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食堂[80美食吃瓜]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陶南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6 KB   上传时间:2025-06-03 11:53:40

  他仰着小脸,伸出肉肉的小手,轻轻拉住牛爱花的衣角,奶声奶气地说道:“妈妈,别叹气啦,叹气就不漂亮了。”

  牛爱花轻轻摸了摸他的头,眼中满是对儿子的疼爱:“好,妈妈不叹气了。”

  屠龙在长椅上跪坐起来,让视线与牛爱花齐平,双手紧紧地抱住牛爱花的脖子,在她的脸颊上亲了一口:“妈妈不难过,我长大给妈妈和奶奶买好多好多好吃的,妈妈和奶奶就都会开心啦。”

  紫英小饭馆这段时间一直是五周换一次特色菜单。

  上一轮的特色菜,戴素英在叶紫岑旁观摩了四周,也给她打了四周的下手,因此轮到自己当主厨时,勉强算是能支应。

  可下一周的菜单,就有些令人头大了。

  若是让戴素英和江春艳快速学七道新菜品,时间又紧、任务又重,难免过于强人所难。

  叶紫岑考虑再三,终于敲定了菜单。

  从医院回来的当天晚上,叶紫岑、江春艳和戴素英围站在操作台前。 :

  叶紫岑一边整理着面前摆放着的食材,一边开口说道:“咱们下周的特色菜,七天就做这一款炸串卷饼,一来是做法简单,你们上手快;二来是提供不同的食材让客人自己搭配,再配上几种不同酱料供其选择,也算是能做到每天口感及口味的不同。”

  戴素英和江春艳齐齐点头:这方法好,省事儿。

  为了杀菌消毒,她俩按照叶紫岑的说法,将竹签子用热水好好冲洗了几遍。

  剩下的串串儿、油炸等常规操作,对戴素英和江春艳两个有着多年厨房经验的主妇来说,那是手拿把掐。

  新鲜的青菜、白菜、娃娃菜......切成均匀薄片的土豆、茄子......鲜嫩的鸡肉、牛肉、五花肉......豆香浓郁的百叶结、兰花干、豆腐干……还有金针菇、平菇等菇类,每一串都串得紧实又漂亮。

  江春艳手脚麻利地引燃炉灶,架上一口大锅,倒入足量的食用油。

  她仔细观察着油锅,当看到微微冒烟时,便将一根干净的筷子插入油中。筷子周围迅速泛起密集的小气泡。

  “行了,油温差不多是六成热,可以下锅炸串了。”江春艳边说边夹起一片鸡胸肉串,缓缓放入锅中。

  瞬间,油花四溅,“噼里啪啦”的声响在厨房回荡,鸡胸肉在热油的包裹下迅速变色,金黄的色泽从边缘向中间蔓延。

  炸串的时候,火候很重要,不同的食材,时间也有差异。像薄土豆片,炸个两三分钟,直到表面金黄、微微卷曲就可以了。

  江春艳各选了几种荤菜和素菜,用准备好的漏勺儿将炸好的串串捞起,在锅沿轻磕三下,控出多余的油汁,放在柔软的烙馍之上,刷上秘制酱料,撒上花生碎,从一边慢慢卷起,将食材的汁水紧紧地包裹在烙馍中。

  她这一系列动作熟练极了,让叶紫岑都忍不住怀疑,春艳阿姨是不是曾经摆过摊,卖过这炸串卷饼。

  自此,三人的分工明确下来,江春艳专门制作炸串卷饼,戴素英负责其他菜品,叶紫岑承担点单、收钱和上菜的工作。

  营业时间内,收拾和打扫餐桌椅的活计,则是戴素英和江春艳两人,谁有空谁来。

  正值国庆长假,大街小巷弥漫着节日的喜庆氛围,不少家长带着小孩前来就餐。

  叶紫岑深知小朋友的口味偏好,特意在酱料区增添了番茄酱。

  为了吸引更多食客,她还在店门口的小黑板上精心绘制了一面鲜艳的小红旗,又将小红旗底下的“炸串卷饼”四个字描得圆润可爱。

  一个穿背带裤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路过,目光瞬间被小黑板吸引了去。

  吕依梅兴奋地拽住母亲的手,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撒娇道:“妈妈,我想吃这个。”

  孩子的执着有时候比想象中更坚定,父母实在拗不过,只好跟着走进店里,一家三口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小姑娘的父亲吕建国推了推眼镜,开口问道:“这炸串卷饼怎么选呀?”

  叶紫岑递上专门整理好的、标上了价格的串串名录,解释道:“您看,这里面荤串、素串都有,价格不一样,您想吃什么,就选什么。选完串,再挑酱料,既可以单选一种,也可以几种混合着放,您喜欢什么酱料,我们就给您刷什么酱料。”

  她一一介绍着:“我们店里有五香酱、甜辣酱、香辣酱、孜然粉、椒盐粉还有还有小朋友们超爱的番茄酱。”

  小姑娘的母亲陈知夏接着问道:“这些酱料都有什么区别?”

