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胡同小饭馆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摸凹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7 KB   上传时间:2025-06-08 13:28:42

  一座小山包近在咫尺,走上山坡,眼前忽然就出现了一个宽敞而平坦的空地,与此同时,无数的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的激烈辩论声一齐涌入了宋明瑜的耳朵。

  这里,就是江阳镇的集市。

  马秋霞把两个肥料口袋往地上一放:“没骗你吧,到了!”

  宋明瑜喘得上气不接下气,整个人都跟个风箱似的抽啊抽,旁边的秋姨却精气神十足,雄赳赳气昂昂地找了个最近的摊位就开始说起话来。

  那样子谁看了都会觉得,恐怕再来十公里,对她也完全不在话下。

  她嘴巴里叽里咕噜的,一串一串的方言往外直冒,宋明瑜听得模模糊糊,虽然这边也是南城的范围,这儿的人也都是南城人,但区县和主城的口音差别实在太大,她要费很大工夫,还要连猜带蒙,才能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

  宋明瑜慢慢做了几个深呼吸,感觉人缓过劲儿来了,这才认认真真地观察起了这个集市。

  她从南城出发的时候是最早的一班车,但一路颠簸又走了好久的路过来,这会儿天都大亮了,整个集市里头到处都是人,有摆摊卖菜的,也有跟她一样背着背篓买菜的,还有人从她身边擦身而过,看打扮行头,显然也是附近乡下过来赶集,刚刚才到的人。

  就像夏娟说的一样,乡下赶集,大多都是为了以物易物,换一些东西糊口,这儿的人并不会有明显的身份区别,买菜的人往往也会卖自己带来的东西。

  她甚至看见一个背着背篓的大叔,人还在摊位前站着跟卖青菜的摊主还价呢,就有人看上了他背篓里头的鸡蛋,问他要怎么换,大叔一边要顾着买菜,另一头还要兼顾卖鸡蛋的利润,可谓是左右开弓,唇枪舌战!

  宋明瑜忍不住翘起了嘴角,和供销社里头大家都不敢高声说话,怕惹毛了卖菜员两边打起来不同,这儿的人说话声音高,音量大,可没谁会拿鼻孔看人,鲜活,朴实,特别有烟火气儿。

  而且东西也比供销社多得多。

  供销社和副食店这些地方的东西,几乎都是从对应的国有农场之类的地方运送过来,有计划定量,不是想送什么就能送什么,许多蔬菜水果没有配量额度,那就不可能出现在供销社里。

  光是在这集市上她就看见了好几种在针织厂没见过卖的蔬菜——山药、红薯叶、苦瓜这些常见的就不说了,竟然还有像血皮菜之类的野菜,连前世西南人最爱吃的折耳根,竟然在集市上也能找到!

  这些蔬菜为了能多储存一段时间,都还沾着泥巴露水,可稍微看一看它的叶子和茎杆就知道它采下来还没多久,是城里比不了的新鲜。

  这还只是蔬菜而已,像什么蘑菇、水果之类的,明显大部分都是从野外采回来的,见宋明瑜一直站在摊位前翻来覆去地看,热情的摊主还揪了一颗树莓给她尝尝,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三月泡,吃起来就跟草莓差不多,但要更酸一点,带着一点点甜味,又好吃,又好看。

  这儿什么野果子都带了一个“泡”字,三月长出来的是三月泡,像蛇果子的叫蛇泡儿,黑色的果子叫乌泡儿,她手痒痒地买了一大袋子各种泡儿,又买了一袋子前世叫桑葚的桑泡儿,打算回去做成甜品。

  肉摊子就和城里的差不多了,没到过年,哪怕是赶集也没人轻易会杀猪出来卖,家禽倒是挺多,像秋姨一样带着鸡鸭来的有好几个,她甚至还看到有人提了笼子来——几只肥美的肉兔子蹲在里头,跟没事儿兔一样嘎巴嘎巴地啃白菜叶子。

  这集市上东西也太多,太丰富了!

