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康熙四公主_分节阅读_第206节
小说作者:陌时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3 KB   上传时间:2025-06-07 11:44:51

  他这样,也能算安然无恙吗?

  孙天阙悄悄将手脚都往回收了收,不想让人看到他的狼狈。

  胤禔却好似看不懂他的躲避,反而走到他面前,甚至抓了抓他的腿道:“啧,这腿看着也没断啊,怎么坐上这玩意了?”

  大福晋赶忙要去拦,却被丹卿挡住了,丹卿知道孙天阙此时的窘迫,可他执着自己的伤太久了,怎么哄怎么劝都没用,倒不如下一剂猛药,让胤禔来“劝”。

  眼看着胤禔就要伸手去掀他的衣摆,孙天阙赶紧伸手去拦,他这一伸手,就露出了还带着夹板的手指来。

  “啧,刑部也就这点本事,拿这对付姑娘家的办法招呼军汉子,”

  胤禔顺势抓住孙天阙的手腕看了眼他的手指,“咱们又不要绣花弹琴,伤了几根手指怎么了,养好了一样能拿刀剑。”

  “可不是么,安太医也说,若不是要做精细活儿,伤好了之后也没什么影响,”

  丹卿接口说道,“只是他脚伤麻烦了点,不过若是肯努力练习,也不是就不能走路了。”

  断掉的脚筋肯定是接不起来了,却也不至于一辈子都要坐在轮椅上,安太医已经在研究复健的方法了,只要孙天阙肯吃苦,恢复到不用人搀扶慢慢走路的程度还是可能的,只是再不能跑跳。

  丹卿觉得,这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了,可孙天阙却还是意志消沉,多说几句就露出一副爱咋咋地任人宰割的神情,气得她不想搭理他。

  如今可好,反正胤禔也无事可做,就让他去跟孙天阙折腾吧。

  胤禔听懂了丹卿的意思,立刻拍胸脯揽下这个差事:“不是什么大事,我以前在军中见到比他伤得重的多了,知道怎么处理,来来来,爷我亲自推你出去转转,别总跟姑娘似的闷在屋子里。”

  说罢,他当真推着孙天阙的轮椅就走。

  孙天阙回头想像丹卿求助,丹卿却只当看不见,拉着大福晋的手道:“嫂嫂,我叫人将园子里的琼琚殿收拾出来让你跟大哥暂住,那儿又凉快又安静,咱们去看看还缺什么,好叫他们快去准备。”

  琼琚殿是她特意在花园里修的一处夏日里避暑的院落,面积不算大,只有一进,但有围墙院门,自成一处天地,给胤禔两口子暂住正合适。

  大福晋也不推脱,与丹卿一起去了,却见院子里陈设精美,什么都不缺。

  “爷与我说过,他此生做过最对的选择,就是在归化城里愿意为你而战,四妹妹,若没有你,我们如今还不知是何等境地,你的这份恩情,我们一定会报答的。”

  大福晋红着眼眶落泪道。

  丹卿拿手帕帮她拭泪:“嫂嫂,可不能说这生分的话,我们是骨肉至亲,自是该互为倚仗,当初大哥愿意拼了命护我,我如今也愿意全力护你们周全,这才是家人不是?”

  “对,是家人,”

  大福晋握住丹卿的手,“无论到何时,我们都是家人。”

  ……

  胤礽的反击比丹卿想象中来得更快一些。

  第二日她正跟大福晋一起喝茶聊天,顺便看着胤禔和孙天阙在院子里为了现在该不该站起来试试辩论的时候,胤禟匆匆而来。

  “姐,四哥让我来告诉你一声,今日早朝理藩院参你僭越擅权,列举了不少莫名其妙的罪状,汗阿玛竟没有当场驳斥,还叫他们再上折子细议。”

  胤禟一脸气愤,“谁不知道那理藩院是受了太子指使故意与你为难的?什么擅动兵事,不听调遣,那些蒙古人年年争来斗去的,怎么也没听他们参一本?还说你私设马场,对外放贷,囤积银粮,意图不轨,我呸,全是睁着眼睛说吓话!”

