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就剩他一个了!
宋言川只能默默地抱住了他家电视机,他不能再看《霍元甲》了,至少在景行哥考完试之前,他要默默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宋言川发下宏愿,只可惜毛姐姐这两天都没来胡同里,不然他能抓着对方说上一小时的知识都不带停的。
不过很快,他就顾不上毛姐姐这个“学生”了,这天小院子里热闹得不行,针织胡同第一届小吃品鉴大会,在他家掀开了序幕!
……
说是品鉴大会,其实准确地说是宋明瑜邀请胡同里头的四邻八户来挑一挑她参加比赛要用到的小吃。
她不急,吴书记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厂办早就严阵以待,连吹彩虹屁的通稿都准备好了,他连去比赛现场要穿哪套西装,戴什么颜色的领带都已经准备得齐齐整整,可这小吃比赛的当事人却反过来安抚他,让他不要慌:“吴书记,这个准备来得及。”
还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耐不过吴书记三催四请,宋明瑜店里面的生意也慢慢平稳,她干脆就把这个事情提上了日程,宋明瑜的态度一向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她之前不急是因为真的腾不出时间,而且小吃比赛也不是比谁准备得久,但开始着手准备比赛的事情了,她立刻就请了外援,那就是胡同里的邻居们。
这场比赛最终是要打响南城美食的名声,宋明瑜想,再没有谁比胡同里这群生活在南城几十年的“老土著”,更了解什么小吃是南城人的最爱,什么味道才是他们想象中应该代表南城的味道。
宋明瑜相信自己的手艺,也相信他们的口味。
从一大清早,她就在厨房里忙碌个不停,等这次品鉴大会的“评委们”先后进来,闻到的就是浓浓的香气。
餐桌摆进了院子里,小孩们撒了欢地跑来跑去,邻居们都震惊了,他们不是不知道宋明瑜厨艺好,可她也太厉害了吧!
整个餐桌上,摆着三种不同的小吃。
鲜花凤尾酥,长得圆润小巧,一层层酥皮环绕而开,就像是无数金线盘旋在上面,又如同荷花半开的模样,最里头缀着一朵浅粉色鲜花,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鲜花的香气。
三合泥,用芝麻、核桃、糯米,配合碎花生、红糖、黑豆,用猪油慢火煨炒到暄软香甜,配一杯清淡爽口的老鹰茶,芝麻核桃的香气被猪油裹着更加浓郁。
叶儿粑,艾草叶子裹着糯米粉做的皮,皮里头又裹进去咸香味儿十足的肉末和榨菜,糯糯的皮儿里头已经完全浸进去了馅的味道,小巧玲珑。
评委们拿着自带的碗筷,一边吃,一边点评。
鲜花凤尾酥这酥皮起得恰到好处,鲜花酱一吃就知道是现熬的,好吃!
三合泥特别讲究火候,这火候刚刚好让香味儿都激发出来,但又不会在嘴巴里糊作一团,不同食材的口感错落有致,还有层次,好吃!
还有叶儿粑,小孩们简直爱到了心窝里,看上去绵绵软软的,可不沾筷子,不沾牙,也不沾叶子,一口咬开,馅儿和皮儿带着一点艾草叶的草本清香滑入嘴巴里,好吃!
这个好吃,那个也好吃,评委们就跟丢进瓜田里的猹一样,根本不知道哪块瓜才是最好的——每一种小吃在他们嘴巴里都味道好得不行!
这下大家看着宋明瑜的表情都再和蔼不过,毕竟这次宋明瑜是代表针织总厂参赛,那就是他们针织胡同唯一的希望啊,他们可都是盼着宋明瑜这次能拿个好名次,给胡同狠狠争个光添个彩呢!
就是不知道到底在比赛的时候作哪一种小吃比较好,大家七嘴八舌,各自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吃,哪道小吃都有支持者。
高彦芝第一个站出来帮自己喜欢的小吃摇旗助威:“明瑜,叶儿粑,就叶儿粑,你想想,这是咱们南城美食的评比,你肯定是要做最有南城特色的呀!”