  宋明瑜简直跟掉蜜罐里似的走不动道,但她很快就发现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很难沟通。

  像是果泡儿那种小野果都是一次性买卖,两边哪怕比比划划也能勉强搞懂意思,可她今天来不是全为了买野果子,她是来进货的,宋明瑜又一次和叽里呱啦说着乡音的摊主面面相觑,互相都感觉自己在听天书的时候,马秋霞赶了过来。

  她那两个化肥口袋不知道放哪去了,这会儿空着手健步如飞,几步就走到了宋明瑜身边:“咋啦幺妹,遇到啥麻烦了,秋姨给你出出主意。”

  宋明瑜有点无奈:“我想问她一点事儿,但我听不懂她说的话。”

  马秋霞睁大了眼睛:“你问她还不如直接问我呢,这儿我比谁都熟悉,你问吧,什么事儿!”

  宋明瑜斟酌了一下:“秋姨你之前说,这赶集是逢六才有……一个月就三次,是吗?”

  “是啊,那一到赶集的时候人可多得不得了,你看那些跟你一样背着背篓,还有拿着蛇皮口袋的,他们一路要坐翻斗车坐拖拉机,只能这么驮着过来,其实坐手扶拖拉机来的都算好了,我跟你说幺妹,还有人赶牛来,哈哈上次赶牛来那个人他牛还差点给人买走了——”

  宋明瑜又想咬手指甲了,但一想到自己才坐了长途客车,她又把手放下,在衣角上捻了两把。

  逢六才赶集,这供货就没办法稳定,但要是物美价廉,作为供销社之外的补充进货渠道,那也很好呀!

  宋明瑜心下定了定:“那秋姨,你能不能帮我问问这菜多少钱?”

  “哦,这个简单。”秋姨转过去跟那摊主叽里咕噜说了几句,“问你有没有粮票,还是拿现钱。”

  俨然扮演起了两人之间的“方言翻译”,有人帮忙在中间递话,宋明瑜也松了一口气:“现钱。”

  秋姨转述过去,又问她:“大白菜一毛五,血皮菜九分钱,你看行不?”

  这个价格接近宋明瑜心理预期,但她不是零售,她是来进货的:“我要得多,秋姨,麻烦问问能不能再便宜点。”

  马秋霞应了一声,刚要和摊主说,又转回来看她:“要得多?幺妹,你打算买多少?”

  宋明瑜心里默了默每天小饭馆的用量,自家也可以留一部分,而且这血皮菜城里根本买不到,她报了个粗略的数字出来:“大白菜要十斤,血皮菜的话……先来三斤。”

  这一共就是十三斤,宋明瑜干脆一口气给秋姨说了个透,“秋姨,除了大白菜和血皮菜,我还打算买些其他的像是茄子之类的蔬菜,还有蘑菇、肉这些东西,加起来估计得有个二三十斤。”

  光是一个摊位,她就要买十三斤,她还说她要买别的,加起来二三十斤……马秋霞眼睛都瞪圆了:“幺妹,你说真的?”

  “真的呀。”宋明瑜没明白她怎么一脸震惊,“……秋姨,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那摊主扯了马秋霞一把,让她到一边去说话,后者匆匆跟宋明瑜挥了手:“你就在这儿等我一下啊幺妹,马上就过来!”

  马秋霞顶着宋明瑜的凝视,被那摊主拉到一边。

  摊主一张嘴巴,浓重的乡音带着点方言的词儿就掉了出来:“那女娃儿是不是不对头!我刚刚就觉得她有问题,别个都是挑起就走,顶多跟我杀个价,她蹲到那里就开始摸我的菜,一边摸一边还念念有词——秋霞,她是不是打办的!”

  打办,全称打击倒买倒卖办公室,来一趟集市,赶集的从上到下都要脱层皮,摊主惹不起这尊大神只想躲:“我要回家,我啥子都不卖了总行了嘛!”

  “你着急忙慌的做啥!”马秋霞给人拉了回来,“你就认定了幺妹是打办的人?”

  “我……”

  “你见过打办的领导干部穿成这样啊,她身上那个破棉袄,在车上差点脱色脱到我手上,还有那个背篓,不晓得好多年没有用过了,竹篾都要断了,打办的哪个穿成这样来找我们麻烦过?”

  摊主顿住了:“好像是哈?不对,那她买那么多做啥!”

