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胡同小饭馆_分节阅读_第194节
小说作者:摸凹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7 KB   上传时间:2025-06-08 13:28:42

  “这样,下午我晚点回家,我把这几个知识点给你讲了再回去,反正我家也不远。”

  “诶不对,你家那么远,晚一点回去还有车吗?”

  “算了,实在不行给你家里打个电话,你到我家去玩呗,我跟你说我家里英语的东西可多了,你想看什么看什么。”

  方霖早就想带着陈景行回家玩了,他就是个喜欢带朋友一起玩的人。

  可他总感觉陈景行并不是那么想去,而上次他无意间在父母面前提到陈景行的家庭情况。

  入学的时候,班主任让所有人填了一次表格,方霖当时看到,陈景行的父母都是工厂的工人。

  爸爸在厂里宣传科上班,妈妈是针织总厂的。

  那时候方霖和这个同桌还不熟悉,可后来有一段时间,他和陈景行明明关系已经处得很不错了。

  可是对方来学校一句话都不说,就这样持续了好几天,方霖还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

  鼓起勇气和陈景行问出口,这才知道,他妈妈原来从厂里“停薪留职”了。

  方霖在饭桌上无意间将这件事说出口,他父母就叮嘱他,不要再在陈景行面前提家里的事情。

  “就算你没有恶意,可他也有他的自尊心,你如果当他是朋友,就应该尊重他的家庭,知道吗?”

  方霖忍了又忍,一直忍到今天陈景行英语成绩考出来了个历史新高。

  他那么卖力地帮忙,这下总能邀请朋友来家里了吧……也不会打击到陈景行的自尊心了吧?

  陈景行:……

  他并不知道方霖脑子里在想什么。

  只是,总感觉自己好像是学校门口被人拿出来当宠物卖的小鸡仔。

  而方霖就是那个一时好奇买回家之后天天恨不得拿一整缸小米把鸡仔撑死的人。

  “今天下午我有事,放学就得走。”

  方霖还在热情洋溢地安排“补课大计”呢,听陈景行这么说,顿时有点失落。

  但他还是勉强按捺住了,毕竟陈景行的自尊心很强!

  “那好吧,你什么时候有空再说。”

  谁知道陈景行却迟疑了一下,“你要不要和我一起?”

  “……啊?”

  ……

  三中门口有一条长长的“商业街”。

  其实一开始并不是商业街,只是一排望不到尽头的平房。

  但谁叫这里有三大南城最好的中学呢?

  有学生的地方,生意自然就好做。

  前些年管得严,时不时有“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过来巡查。

  加上城管这些经常出没,这儿的商贩都很小心,有的甚至是在小巷子里和学生们“暗中交易”。

  甚至还有专门的暗号要对。

  但这两年嘛,政策放宽了,就连本地也接连出了不少关于个体经济的新闻报道,加上还有人当了“吃螃蟹的人”,其他人自然心痒难耐。

  于是,在这儿摆摊的摆摊,开店的开店。

  当然,大多数人都还是流动摊,毕竟本钱少,风险也小——都说现在没人管了,但是万一哪天又开始严打了,小本生意是最好调头不做了的。

  方霖自然对学校门口这一片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相当熟稔。

  “要去哪儿?这片我天天逛,我带你去呗!”

  他就住这边,虽然他妈老说外头这些东西不干净,还是自家做的好。

  可是学生嘛……十几岁的少年人,有几个能管住自己的嘴巴?

  什么果丹皮,什么跳跳糖,那简直就是方霖的最爱——

  他家里什么进口糖果都有,但还是偷偷摸摸背着父母,在学校门口买这种小糖果,最刺激,好像糖果的味道都会变好一些。

  方霖以为陈景行说有事,是想尝试一下这些新鲜东西。

  他表示非常理解——好学生嘛,快班里大家都这样,平时总是撑着一副好孩子的样子。

  背地里该想吃怪味胡豆,想把酸梅粉倒在嘴巴里呼噜的时候,跟所谓的慢班根本没两样。

  方霖喜欢去买跳跳糖的那家摊位上,有几个就是慢班的学生,几人还经常边吃边聊天——咳咳,背地里说年级主任是地中海呢。

  更别说陈景行家庭情况还不太好,他应该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些东西,方霖挺起胸膛,觉得自己有义务给朋友好好介绍介绍。