“叶儿粑有啥好吃的!”蒋晓霞觉得那巴掌大个小玩意儿,吃了都没感觉,她寸步不让,“哪有三合泥地道,你想想咱们谁家小时候不是羡慕那些能吃得上三合泥的,隔着院子都能闻到那芝麻糊的香味儿,就着那味道能喝下去两大碗米汤!”
高彦芝“嘿”了一声,“晓霞,你也说了那是咱们小时候,现在谁还拿那东西当金宝贝呀,再说了,三合泥颜色也不好看,不适合拿去比赛啊。”
老乔两口子也来了,乔奶奶最喜欢吃酥皮点心,大手一挥:“都别争了,三合泥不够高雅,叶儿粑呢又太像小打小闹了,怎么选也该是凤尾酥啊,以前这道小吃还是宫廷糕点呢,你们这些年轻人知道不,那是给皇帝吃的,多稀奇,多金贵!”
咋还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了呢!“年轻人”张新民赶紧给老婆撑腰:“乔奶奶,你就是自己爱吃酥皮的,就一个劲儿地推销你那个酥,明瑜,咱们别听奶奶的,还是叶儿粑好——”
小蝶也跟在爸妈身边,像只兔子似的一蹦一蹦:“叶儿粑,叶儿粑!”
徐思成跟她唱对台戏:“宋姐姐,小蝶啥也不懂,选三合泥!”
林香在中间和稀泥:“都好,都好。”
结果受到了两边的共同炮轰:“她/他的才不好呢!”
各路“粉丝”险些现场掐起来,宋明瑜哭笑不得地把叔叔阿姨还有各位小朋友安抚下来,陈念嘉过来小声跟她说悄悄话,“宋姐姐,你做什么都好吃,是真的!”
又问她要用什么参加比赛,宋明瑜犯了难,“姐姐也没想好。”
就像这些“粉丝”们说的一样,三种小吃,各有各的好,一时间真的很难分出来高下,她打算再考虑考虑,反正报名表上不用写,当天填好,在截止之前就稳稳地交了上去,吴书记总算是睡了个安稳觉。
结果没多久他又发愁了,原来这次南城小吃比赛比想象中还火爆,竟然连那些百年老字号都来了!
宋明瑜没受这些风波影响,她按部就班地开店迎客,抡锅炒菜,要是有客人问起,她就答,要是没人提,她也懒得主动提这茬,突出一个随遇而安,中途于荣芳带着对象和两方父母过来吃宴席,她还有心情多做了个小汤圆当小吃送上去。
“我家小饭馆开业以来第一桌宴席,这算是谢礼,谢谢捧场。”
可不是捧场么,于荣芳家里不缺钱,对象也是门当户对,预算基本上可以说是上不封顶,至少在她这个饭馆里头是完全可以配置拉满——
夫妻肺片、口水鸡、卤牛肉、水煮鱼、粉蒸肉、大刀烧白、糯米饭……六个凉菜八个热菜,一汤两主食,饭后一人再来一小碗软软糯糯的小汤圆,个个数字都吉利。
“一心一意,甜甜蜜蜜。”
吉祥如意的话谁不爱听呢,更别说两边本就处得你有情我有意,这回父母坐下来吃饭就是讨论一下结婚的细节问题,配上这么一桌美味又丰盛的宴席菜,既有南城家常风味,拉近了两边距离,又兼顾了江湖菜的技巧和特色,撑得起一桌席面,两边父母的笑容就没掉下来过,这会儿更是笑容满面。
吃过饭,于荣芳来结账,就给她额外塞了个红包,里头装了个十八块八,“我爸妈特别喜欢你做的菜,我和我……对象,也特别喜欢!”她脸有些红,却认认真真地对宋明瑜说,“这个红包是我们送给你的,希望能给你带来好运气,比赛开门红!”