  不是打办的下来抓他们这群摆地摊的,那这年轻女娃子为啥要买那么多,“天气都要热起来了,买十斤白菜回去根本放不住,又不是钱多了烧的花钱买回家放成烂叶子丢了——总不可能是买回去开店撒!”

  马秋霞琢磨了一会儿,一拍手:“你等着,我去问她。”

  她也闹不清楚幺妹到底是来做什么的,一开始她觉得这姑娘看起来穷得没边,还可怜她得很,可现在来看,这幺妹好像也没那么穷,而且再怎么说,南城过来的客车票也要两块钱一张,她也掏得起啊!

  马秋霞心里有另一重怀疑,她暗自嘀咕,这幺妹怕不是故意穿成这样骗他们老实农民,其实她是来当倒爷的吧!

  她不喜欢倒爷,这群人刁钻又油滑,比狐狸还奸,她那堆鸡和鸭子就是上了倒爷的当,气冲冲地跑到城里,想甩开倒爷找人把东西卖个好价钱,谁知道人生地不熟,事情没做成不说,还差点上当受骗。

  幺妹要是倒爷,她马秋霞非得把那袋子散装饼干要回来不可!

  本来就不擅长这些弯弯绕绕,马秋霞气势汹汹地走到宋明瑜面前,梗着脖子喊了一声“幺妹”,声音梆硬,开门见山:“你买这么多菜回去,是要卖给哪个?”

  她语气里多了几分不高兴,宋明瑜愣了一下,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秋姨刚刚为什么要和那个摊主窃窃私语半天,她友好地笑了一下:“秋姨,我买来是自家用。”

  “哼。”

  自家用,你家有十口人呀,一天吃那么多!

  “其实我是干个体户的,开了个小饭馆,这次来主要就是想看看江阳这边有没有合适的摊主,我想固定在这边进货。”

  “哦……啊,你说啥子!”马秋霞一下跳了起来,她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你要在我们江阳进货?!”

  宋明瑜点了点头,那摊主听不懂,又去拉马秋霞的袖子:“秋霞,她咋说啊。”

  “你猜对了,人家还真是开饭馆的,专门跑到我们这边来进货——”马秋霞心潮澎湃,又是高兴,又是有点惶恐,“幺妹,你说的进货,是长期的对不,不是那种一天两天就不要了,对不对?”

  宋明瑜又点了点头:“长期的,每天都要买,肉和菜都要,如果有其他我觉得合适的,我也会要,秋姨,我想和你们做生意。”

  马秋霞掐指一算,菜也是钱,肉也是钱,买得多多的,那就不是分分钱,也不是角角钱,这是要挣大团结了!

  她嘴巴都哆嗦起来了,回头望一眼热闹的摊位上那些还在不断吆喝的人。

  平时都是她们羡慕城里人,城里有个什么新鲜玩意儿,她们在镇上脖子都伸长了,要买什么东西都想进城里买,进货,那都是城里人才挂在嘴巴边边上的话……稀奇了,竟然有城里人跑到她们江阳镇来“进货”!

  这集市大多数都是妇女在摆摊,为什么街上的娃娃都没爸妈一直看着,不是他们不想,而是要挣钱,大家伙儿都是勒紧裤腰带,拼了命地想办法挣钱。

  马秋霞一直以为,老天爷都忘了他们江阳了,但是事实证明,他老人家还是记得江阳这个地方的,这不就天降了个幺妹……不对,不能叫幺妹了,要叫女财神。

  女财神要跟他们做生意了!马秋霞兴奋得不得了,但很快她就反应过来,自己压根就搞不懂生意上的这些事情,她脑海中忽然想起来了一个人,一拍大腿:“幺妹,你跟我来一趟,去找书记他们!”

  有一个会做生意的人,也是从南城来的,跟书记他们待在一起,也不知道这会儿人还在不在,马秋霞心里打鼓,带着宋明瑜飞快地往前走。

  她要去搬救兵,她一定要想办法把这笔生意做起来!

第23章 双更合一

  书记办公室里, 唯一一张大桌子被临时征用,一群人正围在一起开会。

  说是开会,一个个手里却都拿着长长方方的一块红砖头,一个个眼神里带着期盼。

  “我们烧的这砖, 你看颜色多正, 我就是把它现在砸到地上也不会砸烂, 钉钉子都不会摇一下,特别牢固——里头都是实心儿的, 你听这声音, 多闷!”