  丹卿听来听去也没听出什么能真正撼动她的理由来。

  太子就折腾出这点东西来?

  还以为他会拿她“买”下孙天阙说事儿呢,毕竟孙天阙身上担着的可是“谋逆”的大罪,而她与康熙的交易毕竟不能拿到台面上摊开来说,胤礽要是抓着这件事做文章,康熙也得做做样子,以免被人抓住了张家口关税的事情乱说。

  明明有就在手边上的把柄能用,可胤礽偏偏去搞那些有的没的,又有什么用?

  康熙素来不愿意插手蒙古的内政,别说她的所作所为都是提前与康熙知会过的,便是她当真私下做了什么康熙不知道的,只要不危及大清,康熙会在乎漠北人的死活吗?

  这答案显而易见。

  “不必理会,随他怎么闹,”

  丹卿不在意的招呼胤禟过来喝茶歇歇,“汗阿玛不处置不是因为他想细查我,而是想看看太子还有什么后手,就理藩院这点本事,还动不了我。”

  胤禟接过茶坐下道:“难道就不管了?就算汗阿玛最终不会处置,但他这么留中不发,就会叫其他人觉得他在犹豫,只怕会生出更多的事端来。”

  “你都能想明白的,汗阿玛会不知道吗?”

  丹卿反问,“他这么做就是想看看有谁会借机出手,落井下石,至于我嘛,就是那摆在陷阱前的诱饵,任他们来啄一口罢了。”

  看来,康熙对胤礽依旧还有怀疑啊。

  虽然孙天阙揽了所有罪责,但并不代表康熙就真的完全相信胤礽无辜了,不,应该说,胤礽本来就不无辜。

  他若没有那个心,任由孙天阙如何算计,都不可能走到这一步,只不过康熙习惯性的觉得是旁人带坏了胤礽,所以才会一再给胤礽机会,将罪责都怪在诱惑他的人身上罢了。

  可以康熙的多疑,又怎么可能真的骗住了自己呢?

  胤礽越急,就越会放大康熙心里的不安,而如今,她还要再加一把火。

  丹卿凑到胤禟耳边,悄声交代了几句,胤禟挑了挑眉,眼珠子一转,笑了。

  “姐,你这才叫落井下石吧?”

  胤禟衷心赞美,“果然四哥说的对,你就是看着善良,其实一肚子坏水!”

  丹卿:……?

  “小九——”

  丹卿伸手捏住胤禟的耳朵,“来,你给我说清楚,你们兄弟两个在背后都怎么说我的?”

  胤禟赶紧求饶:“没说,没说,好姐姐,我们那都是夸你的!你不是还叫我做事么,我这就去,这就去!”

  丹卿冷哼了一声,用力扭了一下才放手,胤禟捂着耳朵迅速跳开,头也不回就跑了。

  此时胤禔才叫人推着孙天阙一起过来,疑惑道:“他跑什么,来了都不跟我这大哥打个招呼的?”

  大福晋柔声细语:“四妹妹叫九弟去干正事的。”

  “正事?”

  胤禔看向丹卿,“你又打什么坏主意?”

  丹卿:……?

  她什么时候

  打过坏主意了?!

  她在兄弟们心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啊喂!

  

第127章

  丹卿真不觉得她出的是什么“坏主意”,她不过是拉着胤礽共沉沦而已。

  胤礽既然说她僭越擅权,觉得她在蒙古的所作所为不应该,那她也来说说他在蒙古都做了些什么,两相对照,才好叫人判断是非不是?

