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胡同小饭馆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摸凹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7 KB   上传时间:2025-06-08 13:28:42

  “你看十三行服装批发生意那么火爆,里头许多家都是一家老小一起上阵。”

  夫妻俩当主力,小的就在旁边帮忙装东西,甚至帮忙找零钱,总之就是没人闲着。

  宋明瑜听得啧啧称奇。

  她去过粤省,不过那是前世的事情了,彼时,粤省已经是国内的超一线城市,小蛮腰,海景房,珠光宝气。

  而现在呢,粤省仍然是繁华的,却又多了一种野性的活力。

  盛凌冬说粤省街头随处都可以看见背着挎包,一身风尘仆仆的生意人,要么就是背着麻布口袋,在劳动市场找厂子进厂的“打工仔”。

  “打工仔这三个字还真是贴切。”盛凌冬说,“背井离乡做活儿,不是打工仔是什么呢?”

  那些人操着的口音才叫一个天南地北,有些乡音重到压根听不明白。

  中介一唤,他们就一群群地钻进那些工厂厂房里头,戴上工牌,拿着钱,在流水线上挣比老家多许多的工资,等月底再汇回来。

  盛凌冬意识到那边招人或许会更方便, “我在那边组了个队伍,就负责交接租赁船这边的货。”

  这些人特别能吃苦耐劳,和南城本地的许多工人不同,这些远在他乡的打工仔极为珍惜这份工作。

  “我其实没做什么,只是提供了一下宿舍,给他们办居住证。”盛凌冬简单解释,“他们四下散着,万一错过运输船这边的生意也不好。”

  宋明瑜听到“居住证”,就知道实际上没盛凌冬说的这么轻巧。

  眼下这个时间点粤省到处都是做生意打工的人,也催生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居住证。

  没有居住证的人就会被当成“盲流”,直接遣返回原籍。

  如盛凌冬所说,他提供的宿舍,不只是一处栖身之所,还是能够给员工们提供居住证的地方。

  这些居住证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盛凌冬去派出所、街道这些地方打点登记过,甚至还要搭上一些人脉才能搞定的事情。

  毕竟他是个外地人,要是没点人脉手段,在粤省这些事情不可能做成,堪称寸步难行。

  盛凌冬说条件一般,一间房得住上八个人,要求也严格,做不好工作的人他会请对方离开。

  可实际上,他一点也不吝啬。

  比起这年头的不少老板,甚至称得上是慷慨——许多粤省工厂的厂房,如今还是十几个人一间,男女混住!

  物流最重要的当然是货,可谁来盯货,谁来送货,谁来联络这些货呢?

  最终还是人。

  盛凌冬很会识人,更会用人,赏罚分明,恩威并施,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他物流如今发展得顺利的原因。

  发现宋明瑜喜欢听他去粤省那些见闻,盛凌冬从善如流地讲了许多,里头不乏一些自己的糗事。

  像是什么粤语听不明白,差点把“生菜”听成“酸菜”,又像是粤省那边气候不适应,夏天又潮又热,特别不习惯之类的。

  “那边晚上也开大排档,不过不是我们这边的火锅烧烤,而是肠粉和粥之类的,味道特别清淡。”

  宋明瑜果然听得津津有味。

  两人一边吃,一边随意地聊着。

  盛凌冬眼睛尖,宋明瑜眼睛往哪盘菜上多瞟两眼,他说这话的间隙,就把菜煮下锅。

  等一个话题告一段落,正好煮好可以捞上来吃。

  宋明瑜有点不好意思:“你也吃啊,别总是顾着我想吃什么。”

  “这些菜本来我也爱吃,烫了正好都能吃。”盛凌冬说道,“最近你太忙了,难得有机会,聊聊天也算是排解压力。”

  “压力啊……”

  宋明瑜没否认这句话,她思路一下就被盛凌冬这句话给带跑了。

  夹一片牛肉上来,切得薄若蝉翼的牛肉片肥瘦相间,凌晨才运过来的新鲜牛肉自带一点奶香味儿。

  一口吃下去,宋明瑜这才叹了口气,“确实压力有点大。”

  店铺扩张,是她一开始就有所规划的,这不是一个小决定,遇到问题也正常。

  毕竟涉及到门面,人手,还有很多方面的协调。

  但宋明瑜没想到,最大的阻力竟然是来自银行。

  “明瑜”和“明香”在今年都要进行扩张,尤其是明瑜餐饮这边,今年一口气要开不少店铺,光靠宋明瑜手里的资金肯定不行。

  宋明瑜本能地就想到了去银行贷款,和几十年后不同,这年头贷款的人极少,甚至像针织总厂这种大企业,可以做到无息贷款。

  如果能批下来贷款就不是问题,以宋明瑜的理解,她的公司如今在南城名气口碑都比较不错,这件事办起来应该不难。

  她也没拖沓,想到就抽空专程跑了一趟本地最大的南城银行。

  然而,行长倒是见到了,收到的答复却不太好。

  “宋同志,我们银行的信贷主要还是面对那些信用良好的企业。”行长语气温和,但话里的意思却一点不委婉,“我们也要考虑贷款的风险。”

  意思就是不给她贷,再进一步问是什么理由,行长就搬出来担保之类的问题和她打官腔。

  “……反正字里行间就是说,公司和国营企业不一样,我们没有厂房和土地作为抵押,谁知道个体户哪天就倒闭了,他们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盛凌冬一针见血:“你这是遇上老古董了。”

  “是啊,老古董。”

  宋明瑜又何尝不明白,说白了这年头的银行还没有完全规范,很多时候贷款能不能办,就是行长一句话的事情。

  她就是正好遇到了个看不惯个体户的老古董行长。

  这不奇怪,并不是什么部门都和工商局一样开明。

  别说今年已经是1986年,个体户跟雨后春笋似的一天比一天多,就是几十年后,也有很多领导看不起私企老板呢。

  宋明瑜也只能暗叹自己倒霉,偏偏就遇上了这么个讲不通道理的,她怎么和对方据理力争都没用。

  更倒霉的是,除了南城银行,宋明瑜还真不到其他银行可以办下来贷款,这年头连银行都没几家呢!