  “对对,咱们砖窑的砖质量好,还便宜, 绝对比城里头卖的实惠!”

  众人七嘴八舌地展示着他们的劳动成果, 最后一个说话的是江阳镇书记郭林,他肤色有些黑, 这是长年在日光下晒出来的颜色,他语气中有几分忐忑不安:“凌冬啊,你看, 这事儿到底能成不?”

  郭林心里微微发苦。

  江阳镇虽然离南城就几十公里路, 但这个地方的经济却并不发达, 真就是四个口袋一样重都没钱,连毛票掏出来都要吭哧半天。

  前些日子他去了一趟附近的青山镇,差点惊掉了下巴, 青山镇以前和他们江阳镇一样, 都是数一数二的穷疙瘩,现在却建起了崭新的小平房,还修起了结实的硬化路!

  修路, 那可是多少村镇梦寐以求的事儿,有了路才有人来,才能挣更多钱,但修路、建房子,哪一样不是大花销?

  郭林敬佩青山镇书记“背水一战”,人家却哈哈一笑,什么背水一战,他们现在兜里可有富余了,硬币晃荡得叮当响!

  再一了解,原来青山镇带着下头的村里办起了镇集体、村集体,开砖窑来烧砖卖钱,青山镇的书记很是得意:“这东西就是个下金蛋的小母鸡!”

  郭林听得很是心动,回来就拉起人员班子琢磨这事儿,江阳镇比青山镇的条件更好些,早些年本就有一处废弃的砖窑,再起用不难,最重要的是,红砖最重要的原料就是粘土,而江阳镇恰恰好最不缺的就是粘土!

  镇上大家伙儿都很支持,郭林这个书记身先士卒,带着人加班加点地就把砖窑用了起来,没多久第一炉砖就产了出来,可新的问题出现了。

  ——这砖头,他们竟然找不到路子卖出去。

  也不是没人来问,可都是些散客,甚至还有人问他一块砖卖不卖。

  一栋平房少说也得要几千块砖头,买两块,那不是诚心要做生意,而是拿他开涮呢!

  郭林气得没话说,硬着头皮背着装砖头的麻布口袋坐客车进了南城去,他听说建筑队和那些工厂都需要这样便宜又好用的红砖,他眼巴巴地上门去,却根本找不到建筑队在哪。

  工厂倒是好找,却给保卫处的人当成闲杂人等给撵了出来,让他有商务洽谈需求,给厂里去函发电报。

  镇上的砖窑那都是集体制的小作坊……这些花样郭林根本一头雾水,回来之后就拉着班子一起琢磨,琢磨来琢磨去,他们觉得找到了问题所在——他们对南城太不熟悉了,找不到渠道!

  可盛凌冬他熟悉啊,郭林拍着胸脯保证:“郭叔跟你说,这个砖头质量真的特别好,这都是咱们一手一脚捣鼓出来的,白天黑夜地三班倒,一点料都没抠!”

  “郭叔,我明白。”盛凌冬知道郭林没有在说谎,江阳镇这些人是真的朴实勤劳,他沉吟了一会儿,“让我先想想。”

  “哎好,你想,你想!”

  郭林赶紧招呼他在椅子上坐下,又给他倒了杯凉白开来喝,盛凌冬道了声谢接过来喝了一口,在心里慢慢盘算了一下,开口道:“这些红砖,我可以帮忙找路子。”

  办公室里清晰可闻地响起了如释重负的呼气声,郭林喜出望外,盛凌冬接着说下去:“郭叔,你的想法没错,主要的销路还是得往建筑队那边使劲儿。”

  1984年的南城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所有的住宅都是自家找建筑队修,要么就是依靠厂里分配的房子。

  “那些建筑队就是帮人盖房子收钱,他们想要便宜实惠的砖头,拉到这些队上去很快就能卖光,你说的工厂,也没错,那些单位的福利房和保障房,一次性建得多,基本也是红砖,便宜,耐用。”

  郭林连连点头,“对,我们就是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什么人脉,你说让我找建筑队吧,人家大门朝哪边开我都不知道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胡同小饭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