  叶紫岑耐心解答:“五香酱味道醇厚浓郁,层次丰富。甜辣酱甜中带辣,辣而不燥。香辣酱可是无辣不欢的顾客的心头好,辣得过瘾,让人欲罢不能;孜然撒在炸串上,能增添独特的烧烤风味;椒盐粉吃起来咸香可口。还有酸酸甜甜的番茄酱,特别适合孩子们的口味。”

  “那给我们来一串火腿肠、一串里脊肉、一串脆鸡皮、一串五花肉,还有花菜……”秉承着“来都来了”的想法,陈知夏一口气点了三十几串。

  “酱料么…...”她话还没说完,吕依梅就迫不及待地大声道出了自己的选择:“我要那个酸酸甜甜的番茄酱!”

  叶紫岑见状,贴心地建议道:“你们点的量有点多,一张烙馍恐怕包不下。我给你们分成三份,一份只放番茄酱,专门给小朋友吃,另外两份分别放五香酱和甜辣酱。这样,既能照顾孩子口味,又能多尝几种,你们看可以吗?”

  吕建国和陈知夏对视一眼,觉得这个提议十分得好,两人点头如捣蒜:“行,老板想得真周到,谢谢啊。”

  厨房里的江春艳接到订单后,立马行动起来。几番翻转炸制,美味的炸串卷饼就摆上桌了。

  热气腾腾的饼皮包裹着色泽诱人的炸串,散发着令人垂涎的香气。

  客人满心期待地咬下第一口,眼睛瞬间亮了。

  外酥里嫩的炸串、清爽可口的蔬菜,再搭配上精心调制的独特酱料,层次分明却又无比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炸串的外层金黄酥脆,内里却依旧保留着食材原本的柔软与鲜嫩,每一次咀嚼,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它们细腻的质地与十足的韧性,软嫩和酥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口感,在口腔中奇妙地相互交织。

  陈知夏道:“这里面的金针菇最好吃,油炸的香气裹挟着金针菇那若有若无的淡淡菌香,太妙了。”

  吕建国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倒是更喜欢里面的面筋串。高温油炸后,面筋自身的麦香被彻底激发出来,混合着浓郁的油香,一口咬下去,先是外皮的酥脆,紧接着是内里柔软的回弹,越嚼越香。”

  玻璃窗外不知不觉渐渐围拢了几个小孩。

  有个穿海军衫的小男孩早已被店内飘出的香气和客人满足的神情吸引。

  他将小脸紧紧贴在玻璃窗上,眼睛瞪得溜圆,一眨不眨地盯着店内客人桌上的炸串卷饼,小嘴巴不自觉地微微张开,馋得口水都流下来了。

  那模样活脱脱就是一个被美食勾了魂的小馋猫。

  吕建国和陈知夏一家三口风卷残云般吃完炸串卷饼,心满意足地走到前台结账,满脸真诚对叶紫岑由衷夸赞道:“老板,你手艺真好,这炸串卷饼太好吃了!”

  叶紫岑连忙摆了摆手:“这可不是我做的,是我们江阿姨的手艺。”

  说完,她特意提高音量,朝着厨房的方向大声喊道:“江阿姨,客人夸您炸得好吃呢!”

  正在炉灶前忙碌的江春艳听到这话,停下手中的活儿,从厨房探出头来,嘴角微微上扬,谦逊地说道:“哪里哪里,都是些家常做法,你们喜欢就好。”

  自此,江春艳似乎在这一声声夸赞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越干越卖力。

  后厨的油锅再次欢腾起来,江春艳一边熟练地翻动着锅里的串串,一边不由自主地轻轻哼起了曾经在大喇叭里听过的《咱们工人有力量》。

  被馋到的小男孩,终于软磨硬泡地说服了父母,成功在小姑娘一家三口走后,坐了进来,美滋滋地品尝着。

  

第35章 驴肉火烧、青椒焖子火烧送锦旗

  炸串卷饼在紫英小饭馆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食客们口口相传,使得饭馆的生意愈发红火。

  到了第三天,饭馆门口甚至排起了不长不短的队伍。食客们一边耐心等待,一边热烈讨论着炸串卷饼的美味。

  厨房里,江春艳和戴素英忙得脚不沾地。

  炉灶上的油锅里,串串们欢快地翻滚跳跃,发出“滋滋”的声响。

  诱人的香气四溢飘散,顺着门缝飘向饭馆的各个角落,钻进每一位食客的鼻腔,勾得人愈发垂涎欲滴。

  “老板——”一道熟悉的声音在喧闹的饭馆中响起。叶紫岑闻声看去,只见一位中年男子站在柜台前,正是之前来过的吕建国。

  “你家生意也太好了,我排了好久的队。”吕建国感慨道。

  叶紫岑笑道:“托您的福呀,多亏大家愿意来捧场。您今天想吃些什么?”