对宋明瑜来说这么重要的一场比赛,于荣芳这个老顾客当然不会错过,她还跟宋明瑜承诺,到时候决赛一定去现场“扎起”——给她当后援团!
不过包括于荣芳在内,整个南城都没料到这场比赛的火爆情况!
海选报名的人数,竟然超过了一百个,这个数量还在缓缓往上升,一直到报名截止那天,竟然有足足两百个人参加比赛,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里头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有单位,大部分竟然都是个体户,连门面都没有的摊贩们,也踊跃加入到了这场赛事中。
吴书记人麻了,这阵势太大了,宋明瑜真能拿奖吗?他连这姑娘能不能通过海选,现在都存疑了呀!
请的专家评委一下就捉襟见肘,南城赶紧又从省里面请了几个大咖来坐镇,一共凑齐了两组专业评委,轮流上阵负责海选筛人,选手们足足比了三天才选出了五十个参加决赛的选手。
回来宋明瑜就跟林香她们分享这回海选的趣事,“有个从国外回来的选手做了个九转大肠刺身!”
大肠也叫肥肠,南城本地人也爱吃,什么肥肠粉,火爆肥肠,红烧肥肠,那都是叫得上名字的南城美食,九转大肠,听上去跟这些菜的路数差不多,可这刺身是什么意思?
还是宋明瑜给他们科普,邻居们开始还很好奇,知道是生吃了之后,一个个眼睛都瞪圆了:“生吃大肠,那不就是吃——”
最后那个字实在不不好说出口,可是想也知道,那味道不会太美好,宋明瑜憋着笑给他们还原现场:“我们一共三个评委,有两个当场就差点吐了,还有一个忍着把刺身吃下去了。”
“这,这也太敬业了!”
“就不能不吃吗?”
“那肯定不行啊,不吃不是不尊重选手吗?”
先前提问那人目瞪口呆,不尊重选手是她没想到的,“那这个做刺身的也没尊重人家评委老师的肚子呀!”
这吃一口下去心理阴影面积得多大呀,这不是好几年都不敢碰肥肠了吗?
“明瑜啊,那个评委老师咋说的,发火了没啊?”
宋明瑜挥挥手:“没发火,他就是咬牙切齿地问了一句……你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九转肥肠刺身,算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还有些选手就是纯属来炸厨房小组误入下厨房小组,“我后头那个女孩子把锅给烧穿了,里头的米都碳化了。”
“还有个大哥,不知道用了什么给面条染色,做出来一锅汤面,连汤带面都是紫色的……还冒泡泡。”
谁都没想到会遇上这么多乐事儿,胡同里所有人都还紧张着呢,听说报名的人多,还以为这次是高手过招,结果高手是真有,什么凤鸣楼、百味山庄这些老字号都派了自家的白案高手去。
那宋明瑜呢?
林香笑眯眯地揽住宋明瑜的肩膀,脸上笑容颇有些骄傲,“咱们明瑜,那当然是手拿把掐!”
第33章 万字爆更~营养液800……
海选, 宋明瑜做的是凤尾蝴蝶酥。
里头填了玫瑰豆沙馅,甜而不腻,外头的酥皮拿起来抖一抖也不会掉渣,反而是上头的酥线, 轻轻捻起来, 就像是剥鸡蛋壳一样, 能缓缓从上头剥下来,造型做得简洁, 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花瓣缀在最顶端。
在场那么多选手, 要说一个都不会做,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让他们当着评委面做, 还一点不失手……这太难了!
这得要对自己的手艺有足够的自信, 还得本事过硬,才敢现场制作这么一道复杂精巧的小吃。
三个评委都对这道菜爱不释手, 原本试菜是一人吃一口,她这道蝴蝶酥却当场光了盘——第一个评委一马当先,就干掉了一个, 后面两个评委谁也不肯让步, 干脆一人分了一个, 还剩下一个,三个评委差点为了谁多吃一口闹起了别扭。
主办方请来的三个都是省里有头有脸的餐饮大佬,自己做大厨能撑起一家酒楼饭店的级别, 他们都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这蝴蝶酥是得有多好吃啊!
