_第91节
小说作者:摸凹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7 KB   上传时间:2025-06-08 13:28:42

  这下不饿的人都心痒痒了,于是长长的队伍变得越来越长,都快绕过个弯儿去见不到尾巴了!

  幸好这店面是整个小院重新装修成了店铺,地方宽敞不说,隔断还都给拆了。

  屋子里大部分是二人座,靠墙的一部分做成了卡座。

  另一面设置了单人吧台座,位置远比小饭馆要多。

  加上明瑜酸辣粉总店这边都是小吃盖饭,客人们点菜快,吃得也快,翻台效率还挺高。

  客人们很快一批换一批,外头的长蛇队虽然还在排,但队伍还是在匀速往前挪动。

  直到晚上八点多,人流量这才慢慢地少了下去。

  送走最后一个客人,所有人都累得直不起腰来。

  今天生意实在是太太太太,太火爆了!

  昏黄的路灯亮了起来,在夜色里,胡同口这座还亮着电灯的店显得格外醒目。

  新员工们拿着塞了两张大团结的红包,开开心不地回家去,店里就剩宋明瑜和两个元老级员工,小毛和夏娟。

  三人忙碌了一天,连饭都是对付对付就完了,这会儿空闲下来,连宋明瑜都不想动了,最后还是林香一人下了一碗麻辣小面。

  上面铺着煎蛋,底下垫着莴笋叶,一碗下去出了点汗,一天的疲惫都扫出去不少。

  三人这才有力气爬起来盘存。

  为这一天,宋明瑜提前就备了不少料,都是江阳那边一车一车运过来的。

  当时夏娟还担心能不能用完,天气毕竟热,这么多食材也不能全堆在冰箱里,很容易坏。

  谁知道开业就这么一天,统统用完了不说,甚至还有一部分配料是从小饭馆那边紧急“援助”过来的。

  卖得最好的当然是酸辣粉,但其他小吃也比想象中还要受欢迎。

  让小毛最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一大堆菜品里,看上去最平平无奇,甚至在菜单最后一页的“儿童套餐”,竟然是也在人气最高的那一挂!

  宋明瑜安排了许多玩具和玩偶,甚至还要求在培训里一定要单独强调对小朋友要亲切,要尽可能满足小朋友要求这一点。

  小毛那会还说什么都不理解,为什么明瑜姐这么看重这个东西。

  小饭馆来吃饭的大多都是工人,要么就是小情侣,在她眼里,酸辣粉的客人和小饭馆应该差不多才对。

  她那会问明瑜姐,明瑜姐却只说到时候就知道了,让她交代员工们记一记开业来店里吃饭的客户情况。

  结果现在统计出来了,和明瑜姐说得一模一样,带小孩的家庭竟然占了一半!

  这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难不成她明瑜姐其实是个风水大师,会算命,这是她算出来的?!

  这其实是在宋明瑜意料之中。

  前世肯德基和麦当劳进入国内,就是这么做的!

  几十年后,这两个品牌在国内早已经是家喻户晓,然而在当年,它们刚刚落地国内,就已经引发了全民排队的热潮。

  肯德基第一家店坐落在京城,开业第一天,五百个座位根本就不够坐,甚至一块原味鸡要排队一个小时才能买到。

  麦当劳九十年代进入国内,也是一战成名,成了国内的爆款餐饮品牌。

  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受欢迎,其中一点是因为他们做的东西,对国内来说前所未有过。

  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瞄准了国内庞大的家庭群体,把这些带着小孩的父母长辈视为了营销的目标。

  这两家店打出的口号都是“家庭餐厅”,有儿童专属的套餐,服务员们对小孩子格外热情亲切,就像邻家姐姐,甚至还有给他们玩耍的儿童乐园。

  这种“儿童友好”的路线,一直延续到了许多年后。

  对很多九零后来说,小时候甚至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去肯德基、麦当劳门口,和麦当劳阿姨一起唱歌跳舞,和肯德基爷爷坐着合影。

  宋明瑜决定开“明瑜酸辣粉”总店的时候就在思考,她这个店铺到底要走什么风格?

  前世有许多品牌,大家走的路子都不一样,但能在市场厮杀中活下来的品牌都有自己的优势。

  “明瑜”的优势是什么?

  它诞生于南城,这个西南小城不像是京城和上海、广州那样的大城市,哪怕东西贵,只要够新颖,都有人买单。

  南城的老百姓们更讲究性价比。

  小吃性价比当然是够的,但是南城不止她会卖小吃,酸辣粉更不是只有她一个人会做。

  总店装修、宣传和菜品上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宋明瑜不打算把它变成大号酸辣粉售卖点。

  她要走麦当劳肯德基的路子。

  这年头,南城也有卖快餐小吃的,但都是环境简陋,为了方便吃了就走,很多都是露天摊,没什么环境可言,更不可能有服务。

  一个物美价廉,能提供一个大家可以边吃边聊天,一家人能够休闲时光的地方,在南城是前所未有的。

  今天开业的盛况,也让她更加笃定这个路线没有问题。

  这年头的快餐就该这么做!