  但陈景行却没有带着方霖去那些在学生们人气很高的摊上。

  而是从汹涌的放学人潮中穿了过去,左拐,抵达了一座平房门口。

  ——曾经,是一座平房。

  方霖闭着眼睛都能回忆起来它的样子,破破烂烂,门口永远贴着条子,还有一把沉甸甸的大锁。

  可如今,它却完全变了个模样。

  一个闪烁着耀眼光彩的招牌映入了方霖的眼帘。

  “明瑜酸辣粉”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沙区分店”

第113章 双更合一

  明瑜酸辣粉开分店这件事一直在稳步推进。

  三中门口的这一家, 是最早定下来的。

  用宋明瑜的话说,这是个于公于私都非常完美的选择。

  “于公,它的地理位置堪称绝妙。”

  一三八加上旁边的师院,还有稍远一些的南城大学, 拥有的数万师生, 组成了稳定且庞大的客源。

  尤其是学生, 这年头的学生消费水平算不上高,但小吃本身就是走平价亲民路线的餐饮路线。

  而且, 小吃有个其他餐饮形式没办法替代的优点——那就是快捷。

  一碗酸辣粉, 从点单到端上桌不过几分钟,吃一顿下来也就二三十分钟,不会耽误什么时间。

  但是又不只是便捷, 对于那些时间相对来说不那么紧张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有了一个可以聚会、社交的地方。

  点上几份小吃,在卡座里能谈天说地一下午。

  学校门口的生意是最好做的, 一方面是因为客源大,正好客户群体吻合产品,还有一方面就是, 它的口碑做得很快。

  别说八十年代了, 哪怕是宋明瑜前世读书的时候, 哪个校门外面有家什么店好吃,那都是能迅速在朋友圈里发酵的新鲜事。

  被困在学校的中学生会宁肯排半小时长队,也要试一试所谓的“芝士火鸡面”, 对校门口出现的各种新鲜玩意儿乐此不疲。

  大学生呢, 刚刚脱离了循规蹈矩的中学生活,有了一点点自己决策的机会,寻觅到一家美食, 是特别舍得花钱。

  口口相传,“明瑜酸辣粉”本身又有品牌的口碑印象和人气托底,做起来是分分钟的事情。

  但宋明瑜坚持要在这里开店,却不只是这一个理由。

  “景行在三中,念嘉和言川想考三中,包括小妍也是想去三中,咱们这胡同里到时候全是那边上学的孩子。”

  宋明瑜说道,“既然生意好做,那当然是要找个离孩子们近的地方。”

  她会想到这个,还是因为之前林香和她聊起陈景行在学校的生活。

  “也不能说吃不饱,但食堂就是大锅饭,也不可能迁就谁的口味。”

  尤其是有时候可能看书入了迷,复习忘了时间,去食堂的时候,就已经不剩什么了。

  快班的学生学习压力本就大一些。

  陈景行想跟上进度,自然是要花很多时间在读书上。

  其他人也看书,可他们大部分都住附近,回家吃个饭也就是抬个屁股的事情。

  一来二去,只有陈景行经常成了去食堂吃“剩饭”那个。

  他是有什么就吃什么。

  倒也不真是剩饭,无非就是剩的种类少,食堂阿姨也不至于苛待学生,这里多一勺,那里添一勺,也能吃饱。

  但林香心疼得不行,“蜡烛哪有两头烧,本来学习就累,这要是吃不好还怎么念书?”

  家里倒是给陈景行订了牛奶,鸡蛋这些也不缺,陈景行每天在家都有吃。

  可在家的餐点再好,也弥补不了中午最重要的那一顿,在学校的那一顿。

  搬家?

  这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Venus如今有了办公室,就在江北,陈继开要在江北上班,念嘉也还在江北念书……

  全家搬到沙区去,不太现实。

  带饭也不行。

  要想热饭,最方便的就是微波炉。

  但微波炉实际上进入国内将将也就十来年,最开始还是科研用的。

  八十年代,随着改开推进,才有部分沿海城市开始进口微波炉,但价格极为昂贵。

  有多贵呢,这么一个前世双十一、双十二这种折扣时只需要一两百的小家电,需要一个工人三年甚至五年的工资。

  而且还不是想买就能买得到——卖微波炉的地方甚至比卖电视的还少!

  南城基本上是见不到微波炉的,中学里头就更不可能配。

  炉子倒是有,但那是教职工用的,不可能让学生随便动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1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4/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胡同小饭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