其他选手纷纷侧目,这姑娘到底是哪里杀出来的黑马?!
宋明瑜是小组第一个交作品的,也是第一个拿到决赛入场券的, 这一场海选,她赢得轻轻巧巧。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却是要一番鏖战,这三天海选,有人笑,有人哭,还没到最终环节,南城这场小吃比赛就已经是声势浩大,主办方却还吊足了众人胃口,把决赛放到了半个月之后。
而这半个月中,南城迎来了一连串的学业考试。
……
一大清早,宋明瑜就收拾好了行头,提着保温杯,在胡同门口等着,没多久林香和陈继开两口子带着陈景行出来,一起往公交车站走。
上次是林姐两口子陪宋明瑜去抢电视机,如今轮到宋明瑜陪林姐一家,送陈景行去参加小升初考试。
针织胡同在江北,三中却在沙区,没有直达的公交车,只能先坐公交车去码头,转轮渡去到对岸,再转一轮公交车到三中。
三人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能赶上第一班的轮渡,宋明瑜还是第一次坐轮渡,那船离岸边离得远远的,中间没有什么“顾客通道”,只有几只小小的木筏子漂在水面上,搭了几条木梯子,就算是一条“江上走廊”。
她落在队伍后头,走得小心翼翼,好不容易跨到轮渡的甲板上站着,那心噗通噗通地都要跳出来。
林香还是头一次看到宋明瑜这么小心翼翼的样子,宋明瑜还觉得他们胆子怎么那么大,“你们都不怕摔下去吗?”
“小宋啊,你想多了,不会摔的。”陈继开抓住机会炫耀自己的渊博知识,“喏,你看那边那条船,上头还能吃饭呢。”
宋明瑜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果不其然还有一艘像是小游轮似的船,上面写着“嘉陵鱼庄”几个字,正好几个伙计从木梯子上经过,那步伐稳得,如履平地!
不仅走起来轻轻松松,上了船之很快一人提了一条鱼出来,就蹲在木梯子边上,唰唰唰地就开始清理起了这些刚从江里捕捞上来的大鱼。
手都不抖!
陈继开咂咂嘴:“现在好像很流行在船上吃饭,明瑜啊,你那饭馆要是能开到船上来,估计能挣大钱。”
一阵微风吹过,宋明瑜脚下一晃,她赶紧抓住了船上的栏杆:“我不行,我是真的不行!”
让她天天在这晃晃悠悠的水面上做菜,宋明瑜觉得这钱不赚也罢!
林香没参与讨论,她带着儿子钻进船舱里,眼疾手快地找到了几个空位,招呼宋明瑜赶紧过来在她身边坐下。
轮渡“呜呜”地吹起了离岸的号子,宋明瑜座位靠着窗,窗外,波涛不断往后退去,有水珠溅到她手背上,冰冰凉凉。
有轮渡这个“过江神器”,很快一行人就到了沙区,再转一路公交到三中的校区,门口已经挤满了来考试的家长,陈继开钻进人堆里给陈景行找到了考场位置,林香和宋明瑜帮陈景行再清点一次东西有没有带齐。
其实路上已经点过好几次了,林香却还是不放心,宋明瑜陪着她点完,她总算是松了口气,又叮嘱儿子:“题千万别看漏了,慢慢做,好好做,爸爸妈妈,还有宋姐姐,我们都在考场外面等你。”
陈继开说话言简意赅:“你全力以赴就行。”
“考完了给你做好吃的。”宋明瑜笑眯眯,“绿豆汤,凉虾冰粉,你想吃什么,到时候随便点!”
陈景行重重地点了点头,挎着包进去了,眼看着儿子的身影没入人海之中,林香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宋明瑜决定让她转移一下注意力:“走,林姐,咱们喝冷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