  当然,丹卿不会自己或者让胤禛胤禟去做这个出头鸟,她只是叫胤禟用之前裴端往外放消息的方法,一样将消息放给京城里想知道消息的人而已。

  这是她之前将裴端送过来的时候就想好的办法,就是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才好不叫人拿到他的把柄,也算是护着他的安全。

  至于拿到消息的人会不会在此时出头,丹卿觉得一定会。

  因为她能察觉到康熙对胤礽态度的转变,其他有心人也一定能察觉到,而胤礽此刻攻讦的又是她这个与朝局无关,却又备受康熙宠爱的公主,维护她,不会引起康熙的不满,所以对于想要抗衡胤礽的人来说,这是个最好的机会。

  当然,为了能叫他们有理由名正言顺的出面,胤禛还是先出了这个头。

  他并不提其他,只是就事论事,根据理藩院的折子,一条条为她抗辩,扮演起一个疼爱妹妹的好哥哥,无人能指摘。

  但他也只是抗辩,虽有理有据,但毕竟无力,而此刻,那些隐忍待发之人,便有了出手的机会。

  是胤禩。

  这位历史上的“八贤王”,如今却一直隐身的人物,终于在他觉得最合适的时机,露出了獠牙。

  丹卿坐在公主府里,听着胤禟绘声绘色的讲述胤禩在朝堂之上如何言之凿凿,引得众文臣齐声附议,如何义正词严,气得胤礽几近破口大骂,如何声泪俱下,说得康熙都忍不住开口宽慰。

  她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历史就是历史,即便她作为先知者,强行将胤禩的最强助力胤禟抢走了,也不能阻挡这位传说中的“八贤王”在朝堂上发光发热。

  甚至,他还是踩着她这块“踏脚石”才能如此惊艳亮相。

  这怎么不算“一报还一报”呢?

  “四姐姐,我说了这么多,你到底听了没啊?”

  见丹卿走神,胤禟不满的问道。

  丹卿将府中新制的枇杷露往他那边推了推,笑道:“我听见了,不就是又冒出来一个老八么,这是好事。”

  胤禟不解:“好事?四哥的风头都让他给抢尽了,你还说是好事?”

  “这种风头四哥要来作甚?”

  丹卿今日心情不错,有耐心教弟弟,“如今大哥退出了朝堂,太子风头更胜,汗阿玛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制衡他,这时候就看谁愿意出这个头了。”

  胤禟依旧不解:“四哥这些年一直在六部观政,做了不少实绩,难道此时不是最好的出头时机吗?若再等下去,万一太子在当真倒台,那岂不是白便宜了老八?”

  “错,大错特错,”

  丹卿竖起食指摇了摇,“你跟他们一样,从根本上就错了。你以为大哥是为什么到了如今的地步?”

  胤禟答道:“因为与太子对抗输了呗。”

  丹卿:“那他是因为什么输了呢?”

  胤禟思索了一下,试探着道:“因为,汗阿玛更喜欢他太子?”

  “看,你这不是很知道么,”

  丹卿看向正皱眉嫌弃果子汁酸的胤禔,“大哥无论年纪声望,还是你所谓的实绩乃至战功,都远超众位弟弟,甚至一度在朝中能压太子一头,也不曾犯过什么大错,只是在太子‘谋逆’之后,有些急于除掉他,便至于如今的境地,这其中的道理,你还不懂么?”

  看胤禟依旧一脸茫然,胤禔放下杯子,漫不经心的接口说道:“他能懂什么,他又没身处过那个位置,自然眼里心里都是权势的好处,不过好在老四稳得住,有他压着,你也不必太操心。”

  是啊,胤禛稳得住。

  到如今这个局面,分明谁肯站出来谁就能取胤禔而代之,而胤禛又是最有资格的一个,可他却依旧能镇静自若,完全没有要激流勇进的意思,甘愿将几乎已经送到嘴边的权势拱手让给胤禩。

  要不怎么四大爷会是最后的赢家呢,就凭这份隐忍,活该他能赢。

  胤禩的横空出世打乱了胤礽的谋划,在胤禩列举了他私交蒙古王公,走私煤铁,收受贿赂,甚至教唆蒙古人私动兵马,袭击固伦恪靖公主等等十数条罪状后,他不得不陷入自证的囧地。

  每一条理藩院曾经攻讦丹卿的罪名了,如今都成了反插在胤礽身上的利箭,而胤礽自己本就不干净,想要甩脱罪名,哪有那么容易?

  随着胤禩的步步紧逼,胤礽连连败退,最后康熙不得不亲自出手,下旨直言“公主所行,皆朕密谕”,令理藩院不得再议此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9页  当前第2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6/2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康熙四公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