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胡同小饭馆_分节阅读_第270节
小说作者:摸凹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7 KB   上传时间:2025-06-08 13:28:42

  什么本土优秀品牌,什么进步个体企业,那叫一个吹得天花乱坠,听得记者都晕乎晕乎的。

  可也渐渐地,在这些人的话里,勾勒出了一个更加清晰的,生动的形象。

  记者越听越入神,甚至本有些躁动的心也安了下来。

  出外勤,是个好活儿,但年前出外勤,那就不是什么让人羡慕的活儿了。

  这意味着她回去可能将将能赶上年夜饭,还是挺多人不愿意的。

  但她毕竟是台里的新人,资历不够和前辈们竞争,只好硬着头皮来。

  幸好,这次的主题,她还挺感兴趣。

  《针织总厂不在,希望始终在:一年后,探访下岗职工,他们现在好吗》

  题目取得很巧,是这一年来最让人关注的主题——国营工厂破产。

  记者当然也知道这个事儿,不止知道,她还特地去了解过,甚至是特别惊奇于这里面传播度最高的一个大事件。

  那就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竟然主动提出愿意为这些下岗职工的再安置出力,还牵头举办了一场专门的招聘会!

  那场招聘会自然是空前绝后地成功,有那个老板牵头,南城政府也迅速展开了安置工作,在众多企业的协调下,最终是实现了针织总厂职工妥善安置的佳话。

  记者对这个叫做“宋明瑜”的老板——这个传奇人物,充满了好奇。

  她听着员工们你争我抢地说话,惊奇于他们对自家单位的了解,甚至是对老板的了解——

  “平时厂里经常都会宣传宋总的事迹吗?”

  她这话一出口,玲儿就大笑出声,“记者同志,你以为我们是因为厂里头宣传才知道呀?”

  一众服装厂的员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出来声。

  “宋总的事儿,还用得着专门在厂子里宣传吗?”

  “别的不说,咱们就是宋总救下来的。”有人粗声粗气地说道,“要不是宋总人看我有经验,愿意要我进服装厂,我就只能去扛大包了,你说就我这个年纪,我能扛得动个啥!”

  “昨晚上电视你们看没,说是今年要做一场一样规模的招聘会,就仿着去年那个做,还说愿意去的企业都有补助。”

  “去年办得那么好,今年估计肯定很多人去——不过今年也就是补助了,去年市里头那个阵仗才叫大呢!”

  记者眼看着话题又歪到了千里之外,赶紧又把话题拉回来。

  “宋总在你们员工中间,声望似乎很高?”

  “那是当然,诶,你知不知道宋总有多厉害,除了咱们这个服装厂,她自己还做餐饮呢——咱们一个活儿都干不明白,她一个人有两个!”

  “哦哟,你是京城来的记者哇,你不知道的,晨报、晚报、日报这些,天天都是头版头条,说是要踊跃学习‘明瑜餐饮’和‘明香服装’的企业精神!”

  “今年那些企业估计也能上报纸,但反正和宋总比不了。”

  “那能一样吗,去年那可是宋总和市长谈下来的——你们说哪个老板敢和她一样胆大呀?”

  这当然是没有的,这话一说出口,所有人都摇摇头,“宋总那胆子,没人敢跟她比。”

  小方叹了口气,“大胆不说,还偏偏好就能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生怕这记者不知道宋明瑜有多厉害,这些员工那叫一个殷勤,凑在记者身边给她科普宋明瑜的厉害之处。

  有不少人一开始心里嘀咕宋明瑜是不是太着急,与其把珞璜服装厂给盘下来做大,倒不如去和国营厂子合作。

  可宋明瑜反手就给这些人好好上了一课,她不是作为一个私营企业的老板去盘厂子,这个厂子除了明香服装,还有郑氏的入局。

  区区服装厂,对郑氏那种庞然大物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更别说本身郑氏就有进入内地的想法,两边是各取所需,花点钱,对郑氏来说是最不费精力的。

  “你知道Venus吧,我们服装厂就是给Venus生产的,是一家人!”

  有员工甚至兴致勃勃地冲着摄像机说道,“Venus的衣服特别好,都去买,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这还做起广告了,记者哭笑不得,却又拿这些热诚的员工们没办法。

  他们说话一点也不油滑,反而是处处都真诚,像是生怕记者对他们如今的“家”有误解似的,一会儿拉着她说这个,一会儿拉着她说那个。

  人心都是肉长的,更别说这些员工说着说着,自己也眼眶红了。

  “现在的日子,一年前,想都不敢想。”

  一切和当初在针织总厂的时候很像,却完全丢却了那份暮气沉沉,反而是空气中到处都充斥着年轻人的欢声笑语。

  男工女工们三五成群从他们身边路过,有些面露好奇,有些则是三五成群,似乎是在聊过年要怎么过,慢悠悠地走着。

  小方和玲儿转过头去,看见有人和传达室的老大爷告了个别。

  同样是熟面孔,曾经总厂的保卫处老爷子,对方笑呵呵地挥挥手,“新年快乐,好好过个年!”