  “明瑜姐,今天的营业额算出来了……咱们今天卖了一千!”

  这房子房租可以忽略不计,食材都是从江阳进货。

  宋明瑜如今是秋姨她们的大主顾,江阳还是按照之前的价格在结算。

  再除掉人工、水电这些必不可少的成本,零零总总算下来,利润估计有个五成。

  也就是说,今天赚来的钱,有五百块都是实实在在净赚到手的。

  哪怕今天是开业,人比平时多,但平均一个月算下来再怎么也有个一万二三。

  宋明瑜之前办流动贩售队,一个月营业额也才一万块,还得要给队员们发工资,出去摆摊损耗还大一些。

  总店光是净利润就能给她一个月挣出来一个万元户!

  顶多一个月,前期装修宣传那些成本,基本就能收回。

  宋明瑜心里盘算了一下,光是小吃快餐这一块,她就有两个特别能挣钱的业务了。

  再加上明瑜小饭馆那边有单点、宴席,还有粤菜的外快……

  这钱还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心都跟着怦怦直跳。

  要不怎么说八十年代做个体户香呢,万元户在这年头是神话,对个体户来说,和拿着麻袋捡钱有什么区别?!

第62章 双更合一

  宋明瑜判断总店之后的营业额不会和开业当天有特别大的差距。

  她的预料没错。

  随着各大报纸陆续刊登, “剪彩仪式”和总店开业带给南城人的冲击这才刚刚开始。

  南城人还第一次在图片上见着所谓的剪彩,听说只有港城和外国人会做这么稀奇的事情,没想到“明瑜酸辣粉”那么潮。

  还请了那么多一看就厉害的领导,甚至还有港城来的大老板。

  再加上图片上面甚至还有记者拍到, 开业排队的顾客长龙。

  “这不是我吗?”

  “让我看看, 有没有拍到我!”

  “后悔死了, 早知道那一天就再穿漂亮点,这么多人, 说不定还能混上一张单人照呢!”

  南城人议论纷纷, 一方面是新奇,一方面还是觉得虚荣心膨胀。

  哎呀妈呀,他们这些普通百姓, 也是和这些大人物能登上一个版面了哈?!

  有面子, 追时髦,这是亘古不变的话题, 八十年代的人们更是如此。

  尤其是这年头不像几十年后,一个新鲜事可能两三天就过了热度,这会儿谁要是在报纸上露了个脸, 起码能当好几年的谈资。

  “明瑜酸辣粉”总店开业的热度, 一下就狂飙到涨停。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来自几十年后, 早已在国内内卷到极致的商业模式,被宋明瑜带回了1985年。

  这个夏天,狠狠给了南城人亿点点震撼!

  什么家庭餐厅、海X捞式的贴心服务、标准化快餐出品流程、图文快餐……

  随便一个拿出来都是王炸, 宋明瑜就跟不要钱似的, 一股脑往总店上面加。

  一套组合拳,险些把南城人的眼睛给闪瞎,新鲜的东西太多, 光靠两只眼睛根本看不过来。

  总店生意火爆,店里人人都高兴。

  宋老板赏罚分明,在这群员工里头早已传开了。

  只要对店里尽心尽力,给福利,发奖金,她从来不皱眉头,但如果谁拖了后腿,上班偷懒不认真,她也会处罚。

  所以店里,所有人的精神面貌都非常积极,哪怕极个别的人没那么勤快,在这种氛围下也会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就“眼里有活”了。

  而员工们眼中,最拼命的还要数后厨的诸慧英。

  她十分低调,也从来不参与员工们的闲聊,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可工作的时候又像是另一个人,高峰期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眼睛都不眨一下!

  也不知道老板上哪儿找的厉害角色,激发得其他人也跟着一个个打鸡血。

  诸慧英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她已经太久太久没有这么拼命工作过了。

  累是累的,每天回到家,几乎沾到枕头就能马上睡着。

  可心里却一点不累,心里默默算着自己这个月能挣多少钱,她不仅不累,还想更加拼命地工作。

  只有站在厨房里的那个她,能自己挣钱的她,才是有价值的。

  讽刺的是,开业那天明明她忙到最后一刻才走,丈夫一家却没有任何人关心她到底跑到了哪儿去。

  还是隔了半个月,他们发现她每天都会出门,婆婆才象征性地问了一句她干什么去。

  而她十月怀胎,辛辛苦苦才生下来的儿子,只是依偎在他奶奶身边,不耐烦地催促:“奶奶,我要看电视!”

  甚至没有看她一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胡同小饭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