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胡同小饭馆_分节阅读_第108节
小说作者:摸凹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37 KB   上传时间:2025-06-08 13:28:42

  尽管到现在,杜清对自家的情况仍然缄口如瓶。

  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不是“明瑜”的人,不像诸慧英那样担任重要岗位,宋明瑜也不打算刨根究底。

  她看重的是杜清的人品和性格,而这两样目前杜清都已经获得了她的信任。

  有些人觉得,有句话叫“财不露白”,“才”也一样,要是被人知道,那不就被偷学去了?

  但宋明瑜不这么想,好的点子拿来藏着掖着,对她有什么好处?

  全部发展成自己人,朋友搞得多多的,大家一起挣钱,那才是好处!

  就像她之前愿意“提示”盛凌冬物流的重要性,她同样愿意在杜清背后轻轻推一把,让她迈出那一步。

  几十年后,谁家产品要是没做过广告,那简直是落伍。

  但在眼下,在八十年代,在国内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东西,五年前的春节,央视才放了第一条商业广告。

  这个行业真正要等到蓬勃发展,得是九十年代,广告公司遍地开花。

  什么大宝、六必治、康师傅,都是那个黄金年代,从广告中杀出来的。

  宋明瑜是亲身领教过广告的威力。

  哪怕她都已经从一个小孩儿长成了大人。

  那么多年过去,她还是能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有个广告叫“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X金”!

  杜清若有所思,她需要时间来消化这庞大的信息量。

  但她十分感动,“明瑜,谢谢你。”

  不是谁都愿意说这么掏心掏肺的话,杜清不仅想要好好给明瑜筹备会员卡和餐券的东西。

  同时,她行动特别迅速地就成立了自己的广告设计室。

  正式成立的第一单,就是这次的中秋月饼礼盒!

  杜清极为看重这次的合作,这是“明瑜”品牌打响之后的一次成果验收,同样是她杜清要进入广告业的第一战。

  她必须要拿出十二万分的专注和重视,交出一份绝对完美的答卷!

  宋明瑜的要求并不复杂,但却很考巧思。

  “杜清姐,我希望它是一个可以永永远远被大家留在家里,能看、能用的铁盒子,同时,看一眼就知道,这是‘明瑜’的月饼礼盒。”

  宋明瑜的灵感是来自家里的那些铁皮盒子还有罐子,里头的东西早已经用光了,但这些容器还留着,放钱、放硬币,还有各种证件证明。

  这个习惯,许多人一直延续到了几十年后,甚至还有某些品牌,特意把外包装换成了铁皮盒子。

  为的就是加深用户的印象,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病毒式营销。

  当人天天都看到“明瑜”两个字,又怎么会不对“明瑜”天然有亲近感?

  铁皮盒子好做,但要做漂亮,不是一件容易事,杜清光是设计稿就做了好一段日子,熬得眼下发青。

  总算是赶在截止日之前,拿出了她和宋明瑜都非常满意的版本,拿去找工厂制作。

  “明瑜”准备的礼盒一共有三种,这种铁皮盒子是“明瑜”放在小饭馆和酸辣粉总店,对外售卖的。

  馅儿有五仁、蛋黄、火腿好几种,一个礼盒里头有十个,五种不同的口味。

  宋明瑜组了个“礼盒小分队”,加班加点,做了一百盒。

  礼盒刚刚拿出来售卖,当天就被抢购一空,小分队抓紧时间制作,第二天又补了一百盒,还是完全不够卖。

  没别的,这个礼盒实在是太有档次了!

  礼盒都没多少人见过,特殊单位和效益好的国企是有,可那外包装主打一个朴实无华。

  谁见过这么漂亮,这么有品味的?

  刘国强和王秀兰好不容易才抢到两盒,当天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两边爸妈家,一边送了一盒。

  王秀兰父母宝贝得不得了,连连说这个盒子质量好,用料扎实,赶紧就把里头的月饼腾出来,盒子清洗干净,拿去装了家里的存折。

  等去刘国强家,他妈表面还淡淡的,说王秀兰有心了,等儿媳妇一走,她马上就把老姐妹全给叫到家里来。

  “看看我们秀兰给我买的!”

  老姐妹们拿过来一掂,嚯,这份量可够重的,实打实的铁皮材质。

  边角都细心地处理过,磨得光滑又圆润,一点不会扎手。

  铁盒子的表面,大大的“明瑜”两个字,品牌旁边纹着万事如意。

  下面印一行“花好月圆”。

  打开铁盒,用硬纸垫开了不同口味,每种口味还专门有蜡纸写清楚,分隔得干净,一个个又小巧又精致。

  甚至还有一张中秋贺卡,是印自杜清亲手书写的书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瑜恭祝您阖家幸福。”

  这格调,这仪式感,绝了!

  老姐妹一个个酸唧唧,看看人家儿媳妇,对婆婆嘘寒问暖的,竟然送这么好的月饼礼盒,还那么有福气,一出手就是一台电风扇。

  就那台电风扇,刘国强他妈起码在家属楼念叨了五百遍了!

  吃完酸葡萄,老姐妹回家就跟自家儿女暗戳戳地提:“‘明瑜’卖的中秋礼盒,听说特别好……”

  你妈也想要!