  吴书记听说这事儿,倒是给她出了个主意,那就是民间借贷,“这是个实在不行的办法,也能解决问题,但是风险很大。”

  宋明瑜肯定是不乐意去找私人借贷的,尽管这才是这年头最常见的借钱方式,甚至好多个体户之间还兴“赊销”呢。

  赊销的意思就是,先欠着供货商的钱,等卖完再结账,这样就比银行灵活,批发商能结款,个体户也不会被货款压垮。

  但宋明瑜光是想一想总厂的三角债,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银行借贷是官方途径,对银行对她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民间借贷不一样,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跟她的思路完全不合。

  宋明瑜喝了口茶,忍不住感慨:“说到底,我们这种个体户虽然做成了公司,但比起国营厂子那种真正的巨无霸,还是难太多了。”

  她还是个穿越人士呢,都遇到这么多困难,前世看到那些白手起家的大佬比她的处境可艰难得多。

  宋明瑜对“创业”的难度又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不过也没关系,大不了我就一家一家地慢慢开。”

  分摊掉成本风险,大不了就是速度慢一点,但每一步走得稳当也挺好。

  “说不定到时候银行还要来主动和我谈合作呢。”

  盛凌冬沉吟了一下:“其实,这两条路可以都不走,还有一种方法。”

  “嗯?”

  “明瑜,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完全可以合作。”

  盛凌冬缓缓说道:“无论是餐饮公司,还是服装公司,你都需要运输,餐饮这边还得有仓储,有稳定的供应链——这些我本来就在做。”

  “你现在品牌已经做起来,我也觉得,应该趁这个机会一举扩张,把南城的市场整个吃下来,扩大‘明瑜’的影响。”

  “我的想法就是,合作。”

  “这样,你的资金可以解放出来,放在租金、装修还有备货这些地方,我也可以从中赚一笔——”

  盛凌冬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国内现在物流发展还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生鲜冷链运输更是才起步,许多运输车队的重点目标,还是放在房地产、工地这些行业上。

  盛凌冬当然不想放弃这一块利润,但光是和别人抢这一块利润,他这个后来者不见得讨得了好。

  之前在珞璜两人吃饭那次,宋明瑜提出让他尝试一下搬家业务,盛凌冬很听劝,回去就组织起了搬家事业部。

  没人做的事情,他来做,他就是唯一的龙头。

  如今码头,不,可以说大半个南城的搬家业务,都绕不过他盛凌冬的队伍。

  尝到过一次甜头,盛凌冬就在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没人做,但是又足以带来利润的生意可以尝试。

  宋明瑜的餐饮公司,给了盛凌冬新的灵感——他完全可以做餐饮业的生意。

  餐饮业需求新鲜食材,在这年头只能依靠解放货车短途运输,还得人工搬运,要么就只能自己去市场分批运货。

  品质和时间都无法保证。

  但盛凌冬自己本身不缺人脉和资源,他完全可以做源头采购到配送这完整的一条线。

  他唯一需要的,就是固定的合作对象,一个能源源不断提供需求的餐饮店。

  当然,这是工作上的理由。

  盛凌冬继续说道,“物流这边的合作,可以当做我对‘明瑜’的投资——明瑜,你要不要考虑一下,合作赚钱,你的生意我不会干涉。”

  他语气轻松,“反正之前我们也合作过那么多次,论信誉,我想我在宋总心里应该还不错?”

  另一个不能说出口的理由,就是他希望和宋明瑜的关系能更加紧密。

  他知道,宋明瑜最在意的除了言川和林香他们这些亲近的人,就是她一手做起来的品牌。

  如果两人能达成深度合作,无形中就是绑定在了一起,那么以后无论宋明瑜去哪儿——他都不会被甩下。

  合作伙伴的身份,共同利益放在眼前,比仅仅一个“朋友”的头衔,更加稳固。

  宋明瑜的确心动了。

  银行不肯借贷,资金问题是实打实放在面前的问题。

  她当然可以想其他方法,但耗时耗力,而眼下处于“明瑜”最关键的发展期,能节约时间,那当然好。

  盛凌冬早在明瑜小饭馆刚做起来那会儿就和她合作了,这两年来,“明瑜”的进货的确从来没出过问题。

  不仅没问题,盛凌冬物流事业越做越大,也仍然很重视这单八百年前的小生意,如今请他接这种单子,可不是这种价格。

  加上火锅店他还忙前忙后地帮忙……宋明瑜思索了一会儿:“你让我考虑考虑。”

  她没一口答应,也没回绝,这涉及到她的“明瑜”,当然不可能在饭桌子上几句话就敲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胡同小饭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