  年前,纺织厂都陆陆续续停工了。

  员工们要年后才会继续回来上班,到时候又是新的一年,不仅天气转暖,最重要的是,一年一度的员工升职之类的,也会在春天举行。

  “我相信,在这里,我们可以真正地过个好年。”

  ……

  针织总厂的员工安置花了宋明瑜不少工夫,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像是这些员工口中讨论的那些表彰,宋明瑜可以说这一年是拿到手软。

  有劳动局、就业局这些和安置直接相关单位给她颁发,也有市里给她专门的表彰,像是什么“下岗职工再就业标杆企业”。

  针织总厂破产这件事影响深远,宋明瑜为市里分忧,市里自然也投桃报李。

  这些表彰,不仅仅是从名声上,给宋明瑜加了好几层“滤镜”——

  如今在南城,就没谁不认识宋明瑜这个名字的。

  报纸、电视台的轮番报道,让宋明瑜这个名字一下在南城传开了。

  等南城人把这名字左看右看,咦,似乎感觉很眼熟?

  再去一翻,好么,原来宋明瑜就是《南城食代》的主笔,他们平时寻觅美食,甚至是推荐外地朋友用的这本“南城旅游指南”就是出自宋明瑜的笔下!

  再回过味来——

  Venus是宋明瑜的,如今大街小巷都是穿Venus的女同志,男人们不买,可家里的老婆、亲妈、女儿这些总要买吧。

  “明瑜”也是宋明瑜的,明瑜酸辣粉,谁没吃过,南城人出门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就是去酸辣粉吃饭。

  那他们简直天天和宋明瑜打交道啊!

  南城人这么一寻思,就觉得更要支持一下宋明瑜的生意了。

  宋老板人美心善,这可是市里都认可的!

  这下消费得是一身正气,消费得是心安理得!

  无论是服装生意,还是餐饮事业,本都是走群众路线的,宋明瑜从建立品牌之初就一直很小心地维护客户关系。

  如果说,那时候还得品牌自己给自己打吆喝,那有了这些头衔和正面报道,品牌的群众基础就和宋明瑜本人绑得更深了。

  她是优秀的正面典型,和她有关的品牌无疑就更稳了,哪怕牌子没听说过,但宋明瑜大家都听说过呀!

  就连宋明瑜本人都没想到这年头,“名声”的影响力会这么大,甚至市里还专门又给她名下的企业追加了一系列的政策。

  就连银行也主动伸出了橄榄枝,表示可以给“明瑜”和Venus提供更高额度的贷款,和更低的利息优惠,甚至还有两年内免息的政策!

  “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我们当然是要扶持的。”

  南城银行的行长满脸笑意。

  个体户其实银行并不喜欢放贷款,因为他们实在是很不稳定,今天放出去的贷款,可能没多久,他们就已经做不下去了。

  这些贷款收不回来,久而久之就烂账一团了。

  可宋明瑜却是银行最喜欢的那种客户——稳定,有资本有眼光,最重要的是还有南城市帮她背书!

  到这节骨眼上,谁要是没看懂南城是想把宋明瑜推出去做代表人物,那就是真瞎了。

  银行也不介意做这个人情,宋明瑜一步步走得越来越高,他们也不会吃亏。

  而这些只是宋明瑜这一年来收获的其中一部分。

  对宋明瑜本人来说,1987年到1988年的这一年,她过得极为充实。

  之前也忙碌,但更多是在为事业版图打地基。

  但针织总厂破产倒闭,这些员工都成了她的有生力量。

  餐饮和服装业两边的发展进度一下子跟坐了火箭似的就往前冲了!

  明香服装厂几乎是一上马,把这些针织总厂的老职工们召集进来,就火力全开,直接成为了Venus最强力的后盾。

  之前怎么说,虽然珞璜服装厂也能干活儿,但一来明香服饰到底是和珞璜签的合作,而不是直属。

  二来,珞璜服装厂的产量也是有限的。

  要不是步厂长本人给力,一直拖着整个厂子到处拉外援,可能进军港城的时候产量这边就要出岔子。

  宋明瑜和林香商量之后,吸取教训,这次既然有郑氏参与,干脆一来就建了个足够大的。

  明香服装厂不是位于珞璜,而是珞璜整个小镇,几乎被这个服装厂吞并了。

  这当然不会是尽头,宋明瑜甚至打算把厂子开到南城来。

  南城有朝天门码头,有菜园坝火车站,还有飞机场,这些都比珞璜要方便。

  现在Venus生意都在一线城市推进,物流上是绝对要保证的,不能再和之前一样。

  但这些事情还不是那么让宋明瑜操心,她的精力主要还是扑在了明瑜餐饮上。

  如果说明香服饰那边还有林香,那明瑜餐饮这边,那就是宋明瑜一人面对所有挑战。

  有许多人都以为,宋明瑜有了明香服饰这个摇钱树,估计餐饮这边就随便做做就好。

  但实际上,餐饮才是宋明瑜的初心。

  她是真的喜欢美食,也是真的想要把“明瑜”这个品牌经营得越来越红火。

  原本明瑜酸辣粉只是在周围的几个省城开了直营店,但有了针织总厂这些老职工的加入,人手上顿时宽裕了不知道多少。

  宋明瑜马上启动了扩张计划,以南城为中心,向外面广撒网式地开直营连锁店。

  明瑜酸辣粉的优势在这个时代太大了。

  去年京城刚开了一家肯爷爷。

  国外来的舶来品,对普通人是天价奢侈消费,即使如此,也是让全京城的人排队一两个小时,就为了那一口炸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2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0/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胡同小饭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