  吕建国已然有了一次点餐经验,也不用叶紫岑多做介绍,熟练地点好了串和酱,补充道:“能帮我打包吗?我女儿前天吃过,一下就爱上了。这不,为了能吃到炸串卷饼,她可听话了,老老实实被她妈妈拘在家里写作业呢。”

  似是想到了女儿撒娇时的可爱模样,吕建国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翘:“我们跟她约定好了,只要她一写完作业,马上就能吃到。”

  叶紫岑点点头,提醒道:“打包倒是可以…...不过…...就怕您住得远,回去路上凉了,口感就没那么好了。”

  吕建国却是信心满满:“没事,您帮我打包好了就成。我自有办法让它保温。”

  一九八八年,外卖行业远没有二十一世纪这般如火如荼,保温的方法也相对老旧。人们大多是自行带着保温壶过来打包食物。

  那种便宜又便捷的保温打包袋,在市面上并不多见。

  而吕建国所说的保温方法,便是解开自己的外套,将用油纸层层包裹好的食物,紧紧地揣在怀里,用体温保持其温度。

  吕建国丝毫不敢耽搁时间,匆匆赶回家,一推开门,就解开了外套,高高扬起炸串卷饼,大声喊道:“看看这是什么?”

  “炸串卷饼!”吕依梅从书本中抬头,立刻眼睛一亮,像只欢快的小鹿飞奔到了吕建国跟前。

  她迫不及待地从父亲手中接过还热乎着的卷饼,剥开油纸,大口咬了下去。

  “谢谢爸爸!”吕依梅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嘴角沾满了酱料。

  看到女儿这急迫的模样,一旁的陈知夏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佯装嗔怪道:“你就宠她吧!”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和眼中满溢的笑意,分明透露着对女儿的无尽疼爱。

  紫英小饭馆内,每张桌子都被占得满满当当,食客们推杯换盏,一片热闹欢快的景象。

  叶紫岑的手臂虽留了道可怕的伤疤,但到底是不影响做活儿了。在戴素英和江春艳忙碌的空档儿里,她开始着手尝试新的菜品—驴肉火烧。

  驴肉火烧,相传起源于河间一带,历史颇为悠久。

  在过去,河间作为交通要道,往来商贾众多,当地百姓为了便于旅人携带食物,便将驴肉剁碎,夹入酥脆的火烧之中。

  这般组合,既方便食用,又美味可口,逐渐声名远扬。

  叶紫岑家的驴肉火烧选用的驴肉,是隔壁屠大娘给的,又新鲜品质又好。在经多种秘制香料长时间炖煮后,色泽红润,香气扑鼻,肉质软烂却不失嚼劲。

  那火烧的外皮泛着金黄,层次分明,轻轻一咬,“咔嚓”作响。夹上炖煮好的驴肉,再浇上一勺浓郁的老汤,堪称肉香与面香的完美融合。

  而青椒焖子火烧,虽不及驴肉火烧那般闻名遐迩,却也是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

  焖子,通常以红薯淀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水和调味料,熬煮成浓稠的糊状后,倒入模具冷却成型。

  叶紫岑制作焖子时,会加入少许青椒碎,使其更为清新。

  这青椒,是村里狗子家给的。

  他家得了叶紫岑家土地的使用权,很是感激,便多种了些蔬菜瓜果,专供紫英小饭馆。

  也为叶紫岑节省了一大笔食材的开支。

  将焖子切成薄片,与青椒碎一同放入锅中煎制,直至焖子表面金黄微焦,青椒的清香也被充分激发出来。

  再把这煎好的焖子与青椒夹入火烧,一口咬下去,先是火烧的酥脆,接着是焖子软糯Q弹的口感,最后青椒的清爽在舌尖散开,中和了油腻感,三种味道交织在一起,独特而美妙。

  就在叶紫岑沉浸在新菜品的制作中时,店里突然喧闹起来,她下意识地停下手中动作,抬眼望去。

  只见燕村长满脸热忱,双手高高举着一方硕大的红色锦旗,大步朝着叶紫岑走来,那锦旗上的黄色穗穗,随着他的动作,欢快地晃动着。

  “叶姑娘,快拿着!”燕村长声音洪亮,瞬间吸引了饭馆内所有食客的目光。

  “真的是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家燕回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叶紫岑望着锦旗上方那一行醒目的大字——“救星下凡,再造乾坤”,只觉脸上一阵滚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食堂[80美食吃瓜]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