  而宋明瑜准备的另一批礼盒,正坐着红旗小轿车,抵达了南城饭店。

  “明瑜”的客人,当然少不了这群港商华侨们。

  明瑜小饭馆如今生意爆棚,甚至宋明瑜不得不提前开启了“预约制”,也是因为港商的人气效应。

  都说这家店连港商都喜欢,不去尝尝,总感觉自己像是跟不上潮流似的。

  因此适逢中秋,宋明瑜也给下榻饭店,一直点小饭馆粤菜“外卖”的土豪们准备了月饼礼盒。

  这群贵客个个来历不凡,平时没少见到珍贵东西,月饼礼盒干脆就用了和食盒同样风格的胡桃木礼盒。

  雕上如意云纹,明月玉兔,暗金色线条勾勒月影,内衬绸缎,用烫金卡纸将月饼口味标注在分隔层中。

  ——这个礼盒甚至还有它自己的名字,叫“月满香江”。

  附送的节日卡片中不再是文艺的古诗句,而是财源广进之类的吉祥话,空白处用暗纹刻上元宝、鲤鱼之类象征福气的图案。

  里头的口味就和南城人喜欢的什么云腿不同了,双黄白莲蓉、五仁这些口味更讨港商们喜欢。

  这些礼盒都是宋明瑜自掏腰包,为的就是维护住这群身份特殊的客人。

  数量少,讲究一个物以稀为贵。

  东西好,让“明瑜”在他们心里彻底奠定起“南城第一餐饮品牌”的地位。

  礼盒送到南城饭店,顿时在港商们面前狠狠刷了一波好感。

  做饭又好吃,做事也上道,这样的老板谁不喜欢打交道?

  郑嘉佑拿着那张烫金卡片翻来覆去地看:“哥,我对呢个宋老板好有兴趣。”

  “再有兴趣也先做正事。”郑嘉和教训弟弟,“把东西放下,先过来帮忙,等会再吃。”

  话这么说,他的目光却也下意识在礼盒上多停留了两秒。

  这个宋老板,倒真是个妙人。

  郑氏兄弟的想法和其他港商不谋而合,甚至有人因为这个原因,决定下次也来下榻南城饭店。

  住的地方么都大差不差,可南城饭店有这么个心思机灵的人在,粤菜又做得好吃,很难不让人先入为主产生偏爱。

  “流动贩售队”也没闲着,不做礼盒,他们卖的是散装的迷你小月饼,个头小,价格也便宜,来买酸辣粉的客人可以顺手买一两个回家。

  光是月饼这么一个东西,宋明瑜就快玩出了花,等其他老字号还有糕点铺后知后觉地想跟上,市场都已经被“明瑜”占领了,他们也只能跟着喝喝汤。

  尽管忙得脚不沾地,但正经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晚上,宋明瑜还是推掉了一切工作上的事情。

  呆在巷子里,和林家、高家她们一起过中秋节。

  下午,两家店都提前打烊。

  等天色慢慢昏暗下来,也就到吃晚饭的时间。

  胡同里却不是平时各自吃饭,这个特殊的节日,宋明瑜亲自下厨,在林家院子里摆了一桌宴。

  林香家当然少不了,高彦芝两口子带着小蝶也来了,小毛不会缺席,这回连一直觉得不好意思参与的夏娟也带着薛绍一块儿来了。

  一大一小两个圆桌,院子里摆得满满当当。

  宋明瑜主厨,其他人打下手,就连小朋友们也在陈景行的带领下洗筷子洗碗,安排桌椅板凳。

  “上菜啦,上菜啦,都让让——”

  随着高彦芝喜气洋洋的吆喝,穿过月形拱门,一个又一个的菜,源源不断地从宋家小院传了出来。

  香气四溢!

  咸香Q弹的卤菜三拼,辣到眼眶红红的伤心凉粉,又麻又辣的椒麻土鸡片,前菜已经让一桌人欲罢不能。

  主菜更是用足了心思,一道麻辣过水江团,一道红烧肉烧排骨,一道南城本地最爱的烧鸡公,再来一道小孩大人都喜欢的鱼香肉丝!

  泡姜泡椒的香味儿,混合着热油麻辣的小米辣香味儿,刺激得肠胃咕噜噜直叫饿。

  这种时候就少不了甑子饭,竹香中和了大鱼大肉的油腻,却又是这一桌子下饭菜的最佳伴侣。

  红糖糍粑、酥肉作为南城最传统的小吃零嘴,自然也是桌上的一员,小孩那桌一端上去,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当场就少了一半。

  刚炸出来的糍粑裹上黄豆粉,酥肉外脆里嫩,就这么一口一个,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这桌宴席大多是辣菜,饮料就是配的最解辣的醪糟甜汤。

  大人们多一口米酒,小孩儿们里头加了一点点红糖。

  清爽解辣,一口下去还接着一口。

  一桌子人热热闹闹,你招呼我,我招呼你,等到宋明瑜解开围裙出来,最重要的主座正空着等她。

  宋明瑜也不推辞,坐下,拿过林香倒满甜米酒的杯子,笑着举杯。

  “中秋快乐!”

  所有人都举起手里的杯子,就连小蝶也跳起来,把手里的杯子举高高,奶声奶气。

  “中秋~快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1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胡同小饭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